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代导演特点:
 一、中国“第六代”导演的命名
自第一代的张石川、谢晋等人开始,中国的电影导演到今日已经发展到了第六代。这
一代电影导演不像前几代导演一样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和社会责任感,表现重大的历
史或现实题材,他们关注的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他们的电影没有说教,没有压力,有的
只是对生命状态的渴望,是对现实的客观纪录,是他们自己生存状态的体现。一部分学者
为了在研究上或称呼上的方便,将这代新生的力量称为“第六代”,直接延续了由前几代顺承下来的提法。同时,一些学者则将这股新生的力量称为电影“第六代”。本文持后一种说法,认为所谓的“第六代”导演是指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八十年代以后在电影学院和姜文是第几代导演
传媒大学接受正规电影艺术教育的年轻人。
这从学校到学校的“第六代”导演不像“三谢”、赵焕童、吴贻弓、吴天明、滕文骥、陈凯歌、张军钊、黄建新等前“代”导演那样,拥有丰厚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他们的
生活积累主要来源于城市空繁复的社会生活和光怪陆离的人生百态,加上他们对白己同龄
人的生存情境有着深刻的体悟,因此他们的电影大多以表现当代都市年轻人生存状态的内
容为题材,而且大多选择都市社会边缘人物作为影片的主人公,如《湮没的青春》中的打
工仔罗小绪和“金丝鸟”敬欧太太,《感光时代》中的摄影师马一鸣等等,表现出青年导演们对现实人生的关注和思考。著名导演谢飞认为,尽管从技巧上说,第六代导演“片子的
节奏处理、影调控制以及电影感都是很光彩的”,但是,第六代导演落是边工作边走入社会的,“那么,进入社会以后,如何去深入地了解我们的社会,了解我们的民族和文化最根本的东西,这才是他们中的一些人能成大器的关键。
二、第六代导演的审美特点
(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从《诗经》开始,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写作手法对中国的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电影,也是艺术的影像化表达,渗透在其中的现实主义精神对电影的影响也非常之大。对于第六代导演而言,电影的创作背景大都是在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处于我国的改革开放的初期,这种将镜头投向底层的关注纪实风格不仅是其内在所特有的,同时也是导
演的需要。其实早在以前,这种关注现实的纪实风格很早就有体现,包括张艺谋的《秋菊
汪小菲删光大S动态疑离婚
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一级宁流的《民警故事》等等都传达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除此之外,新现实主义对第六代导演的影响也很大,这种新现实主义是在二战以后在
意大利出现的,它相比一般的现实主义能够更加真实的再现生活,反映生活的本质,在题
材和内容方面更加侧重了社会问题和现实生活,更加注重生活的气氛。
第六代导演深受本土电影和西方电影理论的影响,从一开始就对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情有独钟,他们很多人身兼数职,编剧导演等集于一身。而在具体创作影视剧本的时候通
常会就地取材,电影情节往往来源于他们自己身边的真实事情,而且,剧中的许多人物甚
至都可以在现实的生活中当到原型。同时,在影片的拍摄手法上,大量使用长镜头以及
现场同期声录制,也确保了电影影片的真实性。比如张元有一部作品,叫做《儿子》,其实讲述的就是张元一个邻居的真实故事,父亲酗酒,两个儿子也不务正业,家庭也岌岌可危,做母亲的每日努力工作,甚至用业余时间来加班赚取佣金,期望用最大努力挽救这个家庭,然而最终也是失去了信心。
这部电影以一个普通家庭的破灭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的残酷。
