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域下散文英译研究
作者:周露露
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27
        摘要:根据接受美学理论,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实现,因此读者的地位尤为重要。本文以茅盾《白杨礼赞》的两个英译本为例,主要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译者在散文英译中应考虑读者的审美接受预设,以及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满足目标读者的阅读需求。作者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考虑读者对英译散文的接受力,关注散文的原文精神的翻译和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目标读者电脑学习教程;白杨礼赞;接受美学;散文翻译
呆若木鸡成语故事
        刘烨妻子安娜资料由于语言结构、文化背景和欣赏角度的差异,散文翻译一直是翻译领域十分具有挑战的文学翻译类型。散文翻译在思想及语言上都应体现原作风格(张金,1987)。对于散文翻译来说,如何将原文的语言意义和美学元素再现到翻译文本中是译出优秀译文的关键。所以根据中国散文的特点,在一定的理论框架内解决中国散文翻译的审美再现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评价语        一、接受美学
郝蕾骂河南人
        接受美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它把文学看作是读者、作者和作品之间的互动,并且把读者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来思考文本。只有当读者(听众)以文学的方式去阅读(倾听)这些负载着文学作品的书面或口头的语言时这些作品才真正作为文学而存在,才获得现实的文学生命(朱立元,2004)。尧斯认为读者阅读的过程实则是一种接受过程:读者在阅读之前内心都会有一个审美期待”;读者在阅读时会对作品进行阐释性接受张译
        二、白杨礼赞及其译文
        《白杨礼赞》是茅盾在抗日战争时期写的。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下,这篇散文表面是在赞美杨树,实则是在赞美共产党的伟大与坚韧。本文选取的两个译本,分别是张培基先生翻译版本和张梦井和杜耀文先生合译版本。以下简称张译和张杜译。张培基先生的翻译具有强烈的情感彩,在风格上更接近原作。张梦井和杜耀文的翻译更忠实于原文的文化内涵,他们倾向于忠实地传达作者的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