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0日新闻联播《春晓秋冬又一春》观后感
这部电影是关于一个和尚的人生岁月,镜头后的作者金基德宁静而又形象地述说着生活的流逝。僻静的深山里,一座建在湖心的庙宇,两个和尚,一老一少。故事就发生在这氤氲的迷雾和山气里。影片以季节的变化分成春、夏、秋、冬和另外一个春天五个部分。而这里的春夏秋冬的更迭不是一年之内的。
片中出现的景物如:水草、寺院、船、岛屿,漂流之水;距离、河岸、性、空山,水中之门。这些把轮回与宿命、爱情与欲望、新生与死亡交织纠缠在一起的画面。
首先:春天一个远离喧嚣环山绕水的小寺庙,一个没有进入过尘世的小和尚,没有背景和亲人,有的只是对佛的膜拜和朴素的生活。首先我觉得片中的寺庙很有意境,在一个和广阔的湖面上,只有这一单一的寺庙建筑,仿佛很渺小,唯有单一的船只作为交通工具,我觉得这样的设计比把寺庙放在森林深处更加有效果,因为我感觉水比山更加容易让人感悟,反思。
春夏片中的小僧人如此纯真朴实,但却依然滋生了灵魂深处的罪恶。无邪的小僧人把石头缠绕
卡巴斯基2013激活码在鱼、青蛙、蛇的头颈,把石头塞入动物的口腔,看着它们挣扎喘息而手舞足蹈。讽刺的是,杀生竟然来自小僧人的天真童趣。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一个人类性本恶的不争事实。背后的老僧人也注视着小僧人施虐的一切,但是并没有给以制止和解救,他给予小僧人的救赎,是对其灵魂的洗涤和惩罚。按照佛学的逻辑,破杀戒的小僧人注定将承受自己亲手酿造的恶果。
夏天:
转眼间小僧人已长大成人,映入他眼帘的是一幕幕性的招手。一位妙龄少女被母亲送来寺庙养病,小僧凡心大动,山路边蛇的交媾预示了小僧人的性成熟和冲动。他给少女献殷勤,甚至搬来制作礼品盒佛像石凳给少女坐,是其心中神佛地位的瓦解。也体现出佛法在人的七情六欲面前败北的过程。
几个回合的刺探、挑逗就与少女在山中发生了关系,并一发不可收拾,就这样小僧人破了佛教中的淫戒。一夜,两人在船上云雨之后酣然入睡,不料清晨小船飘到寺前。事情败露,老僧只得责令病愈的少女离去,面对小僧人的犯戒,此次老僧人给予的教诲,依然不是阻挠和劝解。看破红尘的他给了小僧人选择人生的权力。他明白此时的小僧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归依佛门,同时也为自己和小僧人的下文埋下了伏笔。小僧入夜辗转难眠,终于
抵挡不住尘世的诱惑,携一尊石佛,连夜绝尘而去。
秋天:
龙门镖局姚晨第几集出现
已经步入中年的小僧人带罪潜逃。十年前还俗的他跌入了世俗的险境,挥之不去的是世间的烦恼和情感的纠纷,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制裁。已成年的小僧因妻子有外遇而杀人潜逃,回到寺庙,他心怀恐惧,又性情暴躁。老僧在寺院空地抄下《金刚经》,让他用杀死妻子的刀刻字,以消磨其走火的心魔。开始,小僧杀气难消,满怀愤怒,偏两名警察又追踪而来,幸得老僧指点,四人才相安无事。一天一夜的雕刻,冷却了小僧的怨怒,完成后他随顺地跟警察离开了寺院。而老僧,则在功德圆满后自焚坐化。
冬天:
服刑期满的小僧人再一次回到已成废墟的寺庙,不过他已不再是小曾人了,头发斑白的他能做的仅是在孤寂中度过余生,走着当年师傅走过的安详末路。他背拖石轱辘送佛像到山顶,是对其童年杀生的偿还,也是为它们超度。蒙面女人在寺庙弃婴,预示了下一个小僧人的成长故事。弃婴后的母亲滑入冰窟窿,是神佛对恶人的惩罚。显示出佛的公正和明察
秋毫,也体现出儒家善恶有报的思想。(我觉得这个蒙面女人就是之前的那个少女,也就是小曾人的妻子,因为小曾人被警察抓走了又回来了,在后面情节中有一幕和尚想揭開蒙面女面紗,被女用手溫柔制止,那動作似乎跟對方有某種熟悉親近的感覺)。影片的后面情节用了很长的时间来表现小曾人赎罪的行为,他怀抱着佛像,拖着石块,走在冰面上,摔倒,爬起,再摔倒,再爬起。在大远景镜头里,他的身影显得那么渺小,一如希腊神话里的西西弗斯。石块在冰上拖出辙痕,宏大哀伤的歌声伴着画面,震撼着我的视听。随着他一一走过小时候虐待小鱼、青蛙和蛇的地方,镜头也交叉切换到这三种动物被石头捆绑的情景,与此时的他形成一种同义的互动,从而加深了影片的叙事深度。徒弟此时的负石与影片前部分的负石不同,这次已是自觉。当佛像历经艰辛最终被送到极顶,在阳光普照之下,佛,安然而无语,我们知道,他的心里也已然有佛。
又一春:
    课外活动总结影片在最后一个部分还有春天里,徒弟收养的徒弟也长大了,还是在同一个地方,我们看到,小家伙分别把石头塞进小鱼、青蛙和蛇的嘴里,狂笑声让我们提心吊胆。是的,又一个人类的罪恶之循环轮回开始了。
其实,也或许,真的无所谓有没有希望了,人生每分每秒的过程都是在走向轮回时无限的留恋,有时候,越绝望越美丽。影片中作者的冷峻绝望却如夏日里的热辣辣的骄阳,烧灼着我们已经变得粗糙麻木的精神皮肤,驱使我们去思索、去悲悯苦难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