第六代导演所具有的这种纪实风格来源于一种对生活的真实的态度。伴随着后现代主义影响的不断深入,第六代导演的作品里开始将人物的真实形象还原,对一个个充满七情六欲的个体来进行研究,衣食住行和日常生活琐事成为第六代电影的重要展现内容,这无疑是对传统影像的巨大突破。比如在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十多岁的毛孩子,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里,逃学,爬烟囱,打架斗殴,对于导演而言,姜文更多的关注的是对青春的留恋和惆怅,对朝气蓬勃的生命的赞扬,这是一种真实的生命体验。
(二)关注都市
当第五代导演迷恋于主题严肃、风格阳刚、节奏跌宕、画面壮丽、彩缤纷的大制作,越来越注重视觉奇观与消费语境时,有一批“新生代”导演表现出与前辈完全不同的审美旨趣,他们在小制作的压力下把电影的视觉背景从城市转向了乡村,从历史拉回到现实城市边缘青年漂泊和游走之地,以平民的视角、纪实的手法、粗糙的影像向人们讲述着现实的无奈。其中,尤其引起人们关注的是,“县城”作为叙事背景开始在银幕上显示出它的强大魅力。
首先,这种选择是“第六代”导演自觉的艺术选择。“第六代”起于一种自觉的反对,反对“第五代”过分的形式主义。由于他们所生长的文化环境及其对世界的感觉与“第五代”大不一样,在“第五代”的“宏大叙事
”和“寓言化模式”成强弩之末的时候,他们便集体转向了与主流文化不一样的边缘性立场和视角,所以他们的影片中没有“中心话语权”,有的只是对所体验的世界还原,对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困境的关注,这是一种对人性的深度关怀和理解,体现了电影的人文本质和艺术营养,也包括对中国电影美学的开拓。
其次,这种选择是由县城的特殊地位决定的。县城在地理位置上背靠着乡村,紧依着都市,注定了它与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县城的发展历史来看,县城应该是乡村的经济结构发展到一定程度演变而来的,它是连接众多乡村的结点,因此在文化品格和精神内核上或多或少带有乡土的特。但也与乡村存在着差异,一方面它是乡村面向都市的窗口,另一方面又是周围村落的商业中心。与乡村相比,县城与都市在工业、商业等很多方面的密切联系,使县城又具有了与都市相通的开放现代的一面……尤其在现阶段,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还很小,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城镇化程度相比差距很大,所以这种从乡村到都市过渡的县城,也还是大量地存在着——它们既没有大都市的繁华热闹,也没有乡村时期的贫瘠,而是两者之间的过渡状态。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县城是乡村和都市的联系纽带,是乡村和都市的过渡空间,是乡村与都市的缓冲带,更是秉承了乡村与都市的双重特点。尤为重要的是县城在中国社会地理上的双重附着性,赋予了它文化身份中的特殊性,从而成为乡村与都市之间的一块极富弹性的文化中间带,不仅传统与现代、昨天与今天、先进与落后、边缘与中心在这里融会和碰撞,而且还见证了各种历史演绎和文化变
迁,见证了社会转型期乡土中国和都市中国在这里的抵牾、冲突和融合……所有这一切都使得县城在文化的价值选择上具有双重逆向性:一方面,它是都市文化的受益者,接受着都市文化所代表的现代文明的洗礼。另一方面与传统文明的血脉相连,使得它在接受现代文明的同时又较大程度上保留了传统文明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个性人格。因而,生活于此的人也就具有矛盾又协调的背反特征:乡土性与现代性对立同一——这恰恰是转型期中国人最典型的心态特征。
贾樟柯所构建的“县城”作品体系就矗立在这样一个“中间带”上,呈现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激烈变化的中国内陆县城所独有的地域面貌与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且带有强烈的共性特征。影片中的山西汾阳县城以独特的城乡接合部文化形态成为全中国任何此类处所的一种缩影,狭窄的街道、游走的小贩、高音喇叭的扩放、喜欢看热闹的人、无处不在的录像厅……影像上模糊粗糙的“灰”,已成为其因背负沉重历史枷锁而无法迈出豪迈步
伐的隐喻。重要的是,汾阳县城在影片中不仅仅成为“小武们”的中转站、故事发生的地点,它俨然就是影片的主角——生活在县城中的人们背负着和县城一样的遭遇,尽管努力
尝试着突围,其结果只能是失败和回归。“小武们”的身份、“小武们”的流浪青春因为回
