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根据分析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选取的曹操及其作品《观沧海》为例考察该篇目的实际教学情况,指出现有初中语文教学处理“圆形人物”的一些盲点,在对这些盲点的分析和反省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文学理论和曹操更多的作品支持,继而对初中“圆形人物”教学的策略进行设想与阐述,并提出以学生为主导的互动式教学理念。
关键词:万千惠圆型人物; 诗歌意象; 曹操; 课堂思考
一、引入
(一)教材分析
目前国内中学的语文教材大多是“单元”排版,每一单元选取有相同元素(文体、手法、情节内容、情感价值等)的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在赏析品读中积累词汇、提升语言水平、修炼文学素养。
本文提出的曹操《观沧海》一例,出现在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本单元由三
篇现当代写景抒情散文和四首古代诗歌构成。写作练习为观察描写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场景。
本单元为学生提出的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能赏析景物描写,能从景物细节描写中读出作者的情感态度;2.在写作中,熟练掌握叙事后,能补充景物细节。
(二)问题提出
杀伐果断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一定复杂性。曹操《观沧海》的教学目标首先是引导学生赏析诗歌中的实景和虚景,欣赏诗人勾画的宽阔浩荡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其次感受作者开阔的胸襟和诗人建功立业的抱负。以上内容是教学设计中必然要呈现的内容。然而复杂性就在于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对文本细节的生发和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对“曹操”这一人物形象的判定。
在真实课堂中,学生提出在曹操《观沧海》中“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句中,“树木”“百草”可能有“黎民百姓”的意思,推测出作者“北征乌桓”可能也是为了天下苍生。因初中标准教学参考书中没有类似的讲述,故学生此推断引起我所在学校教学者的争议:首先,这里出
现的“树木”“百草”的意象能不能体现“心系黎明苍生”;其次,曹操的人物形象判定,是“扁平人物”还是“圆形人物”,他会不会“心系黎明苍生”;第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不应该引导学生认识人物的多面性,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全面分析人物。
二、相关概念内涵
(一)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
这则概念首次由英国小说理论家福斯特于1927年在“小说面面观”的大学讲座中提出,后世学者又进行了细分。此处整理“扁平人物”的要素:第一,具有固定单一的思维观念,或具有极为突出的一种性格或者行为特征;第二,多出现在宗教或史诗等早期文学作品中,目的是传递固定价值观。“圆形人物”的要素:第一,更贴近现实生活中的人,其性格和思想会随着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第二,不能脱离作品中创设的环境单独出现。因而有学者认为“扁平人物”先于“圆形人物”出现,“圆形人物”是基于人类思维和文学发展而发展的。
本文借助小说人物的分类方法分析《观沧海》中的“曹操”形象的合理性在于;第一,这两种人物形象还适用于小说之外其他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划分。在诗歌分析中,王国维提出“有我
之境”和“无我之境”都在强调诗人在诗歌中的参与。第二,《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的“曹操”形象,“尊刘贬曹”的创作倾向先入为主,影响了读者对历史人物及其作品的评价。
因此,评价历史人物“曹操”有没有“心系黎明苍生”思想的证明之是回归他的诗文作品和史料。
(二)曹操诗文中关注体恤天下苍生命运的实例与分析
“曹操”这一历史人物充分体现了“圆形人物”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因此需要考证诗歌创作背景来推测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在现存曹操诗歌中,少有笔墨正面触及官民阶级矛盾,而通过广阔的视角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场面,揭露战乱导致地百姓生活贫困艰辛,且多出现在他前期的作品中,在此举例分析《薤露行》和《蒿里行》。
