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
青海抗日猛将曾国佐将军
——铭记抗战历史传承抗战精神
■文/本刊记者许籍尹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
陈奇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多年前承受着深重苦难的中华民族发出了抗争的怒吼!回顾“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长城抗战、“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七七”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我们看到了当年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暴行,看到了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中流砥柱作用,也看到了东北抗日义勇军、国民党有志之士的英勇无畏,更体味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巨大感召力。
青史如鉴!从陷入深重危机到走向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取得抗战胜利是历史的转折点。伟大的抗战精神,就是矗立在这一历史转折点的精神丰碑。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根”和“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最具活力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奋斗史上最深刻的文化记忆,我们须臾不能离开。
今天,我们缅怀昔日的英雄,是为了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并从中汲取不竭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前行。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郭凯敏电影王月邦,青海互助人。说起曾国佐,他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我从小就会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首歌曲对于中国人简直是脍炙人口、人人皆知。可是很少有人知道,那是一个叫曾国佐的青海人,于1933年率部在喜峰口夜袭日军,用大刀拼杀日寇,令日本鬼子闻风丧胆,因此有了脍炙人口的抗战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七七”事变后,就是他率领将士坚守宛平,在卢沟桥打响了抗战第一!
跟随他的讲述,我们走进了曾国佐的故乡互助县曹家堡村,探访这位抗日名将的传奇之路。
这一天,高原的空气异常湿重,溽热难熬,天空似乎正在酝酿一场风暴。大雨欲来,雷声发出阵阵巨响,像要把这个世界炸开似的。这雷声就像那个战火纷飞年代的炮火,低低地从屋顶上隆隆滚过……伴着阵阵雷鸣,王月邦徐徐给我们讲起那个黑云压城、山河破碎的战争年代……
1931年,中国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1933年,日本的侵略魔爪又伸到长城一线,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当时担任第29军第222团团长的曾国佐奉命开赴长城前线,防守于兴城、铁门关到翘子岭一带。日寇凭借占领的有利地形和18门野炮,向曾部狂轰猛冲,曾国佐以大刀砍地,慨然而誓道:“此次战斗,关系国家存亡,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军人守土有责,只能进,不能退!”全团战士在他的激励下,个个义愤填膺,手持低劣的武器与日寇拼杀,日军几次扑到阵地前沿,注册公司流程介绍
曾国佐率大刀队短兵相接,血肉相搏,将凶恶的敌人杀退。深夜,曾国佐又率大刀队奇袭敌营,重创敌军。遭袭后的敌营里,到处是敌人的尸体,不少人半夜被惊醒,“大刀队来了,快跑呀!”此后,不少日本兵晚上睡觉,脖子上还要戴上一个自制的铁护圈,以防脑袋被砍掉。在他的严防死守下,敌人始终未能占到便宜。不久,以曾团为主力组成的右侧支队,在战斗中发
挥了更大的威力。日寇窜上老婆山,曾国佐立即指挥部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队攻击,将敌全部消灭,夺回了老婆
山。由于曾国佐等将士的浴血奋战,
终于将进犯的日寇全部击溃,大获全
胜。这就是著名的喜峰口战役,战士
们用大刀、打破了日军不可战
胜的神话。曾经有一本宣传抗日的小
册子里这样写道:“曾师长,青海
人,杀倭寇,立功勋。”这个曾师
长,就是曾国佐将军。当时23岁的
年轻作曲家麦新听到曾将军所在的29
军大刀队的事迹后心潮澎湃,突发灵
感,产生创作冲动,一首脍炙人口的
《大刀进行曲》就此诞生。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
发,历史奔流至此,瞬间迅猛改道。
声来自京郊宛平城,卢沟桥。卢沟
桥和宛平城是出入北京的要冲,自古
是兵家必争之地。守住卢沟桥就是守
住北平与中原的通道。曾国佐怎么也
没有想到,在那个不寻常的夏天,这
座桥与他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刻永远联
结在了一起。作为副旅长的曾国佐率
部打响了抗战第一,为国家民族大
义奋不顾身赴汤蹈火。此后,他率部
坚守宛平至八宝山一线,多次给来犯
之敌以迎头痛击,卢沟桥阵地岿然不
动。北平失利后,作为少将副师长的
曾国佐率部沿大运河阻击日军,随后
转战河南、湖北,并参加随枣会战和枣宜会战,予敌以重创,青海籍官兵亦伤亡殆尽。后因不满国民政府的退让政策,曾国佐受到排挤,到宁夏担任军职,抗战胜利前夕因病去世,以军功受到追晋,遗骨于翌年归葬故里。
位卑未敢忘忧国
“时势造英雄,曾国佐是我们青海的抗日名将。但是长期以来,有关他的抗战事迹被尘封淹没,即使在我们青海省,许多人还不知道他的名字。起初,我只是想把曾国佐作为青海籍抗日将士的优秀代表写出来。后来随着对材料研究的逐步深入,我终于发现这个人身上所
表现出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以及
义无反顾杀敌报国的浩然正气,穿越
