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电影《鬼子来了》被广电总局禁原因
由HOMEVISION娱乐公司发行姜文指导《鬼子来了》140分钟\DVD版本,是市面该片唯一全球发行版,该片在嘎纳电影节播放的是未经删减的版本,而后导演姜文为了提升本片的商业性并增强故事性,全身心投入将之剪辑为这个140分钟的版本,因为姜文导演在参加嘎纳电影节前无暇为之,现在本片的所有拷贝都剪辑为与本版本一致,只留下一两个足本拷贝作为参加电影节之用,但姜文导演规定所有足本不得用于商业发行用途。
送审的合拍片《鬼子来了》已经电影审查委员会审查
审委会认为:
影片没有严格按照电影局《关于合拍片<;鬼子来了>立项的批复》(电字[1998]第302号)中的意见修改剧本,并在没有报送备案剧本的情况下擅自拍摄,同时又擅自增加多处台词和情节,致使影片一方面不仅没有表现出在抗日战争大背景下,中国百姓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反抗(唯一一个敢于痛骂和反抗日军的还是个招村民讨嫌的疯子),反而突出展示和集中夸大了其愚昧、麻木、奴性的一面,另一方面,不仅没有充分暴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反而突出渲染了日本侵略者耀武扬威的猖獗气势,由此导致影片的基本立意出现严重偏差。
影片多处出现污言秽语,并从日本兵口中多次辱骂“支那猪”,另外还有女性的裸露镜头,整体上格调低俗,不符合《电影审查规定》的标准。
影片片名须按电影局多次要求重新选择。
影片须在参照附件认真修改后,重新报请审查。
附:《影片<;鬼子来了>与批准立项剧本主要不同之处》
一、擅自修改、增加情节导致影片基本立意出现严重偏差:
1,剧本第7至8页,原文学剧本中众村民审日本兵花屋及汉奸董汉臣时,并未表现出恐惧,喝斥他们:“要闹歪,没你香饽饽吃,”,“掺假可整出你的黄来”等。而影片却表现村民一开始就惧怕他们。并增加第240镜五舅老爷台词:“我看你们也都是孩子”,将中国百姓表现得愚昧无知、敌我不分。
国家专项计划2,对给鬼子吃细粮的情节,在文学剧本阶段,电影局始终坚持删掉,但影片不仅未删,却反复渲染马大三向二拨子娘借米那约定借一还八,从村民还热热闹闹给日本兵和汉奸包饺子。客观上表现了战争时期的中国百姓在生活极度困难之时,并主动关心日兵和汉奸,严重违背了历史。
3,第1027镜;影片较之文学剧本增加了二拨子娘台词:“日本子来咱们村都八年了,八年了咋的,他
八年了他敢动我一根汗毛?我行的正,走的端,我走到哪他都得高看我一眼。”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烧杀抢掠八年,犯下滔天罪行,影片却借二拨子娘之口说日军对自己秋毫无犯,美化了日本侵略者。
4,第472镜至496镜,影片较之原剧本增加了日兵花屋想象马大三带乡亲们冲过来的一段,并将马大三和乡亲们设计成日本武士的样子。在抗战大背景下,日兵花屋最惧怕的应是抗日队伍,是八路军、游击队,马大三和乡亲被设计成日本武士的情节不仅虚假,也丑化了中国人。
5,第877镜至893镜,第918镜至931镜,第941镜至947镜,第954镜至959镜,影片较之原剧本增加了村民以为马大三杀了鬼子,都不理他,甚至鱼儿也躲着他,使马大三神经受刺激的情节。表现了中国众多百姓对日军没有应有的仇恨,以至敌我不分、愚昧麻木。
