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我们需要对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其更好地满足人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国家宝藏》的现象级好评,到河南春晚《唐宫夜宴》的破圈传播,再到《典籍里的中国》穿越千年的时空对话,无不印证了在新媒体视听技术赋能下,传统文化迎来了新的传播形态与传播契机。随着诗词、汉服、古典舞、书法、手作、古典器乐等重新进入流行文化圈,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正在成为传承文化的重要形式,在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寻创作突破口,在技术引领下展现时代风貌,从而激发大众主动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增强文化自信并塑造民族文化话语体系。
一、节目形态视听技术创新
(一)视觉造型传统再现
视觉造型在传统文化的综艺化、娱乐化表现过程中不可或缺,其原因一是人脑对信息的捕捉绝大部分源于视觉材料;二是视觉造型承担观赏的直观体验,强化传统文化的辨识度及符号化特征,使其更易于传播。例如《唐宫夜宴》通过娇憨的少女形象以舞蹈表现出喜乐的节日氛围,舞蹈演员持唐代侍女妆容,体态丰腴面容饱满,具有东方女性的古典审美韵味;演员们的斜红月牙眼妆十分考究,裙装“红、绿、黄”的唐三彩配及抹胸造型,既符合历史文献中关于唐代女性妆容及服装式样的记载,又具有鲜明的时尚特征,贴合大众审美;虽然演员造型比照唐代侍女俑文
物,但通过舞姿、表情再现了少女的灵动可爱,也增强了舞蹈本身的观赏趣味,消解了观众与文物之间
欠钱不还2023新执行办法的陌生感。《唐宫夜宴》没有明星引流却通过观众自发传播成为热点,可见新一代观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审美接受度在不断提高。
此外,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典籍里的中国》系列文化综艺,利用视觉材料实现对典籍的通感式阅读,
通过人物造型、道具置景还原观众对于典籍中场景的想象,便于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节目设计出“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与倪大红扮演的“护书人”伏生对读的方式,将《尚书》《天工开物》《史记》等古代典籍进行了场景还原的可视化处理。在重现大禹与先民治水的场景时,朴实无华的服饰妆容和简陋的治水工具让观众看到华夏先辈不畏艰难、披荆斩棘、开拓文明的奋斗历程。
(二)声音设计融汇古今
视听技术对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创新赋能的另一个方面是声音设计。与《中华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注重临场感与即时表现力的选拔类文化节目相比,《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唐宫夜宴》等节目更强调感官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区别于枯燥历史的娱乐效果。
音乐是声音设计中最显而易见的元素,通过感染力和抒情作用与画面形成互动,能够带来更充分的沉浸体验,继而实现娱乐诉求。《唐宫夜宴》的音乐编排具有差异化、段落式的节奏特征,器乐选择方面采
[关键词]视听技术 传统文化 新媒体传播
[内容提要]近年来,依托于传统文化的多个综艺节目都取得了较好的收视效果。原本冷门的国学经典在视听技术创新赋能与新媒体平台的助推下,通过综艺推广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增强民族自信,进一步塑造我国民族文化话语体系。
■赵益 杨梓
带土字旁的字视听创新赋能,弘扬传统文化
——新时代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新媒体传播
赵益
演员金莉莉杨梓
用了唐代时兴的羯鼓与琵琶,一方面是对历史文化的还原,另一方面也通过敲击与弹拨乐器的合奏,“以乐言情”提高舞蹈本身的叙事性,进一步带动观众情绪。配乐变换的段落节奏,起到如同电影蒙太奇般的切分和剪辑效果。舞蹈情节的演绎转换与起、承、转、合的音乐节奏配合恰到好处:从轻快俏皮的嬉笑打闹,到悠扬婉转的月夜抒情,再到鼓声隆重的盛世飞歌,无不激发了观众心中对辉煌历史的无限畅想。
与此形成镜像关系的是《衣尚中国》,由于该节目聚焦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因此如何通过戏剧舞台与音乐设计展现服饰文化的多面性与综合审美体验,就成为视听技术糅合表现的重点。对此,节目主要采取了“和合之美”的创意构思,音乐方面将圆舞曲、流行音乐、古典器乐结合,展现东西方音乐的融合;肢体表演方面以古典舞、现代舞、街头舞蹈、T台走秀等方式展现艺术的流动性,并以此为契机引申出传统服装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而是“文化融合的镜子与材料科技的前沿”这一具有时代高度的主题。
