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婺文化研究会十年编辑出版《婺文化丛书》105部,以研究内容上的地域性、研究形式上的多样性,很好地宣传了金华婺文化,树立了婺文化研究的品牌,成为“文化浙江建设实践的生动样本。面向未来,《婺文化丛书》的建设须进行“三个转变”,即“实现从原来的单兵作战到团队作战的转变”、“实现从资料汇编、编著到资料研究、著述的转变”、“实现从个例研究到系列、系统研究的转变”,进一步打造《婺文化丛书》的品牌。
关键词:“文化浙江”;内容地域性;形式多样性;“三个转变”中图分类号:G122
胡蜂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699(2018)02-0089-04
张惠妹 王力宏
DOI :10.3969/j.issn.1671-3699.2018.02.019文化名人
婺文化研究:“文化浙江”建设的生动实践
——婺文化研究会《婺文化丛书》编撰的十年历程
叶志良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0000)
杨青倩图片
浙江省委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文化浙江”的目标,在文化大省、文化强省建设基础上,接力提出建设“文化浙江”,赋予浙江文化建设以新的内涵和使命[1]。2007年3月婺文化研究会成立,研究会即开始《婺文化丛书》的编撰工作,以抢救、挖掘、收集、整理、保护、传承婺文化为重点,总结婺文化的研究成果,编纂、出版具有婺文化特的书刊,开展有关婺文化研究的各种活动,十年中先后编撰《婺文化丛书》十批共105部,很好地宣传了金华婺文化研究的品牌,成为“文化浙江”建设实践的生动样本。
一、锁定地域,开展面向婺地的文化研究
婺文化研究与《婺文化丛书》的编撰,首先面临的是研究什么的问题,研究内容是婺文化研究的重要向度,也是《婺文化丛书》编写、出版的神圣使命。《婺文化丛书》立足本土,以回溯与前瞻相契合、实证与思辨相融汇、探源与创新相贯通为视角,以地方文化形态的源流、特征、文化性格、发展规律的探索、重要地方文献整理及地方文化现象互动关系为主要内容,开展面向婺地、面向金华的历史文化研究。
一是金华历史文化名人的研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金华素有“小邹鲁”之称,历史上金华和金华市属各县市土地上诞生和培育了大批历史文化名人,
世人熟知的就有义乌的骆宾王、宗泽、陈望道、冯雪峰;永康的陈亮、胡则;浦江的方凤、宋濂;东阳的张国维、邵飘萍;兰溪的胡应麟、李渔;金华的吕祖谦、艾青;武义的潘漠华;磐安的王象之、王霆等,这些光辉的名字都和金华这个古老的城市联系在一起。金华本地的历史名人和在金华活动过并留下业迹的外地的历史名人,都是金华的骄傲。这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作为八婺大地的优秀儿女的代表,曾经为祖国创造优秀的文化传统,为今天的金华人留下了珍贵的精神遗产。在《婺文化丛书》系列中,以名人研究为对象的,就有20余部,占整个系列的25%之多。较为著名的有《金华历史名人传》《婺学人物评传》《新中国婺剧名家》《张作楠评传》《吴百朋夫人小传》《邵飘萍传》《吴茀之艺术论》《潘漠华论》《冯雪峰论》《吕公望传》《情缘古婺——黄庭坚及其家族和祖处婺州情结》《新闻五杰:从邵飘萍到王惕吾》《胡凤丹父子与〈金华丛书〉〈续金华丛书〉》等,这些研究填补了金华文化名人研究之空白。
二是金华名物掌故风俗民情的研究。历史学视野中的这一研究范畴,自然包括该地与人民大众体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的名胜古迹、文物珍宝、历史掌故、民情风俗、村镇沿革、花卉植物等。金华是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这块热土上的民众,在创造出辉煌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出丰富的精神文明,充分展示了地方风物掌故和民情习俗、
收稿日期:2018-02-07正规欠条怎么写图片
作者简介:叶志良(1964-),男,浙江杭州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研究方向为现代文化与戏剧影视文学。
89
>土壤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