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来疗愈⼉童焦虑
爸爸:有⽕灾,好怕怎么办
⼉⼦:有消防员灭⽕
爸爸:有⼩偷怎么办
⼉⼦:有警察
爸爸:地震了怎麼办
⼉⼦:应急避难所
爸爸:出现年兽怎么办
⼉⼦:放鞭炮
爸爸:打雷闪电好可怕
在心里从此有个你⼉⼦:在家⾥没事
玩乐⾼摆出了xiaoyeqi,baozhaqi可以搞定所有危險。
这是和⼉⼦三岁时的⼀段对话(爸爸是⼀个“胆⼩⿁”),可以看出他的安全感知已经很好地内化了,还创造 Xiaoyeqi,baozhaqi这些事物来cover掉所有风险,但在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前,他有时会处在⼀种焦虑状态。
⽐如逢年过节放鞭炮,孩⼦很容易被惊扰,那段时间作为家长听到放鞭炮也来⽓,他奇怪为什么会放鞭炮,我们就觉得过年放鞭炮很⾃然的事也这样解释,⽆效,直到我们给了他⼀个能理解的故事才慢慢接受(逢过年的时候,都会有年兽出现,会抢⼩朋友的新年玩具礼物,于是⼈们在初⼀到⼗五都会放鞭炮来驱赶年兽,这样放鞭炮成了⼀件维护⼩朋友利益的事情,也即上⾯的⼀个回答),今年过年鞭炮声中⼉⼦表现不再被惊扰,很平静,很⾃然。
处于这个阶段的孩⼦,除了⾃⾝对周边事件敏感外,家长也很可能传递⼀种焦虑,现如今家长的安全意识很强,但很有可能因此给⼩孩传递⼀种信号“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在⼉⼦两岁的时候,居住附近出来⼀件事,因为下⽔道井盖的问题,⼀妈妈掉进下⽔道窒死,所幸这位妈妈在那⼀刻将怀抱的⼥⼉给推了出去,这件事我是从新闻上获悉的,后来的那段时间,我带⼉⼦⾛在路上,要不提前踏⼀踏道路的井盖(有些神经质),要不告诉⼉⼦要绕开井盖⾛,以⾄于最后他和其他⼩朋友、家长在⼀起时,⼉⼦会要求他们绕着井盖⾛。为此也被他妈妈批了⼀次。
在这个阶段孩⼦(3岁以前)的安全是监护⼈的事,但让他们有安全意识对⾃⼰的安全负责未免过早以
⾄于影响了他们安全感的获得,更有甚者以周围世界充满魔怪吓阻⽅式来影响孩⼦活动范围的选择(2岁左右已进⼊埃⾥克森所定义的⾃主性时期)。
我们常常说美好的童年时光,其实际是⼉童本⾝的脆弱性,易对周边环境给予敏感的反应⽽处于焦虑状态,处于焦虑之中的孩⼦他们的⼼智、注意⼒都会被焦虑的事所占据,他们也会向家长发出求助的信号,但更多会以“这是不会发⽣的”,“这没什么可怕的” 等等应对。 这个阶段都会有哪些焦虑的事情,本⽂将给予简要介绍,并推荐使⽤“游戏⼒”的⽅式将他们从焦虑的泥潭中带出了,还孩⼦⼀个快乐、充满探索兴趣的童年。
焦虑的童年
焦虑在我们看来更多是⼀种⼼境体验,它的原型是紧张,恐惧能刺激我们求救、逃跑、躲避或为⽣存⽽反抗,有着⾃我防御的价值,但焦虑的负性更多带给我们⼀种困扰,⾝陷难以⾃拔的状态。焦虑的⼉童会有更多的反应:
⽣理,呼吸短促、肌⾁紧绷、⼿脚冰冷、出虚汗、肠胃不舒服等;