6,1002镜至1069镜;影片较之原剧本增加了小孩学日本语造成危险之后,众村民向马大三发火,一个个争着让他杀了自己,并把头放到了桌子上的情节;鱼儿跟村民说“……那不是让我怀鬼胎吗……看看这两天,你们谁搭理他了……不杀人,逼我们杀人,杀了人,又不搭理我们,见了马大三跟见了鬼似的,人没死,冲我们又弄这个……”表现了中国百姓不仅不敢抗敌,而且对侵略者充满奴性和恐惧,对自己人只会窝里斗,互相猜忌。
7,剧本第34页:原剧本中一刀刘讲自己杀人技巧时,说的是杀偷情的太监,而影片第1177镜至1199镜,改成了一刀刘杀的是“慈禧身边的八大臣”,“百日维新之主谭嗣同”,不仅赋予了新的政治内涵,并
对砍头技巧加以自豪的渲染,结果杀日本兵时却遭失败,感叹“英名一世,毁于一旦”,最后狼狈逃走。给人以千百年来中国人只会举起屠刀杀自己人,却不敢抵御外侮的隐喻。
8,剧本第39页,大家商量送鬼子回去一场,原文学剧本中描写日军到了村中,将大米洒成一圈,将百姓圈住,逼百姓吃饭,吃不下的还按住头往嘴里塞,日军队长讲话时,百姓们都不理他。而影片第1763镜至1871镜,将这场戏改为联欢,并大力渲染,一起喝酒唱歌,百姓们感激不尽,日军与村民亲如兄弟,并有“今儿我高兴,不单是冲这几车粮食,主要是冲皇军给了我们面子”等台词,这是对剧本立意的重大改动,从根本上悖离了主题。
(缺9)
10,剧本第47页至49页;屠(和)杀村民场面,原文学剧本中有百姓终于醒悟,奋起反抗的描写,如二拨子端起钢盔砸向日本兵,二拨子娘脱下鞋打鬼子,并喊道:“别傻了,抄家伙拼吧”。但影片第1872镜至2073镜,百姓们至死也未与鬼子拼斗,面对屠(和)杀基本是束手待毙,任人宰割。
11,影片中唯一一个敢于痛骂和反抗日本侵略者的人还是招村民讨嫌的疯子。
12,影片较之文学剧本增加了国民党将领召集百姓聚会的场面,他公开处死汉奸,发表受降讲话,在讲话中说:“只有国军才是投降日军唯一合法的接收者。”并借日本人之手杀死马大三。而这一切颠倒事实的行为,却得到了围观百姓的呼应,严重歪曲了历史,没有达到批判和讽刺国民党的效果。
13,影片中有两个唱小曲的人物,共出场三次,原文学剧本中无此描写。镜头第1099“皇军来到咱家乡,共建大东亚共荣圈,皇军来了救苦救难……”这样的台词也是增加的。
毛宁老婆这是典型的愚昧、麻木、亡国奴的形象。
危害行为14,疯老七骂大三与鱼儿的话和骂日本鬼子的话内容相同,十分不妥。
15,片中多处借日本人之口辱骂中国人为“支那猪”,严重损害中国的形象。
二、剧本批复中曾提出修改意见,但影片未改之处:
1,剧本第2页:野野村变完把戏之后将糖装回兜里,以表现日军在捉弄孩子。现影片第24镜头,不仅给了糖,而且还几次表现中国孩子追在日军后边要糖吃。
2,剧本第2页:马大三与鱼儿在床上剧烈的喘息声、鱼儿裸体镜头原文学剧本已经将其删除。影片第28至41镜不仅未予删除,还增加了台词:“让我看看。”“看啥呀,快点的,别歇着。”这段床上戏时间长,画面、声音效果强烈,给人造成强烈的不良的感官刺激。
3,剧本第40页:毛骡发情一场,原文学剧本中已改为毛骡钻入鬼子粮仓。现影片第1590镜至1606镜,未做修改。此情节格调低俗、无聊。
4,原文学剧本中已将绝大多数脏话删改,但影片中比比皆是,每个人物都在骂脏话。
5,影片中频繁吹奏日本军歌,为日本军国主义扬威造势,会严重刺伤中国人民的感情。
====================================================================== ============
下文作者:101