归冗长乏味的生活而最终变得格外尴尬,“小武们”经历的数次失落:友情的失落,亲情的失落,爱情的失落,最终也都成为一种对“县城”的隐喻——县城在拥抱现代性冲击的同时,同样也在忍受着失去一些
东西的痛苦,譬如传统的伦理关系、人际格局和道德体系。
所以,毋宁说,“小武们”就是县城的化身,县城的悲欢离合与“小武们”的命运连在了一起,县城滞重的阴影见证了县城青年落寞、无奈和孤寂的成长体验。我们说不清是人衬托
了县城还是县城衬托了人。
(三)关注边缘人
第六代导演早期的电影作品中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都市边缘人物作为影片的主要人物,着重表现边缘人在都市中的体验与感受,记录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精神状态。所谓边缘人就
是这些人的生活方式不符合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或者被人们称作“非主流人”。
第六代导演之所以选择边缘人作为影片的主要人物,是因为他们描写的大多是自传式
的故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价值观和一些传统的思想开始改变,这些边缘人正
好反映了这些体的经历和思想,在张元的《北京》中,他描写了形形的边缘人
的形象,摇滚歌手、北漂人、画家等,每种人都在过着自己的“另类”生活:大庆每天奔
波于讨债和还债的日子当中,他被人骗去了积蓄,而自己欠别人的钱无法还清;卡子失去
你的名字票房了心爱的女朋友,整日处于精神空虚落魄之中而不能自拔;乐队四处寻排练场地,而演
出所得难以糊口,·不得不住在工地上;周明的老婆怀孕了,自己却整日无所事事的和一
朋友混;金玲毕业后梦想留在北京工作,面对沉重的生活压力感到自己希望渺茫。导演
刻画出一在这个大城市中,这些边缘人的焦虑、躁动、迷茫和郁闷,那些碎片化的记录
没有任何的主题与因果关系,更没有赞扬与讽刺这些人的意味,而是对这些人生存状态的
真实纪录,都从不同方面表现了都市边缘人真实的生活。
关注都市,关注都市中形形的边缘人、普通人成为第六代导演的一个共同的美学
特。90年代初期,一些第五代导演已经把目光转向了都市生活,如李少红的《四十不惑》、黄建新的《站直了,别趴下》,周晓文的《青春无悔》等,但是与他们这些表现的“时隐时现”的都市不同,第六代导演是在自己亲身的感受中表现出都市中更为深刻的东西,他
们是在城市中长大的一代,他们眼中的城市不再是那些繁华热闹、高楼林立的表面现象,
孔孝真柳承范而是在这一片浮华背后的人们的内心世界以及都市生活所面临的压力和痛苦。娄烨的《苏
州河》就是一部很好的都市题材的作品,故事发生的地点是现代化的大都市—上海,导演
没有刻意表现上海气派的高楼大厦、繁华的霓虹灯、车水马龙的街道等现代化标志建筑,
而是反映了在这个城市繁华的掩盖下,人性的阴暗与那种虚无缥缈、毫无寄托的精神状态。
(四)独特的视听体验
电影是视听综合的艺术。导演通过可视的镜头,实在的造型,演员的表演,还有真真
假假的彩,有个性的镜头构图,有张力的声音来说明他的故事和意图。《流浪北京》、《我毕业了》等这几部纪录片是由非专业的电影专业人员拍摄的。由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而又
充满热情和真诚,给影片带来散乱的结构、失衡的构图、混乱的机位、随意跳轴、切点不
准等特点。此类影片以一种纪实性的风格呈现出个体生存状态。他们经常使用的一些手法,如同期录音、跟镜头、实景拍摄,强化了影片的纪实风格。章明的《巫山云雨》就是典型
的纪录式的影片,他借鉴世界电影史上的纪实传统,打破常规的镜头规律,多采用一种呆
板的长镜头,不规则的跳切,最枯燥的调度,最原始的剪接方式,突出一种单调的画框的
束缚。贾樟柯认为:“我做电影的时候也是习惯用长镜头的,美学上的取向肯定来源于理
论上的感动。巴赞的长镜头理论,强调对客观性的尊敬,对普通人的尊敬,强调在完整的空间里尽量观察人的存在,这些都特别能感动我,不仅是电影,理论也是能感动人的。
相反,蒙太奇的手法,则割裂了现实,它用局部的影像来组织你的话语,有很大的不真实性。”他们的镜头除了在纪实风格的影片中有特点外,还有很有特的是超广角镜头,镜头的不断运动甚至摇晃,画面构图的动荡倾斜、装饰性的影像、迷离的彩、螺旋式的跳动结构、真实的造型,这些镜头实际上是一种体验。
