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历史文化及名人
浙江省位于我国的东部沿海的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素有“文物之邦”、 “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更有“文化之邦”、“旅游之乡”的盛名,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文化昌盛,自从东晋南朝以来就后来居上,千百年来遥遥领先历史悠久, 积储深厚.,因而浙江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例如湖笔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等等,当然还有很多的历史文化名人,例如龚自珍、王充、陆游、孟郊、南唐后主李煜、骆宾王……当然,历史上湖州籍的名人也不在少数,例如吴均(今安吉县人)、沈约(今德清人)、南朝开国皇帝陈霸先(今长兴人)、孟郊(今德清县人)……而这些文化遗产和文化名人为湖州的历史文化,更为浙江省的历史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然,湖州拥有这样的历史文化和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下面就有我介绍一下湖州的历史地理吧。
湖州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它因位于太湖南岸而闻名。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它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与苏州和杭州这两个古代人人向往的人间天堂相距较近,而且临近海洋。它位于太湖南岸,世代受到太湖的哺育,可以说太湖就是湖州人的母
亲湖。自古以来,湖州人的生活就很悠闲,每天日出而作日出息,这位湖州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可以说湖州的地理位置和历史都是比较优越的,而且这里的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比较适合人们生活。这样就适合发展文化了,我想,这就是湖州的历史文化这么悠久的原因之一了。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它既包括了自古以来的文人何其留下的诗词文章、艺术作品等一系列的物质以及精神财富,还包括了这个地区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说到湖州的文化,首先想到的就是湖笔了。做梦梦见前男友
湖笔:
亦称湖颖,是“文房四宝”之一,被誉为“笔中之冠”。中国的毛笔,起源甚而“湖笔”之闻名于世,当在六、七百年以前的元朝。元以前,全国以宣笔李菁菁资料为最有名气。元以后,宣笔逐渐为湖笔所取代。据《湖州府志》记载:“元时冯庆科、陆文宝制笔,其乡习而精之,故湖笔名于世。”“湖州冯笔妙无伦,还有能工沈日新。倘遇玉堂挥翰手,不嫌索价如珍珠。”人们愿以千金重价求买湖笔,足见其声誉卓著。
湖笔的故乡在浙江湖州的善琏镇,相传秦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外衣)”发明了毛笔。后蒙恬曾居湖州善琏改良毛笔,采兔羊之毫,纳颖于管,制成后人所称之湖笔。改制湖笔成功后,便将技艺传给善琏百姓,使之当地几乎家家出笔工,户户会制笔。2000多年的历史,汉、晋、隋、唐、宋、元时期及当代笔工各领风骚,湖笔已深深融入了这块土地。
有学者赋诗曰:
湖笔元祖出湖州,曾与梦恬入梦游
 三峡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腕底含香书今古,毫端蕰秀写春秋
         行云流水尤潇洒,阿娜娇柔更风流
         千年文明存史册,万里江山笔下留
朝大书画家赵孟頫对湖州湖笔制作技艺,十分关心和重视,据《湖州府志》记载:他曾要人替他制笔,即使一支不如意,即令拆裂重制,要求非常严格,这种严格的质量要求,一直流传至今。
此可见湖笔的价值了吧,它的“笔中之冠”当之不愧呀。虽然我不是浙江人,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但是湖笔之名早就耳熟能闻了。以前不管是在电视节目中,还是电视剧中都曾见过了。
除了湖笔,湖州的茶文化也是湖州文化的代表,下面就介绍一下湖州的茶文化。
湖州的茶文化简介:
会昌元年(841)时湖州顾渚山贡茶已进入全盛时期,据嘉泰《吴兴志》、《湖州府志》载:湖州“每岁进奉顾渚紫笋茶,役工三万人,累月方毕。”“会昌中(843—845)上贡湖州紫笋茶一万八千四百斤。”顾渚山唐代摩崖石刻斫射岭老鸦窝山岩上有题字,清晰可见者有“河东张文规癸亥年三月四日 ”。湖州的有关茶的两首半诗:
