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八年,旅居欧洲的林语堂突然想起翻译《红楼梦》,然而后来未能如愿,却因此写出了一曲民族的壮语悲歌——《京华烟云》。讲述了北京曾、姚、牛三大家族三十多年的悲欢离合,将中特定年代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全景式的介绍给西方,填补了西方对中文化了解不足的缺陷,对于中西文化流作出了历史的贡献。
        林语堂出生于一个基督教家庭,其父林至诚一心想要儿子学习英文,接受新式教育,这一出对林氏的影响甚大。一九一七年,林语堂受业于海著名的圣约翰大学,奠定了他在英文方面的出才华。随后,先后在美哈佛大学和德耶那大学、莱比锡大学留学,系统的接受了西方文化。尽管林语堂是一个在西方文化熏陶下长起来的知识分子,但他同时又对中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因此有人评价林氏为学贯中西的学者,此语绝非妄言。
   
       其二,以幽默小品文扩展了现代散文写作的体式和内容。林语堂是中第一位将英文Humour译为幽默并加以提倡的作家,他主张的“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林语堂《人间世?发刊词》)的小品文大大开拓了现代散文的写作空间。林语堂所提倡的幽默不同于讽刺,其特征是“谑而不虐”(林语堂《答青崖论幽默译名》),这是一种新的审美观,深受英文化影响。其小品文以闲适和灵为核心,建立了一种新的散文笔调,提升了散文的艺术
    其三,以大量英文著作详细介绍中文化于西方,对改变中西方文化流的单向传播起到弥补作用。除《京华烟云》、《风声鹤唳》、《朱门》三部曲外,林语堂在旅美期间还用英文写作了大量介绍中传统文化的著作,包括广为人知的《吾与吾民》、《生活的艺术》、《苏东坡传》等等。促进了中西文化流。
   
    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是全民抗战的开端,虽然林语堂萌生了翻译《红楼梦》的想法,然而《红楼梦》毕竟与中特殊况下的现实不符,于是林氏“感此非其时也”,开始构思《京华烟云》的写作。
    本书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战争三十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仇,并在其中安了袁世凯篡、张勋复辟、军阀混战、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全民抗战爆发等历史事件,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
    本书的规模之宏大堪与《红楼梦》遥遥相望,并有很多模仿《红楼梦》的痕迹。在形式,《京华烟云》采用了古典章回小说的体式;在内容,讲述了三大家族数十年的悲欢离合,并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一些故事细节,又与《红楼梦》有着必然联系,比如阿非和红玉的以及红玉之死。然而这些方面仅仅是在表面与《红楼梦》相关,在内在精神《京华烟云》吸取了《红楼梦》的悲剧艺术,因此很多人读完本书会产生“浮生若梦”的感觉。在这一点,二者是相通的。孙立霞
    红玉虽非故事的主角,却是本书最让人揪心的人物。她与阿非的同宝黛之恋极为相似,她的肺痨以及同阿非的怄,还有临死前的焚稿痴碳纤维布加固都与林黛玉有着相似的地方。而阿非对红玉的既怜又,以及多引起的不安分又同贾宝玉甚为相近。这不能说不是林语堂的刻意安排,目的无非是为了加深本书的悲剧意识,
林语堂在该书的《著者序》中提到写作内容:“本书对现代中人的生活,既非维护其完美,亦非揭发其罪恶。……只是叙述当代中女如何长,如何生活,如何,如何恨,如何争吵,如何宽恕,如何受难,如何享乐,如何养某些生活习惯,如何形某些思维方式,尤其是,在此谋事在人、事在天的尘世生活里,如何适应其生活环境而已。”
   尽管林语堂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然而中传统文化也深刻影响着他,正是由于对本民族文化的偏,他才会通过《京华烟云》的写作向西方介绍中。其间必然饱含了林氏对民族的挚,无怪乎他在写作过程中常常被自己的文字所感动——感动他的不是文字本,而是文字背后代表的民族和文化。