除了音乐之外,音效和对白也是声音设计的重要内容。音效承担了场景代入和声场还原的作用,是观众对节目戏剧情节认可和产生沉浸体验的声音基础。《典籍里的中国》着重刻画了还原历史的环境音效:不论是赴京赶考的敲锣声、战争的起义声,还是历史人物的呐喊声,都给叙事性情节增添了真实感,并与“古今对话”的主持人念白在声音设计上形成互补关系。《国家宝藏》栏目则将《传》冠以“中国史诗说唱”的时尚头衔,根据《传》世代流传的念白、唱白与活态文化特征,将声音作为文化主体而非表现手段在节目中呈现。这种通俗化的视听手段降低了阅读历史的门槛,使传统文化及相关知识展现出新一轮传播特征。
(三)多重空间的舞台表达
新媒体时代的传统文化综艺节目将科技与艺术充分结合,除了视听元素的创作展示之外,还通过空间
塑造再现历史融通古今。《典籍里的中国》采用环幕投屏与实时跟踪技术,将时空对话与典籍中的文化可视化地呈现在舞台上。节目对舞台进行了“一主三辅”的区域划分,为每个故事片段提供独立空间,又通过甬道将每个空间连接起来,借舞台效果展现典籍中的文学故事,既实现了跨时空对话的全新创作理念,也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赏体验。该系列节目再现的不仅是典籍里的历史、人物、事件,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些人物事件的讲述,为当代观众重新呈现蕴藏于典籍之中的民族文明历程与精神气节。
新时代以来传统文化综艺节目的共性特征在于脱离单一场景表达,依托数字技术使场景变换更富表现力,继而打通历史时空与当代时空的界限。《唐宫夜宴》将传统文化融入虚拟场景,又以虚拟场景实现空间叙事,使古典华服少女犹如在画中行走。例如在舞蹈开头,全息投影技术将出土于安阳殷墟的“妇好鸮尊”、春秋时期的“莲鹤方壶”、中国最早的乐器实物“贾湖骨笛”等文物影像投射至舞台。观赏舞蹈的同时让国宝活起来,视听融合旋律的双重节奏感,引导观众突破空间限制与文物一起穿越。此外,在短短五分钟的表演时间里,VR技术将《簪花仕女图》《捣练图》《千里江山图》等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以及《备骑出行图》壁画设置成了“活背景”,虚拟场景与现实舞台完美结合,带来泼墨山水晕染成画的惊喜与平地起宫墙的震撼视觉效果,实现了“人在画中行,处处皆风景”的审美体验。
全息投影与三维立体成像技术也被运用于博物馆文物的节目展示。《国家宝藏》中,文物不单单具有“藏”与“存”的收藏价值,而是在数字技术引领下更大程度发挥文物原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审美
价值,使观众对文物的认识更加全面立体,两者间的时空裂隙通过可视化技术被填平。
感官审美与沉浸体验提升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视听技术赋能也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创新内涵,展现出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综艺节目背后坚实的科技力量与基础。
二、新媒体传播生态创新
(一)新媒体融合反馈与多轮传播
早期的传统文化类节目大多由电视台主导,以典籍带读、知识讲授、科普分析为主体内容,虽具有足够的文化含金量,但传播形态相对单一,娱乐属性也比较薄弱,如《国宝档案》《百家讲坛》以及传统纪录片等。新时代以来,新媒体平台的网络化传播则以更加贴近生活的方式成为传统文化大众化传播的新阵地,增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优秀的节目离不开精心制作,而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离不开新媒体平台的宣传与二次发酵。《我在故
宫修文物》《舌尖上的中国》等纪录片从电视媒体到网络媒体,再到影院的传播历程都是非常典型的代表。《国家宝藏》播出后,豆瓣评分高达9.5,一批90、95后的年轻观众成为这个节目在百度百科、bilibili(以下简称“B站”)、社区平台等的首批网络发声者,产生了“乾隆农家乐审美”“王羲之嫌弃三连”等一批热搜词条。网络热度使《国家宝藏》成为当时最受关注的内地电视综艺节目。
河南春晚的舞蹈《唐宫夜宴》电视首播后以其出的节目质量被网友口碑发酵,随后B站官方账号上线该节目的高清资源,截至2021年4月上旬播放量超过600万次,视频在新浪微博上线一个月累计播放超过20.4亿次,抖音上线五天播放量超过2亿且连续占据热搜,《人民日报》官方账号转发引流,之后大众转而重新关注河南卫视其他文娱科普综艺节目,又形成新一轮自发传播。《唐宫夜宴》成为以网络带动电视媒体的又一成功案例。新媒体的碎片传播特征与高效便捷,吸引了原本徘徊于热媒体与冷媒体之间的大众,而大众又通过自发传播完善两种媒体之间的融合反馈,使传统文化成功出圈。如此多轮传播,大大降低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难度,传统文化不再是故纸堆中一成不变的记忆符号,而是大众更易接受的活态化、时尚化信息。
(二)受众新特征与互动传播
从传统电视媒体的录播、直播到网络媒体的原创视频、自制视频、弹幕参与、互动视频,网络改变了传统传播模型中传播者与受众的地位差异,二者逐步呈现出融合特征,并被用户概念取代。用户概念将内容生产、传播、即时沟通、反馈、二次传播等传播形态以更为广阔的方式呈现出来,意见领袖在网民中大量涌现,其文化引导力、观念塑造、产业价值等功能均不容小觑。用户在接收信息的同时,通过转发、评论、弹幕、礼物进行即时互动,使每一次网络公开传播都成为一场公众参与的“文化事件”。
2021年3月,长达六小时的四川广汉三星堆考古直播挖掘现场,在央视频、B站、抖音、新浪微博等社交短视频媒体的助推下,传统文化类节目再一次成为焦点。三星堆文物在用户即时参与的考古直播中,成为流行素材与社交话题:青铜树上四川话八级的鸟、酷似小猪佩奇的陶猪、被网友争相PS的“黄金面具”、挖掘六个祭祀坑也被调侃为“连拆六个盲盒”等。在官方引荐、媒体推广、网民参与三重动力之下形成互动传播的“文化事件”与类似游戏玩家的体验感,使传统文化节目想不火都难。