一、湖州贡焙新茶
   凤辇寻春半醉归,仙娥进水御帘开。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
二、吴兴三绝               
    苹洲须觉池沼俗,苎布直胜罗纨轻。
    清风楼下草初出,明月峡中茶始生。
    吴兴三绝不可舍,劝子强为吴会行。
茶道、茶文化:
湖州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茶圣陆羽在湖州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据考证,三国时期,东吴已成为当时茶业传播的主要地区,但消费还局限于上层社会,唐朝时茶叶的产销中心转移到浙江和江苏,湖州茶业开始特供朝廷,名扬天下,成为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我国古代贡茶分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地方官员选送,称为土贡;另一种是由朝廷指定生产,称贡焙。湖州,就是唐朝廷设立的历史上第一个专门采制宫廷用茶的贡焙院所在地,可见当时湖州茶叶的品质和名气。饮茶之风一起,文人墨客便将茶淋人诗词,“茶道”一词也出现了,它最早发现于唐代著名诗僧、茶僧皎然的茶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这比日本使用茶道一词早了八百多年。皎然俗姓谢,名昼,湖州人,
是南朝谢灵运的第十世孙。其实,日本茶道源于中国,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最早把中国天台山茶籽带到日本、播种在京都比睿山麓的是日本的最澄和尚,时间是公元805年。次年,日本空海和尚又从中国带回茶籽,献给嵯峨天皇。在天皇倡导下,中国唐代的饼茶煮饮法在日本弘仁年间得到发扬光大,形成“弘仁茶风”。
湖州是中国绿茶的重要产区,茶叶品种很多,但最著名的除了紫笋茶,还数独产于安吉的白茶。白茶归类为绿茶,颜其实也为略透明的淡绿,因芽叶上有一层细细的白绒毛而得名。其珍奇之处在于,在数百年里,白茶都处于野生状态,而且寥若晨星。现在的安吉白茶的母本系孤茶一株,长在海拔800米的大溪山深山岙中,已历尽150年风霜,被称为“白茶王”,是古今中外茶中极品,被誉为“中华一绝”。早在宋代宋徽的《大观茶论》中就有评价:“点茶之以纯白为上”,“御赐白茶遂为第一”。
所以说湖州的文化底蕴深厚,这是有根据的,湖州的茶竟有这样的这样的历史背景真是一件令人自豪的事呀,虽然我不是湖州人,但作为一名将在湖州学习和生活的大学生,还有可能将开在湖州工作的我,亦是同样感到自豪的。
年度数据报告在哪里生成丝绸也是湖州文化的代表,湖州是中国蚕丝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湖州丝绸之府:
湖州是我国最早的蚕桑丝绸产地,据市郊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发掘考证,湖州丝绸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4700多年的历史。湖州丝绸之府形成的过程,据史料记载,是从六朝起始,经唐,宋,元奠基,至明朝形成,前后达1400年左右。清朝和民国前期为湖州丝绸之府的鼎盛时期。在这个历史的长程中,曾涌起的三次规模巨大的人口,经济,文化,技术的南移,史称南下潮流,对湖州蚕丝业的发展,对湖州丝绸之府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
州丝绸发展较早,早在六朝时期三国吴时,吴之属地永安(今德清武康)一带生产的蚕丝就很有名,丝质特别好,与诸暨丝同为‘御丝’,上贡皇室。东晋时,吴兴称‘善地’,最为富庶。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之后,导致中原,江淮地区人口,文化南移,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南下潮流。促使包括吴兴郡在内的江南蚕丝产区加快开拓,蚕丝生产有了较好的发展。吴兴等平原地区田边塘旁普遍植桑,肥桑遍野,已是‘荫陌复垂塘’,乌程(今湖州)东南三十里(今双林一带)出现了大面积成丘桑林。还培育出了优良的桑树品种,被北方广为应用,故有‘桑悉由吴来’,北方远道南来求之的记载。梁代吴均‘连连文蚕茧’的
诗句,描述了当时吴兴盛产蚕茧的情景。南朝时,已有绢,绵,绿绢,绿绵等丝织品。晋太元六年(381),吴兴太守‘王献之书羊欣白练裙,练即绢也’,宋大明年间(457~464);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湖州的丝绸业已相当兴盛。