    三、《京华烟云》的英文写作和中文译本
    假如当林语堂用汉语写作《京华烟云》,结果会如何?尽管这样的假设毫无意义,然而如果林氏真的用中文写作这部小说,那么《京华烟云》在海外一定不会引起那么大的响,小说向西方介绍中文化的写作目的也就大打折扣。然而英文写作却为后来的翻译和中读者的接受带来不便,在翻译过程中原著的艺术必然会有所缺失。实际,无论用英文写作进而翻译刘德华女儿名字汉语,还是用中文写作进而翻译英语,都会在某些地方丢失原著的特。对这部小说来说,这是必然的遗憾,只不过林语堂把遗憾留给了中
    林语堂对于《京华烟云》最理想的翻译者是老友郁达夫,早在该书完后一个月,也就是一九三九年九月,他就写信给正在新加坡《星洲报》担任副刊编辑的郁达夫,约请他翻译《京华烟云》,并寄去相关资料和五千美元定金。郁达夫对老友的请求慨然应允,并于一九四零年动手翻译,然而后来因为编务繁忙以及太平洋战争未能如愿。不久,郁达夫惨遭本人杀害,这一版本在无的战争中夭折。
    郁达夫的译本题名为《瞬息京华》,这一译名也是林语堂最为满意的一个题目。一九七七年台湾德华出版社推出张振玉翻译的版本,这一版本将该书译为《京华烟云》,从此这一译名为广大读者所接受。然而这一版本对原著颇多改动,很多地方并未尊重原著,并非
理想版本。张译本给人最大的感觉是断句太多,使得译文生硬且失去语言魅力。(本文所评论为张振玉版《京华烟云》)
    最为理想的译本是郁达夫之子郁飞翻译的《瞬息京华》,可惜的是,在郁飞经十年之功完先父遗愿后,林语堂已经看不到这一最好的版本。
        四、《京华烟云》的故事节和人物形象
    如前所述,《京华烟云》讲述了北京曾、姚、牛三大家族三十多年的悲欢离合和仇,规模之宏大必然包含了丰富的故事节和复杂的人物形象。全书分为《道家女儿》、《庭园悲剧》和《秋季歌声》三部,作者的写作内容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普通人的生老病死,也有特定年代的社会动,有人们复杂的仇,也有人所不能改变的沉痛命运。
    林语堂长女林如斯在《关于〈京华烟云〉》一文中指出:“《京华烟云》是一部好几篇小说联的长篇小说,但不因此而一部分散无结构的故事,而为大规模的小说。”这一评价十分中肯,书中几乎没有十分明确的线索,故事只是按照时间顺序向前推进。然而《京华烟云》并非一部散的小说,故事的每一部分很自然的连接在一起,用浑然天四字来描述本书再好不过。
    本书着墨最多的人物有三个,可以看作小说的主角,分别是木兰和莫愁以及孔立夫。木兰是书中众多女人中最出的两个,虽然生长于同样的环境中,两个人却养了不同的个。木兰是漫的,活泼而充满生,喜欢游历山川名胜,追求诗画意的生活;莫愁是现实的,沉稳而聪明贤惠,在生活中安分而现实。当然,两人也有很多共同点,她们一样的聪明一样的漂亮,无论在何时何地总能讨别人的欢喜。
    木兰的名字来源于古代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她的也带着不让巾帼须眉的,既会唱京戏也会吹哨,而且还会收集古董并鉴赏,对甲骨文有着浓厚的兴趣。她的字也像孩子写出的字,刚劲有力。然而这些都是木兰表面格,在她的灵魂深一直向往那种诗画意的生活。这一点不仅可以从她与立夫的看出来,也体现在她婚后的生活追求。在木兰与立夫次在香山相遇的时候,立夫曾说一路最美的是那些残基废址。木兰心有所悟,并且一直希望可以与立夫一同看圆明园遗址。断壁残垣的美只有那些真正懂得欣赏的人才会明白,立夫显然懂得,木兰也是。木兰婚后不久经常同荪亚外出吃小馆或者游公园以及名胜古迹,还想象荪亚张译为一个船夫,她自己则是一个船娘,过那种闲云鹤般的生活。荪亚戏称木兰为妙想夫人,实际他并没有理解木兰所追求的诗画意。诗意的生活总能引起人们的兴趣,然而也只有具备真的人才会懂得这种生活趣,值得欣喜的是木兰真的过了那种生活。
    木兰虽然嫁给了荪亚,但是心中的却是立夫。立夫穿着随意,却透着一种特别的质,与众不同而宇不凡。他天偏于急躁,愤世嫉俗,对诡诈伪善的事不能容忍,这一点在他所写的一系列政论文章中表现突出。愤世嫉俗是一种优秀品质,然而却容易为自己和家庭带来灾难。莫愁以她现实而安分的格经常劝阻立夫写那种文章,她是有先见之明的,立夫后来的被捕证实了莫愁一直以来的担忧。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句话并非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一个人了无牵挂固然可以,然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他毕竟有亲人。