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卷 总第 126期 23
影视传播
收稿日期:2021-2-13
作者简介:陈一帆(1997—),女,湖南株洲人,湖南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2019级硕士在读,主要从事影视产业研究。
随着美学理论的不断完善与应用,接受美学逐渐进入艺术领域,为电视文艺节目的受众视角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接受美学理论创建于二十世纪的德国,七十年代后在德国开始应用[1],改革开放后于八十年代进入中国,得到中国美学研究者的普遍认同和接受。接受美学与传统以文本为主的美学思想不同,它将研究的视角转向阅读中的接受者——读者,从读者的接受、体验角度出发解读文本中作者传达出来的审美意义,因此走向读者成为受众接受美学的理论核心。
一、前理解与期待视野
读者在认识和理解文本之前,主观上已经在主体外部世界的不断交互作用中建立了一系列结构,这种结构被称为读者的前理解,读者的审美会因为前理解的存在而产生影响。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姚斯认为,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往往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人生经验和审美趣味等,对于艺术作品进
行预先估计与期盼,这就是期待视野[2],当受接者的期待视野与艺术作品相融合,才能真正完成接受者对作品的接纳和领会,而且融合的层次越高,接受者对作品的领悟就越深,作品也就越能得到观众的认同。
受众在观看文化类综艺节目时,是按照他们本身建立起来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审美经验和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前理解,去感受和理解节目,这种审美经验上的期待视野应当是节目创制人员尽力去满足的,并以此提升和完善观众审美经验。此外,节目能否满足观众的期望视野,直接影响节目收视率的高低。《中国诗词大会》中,受众的审美期待主要包括传统文化期待、传者身份期待、情感意蕴期待。
二、传统文化期待
文化综艺节目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重点,在电视屏幕上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中国传统文化,来满足观众对传统文化的
期待,给观众带来心灵的触动与观念的启迪,通过对精神理念层面的解读传递价值观,帮助人们延展审美的想象空间,从而领悟和体味作品中深刻的内涵与意蕴。《中国诗词大会》从全国诗词研究较强的二十所高校中遴选出十位专家组成了题库专家组,以此保证节目内容的文化性。(一)强知识性的文化内核支撑
观众带着自身特定的文化和意识观看节目,受众观看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文化期待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自我实现与信息需求。
2020年春节期间播出的第五季诗词大会中,节目组对节目的题目类型进行了革新,题目设置的难度梯度逐渐拉开,形成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知识纵深体系。从第一季每位选手答满九道题目才能通关的高难度,降低到了第五季每人只需要答五道题就可通关,充分调动不同知识层面观众主体的参与性。此外,题型与题目类别也不断被丰富,节目当中既大量应用了图片连线题、视频音频题等可视化的元素,也
梦见自己站在高处延续了飞花令、九宫格等传统诗词游戏,还增添了文史常识、诗句辨析等题型,所以每位选手的五道题目可以说是横跨众多知识面[3],受众因此获得了更为丰富的知识信息。(二)文化格调与娱乐竞技性的平衡
传统文化综艺在竞技上的突出特征在于,其最终意图并不是展现竞赛答题时的针锋相对、腥风血雨,而是希望能凸显攻守双方翩翩君子、挥洒自如的气度,这一点修正了泛娱乐化风潮下观众过度期许比赛结果的现象。许多选手在镜头的捕捉下表现出了儒雅大气的风度,比如第五季的冠军北大硕士彭敏、十岁小将韩亚轩、帅气少年郑坤健等,这些热爱诗词的选手将舞台视为一片以诗会友的天地,尤其在总决赛郑坤健惜败离场时,韩亚轩向他深深鞠躬,镜头敏锐捕捉到了这一细节,韩亚轩对诗友的
不舍与敬重,侧面展示出诗词对个人品性的熏陶,让这场棋逢对手的较量在高雅、和谐的氛围中得以挥洒,也拔高了受众的文化审美期待与水平。
美学视域下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受众分析
——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
◎陈一帆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6)
摘  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升文化自信、彰显国家形象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以诗词、戏曲、汉字为内容本体的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凭借新颖的节目创意及浓厚的文化内涵引发了受众的热情。本文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探讨接受美学视野下,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如何满足受众审美期待,以期为底蕴深厚的文化综艺节目的火爆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接受美学;期待视野;受众;《中国诗词大会》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1)06-0023-02
传播力研究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
三、传播者身份期待
