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玮柏 杨丞琳解读《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脱水精华版
不知你还记不记得就在大约20年前音乐还是名副其实的付费产品。听音乐就要购买磁带CD,但不知从何时起,音乐开始变成免费的了,只要鼠标一点就能下载到各种MP3,而且他们大多是未经授权的盗版资源。而CD却越来越没人听了就像有首歌里唱的给你一张过去的CD听听那时我们的爱情。CD是一种怀旧的物价成了过去式。是什么让MP3取代了CD,让音乐变成了免费的午餐,我们今天讲的这本书就会回答这个问题。本书作者斯蒂芬维特是一个收集盗版音乐的老手维特出生在美国毕业于芝加哥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所。曾在芝加哥与纽约从事金融行业工作。他业余爱好写作作品散见于纽约客这样的著名刊物。1997年维特刚上大学的时候还不知道MP3为何物,但是到了第一学期结束盗版歌曲已经把他的一个2G的硬盘塞得满满当当。大学四年她陆续积攒起1500G的音乐差不多相当于15000张专辑,很多时候他都只是习惯性的随手下载而已。后来有一天维特在浏览自己庞大的音乐库什萌生出一个根本性的疑惑。这些音乐到底从何而来。
他着手展开调查,花了五年的时间飞越美欧亚三大洲探究数字盗版音乐的源头。在那之前维特一直以为互联网上海量的音乐资源是由世界各地分散的网友传上去的。但他经调查发现,这些盗版资源的技术和源头可以追溯到一小撮人身上,正是他们最初的参与,有意无意地促成了盗版音乐的迅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老牌唱片公司的利益被侵蚀唱片业迅速地衰落了下去。维特把这一整个经过写成了这本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本书2015年首次出版后就引发关注,获得了华盛顿邮报金融时报福布斯年度最佳mp3歌曲怎么下载
明星的素颜照明日之子王竟力图书奖。这不仅是一个音乐产业的故事更是一段从未被讲述过的互联网历史。我将分成三个部分,为你解读本书的主要内容,第1MP3是怎么被发明和推广的。第二盗版音乐如何迅速风靡互联网。第三唱片业如何应对盗版的威胁。下面我们先说第一部分MP3,这种音乐格式是怎么被发明和推广的。故事得从一个叫卡尔海因茨,勃兰登堡的德国人说起。勃兰登堡是一名电子工程师和数学家也被称为MP3支付他身材高大,性格古板,拥有非凡的数学才能崇拜爱迪生和贝尔那样的发明家。勃兰登堡还在德国读机电工程研究生的时候就已经在导师的指导下,研发音频压缩技术。这个
技术的理论基础,来自心理声学这个学科认为大量的声音不能被人耳分辨出来,比如两个同时发出的声音,如果他们的音调很接近,就能骗过耳朵。
让人以为只有一个音。如果两个声音发出的时间相隔几毫秒,人也会以为只有一个声音。因此,在一张CD里能被耳朵识别到的有效数据,只占到CD文件容积的1/12。音频压缩技术的原理,就是出这些不能被耳朵识别的部分,然后剔除出去。从而节省存储空间。它的难度在于如何做出精准区分删除无效信息的同时,不损害耳朵,能辨别的内部分数据。1986年31岁的勃兰登堡研发出了一套能够精准抓取声音数据的算法,并借此获得专利。1987年他得到一个研究机构的支持,组建了一支团队以自己的专利为基础,全力研发能商用的音频压缩技术。到了1990年初勃兰登堡团队制作的压缩音频文件,然而已经分辨不出与CD的区别了。就在勃兰登堡开发音频压缩技术的同时,世界上还有多个团队在研发类似的技术。勃兰登堡要想让自己的技术获得市场认可,真正实现商业化还要通过一个行业标准协
会的评审。这个协会名叫动态图形专家组英文名缩写就是mpeg。1991年一共有14个技术团队参加了mpeg主办的听觉测试,其中有三个团队的算法胜出,分别被命名为动态图形专家组音频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也就是MP1MP2和MP3。其中MP3就是勃兰登堡团队开发的技术。Mp1是为数字卡式录音带优化的压缩算法正渐渐被淘汰。