了时空的重重迷雾,直到今天仍为我
们所感佩和敬仰……”英雄的故事让
王月邦心潮起伏,他决心写下来,让
后人不要忘记,于是有了长卷《曾国
佐将军》。尽管这本书是他两年前写林忆莲老公
就的,尽管它曾在孤独中经历过岁月
的尘埃,但至今回想起来,依旧是不
忘初心。
为了收集资料,王月邦无数次地
走访曾国佐的后人和族人、翻阅当时
的战斗日记、查看有关回忆录。此
ps抠图方法
后,他又用了2年多的时间进行创
作,精益求精地反复修改,最终完成
了这部厚重、深刻的巨著,可见其费
力之大,用情之深。如果不是办公室
的同事不时他商量工作,记者几乎
就错把他当成一名专业作家了。写作
只是王月邦的业余爱好,他是互助土
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的一名干部,从事
组织人事和思想政治工作,平时工作
的繁忙程度亦可想而知。
《曾国佐将军》卷帙浩繁,是一
份厚重的文学读本。难以想象写这本
书,都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从月朗
星稀到东方既白,不知道度过了多少
个不眠之夜,即便有时候参加朋友聚会灵感触发,他也会毫不迟疑地停杯投箸,记录下来。
“辛苦,但这是一种责任,既然扛起来了就不能放下。”王月邦说:“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让青海的各族人民,特别是年轻一代认识这段历史、铭记这段历史,让曾国佐被更多的人知晓和传颂,并且在英雄的鼓舞下,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
美哉!位卑未敢忘忧国,责任和使命,让王月邦甘愿接受这艰苦的精神跋涉。
守护精神坐标
革命战争年代,炮火震耳欲聋,人命细弱琴弦。正是那些舍生忘死、血染沙场的英雄,在风雨如晦的年代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LiLun 理论
老鼠怎么灭
责任编辑/许籍尹陈奇
@高原人:岁月的潮汐冲刷不了历史的痕迹,高原儿女永远铭记着曾国佐将军的不朽英魂。
@祝你平安: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用有情怀而又不失理性、有态度而又不失温度,用更容易接受、更为符合事理逻辑的方式讲好英雄故事,赋予主流价值观更多切身感和时代感,就能营造弘扬英雄精神的强磁场。
@黑骑士: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三年过去了,孩子高中都毕业了。三年前,孩子初中毕业,我们首次一路向西,在青海湖边画了一个圈儿,今年准备再次一路向西,大致沿着长江,探访抗战故地,缅怀抗战英烈。
@西北偏北:说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爱国主义在社会发展中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在和平时期,尽自己的能力为国家做贡献,这也是爱国的表现。
@西北狼:一个国家的正气不仅仅建立在坚实的经济基础之上,还在于国人表现出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现在网络上,一些人以发表丑化国家的言论为乐,有些活跃在网络上的所谓“公知”“大V”“意见领袖”摆出
一副清高的姿态,带着他们伪善的面具,不仅没有给社会传递正能量、好风气,反而成为散布、传播各种虚假、负面信息的接力手。所以爱国就应该大声说出来,爱国就应该勇敢站出来。
@闪闪的小红星:抗日救国的英雄就出在我们村里,可是不见英雄墓,政府和人民应该郑重为将军立一块墓碑,这对于教育孩子们有着特殊的意义。
@挑战:青海历史不应该忘却半个多世纪以前跨越湟水,走出高原,走向血与火的战场英勇抗日、屡建功勋的曾国佐将军。也应当给将军保留一份故土念想,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份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财富。这也是我们对历史和后人最起码的交代吧。
@婷婷:有人说,“安逸的日子,
有时是一种腐蚀剂。”这话不无道理。远离了战火硝烟,有些人就会逐渐淡忘为国捐躯的大义凛然;过惯了衣食无忧的生活,有些人就会忘乎所以、精神空虚。
@无名: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家国,国与家的命运是相连的,有一个词叫:“国富民强”,还有一个词是“国破家亡”,有了大家才有小家,当然“小家”的欢乐富足也代表了“大家”的繁荣兴旺。
@阳光:《曾国佐将军》一书把这位历史人物的成长经历、战斗过程、人生难题、重大抉择,以及他的内心波澜写得淋漓尽致。作者以严肃的态度投入,以真诚的心面对,以新闻人的辛苦奔走,以历史的眼光去搜集整理,以文学的手法去刻画人物,写作态度的虔诚是值得称道的。
@我是英雄:由于历史原因,多半个世纪以来,青海人参加抗战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被淡化,青海人为抗日烈士立的丰碑被毁坏,就连抗日名将曾国佐的事迹也被尘封湮没,他的名号也鲜有人知。《曾国佐将军》这一长篇纪实小说,让这位抗战英雄在自己的家乡重新站立起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立体的曾国佐。
中浴血奋斗的捍卫,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当我们一次次聆听父辈们讲起那峥嵘岁月的往事,一次次捧读写满苦难与辉煌的历史教科书,一次次重走那洒满烈士鲜血的红征途,一次次与先烈目光凝视和心灵交流,心中便充满难以抑制的激动和感动。是你们的出生入死,让我们学会勇敢刚强;
是你们的大义凛然,让我们学会无私奉献;是你们的殊死搏斗,让我们学会自强不息;是你们的卓著功勋,让我们学会爱岗敬业。
史家说,历史不是站在今天看昨天,而是站在明天看今天。铭记,才是对英雄最好的告慰;传承,才是对英雄最好的纪念。
一代人的爱国情怀,几代人的爱国情怀,中国人的爱国情怀,融汇贯彻,生生不息,如无声的命令、隐隐的号角,催促着我们继续奋发努力……
今天,守护精神坐标的重任就落到我们肩上,我们更应该珍惜这笔丰厚的精神财富,把英雄精神深深融入民族的基因血脉里,扎根高原,热爱青海,在“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和玉树抗震救灾精神的感召下,以不负昨天、无愧今天、拥抱明天的磅礴力量开发青海、建设青海、开创青海美好的未来。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