在我们日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经常会带着固有的印象和标准去判断某个体或者个体,这种固有印象和标准来源于观众自身的审美经验、社会共识和情感体验,尤其是对名人体,我们往往会产生一种名人效应,受众在观看这些节目之前,会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文化素养,对节目中的人物产生身份期待和认同。
(一)形象契合的主持人偶像练习生出道
主持人是一档节目的门面,也是观众和节目之间沟通的桥梁,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主持人更是如此。主持人的口才气质、文学素养等都会对节目产生直接影响,主持人的气质风格是否与节目的风格符合,是影响节目成功与否和观众的接受程度高低的重要因素。
《诗词大会》主持人董卿,主持风格一贯端庄得体并具有亲和力,在诗词大会中她展示了极高的文学素养和诗词储备,对诗词佳句能信手拈来,并总能在关键时候进行恰到好处的点评总结,因此就多了一个文化名人的形象,她在诗词大会的开场白被称作是教科书式的开场白,并作为写作典范被收录在了中小学生的作文材料中。很多网友感叹:“董卿到底读了多少书啊!”董卿的名人形象,无疑契合了观众对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人厚重文化底蕴的审美期待[1]。
(二)知识广博的嘉宾驾考新规则
节目中的四位点评嘉宾分别是康震、杨雨、蒙曼、郦波,均来自中国著名高校的文史类教授,他们在高校中就是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诗词能被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表达出来。其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被网友称为是自带流量的诗词男神,他在参加《中国诗词大会》之前就参加过《百家讲坛》栏目,并且在这档以历史知识为主的节目中首开讲诗词的先河,而杨雨则被称为“中南大学最美女教授”,有网友评价她:“既能深情款款出口成章,也能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是个优雅美丽又极具个性的老师,中南大学的学生形容抢她的诗词选修课比抢春节的火车票还难。
我们可以看出,上述嘉宾不仅拥有可信权威的文学教师身份,能在受众当中产生威信效应,满足受众对有专业人士参与节目的身份期待,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拥有部分爱好诗词的追随者,他们的参与易于提升、强化受众对节目的心理期待值。
(三)年少有为的选手
《中国诗词大会》出现了很多人们口中的天才少年,如15岁的第五季季军郑坤健,被当时的冠军、北大中文系的才子彭敏形容为“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第二季冠军
武亦姝,参赛时她只有16岁,现在已经是清华大学的学生,武亦姝被观众评价说:“她满足了我们对古典才女的全部想象”。这些年纪轻轻就满腹诗书的少年,不仅给节目带来噱头和看点,更超越了观众原本的心理期待——并非只有年长资深的教授才可以出口成诗[2]
四、情感意蕴期待
钱穆先生在《谈诗》中说:“读诗不是为了成为诗人或文学家,而是学会欣赏,通过欣赏接触到更高级的人生,获得一生中无穷的安慰。”文化类综艺节目以文化为载体,不仅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还表达了嘉宾、选手与文本故事里的情感。节目在重视挖掘文化背后力量的同时,用情感来引导观众产生共鸣,满足观众的情感期待。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受众情感期待,一方面体现在生理上的视听体验,另一方面体现在心理上的情感认同。《中国诗词大会》中,观众不仅认同节目本身设置的嘉宾或选手的情感语境,并与之产生共情共鸣,还自觉认同于嘉宾解释的诗中人物里的情感冲突,这种认同机制一旦达成,就实现了对观众情感期待的满足。
《中国诗词大会》选手在上台答题之前,主持人都会先采访选手,选手们来自五湖四海,是身份各异的诗词爱好者。第二季选手白茹云是生活清贫的河北农民,患有淋巴癌多年,平时她从自己所在的村子去石家庄看病,连一趟车票42元的直达车都舍不得做[3],但她成为百人团中的前四名,当主持人问
张阳阳欧豪她为什么掌握那么多诗句时她说,住院期间在书摊上买了本《古诗词鉴赏》看,诗词不仅帮她打发了生病时的无聊时光,还带给了她精神力量。白茹云出场的时候吟诵了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她豁达的心境和坚强的意志鼓舞了很多观众,有网友评价说:“她从容不迫的个人品质和对诗词的热爱让本不太惹眼的她变得熠熠生辉”。
《中国诗词大会》除了分享选手的故事和经历外,也分享诗人的遭遇和情怀。节目中,康震老师在点评刘禹锡的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时说:“刘禹锡年轻得志,但是人生的转折来的太快,30岁后就遭到贬黜,尽管如此他的气节却从来没有妥协过,他不屈不挠的精神鼓励了后人,慰藉了后人”。嘉宾的点评和讲解,使观众仿佛跨越了时空,看到了一位虽遭贬黜仍不失高洁风骨的古代文人形象,给予观众精神力量。
图片打不开五、结语
观众收看一档节目是以其审美经验期待视野为前结构,在定向期待和创新期待的共同作用下,日积月累地扩充和更新自我的期待视野,形成新的审美经验。文化类节目通过形式的创新使得观众感到耳目一新,这是在以轻松的方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的氛围里宣泄情感,用情感传递文化。因此,电视节目制作行业需要紧跟时代潮流的发展,以受众为中心,增强节目本身的核心竞争力,为我国电视节目的制作和综艺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陈瑞英.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文化综艺《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现象[J].戏剧之家,2020(5):80-81.
[2]罗恋.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9.
[3]李术文.《中国诗词大会》:文化视野的“博观”与“约取”[J].中国电视,2020(9):106-108.
文化名人24 传播力研究 2021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