第21卷第1期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No.1 Vol.21
2005年3月 Journal of Cangzhou Teachers’College Mar.2005
* 收稿日期:2004-09-10
何宝生出家作者简介:王建珍(1963— ),女,河北沧州人,沧州师专中文系副教授、文学硕士。
・31・
反观后殖民理论
王建珍
(沧州师专 中文系,河北 沧州 061001)
中国学界开始真正思考中西文化互动对中国文化状况所产生的影响。后殖民主义批评,在中国文学批评中有不同注释,但这一独特视角,迫使我们去思考我们民族文化在新情境下文化认同和文化制造等问题。
关键词:后殖民理论;文化认同;文化制造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762(2005)01-0031-02
一、后殖民理论的兴起
殖民主义对于中国学界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中国在1840年后的近百年的历史中,无不在为反抗殖民主义而斗争着。殖民主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不幸与耻辱,作为历史记忆已经深深刻在了无意识之中,从理论上讲,殖民主义是指以英国和法国为代表的西方列强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对于弱小、落后民族的一种侵略政策,而后殖民主义与之不同了,丛郁指出:“如果说早期殖民主义表现为武力征服的形式的话,那么后殖民主义所呈现的则是一种温文尔雅的‘绅士风范’,是战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对于
落后国家和民族所实行的一种文化侵略政策。后殖民主义所秉承的是殖民主义的‘侵略’本性。不妨说,后殖民主义的实质是欧美列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刀光剑影之后由非武力对峙,到友好外交的文化侵略政策。”因此,我们可以将后殖民主义看作是一种不平等的跨文化交流现象。
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建立,就是以发达的西方世界与“落后”的东方世界的政治文化不平等关系作为参照系的,巴勒斯坦人后裔,现为哥伦比亚大学英语与比较文学教授,著名文学文化批评家萨伊德于1978年出版了他的理论巨著《东方主义》,在这部书中,萨伊德用“东方主义”这一术语概括地表述了西方世界与东方世界之间的后殖民关系,萨伊德认为:“‘东方’几乎是欧洲人的一个发明,自古以来一直就是一个充满了浪漫与异国情调的地方,一个充满了令人难以忘怀的记忆与风光的地方”。“东方主义”隐约地表现出了西方对于东方的宰割、重建和话语垄断的关系。因此,后殖民理论所关注的主要课题是“不确定性”、“非中心化”等,有着强力的批评和解构“西方中心说的倾向。萨伊德曾经这样说过“如果 们用一个词永远与批评联系在一起,那么这个词就是‘对抗’”,对萨伊德来说,对抗首先意味着道义的反抗。他写道:“批评的本质就是反抗各种形式的暴政、统治和滥用权力。”
二、后殖民主义进入中国
对于今日的中国学界来说,后殖民主义也不是陌生的名词了,早在1993年,中国颇有影响的《读书》月刊第九期登载了两篇介绍东方主义和萨伊德的文章;张宽的《欧美眼中的“非
新乡旅游网我族类”》和钱俊的《议萨伊德论文化》,对萨伊德的两部著作
《东方主义》(1978)和《文化和帝国主义》(1993)及其思想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评价。一种新的话语已经在中国学界面前确定无疑地展露出来。之后,对西方后殖民主义进行专门介绍的有北京学者王宁、罗钢,旅美学者徐贲和南京学者丛郁等人。他们的介绍迟至90年代中期才陆续出现。在他们之前,一些学者如张颐武、陈晓明、戴锦华、邵建等人,已经开始试着把东方主义和后殖民主义这一话题植入中国当前的批评语境。
可见,后殖民主义话题在中国的出场是在90年代。80年代,中国处于“殖民主义”的失觉状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时的中国学界在国门洞开、从西方大量进口新理论、新学说之时,还没有对这种引进行为本身及其后果作任何形式的思考,更不可能从国际战略关系和文化影响的意识形态意义上来做任何评判,一种乐观情绪持续地弥漫其间,面对西方经济和文化制造的精致而富于先进彩的话语形态“拿来”为我所用,恐怕是中国学界当时的唯一想法。随着90年代的到来,情况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即中国学界对西方理论,由原先的热衷引进到进一步反思,由一味认同到挑剔批判,并开始寻已失落多日的中国文化理论的自己的话语。张颐武在1990年《文艺争鸣》第一期发表了《第三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学》一文,文间标题非同一般地把第三世界作为一个主题引入中国文学批评,此文可以说是这一变化的强有力的信号。
房贷利率是多少中国学界的这种变化,这种新的思考,为什么出现在90年代初呢,徐贲认为,中国学界的批评方向、批评话语之所以在90年代初发生重大转型,从以往的政治性很强的文化、思想的讨论,转移到诸如商品文化、人文精神失落、东方主义、第三世界等一些无风险或低风险话题的讨论,是商品大潮兴起和对政治普遍冷淡的结果。此外,就中国知识分子个人而言,当时的身份危机也是促使这一文化转型的重要因素。所谓身份危机,一是政治身份危机,二是经济身份危机,这种根本性的双重危机,使得中国知识分子必然要为自我的社会地位和政治身份寻新的定位,于是“本土”这一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彩的思想,开始在知识分子中流行,1989年以后,知识分子身
广告学就业前景>国庆日记500字份调整中出现了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现象,那就是一些知识分子发现了“本土”这个民族身份对于处于身份危机之中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增势”作用,并有意识地运用这种身份来提升他们的自尊和社会地位,“他们利用‘本土’这一新归属来确立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化利益’的代言人身份”(徐贲《从后现代走向后殖民》P199),而借“本土”确立知识分子地位的一个根本前提就是要有一个对立的“他者”存在,在当时的中国文化语境中,这个“他者”不可能是国内的官方话语,而只可能是“西方”,后殖民主义作为一根救命稻草在90年代初,必然地莅临中国学界。
