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视觉时代的来临,让消息传播愈加可视化。短视频不断地在网络上发展,Vlog的出现让这个视频王国更添一员猛将。作为国外风靡的视频形式,其虽然在中国发展时间不长,却影响力极大。正因如此,它的快速发展使得对其的研究意义重大。
二、短视频的新形式——视频博客(Vlog)Vlog是英文video blog的缩写,意为“视频博客”,是一种集文字、图像、音频于一体的内容形式,主要以制作者为主角,用视频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记录下来。后期通过拼接剪辑等制作成具有个人特的生活化视频。
与以往出现的短视频并不相同,目前热门短视频实质为音乐节奏配合一些极具戏剧张力的画面所呈现的;而Vlog 则以画面为主,音乐为辅,视频时间较长,内容呈逻辑线排列。它包含拍摄与创作,其视频博主(Vlogger)需要通过对视频素材的剪辑和编排,以及对音乐节奏的掌控来创作高品质的视频博客。因此,Vlog的出现逐渐脱离了以往短视频中简陋、粗俗、恶搞等易出现的状况,而是实现个人价值观的传播,潜移默化地改变甚至形成一个年龄阶层的价值观。
三、国内视频博客(Vlog)的现状
国内视频博客主要分布于各大视频网站及社交平台。目前国内视频网站中主要是由博主们上传,为平台
提供原创Vlog视频,吸引更多粉丝加入,粉丝则通过弹幕、投币、点赞等方式激励其创作,内容生产者与消费者形成了完美良性循环。除视频网站外,微博作为图文视频发布社交区,同样囊括了大量Vlog视频。其作为社交平台,同样也为国内Vlog的传播推波助澜,挖掘更多潜在用户。目前国内的Vlog类别主要分为四大类:旅游类、美食类、学习类、明星生活类。
(一)旅游类
旅游类Vlog是最早也是最常见的,旅游主题是最符合其所提倡的“记录”和“生活”两个元素的。它相比于一般旅游风景视频,更注重旅游的过程。它可以贯穿整趟旅程,内容也可以无限琐碎。正因为其呈现形式与我们日常生活相似,因此其能使用户感同身受。旅游类Vlog所营造的“在场感”也吸引了无数工作和学习,无法出游的视频用户们,所以旅游的地点越吸引人,Vlog的点击量会越高。
(二)美食类民以食为天,中国人乃至世界对美食的热爱是无可比拟的。其乐融融的餐宴对国人来说,象征着家庭的团圆和乐,所以美食类Vlog的出现同样对屏幕前的孤独用户们起到陪伴作用。这类视频有些只拍摄事物的烹饪,有些则拍摄吃的过程,有些则二者都有。由于美食的画面呈现已经能够完全表达视频的主题,因此不需要使用过多繁杂的音乐,就可以
既满足用户对内容的要求,又满足用户的视听需求。
考研数学一二三区别(三)学习类
学习类Vlog近年来风靡各大网站,是因为其使用体逐渐年轻化。考研、考公等学习体大量存在,其满足了基于学习要求所引发的学习伴侣的需求。其通常选取某一学习场景并保持专注几小时,画面内容多为学习过程的记录;并配合白噪音等适宜音乐,营造陪同学习的氛围。它也成为年轻体在充实自我,寻求陪伴中的重要辅助工具。
(四)明星生活类
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引起观众对其的猎奇心理是导致其成为热门内容的重要原因。而它也能够将明星自身流量变现,深挖潜在用户。这类视频内容多为明星的日常生活或是商品推荐等。近日,明星欧阳娜娜将自己在国外求学的日常生活拍摄成Vlog,取名为“NABI’S SCHOOL LIFE”,并将此系列视频发布于国内社交平台新浪微博上。
四、视频博客(Vlog)的特点——基于身份认同和人格化
相比于其他视频形式,Vlog中审美和个性的差异化是其获得大众欢迎的主要原因。鲍德里亚提出消费的符号一说,认为其可以标记自身所处的阶级,并且消费更是一种彰显个
人品位的途径。[1]
而正是由于它所立足于特定的消费体,人际间的交流传播成为其区别于以往短视频的重要因素。
(一)身份认同
编剧天下强调真实记录的Vlog是博主人格属性的选择性镜像呈现,用户可以有选择性展现自己愿意呈现的生活图景,通过
互联网实现身份认同。[2]