Mp2也是一种有损压缩音频格式,但是算法相对初级,压缩比不高导致文件过大而且失真较为严重。尽管在数次测试中,MP3各项指标相比,MP2占绝对优势,却始终被行业标准协会排除在市场准入标准之外。勃兰登堡认为这是因为Mp2的研发团队背后有电子品牌巨头飞利浦支持。飞利浦是CD唱片技术的专利持有者当时正在谋划CD 之后的行业布局。由于飞利浦的支持数字调频广播互动式cd rom vcd等五个领域,都选择了使用MP2格式MP2成为市场主流。而勃兰登堡的团队由于一直没有盈利,有可能无法继续获得研究经费绝境中他们开发了两款软件,其中一款叫第三层编码器缩写为L3INC。可以将CT上的音乐转成MP3文件,另一款叫win play3可以在电脑上播放MP3文件。勃兰登堡知道首先要让人们亲耳听到MP3的音质让他们了解这个技术。1995年他和团队决定把L3INC和温play3公开供网友免费试用。网友如果对L3UK满意可通过邮件或传真的方式向团队支付一小笔费用,可惜这两个软件没有赚到什么钱。后来随着MP3的普及,勃兰登堡依靠授权费赚取了丰厚的收益,并在世纪之交转入了其他领域的研究。但他当年免费公开的这两个软件却为日后的网络盗版音乐打开了大门。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第二部分的内容盗版音乐是如何迅速风靡互联网的。20世纪
90年代中期破解软件社区已经在网上出现。一部分早期的网民组成,破解小组破解电脑软件还盗版那些能压缩的东西,比如音乐杂志图片等等。
他们把这些东西放在聊天室里免费共享不同的小组还会相互竞争,看谁能第一个发布盗版的资料。但他们有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那就是盗版音乐只能用wav格式会占用硬盘太多空间。勃兰登堡免费开放的L3N软件让他们得以把音乐压缩成占用空间更小的MP3。1996年8月一个名叫CBA的破解小组发布了世界上第一首盗版MP3歌曲。这是一首重金属摇滚歌曲叫直到他沉睡。之后不出几周的时间就出现了大量盗版小组和CBA竞争,他们盗版了数千首歌。这其中最有竞争力的一支小组名叫狂犬神经症简称RNS。这个小组虽然比CBA成立的晚,但势头很猛。之前的小组都是一首一首歌唱传RS却破解发布整张专辑,他还把凌天的概念,引入音乐破解领域零分的零明天的天。而S的目标是发布零田专辑也就是先于官方发行时间发布的盗版专辑有能力定期发布凌天专辑的人就能获得数字盗版领域的最高荣誉。为了比官方发行的海藻,这些破解小组开始吸纳一些职业特殊的会员加入他们包括电台DJ音乐杂志,记者唱片公司企划等等,音乐产业周边或者业内人士。1999年RS到了一个名叫戴尔格罗夫的年轻人。格罗夫出生和成长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在老牌唱片公司宝丽金位于当地的光盘制造厂工作。20世纪90年代这家工厂效益增加雇佣600名工人三班倒工作每年生产25万张CD。格罗夫负责CT塑料盒的外包装作业。
格罗夫和RS小组达成协议,他从工厂里偷出专辑泄露给RNS作为交换格罗夫则获得了RS提供的免费演员张博
影视资源。从1999年到2007年的八年间,格罗夫从宝丽金工厂里泄露了超过2000张专辑,其中不乏当时最热门的大碟儿整个as通过上上下下的内线,在长达11年的时间里泄露了2万张专辑的资源。是表现最为突出的破解小组之一。格罗夫还把交换来的影视资源刻成光盘出售赚取零花钱。这其实违反了RS的规定。破解软件社区通常规定泄露的资料只能免费分享,用来牟利是不道德的。而且出售盗版资源会让侵犯版权的风险大大提升,从而惹祸上身。但是因为格罗夫是泄露专辑的主力,所以大家对他睁一只眼闭只眼。不计其数的盗版MP3就这样被生产出来,但是迫切小组仍处于地下状态。1999年一个名叫纳普斯特的网站诞生。她让所有人都能轻而易举地搜索和下载MP3文件,至此,音乐盗版从破解小组之间的地下行为变成了全民运动。那普斯特是第一个被广泛应用的点对点音乐共享服务,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特别是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方式。它的创始人是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的一名一年级新生名叫肖恩范宁。范宁是一位计算机天才和音乐发烧友在当时想要在网上歌很难,于是范宁创