此外,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除了政治和经济领域的促成因素外,在文化领域中,中国学界在吸纳西方理论话语的同时,也渐渐感到了外来他者咄咄逼人的威胁,中国学界的“失语”症也开始在隐隐约约的后殖民主义氛围中日益显露出来,此时中国学界不能不生出一种对西方文化的警觉来。
可以说,恰恰是这种来自于政治、经济乃至文化上的“警觉”情绪,把中国学界的眼光从国内推到了国际,中国学界似乎终于意识到了中国十几年来,力图建构的理论话语所暗含的危机,意识到了西方文化本身的问题以及中国与西方的不平等性。从这一前提出发,中国学界也才有可能真正思考中西方文化互动,对当前中国文化状况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其中蕴含的意识形态意味等问题。后殖民主义就这样在中国学界的警觉和惊醒中进入了视野。
三、后殖民理论在中国的不同诠释与思考
后殖民主义作为一种批评述语和崭新的批评视角,已经被文学评论界炒得沸沸扬扬。后殖民主义批评在中国文学批评中,有两种倾向:一种表现为“本土主义”。强调固守本土文化的纯真性与自足性。代表人物是张颐武。丛郁、杨乃乔、罗钢等人也基本倾向此观点,他们认为定义“后殖民文学”或者说是具有“后殖民性”的文学,不应只考虑作品产生的地域和作者身份,把它简单定义成、所有产生于前殖民国家的文学,所有与反映遭受过殖民统治的经验有关的文学,而是认为,大凡其主题旨在表现“冷战”以来西方文化对其他文化渗透的作品,无论其作者身处何地,属何种族,皆可算作是后殖民文学。于是,中国的后殖民主义批评往往把矛头指向那些在他们 看来是展览民族的旧日风情、以扬国丑、挖祖坟来满足西方人猎奇心理的作品(包括音乐、绘画),在电影界,陈凯歌的《黄土地》、《霸王别姬》,张艺谋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在音乐界,谭盾的《风・雅・颂》;在文学界,张戎的《鸿》、亚丁的《小周天》、郑念的《上海生死劫》、苏童的《妻妾成》等都被
视之为后殖民文学。因此,他们也在思考艺术的“民族性”问题,他们认为“民族性”本应是一个民族艺术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特,但在80—90年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中,“民族性”这一概念,被上述一系列作品的创作赋予了新的含义,也就是潜在定义为:东方传统文化丑陋的旧日风情是民族化风格最为浓厚与鲜明的表征。这种理论倾向的极端表现往往是草木皆兵,不仅把《霸王别姬》这样的电影指责为以“寓言”式的表述赢得西方观众的兴趣,是投“西方市场”之所好,而且把国学研究说成是一种具有“后殖民”式特点和为西方汉学加工半成品,他们对来自海外的对当今中国政治、社会和文化的批评,则更是认为是臣属于西方话语,甚至认为,不需要对这些批评的具体论点做出分析就可以断定它们的“西方中心论”思想立场。
另一种倾向的代表人是徐贲,他说本土理论自称是以“第三世界”的视点从事理论工作,自称是“完全改变了八十年代在‘启蒙’话语中沉溺的知识分子对西方话语无条件的臣属位置”。然而,它时时以揣测西方对中国人的所进行的文化活动的可能“反应”来评断这些文化活动的全部意义,好像没有了西方的“反应”,这些文化活动在中国具体环境中已毫无其它的意义和作用可言,他认为对西方“反应”的极度敏感不仅表现了一种惊恐不安、缺乏自信的文化困守心态,而且还实际上暗示了:无论中国人如何需要自己的文化活动,只要他们可能被“西方利用”,就应加以谴责和舍弃,这样的本土主义理论在文化批判和理论建设上完全无自己的独立章程,其目的策略全然地以被动地逆反所谓“西方价值”和“西方控制”为准绳,就在本土主义理论无时无刻不以第三世界特殊性相号召的时候,它恰恰接受了西方的牵制,这种
对西方的“念念不忘”,使得本土主义理论在反对一种臣属的时候,不知不觉地陷入了另一种臣属的地位。
的确,后殖民主义批判这一独特的视角,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它迫使我们去思考我们的民族文化在新情境下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创造等问题。发展中国家要摆脱向先进国家学步的困境,走出“西方中心论”,但也不能因此而拒绝接受先进国家的可取之处,将本土民族文化抬高到绝对本体和本质的层面,若把对先进国家的学习,简单理解成受殖民话语的压迫,就可能导向盲目的关门主义,这点我们中国人应有深刻教育。但是当殖民话语按照自己的想象来制造第三世界形象,并左右第三世界文化的时候,也必然迫使第三世界文化去摆脱殖民者的文化控制,来进行反制造或自我制作。后殖民理论目前只能算作一种文学的文化批评观,尚未形成一种独立的、有系统的文学批评理论。但这一思潮的出现给予文学批评者,特别是文学创作者的启示也应该是十分深刻的。
[责任编辑:商隶君]
The Objections to Post-colonialism
WANG Jian-zhen
(Chinese Department, Cangzhou Teachers’College, Cangzhou 061001, Hebei)
Abstract:Post-colonialism is a kind of unfair cross-culture phenomenon. This is for reference only. Chinese intellectual world began to take seriously the effect that the interactive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brings to the Chinese culture since it was first introduced into China in the 1990s. The criticism of post-colonialism has a different definitions, but its unique perspective impedes us to think over the cultural recognition and cultural creation of our national culture in the new situation.
Key words: post-colonialism; national culture; cultural creation
罗钢・32・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