到了唐朝,湖州已成为蚕丝重要产区。湖州的丝织品开始崭露头角。花绸,绵绸,乌眼绫,吴绫,纤缟,重面绢,丝,绵等丝和丝织品均已列为江南东道上贡的贡品。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乱起,中原混乱,河北,河南,关中一带成为鸡犬不宁的战场,江南则相对较为,又导致第二次南下潮流,北方先进的技术汇入浙江,与当地蚕织技术相融。大历二年(767)江南道湖州的贡品,除绵,绸外,还有名贵的御服面料乌眼绫以及纤缟等织品。贡品吴绫,花绸等更为宫廷和官府喜爱。其中吴绫‘练染柔滑,光彩眩人’,最为出。 ‘湖州著名的吴绫,也正是在这时名扬天下,获得与‘蜀锦’相提并论的美誉。
代末年,藩镇割据,北方战乱,绵亘数十年,出现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其时,湖州属吴越国(907~978)。五代时,江南多故,独吴兴未尝被兵,避乱者多家焉。自唐至五代,湖州安吉,武康等县山乡所出丝绵,绢,纱为上乘之品,安吉县缫舍庄(今孝丰镇西13公里)的蚕丝远销金陵(今南京市)这一时期,湖州的蚕桑丝绸业为湖州‘丝绸之府’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这些代表湖州文化的事物之外,能传承文化的当然就是人类了,湖州人作为湖州文化的传承之人,他们的责任也是很大的。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和对湖州文化继承和发展,这湖州2000多年来的文化不就没有了,所以湖州历史上的这些名人可谓是付出了很大的贡献。下面就介绍一下湖州的名人。
吴均 
吴均(469—520),南北朝梁代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安吉县)人。他出生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梁初,柳恽任吴兴太守时,召为主簿,常与赋诗,后为建安王记室,又迁国侍郎,入为奉朝请。他为人耿直,写《齐春秋》时,不顾梁武帝萧衍的忌讳,如实地记录了齐、梁间的历史,梁武帝恶其实录,免其职,焚其稿,而遭迫害。后又奉诏撰写《通史》,皇自三始,迄于齐代,未成而卒。曾注范晔《后汉书》,著《庙记》、《十二州记》、《钱塘先贤传》等百余卷,都散佚。散文以写景见长,文体清拔,时人或仿效之,称为“吴均体”。如《与朱元思书》、《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等,皆工于写景,清新秀逸,艺术成就较高,为六朝骈文之名作。诗亦刚健清新,富有感情,明人辑有《吴朝请集》。他还写有志怪小说《续齐谐记》等。
柯震东前女友吴均的作品“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颇有影响,自其文风清拔,而有“古”气,自称“吴均体”。其诗今存140余首,多为友人赠答、赠别之作。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属于典型的齐梁风格;但语言明畅,用典贴切,无堆砌之弊
作品欣赏:
              《咏宝剑》
     我有一宝剑,出自昆吾溪。 文化名人
     照人如照水,切玉如切泥。
     锷边霜凛凛,匣上风凄凄。 
     寄语张公子,何当来见携?
           《胡无人行》
     剑头利如芒,恒持照眼光。
     铁骑追骁虏,金羁讨黠羌。
     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风霜。
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 
沈约:
沈约(441—513),南北朝时梁代著名文学家、诗律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今德清县)人,历仕宋、齐、梁三代,后助梁武帝登位,为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后至尚书令,卒谥隐。他也是齐、 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禺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这些诗词藻绮丽,偏于雕饰,对当时的文风很有影响,但内容狭隘平庸,走入了形式主义的歧途。
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籍,擅长诗文。在沈约的少年时代,他白天读的书,夜间一定要温习。母亲担心他的身体支持不了这样刻苦的学习,常常减少他的灯油,早早撤
去供他取暖的火。青年时期的沈约,已经“博通籍”,写得一手好文章。沈约从小就是这样的立志不变,勤奋好学,而这也是他成才的原因。
作品欣赏
泛永康江诗  (沈约)      初春诗 (沈约)
长枝萌紫叶,          扶道觅阳春
清源泛绿苔。          相将共携手。
山光浮水至,          草犹自腓
春犯寒来。          林中都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