喜欢《鬼子来了》的人,在看完之后会说:希望每个中国人都看一看它。不喜欢《鬼子来了》的人,在破口大骂之后,也会推荐别人去看一看它。姜文在肆意挥洒自己青春记忆的《阳光灿烂的日子》5年之后,野心勃勃地拍出了《鬼子来了》。
故事
《鬼子来了》根据尤凤伟的小说《生存》改编,描写抗日战争末期中国北方小村庄挂甲台的农民马大三深夜忽遭指,收下了两袋活物帮忙看管,内装日本兵花屋小三郎和翻译官董汉臣。马大三不敢怠慢地照顾两人,结果却没有等来接收他们的人,村民们想了很多办法想摆脱这两个祸害,但都没有奏效。若干月后,小三郎提出用自身性命换粮食,马大三跟着他们来到了日本兵营。
日本军官酒冢在天皇宣布投降之日,同意了换粮食的计划,并率领全体官兵去挂甲台,先与村民联欢,后大开杀戒,除了马大三未赶来之外,全村人都死在日军手下。不久,国民党军队接管了日军战俘,马大三杀入战俘营却被国民党认为是破坏和平协议,宣判死刑,执行者正是小三郎。
说说看吧简评
《鬼子来了》为黑白片(最后几镜为彩),姜文解释说小时候看的抗日电影几乎都是黑白片,因此他就把它拍成了黑白片。他的电影赤子之心也使他邀请了当年中国抗日电影里经常出现两个老明星:陈强、陈述客串本片(据姜文称,他原希望用李纬,但因为老人家身体不好,于是请了陈述)。影片于2000年参加戛纳电影节,荣获评审团大奖,但因为违规参赛,随即在中国被禁演。很多人会奇怪,为什么一部抗日题材的、讲述日本兵屠杀中国平民的影片会在中国被禁,看过影片,大家心中自也许有答案。
个人以为,《鬼子来了》无论从导演技巧、主题内涵、摄影风格、演员表演等各个方面,都堪称当代中国电影的杰作,甚至说它是最佳国产抗日电影,也丝毫不为过(电影史上的“阿Q正传”)。而姜文自称此片是他的前半辈子“个人心灵史”,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此片不仅仅是抗日电影,其对中国人的人性思考更让中国人深刻反省,相信片中那些看似傻乎乎的农民体现出的中国人的人性特征,一定比“一部疯疯癫癫的抗日电影”更让审查官员们受不了,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感到恐惧,是很容易做出让同胞感到悲哀的事情的。
《鬼子来了》大半部分沉浸在癫狂的闹剧状态之中,最终以大悲收场,姜文称悲剧为什么不能存在于喜剧之中,于是,这部带有鲁迅《故事新编》特质的寓言电影,以它独特的镜头和语言魅力,让每个中国人检视着自己,并时刻提醒自己:鬼子来了。
关于《鬼子来了》的影评,我看过写的最好的只有两篇:一篇是张帆为电影101工作室《新影响》特刊所写,一篇是张献民老师在《看不见的影像》一书中收录的,这两者似一正一反,连看之下,分外有趣。
回忆
2000年5月,戛纳电影节闭幕的第二天,我在单位里打电话给一个朋友,询问他颁奖结果,他兴奋地说:《一一》最佳导演、《花样年华》最佳男主角、《鬼子来了》评审团大奖。三个中国参赛片都得了奖。那是我唯一一次真切地关心戛纳赛果。
同月,上海的某放映厅秘密放映了《鬼子来了》。这个放映的版本是三盒BETACAM的录像带,放完之后现场掌声四起,但也有老同志非常不喜欢此片。走出放映厅已经是中午时分,刺眼的阳光照着一个穿黑西服的男子,他的手里拿着个马甲袋,里面装的正是三盒录像带。这个版本,就是后来被大家称为“戛纳参赛版”的162分钟版。