据史书记载,曹操帮助汉室平定黄巾军起义后,任职济南国相,他不畏强权,严刑峻法,整治贪官污吏,百姓安居乐业,也招致世族权贵排挤,仕途受阻,于是他转而投身军事。由此能体现青年时期曹操的政治理想依旧围绕“匡扶汉室”。
之后社会大乱,董卓劫持献帝西迁。《薤露行》一诗所写大致为建安元年(196年)曹操重
返洛阳,亲眼看到故都洛阳残破的情形,不禁回想起几年前发生在这里的社会动乱,感慨万千,严厉地批判了何进和董卓这两个历史的罪人。《通鉴》初平元年二月载:
丁亥,车驾西迁。董卓收诸富室,以罪恶诛之,没入其财产,死者不可胜纪;悉驱徒其民数百万口于长安,步骑驱蹙,更相蹈藉,饥饿寇掠,积尸盈路。卓自 屯毕奎范中,悉烧宫庙官居家,二百里内室反荡尽,无复鸡犬。又使吕布发诸帝侠及公卿以下家墓,收其珍宝。
“城臣特国柄,杀主灭宇京”是董卓的残暴蛮横;“帷汉二十世,所任诚不良”是小皇帝的无能;“荡在帝基业,宗庙以蟠丧”是汉室的穷途末路。目睹了战乱中百姓贫苦无依的残酷现实,曹操“瞻彼洛阳部,微子为哀伤”,激发了他一匡天下,改变社会,拯救民生的雄心壮志。因此我们不能否认青年曹操的确有忧国忧民的思想和当仁不让的历史责任感。
顺着时间线,另一篇《蒿里行》则从讨伐董卓的关东豪杰这一角度着笔,写他们有始无终,没有能打倒董卓反而内斗起来,又给老百姓带来新的巨大创伤。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中记载:
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俱起兵,各率部众数万人,推举袁绍为盟主。曹操代理奋武将军。二月,卓闻兵起,乃徙天子都长安。卓留屯洛阳,遂焚宫室。是时绍屯河内,邈、岱、瑁、遗屯酸枣,术屯南阳,伷屯颍川,馥在邺。卓兵强,绍等莫敢先进。
董子健孙怡结婚《蒿里行》一句“关东有义士 ,兴兵讨凶”也交代了东汉末年关东州郡将领并起讨伐董卓的历史。此次的结盟,作者用“初期会盟津”的典故,说明他对合作讨伐董卓给予的厚望,他希望此次结盟同周武王和诸侯会盟伐纣一样同心合力;“乃 心在咸阳”也是忠于汉王朝的政治态度。而人心难测、争夺势利,各个将领各怀野心,此次结盟的结果是“踌躇而雁行”“嗣还自相戕”。从古至今都是兴,百姓苦;忘,百姓苦。内忧外患中“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美丽宣言生民百遗一 ”,此次结盟并没有曹操期待的那样“匡扶汉室”,反而所谓“义士”挑起战乱动荡,繁华落尽、都城荒凉、民不聊生。诗的后六句,写汉末悲惨的现实 中,洋溢着同情民间疾苦的正义感和以澄清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
因此,在曹操前期的作品《薤露行》和《蒿里行》中,能看到曹操最初的政治理想是做称
职的“治世之能臣”,他心中有“匡扶汉室”和宝清安民的雄心壮志。这一人物的复杂性就在于担心“战乱民不聊生”的是他,“徐州屠城”充实军队补给的也是他;前期不畏强权,为国为民的是他,后期“挟天子”“称魏王”的也是他;不计前嫌,招纳贤士的是他,后期排除异己、杀伐果断的也是他。这是一位具有人格魅力且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
(三)草木意象与百姓
海的女儿的作者“草木”是天地自然中最常见的景物,也在诗歌萌生初期就被选入诗歌,用来表达诗人心境所指。在楚辞作品中,屈原用“香草美人”代指忠贞鲜亮的爱国之士。在现实主义诗歌源头《诗经》中,也大范围使用“草木”意象反映百姓生活。据学者考证,在各类不同著作统计中大约得草八十余种,木约草三一之数。其中有意义的草木意象,安建军在文章中提出“借花卉喻人、言情和为媒”的观点。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文库收录《上古诗歌的文化视野》,在上古村社文化的学术背景下,以草木意象为例,考察集体村社生活中所体现的公序伦理道德和集体文化认同。余琳在《<诗经><楚辞> 与礼俗》一书中,以涉有草木意象的诗篇再现上古婚礼的俗与礼、展示宴饮与乡饮酒礼风俗。以上研究均反映了“草木”意象与“百姓”的关联。再如成语“草木皆兵”、“草木愚夫”等,均以“草木”类比众人。草木作为物象本身与人和人的生活世界以及生存观念之间存在着合理联系。
主播油条曹操《观沧海》一篇,据考证,作于建安十二年(207年)。建安十一年(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政治动荡,国破家亡,民不聊生,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后来在田畴的指引下,小用计策。大约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得胜回师经过碣石山时写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