这三个人的关系给人很微妙的感觉,如果木兰因为而嫁给立夫,会是怎样一种结局?我们可以从三个人的分析,木兰质一定会让立夫的生活过的更加诗意,然而他愤世嫉俗的精神也会不受约束,固然他们也会幸福,但这种幸福却不一定能够持久。莫愁则不同,她比木兰更加沉稳而实际,她就像风筝的引线紧紧地拉住立夫自由驰骋的缰绳,维护一个家庭的馨和平静,他们也是幸福的。木兰虽然没有嫁给立夫,但她并无怨言,从父亲姚思安那里继承来的道家思想让她相信那是命运,她懂得顺其自然。但并未因这种道法自然的思想而改变,在木兰的心里立夫一直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甚至比荪亚更重要。木兰和荪亚南方游历的时候,立夫恰巧从本归来,同返北京的途中一起登泰山。面对秦始皇统一六后立下的无字碑,立夫从中看到了秦始皇统一全兴建
长城的显赫荣耀以及历史的无演变。木兰从立夫的眼神中读懂了这些,他们是相通的。他们下山的时候走在前面,等待其他人的时候木兰的心中感觉是奇妙的,同立夫在一起让她无比的兴奋。她问了立夫一句很奇怪的话:“人生很怪,是不是?”面对这样的话立夫可以回答么?立夫应该明白木兰对她的感,他们和莫愁三个人相互之间都有浓厚的意,于是这一纯真的无形中被压抑,只是偶尔表露出来,最明显的一次是木兰深入虎英勇救出被捕的立夫。在这件事发生的时候,木兰是完全冲动的,事后甚至有些后悔,毕竟这件事本应由莫愁来做。真流露的时候总是让人失去理智,木兰没有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能够救出自己的人这就已经足够了。
    木兰和荪亚、莫愁和立夫两家虽然有这样一层关系,但两家人却一直和睦相保持着亲密无间的关系。木兰在对待家庭问题,在如何担任家庭主和相夫教子方面也是非常出的。南迁之后,荪亚因为木兰的改变而同学艺术的曹丽华纠缠在一起。木兰并没有向一般人那样大吵大闹,而是同父亲姚思安一起将这一家庭危机消除于无形,并同曹丽华为好友,这不能说不是木兰的聪明。战争让木兰失去了女儿阿满,儿子阿通则参加抗大军,他们也走向西逃难的人流之中。历史总给人苍茫之感,一个家和民族危难的时刻让每个人沸腾,木兰也不例外。也许,只有在木兰走逃难的道路,她才感觉到自己作为一个普通百姓的自豪,作为一个中华民众的自豪。
    姚思安和曾文璞是两大家族的主人,在他们体现了中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两方面,即儒道思想。姚思安是道家的代表,曾文璞则是儒家的代表,在他们明显的体现出两种不同文化在中西文化碰撞以及时代急剧演进中的不同高污开车应。红玉和阿非的前面已经提过,红玉之死总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红玉在遗书中写道“依月下老人祠神签行事”,她是相信命运的,同时也知道自己无法给阿非带来幸福,于是选择了死亡。“曲抱山山抱,闲人观伶伶观人”,红玉的命运让人很容易想起林黛玉。体仁和银屏的也是书中着墨不少的地方,银屏作为一个妻子作为一个亲是完全合格的,只不过因为丫鬟的出了惨痛的悲剧。银屏是值得同的,造这一悲剧的制度是应当摒弃的。此外,书中还写到牛怀瑜、牛素云和牛莺莺等人甘当汉的无耻行径,然而牛黛云、孔环儿、阿非、阿瑄、陈三、阿通和肖夫等人才是抗战爆发后的主角。他们代表着进步,代表着家和民族的希望,也与本书“献予歼倭抗人”的献词有着必然联系。
    五、《京华烟云》的悲剧精神和思想艺术
    《京华烟云》无法用悲剧或喜剧笼统的概括,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书中蕴含的悲剧精神。实际,生活原本就是一种悲剧艺术。悲剧的意思并非仅仅代表死亡,它是一种解读生活的特殊视角。《京华烟云》的悲剧精神与《红楼梦》有相通的地方,但二者又有区别。一位名为韦忠的读者在其文章《若梦浮生中的彻悟——拜读〈京华烟云〉》中这样评价二者的关系:“如果说《红楼梦》让人感动,那么它是让人生悲,生怜,生愤,生出对旧世界的恨,以快快觉醒去砸碎它;而《京华烟云》让人感动,是让人生,生喜,生,生出对新世界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作者,一起努力去开创它。”这一评价一语道出了《京华烟云》的精神本质,它是催人奋进的,使人向善的,使人珍惜本民族文化的,让人心生对生活的和对家和民族自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