同年,《鬼子来了》获得了上海电影101工作室评选的“1999-2000年度最爱国产片”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三项大奖,这也是此片在国内目前为止唯一获得的评论奖项。同年8月12日,姜文作客上海图书馆,原为演讲,但他提出还是由观众现场提问自己作答为好,所谈内容相当精彩,其访谈精华曾在《南方周末》等平媒和网络上流传过。同时,《鬼子来了》的完整剧本也开始在网络上流传。
同年,上海第二次秘密放映《鬼子来了》,这次的放映更为隐蔽,地点是某个宾馆的房间,小小的房间里挤满了文化圈的名人,大家或席地而坐,或靠墙站着看完了全片,这次放
映的版本,与第一次相同。有人称这次观片活动跟时期集体看差不多。
版本
黄绮珊 杜海涛可能是同年,或者是2001年,新加坡版的《鬼子来了》VCD出笼,当年精英辈出的新浪电影论坛最早以刻录的方式将此片流传了出来。不过这个两碟装的VCD最大问题是,不仅片长短成了140分钟,而且只有英文字幕。过了一段时间后,北京方面传来爆炸性的消息:162分钟的戛纳参赛版被人转成了三碟装VCD!于是,市面上就开始流通两个不同版本的《鬼子来了》VCD。其中,戛纳参赛版的前20分钟中文字幕有提前现象,而且流通得非常之少。
2002年,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鬼子来了》根本无法在日本上映的传言被粉碎,此片不仅在日本上映,而且获得不少好评。同年,《鬼子来了》日本二区DVD发行,九区立刻跟进,D5、双D5、D9均销量不俗,这次的长度仍是140分钟。
2004年,MK推出了法国二区的《鬼子来了》DVD,这个版本比日二强的地方不仅是画质,而且还有杜比5.1音轨,但花絮方面仍无长进。2005年4月,HVE公司推出了此片的一区版,作为标准公司的母公司,HVE推出的DVD水准同样很高,这次的一区版正片带有4分钟的史蒂夫·索德伯格的引言(谈他对此片的喜爱和对姜文个人的尊敬),正片画质经过出的数码转换,音轨是杜比5.1和杜比2.0,另外还有姜文于2000年接受托尼·莱恩访问的文字版。R9推出的D9将这个访谈完全,另外,在碟的根目录内,还可以到原文的扫描件和《鬼子来了》的剧本。这个版本的长度,仍是140分钟。
在R9随碟附送的访谈单页里,姜文解释了为什么现在所有发行音像制品的版本都是140分钟的:他在戛纳之后为了让影片更紧凑而对其中一些枝节进行了删减,162分钟的版本只作部分非商业性的影展放映使用。因此目前而言,一区这版应是《鬼子来了》的DVD最佳版本了。
遐想
那么花絮呢?为什么那么多版本都没有加入花絮?虽然姜文曾经在2000.8.12的演讲上说自己最讨厌花絮,但5年之后他似乎对于《阳光灿烂的日子》十周年纪念版DVD的出版计划还是蛮感兴趣的,虽然这
已经不可能做到了。《鬼子来了》剧组,曾拍过至少40盒以上的幕后制作纪录片素材,但这批未经任何复制的带子并不在姜文的手里,一个《鬼子来了》剧组重要幕后人物曾阴差阳错地和我共事过,他说起过这批带子的下落,我估计在DVD时代是看不到它们的了。
姜文是第几代导演一区、法、日二区都出了DVD,其他区的DVD估计很难在各方面超越它们了,因此正正经经的花絮应是很难看到了。自制的花絮呢?当然可以做啊,比如杨澜访谈姜文、其他姜文访谈的视频等等,不过单D9已没多大空间了(R9版:7.33G)。
有没有可能把162分钟里被删除掉的片段作为花絮加入到D9里?这可能是让我最好奇的事了,自从2000年看了《鬼子来了》之后,162分钟版就再也没有看过,于是把DVD和VCD分别放入DVD-ROM和碟机,开始比较一下究竟哪些地方给删了,大致看了一下,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