办一个音乐网站,在这里所有的音乐文件地址被集中存放在一个服务器中。使用者能够很方便的使用专门的程序过滤上百个地址到自己需要的MP3文件。
范宁把这个网站命名为纳普斯特。到了2000年初纳普斯特就有了将近两千万用户每分钟超过14000首歌曲被下载。后来那普斯特增加新功能,可以把音乐作品从CD转化成MP3的格式,同时提供平台供用户上传检索和下载作品,而且这一切都是免费的。不过那普斯特的下载模式一般是把文件由服务器端传送到客户端,从一台服务器下载由于服务器所提供的带宽有限,下载人越多速度越慢。2001年公开
的BT技术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他在上传者端就会把一个文件分成多个部分,当你在下载时,同时也在上传。同时下载同一文件的人越多下载速度就越快。2003年创建的海盗湾2004年的猪,哼哼的粉红宫殿式,这类网站的代表。海盗湾有着很强的乌托邦彩,以实现真正的言论和文化传播自由为最终目标。海盗湾在整个西方的支持度很高2008年1月其同时在线人数突破一千万管理的种子超过100万,成为世界最大的BT网站。而另一家BT网站猪哼哼的粉红宫殿的目标则是为世界上所有的音乐录音到清晰的数字文件。猪,哼哼上面最初只是一音乐发烧友在一起交换资源,讨论音乐,后来他们主动贡献出自己的CD收藏解压成音频格式后上传。猪,哼哼的用户们还会仔细甄别上传资源的版本以及录音质量的优劣,评选出最优质的种子,久而久之版本齐全优中选优,成为猪哼哼的特。MP3,最早能在互联网上流行开来,凭借的是文件被大幅压缩后还能保持较高音质的这一技术优势,但随着宽带速度以及个人电脑存储空间的长足发展,用户对音频文件空间大小的在意程度大大降低。好了,到这里我们说了破解小组到了音乐的源头把它分享到了网上,那普斯特猪,哼哼等平台又让普罗大众接触到了这些资源。
事实上,书里还写到了推动音乐盗版的另一个因素,那就是2001年,苹果公司推出的ipod。乔布斯一生都是音乐发烧友,他鼓励合法的付费下载为ipod配备了I tune商店。在那里可以付费下载到正版的音乐文件,但是免费的MP3文件在互联网上随处可见用户并不愿意购买正版音乐。况且ipod最高配置有40个G的储存容量,如果从音乐商店下载正版音乐需要花费9900美元,才能把ipod填满消费者显然不
太可能这样去做。Ipod让听MP3更加方便,却无意间助长着数字音乐的非法下载。作者分析在21世纪的最初十年ipod依靠盗版主宰的市场至少一开始是这样。如果把音乐盗版比喻成非法制造呢,苹果公司就相当于蒸馏器的发明者。那么,当盗版音乐在网上风生水起的时候唱片公司又在做什么呢。下面我们来说本书的第三部分唱片
台风预警信号分为几种?业如何应对网络盗版危机。其实从一开始MP3之父勃兰登堡就在寻求和唱片业的合作。他曾与唱片业进行过两次直接接洽第一次是在1994年勃兰登堡与六大唱片公司之一的贝塔斯曼音乐集团搭上了线。碰头会上勃兰登堡的同事努力推销着MP3,这种新技术的优点,贝塔斯曼的高管则礼貌性微笑会见结束,只对来访者说了一句话。出去时别忘了把来访证交还给大楼保安。勃兰登堡和唱片业进行第二次接洽的时候MP3音乐盗版现象愈演愈烈,勃兰登堡和他的同事们是发明家靠出售自己的知识产权过活,因此他们坚定支持正版。1997年他们主动登门拜访美国唱片工业协会为唱片产业支招。
勃兰登堡随身携带的一项新技术,那就是防拷贝MP3机器也就是一种可以给MP3加密的产品。这样唱片公司就可以放下被盗版复制的顾忌直接发行正版数字唱片。勃兰登堡认为要剿灭盗版最好的办法是提供一个合法的代替品。但他被委婉的告知音乐产业并不认为音乐的数字发行是可行的作者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90年代中后期大公司专业敏锐的职业经理人挖掘出嘻哈乐这一日后风靡全球的音乐类型。在经历几十年的辉煌之后,唱片销量继续保持节节攀升,即便是到了互联网颇具气候的2000年,美国人人均在CD上的消费仍然超过70美元,至少从销量上看唱片业还在上升。所以唱片