此外,文化类互动视频的深度参与感和即时选择性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体验需求,相较于接收端参与模式(如弹幕),互动视频将参与感前置,用户选择将会影响内容走向,使其体验不同的角视角和剧情分支,继而获得多样的审美快感。用户参与媒体互动是一种共情层面的隐性投资,对媒体付出越多其忠诚度和黏着度也越高,从而在参与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总体而言,信息的迅速传播与用户的及时反馈呈现出互动融合状态。
(三)心理共情与民族情怀
早期传统文化类节目的主题聚焦在诗词、汉字、古文等专业性较强的文学领域,欣赏门槛较高且调性比较严肃,容易与观众产生距离感。2017年《国家宝藏》播出并引起关注后,该类节目的整体形式有所调整,内容主题探索出更多新的种类形式,无论是前文提到的《典籍里的中国》《衣尚中国》,还是2018年推出的《经典咏流传》,都更“接地气”,更具有娱乐性,观众在放松欣赏的状态下也更容易共情。
《国家宝藏》虽然依托于国宝器物展示,但流传最广的还是节目舞台剧中演绎的国宝前世故事,这些故事透露出的不只是文物的来历,更多的是艺术力量与文化思想。生长于国人血脉中的文化情怀才是传统文化生命力源源不绝的根本。类似的构思在《国宝100》《观复嘟嘟》等节目中也都有所体现。此后,文化综艺节目的整体创作思路都可以概括为通过历史还原,实现共情体验,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
人类学家帕斯卡尔·博耶曾说,个人记忆形成并支持着作为文化支撑的集体记忆,它是文化传播的关键所在。文化综艺类节目引用的历史故事、诗词典籍、文化典故等等都是观众耳熟能详的内容,这些记忆碎片共同连接成观众的集体记忆,继而形成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与共情体验。《典籍里的中国》中,《尚书》重现“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天工开物》引出儿时必诵经典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史记》融入廉颇蔺相如的故事……伏生一生护书的叙述独白、宋应星与袁隆平的握手传承、撒贝宁向书写历史的司马迁献上“千年一拜”……这一幕幕令无数观众热泪盈眶,引起情感共鸣。节目在历史重现中体会
历史的厚重,在人物精神光辉下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借力新媒体塑造民族文化话语体系
(一)中华文化对外传播重要内容
民族文化是国家软实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为中国对外交流指明了方向。此举通过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让世界其他文明了解、理解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价值观念,从而打破西方中心主义文化视角,拥抱真正的文化多元化与全球化。
新时代以来,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逐渐打破精英与大众之间的文化隔阂与传播界限,中国文化正在以更加开放包容和符合时代审美的崭新姿态进行传播。民族文化出圈并非偶然,以文化作为媒介打开国际交流之门,也是世界各国对外传播行之有效的策略。从美国好莱坞电影以娱乐方式进行其价值观传播,到日本动画漫画的文化输出,再到韩国电视剧与偶像文化的海外拓展,无一不是从文化着眼来传播自己的民族文化与价值观念,并以此来塑造自身形象。通过新颖的节目形式及符合新媒体特征的传播方式,中国的文物、饮食、服饰、音乐、舞蹈、诗词、建筑等文化首先引发国人的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再通过海外传播塑造民族形象与话语权,这个任务任重道远。
在B站、抖音海外版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外国网友盛赞我国文化综艺节目的创新,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堪称亮眼。文化跨越国界的传播,将中国传统文化以场景设计、过程展示、瞬间体验等方式进行呈现,并借助新媒体手段,打破先前的刻板印象,以最为直观的感受影响了海外民众对中国的认知,也帮助他们了解和认识真实的、高速发展的、文化自信的当代中国,而非停留在陈旧的东方想象之中。
(二)依托文化自信构建文化场域
从文明古国到文化强国,发展变化的关键在于我国文化自信的回归和文化话语权的建构。这与新时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新的发展形势相适应,也关系到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如何确立和坚守自己的阵地。我们要在新媒体语境下不断传承与深挖传统文化,使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不仅仅停留于感慨历史或经典诵读,也不单纯出于对文化遗产的关注,而是更具有文化流动以古鉴今的时代意义。