⾏为,逃避、害羞、粘⼈、犹豫不决或企图控制周围世界,咬⼿指、尿床、扯头发、坐⽴不安等;
迪丽热巴鹿晗亲吻图片情绪,过度警惕、忧虑、恐慌、害怕、紧张、失控;
思维,各种焦虑的想法,如“万⼀地震了怎么办”,过度害怕某个事物,包括狗、⾍⼦、床下怪物,认为世界处处都是危险。
⼉童焦虑有以下主题形式:
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
⽗母与孩⼦短暂、长期分离都会引发他们的焦虑,⼉童具备了“内化的安全感”是容易接受这些情况,“内化的安全感”就如同⽗母陪在孩⼦⾝边,获得这种能⼒应归功于前期阶段母亲的促进性回应。孩⼦没能与⽗母构建安全型依恋关系,他的痛苦不是暂时和轻微的,⽽很可能是强烈和持续的,需要⽗母反复的安慰,尤其需要温暖的拥抱(即便已经是个⼤孩⼦),⽗母的体会更多地是孩⼦的形影不离,⽗母越是不耐烦,孩⼦就越发不安,结果就是缠住⽗母不放。
被分离焦虑控制的孩⼦,很难离开⽗母的视野去拓展⾃⼰的活动边界并将⾃⼰注意⼒转向对周围世界的探索。
⽣活事件
孩子游戏“陌⽣⼈”、“⼩偷”、“床下怪物”,陌⽣⼈是不安全的,甚⾄作为管教⼩朋友的⼿段被⽗母妖魔化。“去医院“,”剪指甲”、“吃药”、“学游泳”等出现抵触情绪,“雷声”,“鞭炮声”、“台风”这些对于⼤⼈来说是很⾃然的事情,对于孩⼦却是难以排解的事情。
⽐如“地震”,以前⼉⼦会经常跑过来问“爸爸,地震了怎么办?”我回答“不⽤担⼼,地震不会发⽣,我们不处在地震带“,正确⽽⽆效。你给不了让他信服的答案,他会⾃⼰去,去看宝宝巴⼠上关于地震的科普动画来消除⾃⼰的疑虑。(后来我也跟着看了些,虽然是动漫形式,但所传达的也是教育意义浓重,⼩朋友接受到的信号更可能是⼀个严肃对待的议题,这与他的年龄是不相适应的)
社交焦虑(Social Anxiety)
社交焦虑更多体现在社交场合的不⾃在或有意规避,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孩⼦会引发更多的负性体验,如害羞、拘谨、回避⽬光交流、退宿、逃避、羞愧,对他⼈的想法太过在意。严重的时候,孩⼦可能不愿意和家⼈以外的⼈说话,甚⾄拒绝上学。
社交焦虑的核⼼,是惧怕被批评、被排斥或被嘲讽,就好像最难堪的秘密都刻在额头上,于是孩⼦不希望被⼈关注,他祈祷⽼师上课不要点他的名,过马路的时候不要遇见熟⼈。
创伤性事件
创伤性事件⼀般都是切实发⽣在孩⼦周围的“重⼤事件”,是⼀个见证者,如亲⼈的离去、⽗母离异,⽬睹或经历了不堪的意外事故,在这些过程中,有的孩⼦表现平静,但不代表没有影响。
建议在这些事件后,⽗母都需要给孩⼦做些⼼理安抚。
创伤后应激障碍(PSTD)就是孩⼦经历这些后可能导致的精神障碍,建议在这些事件后,⽗母都需要给孩⼦做些⼼理安抚
游戏⼒
游戏⼒就是⽗母以游戏的⽅式来处理孩童的焦虑、情绪、⾃主性等问题,游戏具有疗愈价值,让他们从这些困顿状态恢复过来,⾛出去(Play it Out)。