在“第六代”导演的许多影片中,音乐与主人公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尤其具有青春叛逆意味的摇滚音乐的亢奋将主人公对生命的热情,对生活的激情,对自由的追求表现出来。所以,学者尹鸿就说他们的影片实际上是一种音乐情绪片,这是一种非常恰当的评价。音乐的思想是通过感情体现出来的,是感情的思想,它的内涵价值主要是决定气氛、神韵、表情和情绪。贾樟柯的《小武》中众多的流行歌曲不仅有机地化入这个故事,多次充当了推进情节和煽动感情的力量,而且加强了观者在情感上对人物和故事的认同,毕竟某一种流行文化的发生发展肯定与同时代的人的某种心理产生了共鸣。“第六代”影片挥洒自如地利用各种电影语言、电影修辞来强调自我的理解和感受,恰恰是这种自我与个性化
续播的张扬使他们有了自己的风格。
我们在对第六代导演进行研究和审视的时候可以发现,他们现在已经处于一种多元化的流变的状态之中,而他们的电影作品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甚至是迥异的状态。第六代导演就目前而言,或许还显得稚嫩,但我们理应将他们放到整个中国电影的发展视野和进程中去观察,做进一步的审视。第六代导演的蜕变是以“颠覆第五代”的姿态而出现的,而正是这种反叛,恰恰给中国的电影注入了一种新鲜的元素以及活力。对城市尤其是二线城市的书写和关注、对边缘人给予前所未有关注、以及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运用技术手段达到的独特的视听体验等等,都丰富了中国电影自身的文本表现。如今,在我国的电影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上,第六代导演已经开始崛起,并且逐渐地和第五代导演呈现出分庭抗礼之势,同时随着时间的发展,第六代的导演体还在不断地扩大,这也就形成了中国电影发展的的一种多元化的格局。张艺谋之前曾经说过:“第六代中必出大师。”谈大师尚为时过早,但第六代导演必将成为未来中国电影的中坚力量,应该是毫无疑问的。
参考文献:
[1]张元.就是想拍这样一部柔软的电影[N].新京报,2004-03-16
[2]钟大丰、舒晓明:《中国电影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年版
[3] 孙健敏.在世俗的场景中———贾樟柯访谈[A].今日先锋:第7卷[C].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5]马德波,戴光晰.导演创作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8
[6]汪流.导演创作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7] 张颐武.后新时期中国电影:分裂的挑战[A].当代电影理论文选[C].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8] 尹鸿:《中国电影业现状与未来展望》,《文艺研究》,1998 年第4 期。
[9] 林少友:《“第五代”与“第六代”的文化策略》,《上海大学学报》,2000 年第2 期
[10]王小帅.我们是草不是石头[N].新电影, 2004-03-19
[11]张巍:《外国电影史》,[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年版
[12] [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
[13]蓝爱国.后好莱坞时代的中国电影[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14]孙绍谊.寻消隐的另一半[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3).
[15]梁桂军,倪祥保.第六代导演的影像语言分析[J].常熟高专学报, 2002(9).
[16]赵梅芳.论第六代导演作品中的文学化风格[J].江汉大学学报, 2004(10).
[17]胡雪扬.《牵牛花》导演阐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5,(1).
[18]何建军.电影和记忆[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5,(1).
[19] 钟大丰,潘若简,庄宇新.电影理论:新的诠释与话语[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
[20]〔法〕让米歇尔·西蒙.另一种视野中的小偷[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1,(3).
[21] 罗艺军.中国电影理论文选[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