新媒体视听技术赋能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其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理论根源,也是我国文化话语权构建传播的具体体现。20世纪中期,葛兰西提出的文化领导权问题深刻揭示了西方大国文化输出的真正动机与文化霸权现象,这也成为意识形态研究与后殖民主义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此后,布迪厄提出的“场域理论”中关于文化场域内存在的力量与竞争问题,再次重申了文化艺术与经济、权力的制衡关系。21世纪之后,新媒体内容生产与文化工业、消费主义的产业现象与理论研究呈现出鲜明的国家特征与民族本体特征。这些都说明在当代文化全球化和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下,依托文化自信实现民族文化场域建构仍然有其紧迫性和现实意义。
布迪厄将场域的构建归结于其内在发展机制,以及自发性的形成关系。网络媒介的自发性与主动性在用户替代受众的过程中正在不断强化。如果以此对照新时代之后传统文化综艺节目的发展,可以看到大众正从浮于表面文化的无意识状态转向有自觉思索或批判性反思阶段,不断发挥文化创作的自主性,承担起自身的文化责任,而承载民族文化的原创作品也往往更容易取得良好的产业价值。大众依
托深厚文化根基,构建文化共识,进而突破“圈地自萌”的审美边界,在文化自信中实现民族文化话语权的构建。
(三)新媒体成为塑造文化国际话语权的有效平台
媒体的更新换代必然带来文化领域的革命,催生出新的文化现象,并通过这些文化现象形成新的话语平台,以用户迁移、黏性保持、资源抓取等方式转变传播形态。微博、抖音、B站等综合社交平台成为青年体的聚集地,传统文化借助新媒体用户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在媒体更迭、用户换代下,传统文化综艺节目的制作、传播及反馈所形成的舆论效果,逐步成为一种新的社交形态,而这种社交的发展已经呈现出打破地缘界线的特征。国内外新媒体平台订阅、点赞、评论、转发、投币、打赏的运行机制带来的大数据又激发传统媒体的关注及反刍,达到了通过文化传播最终共同构建文化话语权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视听技术创新赋能下,传统文化综艺节目形态更加丰富生动,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审美体验;新媒体环境与传播形态又使其具有文化自觉性,继而形成自发传播,并提高观众的共同体意识与共情咨询类公司
感知,最终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对外传播强化民族自信,并在文化全球化趋势下构建我国民族文化国际话语权。
参考文献:
[1]管新华.创新提升新时代国际话语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1-05(001).
[2]毛崇杰.文化视域中的美学与文艺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7.
[3]林昱萱.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途径[J].传媒论坛,2021,4(05):122-123.
[4]王强强.优秀传统文化视频节目激活青年文化传承基因.:中国共青团杂志.2019.9.11. https://mp.weixin.qq/s/tY62vzEvv-2sfQK0T9Wx9A.
[5]久九.放过选秀吧,这些传统文化节目不香吗?.:影视独舌.2021.3.7. https://mp.weixin.qq/s/GT0xaWgOpJ1ch-ASNxT6Rg.
[赵益系西安工程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副教授,杨梓系西安工程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
[编辑:李丹阳]
在当下的时代语境与融媒体生产过程中,以视听层面的物象叙事形式向受众传达文化价值,借助视听媒介的娱乐功能吸引大众注意力,成为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共有的探索思路。如何让技术赋能于电视文化
节目而非产生“综艺场景奇观化”,是创作者应寻的创新表达。央视出品的大型传统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于优秀中华文化典籍,作为“典籍的传播者、转化人,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探赜索隐、披
[关键词]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 影像建构 视听语言 多媒体技术
[内容提要]在新的传播生态下,文化类电视节目以其独有的文化象征符号与大众产生有效对接。但为契合当下观众适应的表达形式,文化类电视节目一直在寻改变的契机,即通过多样的技术手段更好地传递节目的核心创意,使其“可视化”,缔造出传统文化领域的视听新景观,以视听技术实现传统文化的影视再现,完成全新的电视影像建构。由央视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在节目创意与多媒体技术的共融下,使得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魅力,成为技术赋能文化传播的经典案例。
中国新说唱6强剑侠3职业■姚磊 韩政汝
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全新电视影像建构
—
—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
扫一扫
阅读与分享
韩政汝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