游戏⼒概念出⾃《游戏⼒》这本书,美国⼼理学家科恩作品,原版英⽂名《Playful Parenting》,也即⽗母要具备游戏精神,但不必掌握更为专业的游戏技术(Play Therapy), ⽗母肯放下⼤⼈的架⼦,肯去和孩⼦共情、和他们联结,和他们玩游戏。
以下将按游戏的特征进⾏分类呈现且从⼼理学⽅⾯给予⼀些解释。
油电混合车打闹游戏
科恩认为,打闹类游戏是亲⼦联结的旗舰,在与孩⼦的打闹中更多的⾝体接触、碰撞,将孩⼦从家庭的孤岛中拉出来,冲破⼈为的隔阂。
1.倒睡的蝙蝠/猴⼦跳跃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
⾯对孩⼦,握紧他的双⼿,然后让孩⼦双脚踩着你的腿和躯⼲往上爬,慢慢转过来变成头朝下的姿势,最后让他的双脚夹在你的腋窝下,就像蝙蝠挂在树上,或许这加速他的⾎液循环,或者这毕竟是⼀个新奇的体验,会让他的情绪很快有所好转。
⼤部分⽗母都带孩⼦去过动物园,见过猴⼦在树间跳来跳去,⾝体轻、年纪⼩⼀些的孩童就可以在多个家⼈簇拥的情况下,从⼀个⼤⼈怀抱“跳跃”(⼤⼈⽤⼿接着)到另⼀⼤⼈的怀抱。这也促进孩⼦和家⼈间的亲和感。
2.隔空推掌
⾸先跪下来与孩⼦处于同⼀⾼度,跟孩⼦⾯对⾯,伸出双⼿,⼿臂弯曲,让你和孩⼦⼿掌彼此靠近,但不贴在⼀起,直到⼿掌传来⼀阵暖暖的、酥酥的感觉,就像之间存在“磁⼒场”⼀样,然后⽤⾃⼰的⼒场轻推对⽅,但不相互接触。游戏能进⾏下去是需要你和孩⼦之间达成⼀种默契,⽽默契能增加彼此
之间的联结;
3.扳⼿腕/摔跤/枕头⼤战
这些游戏能将全⾝的能量都调动起来,在打⽃中充满了欢笑,将孩⼦从⾃我的世界中拽了出来,让他们充满了⽃志,⽤我们的“输”给孩⼦传递能量,冲散他们的⽆⼒感,在这样多触点的联结过程中,也增加了他们的⾃信⼼。当然打闹之中需要确保安全,家长需要控制⾃⼰的情绪,别和孩⼦动真格。
⾓⾊扮演游戏
想象游戏为3岁左右的孩⼦开辟了⼀个新的感知世界的⽅式,对具体环境和特定玩具的要求降低,⽽这个想象世界的体验对于他们来说是真实的(就像这个时候他们还⽆法将电影、电视与真实界线分清)。想象游戏突出参与游戏的⾓⾊及其背景,⽽规则相对⾃由(为了准确性,这⾥以⾓⾊扮演游戏来代替想象游戏)。⾓⾊扮演游戏更像是⼀个故事,⽗母需要跳⼊这个故事中,扮个⾓⾊与孩⼦互动。高晓松节目遭停播
1.我不让你⾛
这个场景很多⽗母熟悉,外出上班孩⼦挡着不让⾛,刚开始⼊园痛哭缠着妈妈不让⾛,都是⼀些分离场景。只是在这个游戏中,双⽅⾓⾊进⾏了对换,妈妈当宝宝,孩⼦则变成了家长。
这个游戏⼉⼦和他妈妈也玩过,我记得刚⼊园那⼀周,妈妈实在送不进去,我是狠狠⼼抱着他进去,⼩孩当时喊得“撕⼼裂肺”,到现在还能感受到他当时的⼼情。 在和妈妈在家⾥玩游戏时,他将“宝宝”送进“幼⼉园”(其中⼀间屋内),在返回客厅前“宝宝”假装死活缠着不让⾛(我当时在场,“宝宝”很⼊戏,饱含眼泪),这个”家长“给出承诺,12点过来接,在客厅时他还时不时去“幼⼉园”探⼀下,“要哭”,“要哭”,“要哭”(这是对“宝宝”的要求,很带情绪的那种),我则在⼀旁催促,到12点了快去接“宝宝”,他则再三强调“时间还没到”。这个游戏在接下来的⼏天玩了多次,直到他不再要求为⽌,⽽他的上学也顺畅了许多。