巨头对勃兰登堡发展数字音乐的提一提不起兴趣。其次,唱片业的光辉历史培养出从业人员的审美自信,他们本能地排斥MP3这一介质。尽管普通听众已经辨识不出MP3与CD的音质区别,但是对于传统录音工程师们来说,捕捉录音里的细微差别是职业骄傲。在他们听来CD和MP3的区别显而易见,他们不能容忍MP3的糟糕音质。直到1999年纳普斯特网站的出现,唱片业才开始有所警觉。紧接着ipod BT网站等冲击接踵而来。阻击网络盗版成为传统音乐产业的头等大事。其中一个牵头人名叫莫里斯,他是名副其实的唱片行业大佬曾在不同时代掌控索尼音乐,华纳音乐后又担任环球音乐的CEO。他曾挖掘出德瑞博士史努比狗图派克等大牌歌手。
以莫里斯为首的唱片公司高管们想出的第一个应对之策是在CD工厂车间加强安保措施。同时,加大力度追查破解小组成员的真实身份,将他们缉拿归案。不过唱片生产厂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工厂人员杂乱工序冗长根本无法杜绝CD被偷运出厂。而且CD 的整个生产宣发销售链条很长,仓库保管员卡车司机接触样带的电台DJ音乐杂志,记者都可以成为泄露者根本就防无可防。美国联邦调查局经过五年的调查才锁定了包括格罗夫在内的RNS小组的几名成员。但由于联邦调查局搜集到的很多证据较为间接,再加上陪审团成员并不太了解互联网和数字音乐版权等原因,涉案的成员大多被判无罪。格罗夫则被判入狱三个月,出狱后的格罗夫仍然是音乐发烧友,不过早已不再偷
窃唱片。唱片公司的第二项举措就是起诉盗版相关的人员和平台。2000年18家唱片公司联合把美国唱片工业协会当作原告推上前台控告纳普斯特的侵权行为,同时起诉丽佳MP3播放器的制造商要把MP3
播放器市场扼杀在摇篮里。在美国司法史上唱片公司主导的这一系列诉讼极其有名,经过多轮的上诉和抗诉唱片业赢了那普斯特却输给了MP3制造商。司法机构认为,纳普斯特未经同意复制的音乐,而MP3播放器制造商并没有直接参与复制任何涉及知识产权的商品。那普斯特的服务器于2001年7月被迫下线。人们在下线前的最后11个小时突击下载了数以亿计的MP3文件装进了自己的电脑。2003年美国唱片工业协会在大唱片公司的支持下决定起诉分享和传播盗版音乐的个人。他们第一批起诉261个人所取得赔偿最高达每首歌15万美元。
这些人每个人至少分享了1000首歌此举的用意是追求那些恶劣的侵权者。但因为那普斯特的默认设置是让用户自动上传分享懂行的用户往往会把这个功能关掉,也就是说被起诉的用户其实是不懂得关闭此功能的电脑菜鸟,这让美国唱片工业协会给外界留下,专治恶毒的印象。而且这起诉讼等于是随机挑选出来一些人,让他们为数百万人的集体行为买单。愤怒的网友把美国唱片工业协会的给黑了,连音乐人们都纷纷表示不满,美国的民权同盟,反过来把唱片公司告上了法庭。除了加强安保和打官司莫里斯的环球音乐还和索尼音乐合资建立了一个名叫price play的网络音乐商店。但是这个网上商店的授权架构复杂,选择又少的可怜,被媒体评为史上最糟糕的科技产品。美国唱片工业协会的一位负责人认为,掌握音乐界需要才能掌握科技界也一样。这些唱片大佬们并没有做互联网的基因。到了2004年唱片业的前景已经非常暗淡,五大唱片公司缩减至四大二007年CD销量较巅峰时期的2000年下降了一半。唱片产业的黄金时期,彻底过去了。音乐介质的革命,同时影响到音乐艺人的创作2005
年几乎过气的说唱歌手小韦恩抛弃CD唱片,直接在个人网页发布,只有MP3格式的数字专辑出乎意料大受欢迎小韦恩一举翻红。再后来一人在itunes上发表新专辑渐渐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过去唱片公司签约艺人会一次性支付一大笔签约费具体的合同金额大小取决于一人,市场号召力。这个价码本质上是从未来的专辑版税中先拿出一部分付给艺人的预付款。乔布斯改写了这一规则,他建议itunes的音乐厂牌签约艺人,没有预付金,但是会给一人50%的版税分成。
渐渐的发行渠道分成模式,宣发手段等等传统音乐产业的很多行规被打破,不过环球音乐的CEO莫里斯也终于到了突破口。在传统唱片业时代热门艺人发行新专辑之时,唱片公司往往会给主打单曲拍摄音乐录影带拿到电视台免费播放一增加曝光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