可以体会到这事对他的影响,⽽游戏让他将积蓄的情绪给予了释放,后期游戏时充满了欢乐,这说明孩⼦从那种状态⾛了出来。那不玩这个游戏孩⼦的情绪会如何处理?也许会被⽗母们以不同的⽅式进⾏开释,但最好不是被压抑。
除了处理分离焦虑外,还有现实场景(如医院打针、看⽛)和虚拟故事(⼤灰狼与⼩兔,⽼鹰和⼩鸡等)都可游戏化,在这些游戏⾥,都有⼀个强势⾓⾊和弱势⾓⾊。⼀般让孩⼦选强势⾓⾊(很多时候都是他们⾃⼰的要求),⽗母就扮演弱⾓⾊,通过各种冲突,⽗母取败,有些时候孩⼦会选弱⾓⾊,但⽗母代表的强势⾓⾊是个纸⽼虎,不堪⼀击,这些游戏能增加他们的⾃信⼼,消除⽆⼒感,通过让孩⼦赢来给他们传递能量。
2.社交焦虑
有次⼉⼦和⼏个⼀年级的孩⼦玩游戏,但游戏有⼀个惩罚约定,就是输了唱英⽂歌曲,他抵触参加这个游戏,我想这次他可能“输不起”,我也参与进来故意输,但唱的英⽂歌曲要不是“⽣⽇歌”,就是“26个字母歌”,⼩朋友们觉得幼稚但很搞笑,笑得前仰后合,让我⼀遍⼀遍唱给他们听,这让他们觉得输也不什么不得了的事。在这个游戏中,我虽然和他们是同类⾓⾊,但总是”最弱“的那⼀个,就是是他们的”垫脚⽯“,“社交笨蛋”。(不过有时候,⼉⼦也会介意我的⾓⾊,所以⽤⼀个⼿套玩偶,让它来承担这个任务,⽽且还可以塑造不同的性格,就可以做到兼顾)
社交焦虑的孩⼦对拒绝、嘲笑等会很敏感,这让他们抵触或规避这样的场合。没有参与,他们的冲突处理、沟通合作的互动机会也会被“剥夺”,成长是需要机会的。
⼤部分孩⼦都爱吃“棒棒糖”,家长虽不认可,但也会以此为诱惑来驱使孩⼦做⼀些他们认可的事情,此时的棒棒糖就是⼀个外部奖励,孩⼦爱玩⼀些游戏也是因为这些游戏给他们提供了⼀些奖励,相对于“棒棒糖”这个外部奖励,它来⾃游戏本⾝,是个“内部奖励”,在游戏之中,孩⼦能体验到“胜任感”、“控制感”、甚⾄是“价值感”,这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奖赏。
系统脱敏类游戏
系统脱敏是⼼理学⾏为主义的⼀个矫正⽅法,为了克服对特定的事物、场景焦虑或恐惧,构建⼀个焦虑等级(如下图对蜘蛛的分级焦虑克服),并由低到⾼执⾏,在每个等级存在焦虑时,可做⼀些放松
活动或直⾯体验来消除焦虑,最终克服所有等级的焦虑。在孩⼦成长中很可能怕飞机、怕吃鱼、怕剪指甲,有些从表⾯上莫名其妙如害怕⽑绒狗熊,也许深层原因是保姆曾拿这个作为管教“不听话”孩⼦的恐吓⼯具,或者是⼀些创伤性事件引起的,⽗母就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将焦虑分级,耐⼼陪伴孩⼦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