而当视频最终发布,用户可以自由选择、长期关注和观看喜欢的博主所产出的视频。用户的选择中包含对剪辑方式、拍摄手法等的欣赏,也有对内容的认可和对博主本人的喜爱程度等,而这往往体现了用户自身对于视频所表达的内容的身份认同。其次,它所呈现出的仪式感也体现了认同感。仪式感指的是认真的生活态度,对生命的敬畏,对生活的期待。Vlog的出现,向大家传达了积极的生活方式,观看视频中富有仪式感的生活,用户们也在间接的体验、参与这种仪式感。从而表现出身份认同,从而获得继续面对枯燥生活的勇气。
日字加一笔有多少字(二)人格化
Vlog作为一种通过屏幕实现创作者和用户间交流的视频形式,在这种虚拟空间中实现了人与人间的“面对面”沟通,这也强调了其人格化特点。有学者对Vlog中存在的互动意义进行研究[3]。首先,博主目光除了思考等行为外总是直视镜头,这样的神态和形式能与用户达成交(下转第105页)
摘 要:视频博客(以下简称Vlog)作为短视频行业中又一个风口,掀起了一股由用户创造内容并发布和分享的Vlog
浪潮,这也成为当下互联网视觉传播的又一新形式。本文对Vlog的产生和发展进行梳理,并从自我认同和人格化的视角分析其特点及现状,研究发现仍存在一系列不足。关键词:短视频;视频博客(Vlog);身份认同;文献分析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19) 18-0103-02
基于身份认同和人格化的视频博客(Vlog)
魏晗冰
(四川外国语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重庆 400031)
作者简介:魏晗冰,女,汉族,重庆人,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上接第103页)流关系,构建互动模式。其次,博主通常会将画面控制在离其较近的位置,使用户清晰地看到作者的神态和表情。这种距离会让用户产生亲近感,实现面对面交流感。在视频中,作者压低声音,并用手做出小声的动作,暗示作者身后有人走过并不想让其听见正在进行拍摄的视频内容。正是这种人格化的特点,使得Vlog中呈现出的画面与现实生活相似,情感表达与用户平等,有益于与
用户建立互动关系,实现交际意图[4]。
五、当前视频播客(Vlog)存在的不足
(一)内容同质化,制作门槛高
当前国内Vlog的主题内容大同小异,多为流水账式的记录视频,长时间的审美疲劳无法增加用户黏性。同时,从拍摄手法到后期剪辑,每个部分都带有视频博主强烈的个人彩。尽管许多互联网运营平台推出Vlog教学视频,但由于其本身难度较大,视频博主的数量并未因此激增。而对于已成型的知名视频博主来说,也需要保持视频的输出量。主题内容的同质化导致的现有题材泛滥,使得视频博主们无法走出创作瓶颈。文件夹如何加密
(二)产业未成形,拍摄代价大
在国外,当用户对于Vlog贡献1000个点击量,并达到一定标准,国外YouTube网站平台会给予博主们3~5美金的分成,但国内目前并没有采取此种形式,这使得原创博主们无法从资本上得到有力支持。与此同时,博主们依赖Vlog流量变现,将会无法避免广告主的进入,但广告的植入将会大大降低用户的黏性,消耗博主们本身的口碑。为了吸引用户,它们选择剑走偏锋,而拍摄过程中为追求刺激,忽视自身生命安全的事件比比皆是,此种为拍摄而付出生命代价的行为也是这类市场中亟须解决的问题[5]。
六、结论
通过对目前已有文献的梳理发现,视频播客正处于一个新的风口。作为以记录生活为初衷的视频形式,隐藏着人格化和社交性,其所带来的用户身份认同以及人格化的表达形式使用户们对这种短视频情有独钟。但内容单一使得市场持续单调,新生力量因其门槛偏高无法跟上;同时,其商业模式并不成熟,内容监管不到位,导致一系列伦理问题出现,作为日益热门的短视频形式,这些问题也亟待解决。
参考文献:
[1]葛在波.“商品-符号”论:鲍德里亚消费社会思想评析[J].岭南师
范学院学报,2018,39(4):156.
[2]黄家圣.论视频博客兴起背后的传播转向[J].记者摇篮,2018
(9):112.
[3]李俪.新语类互动意义构建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基于VLOG的个
案研究[J].海外英语,2016(18):191-193.
[4]方亭.身份危机与认同:青年博客文化心理研究[J].新闻爱好者,
梦见别人给我好多钱2011(12):33-34.
[5]张贺云,王一鸣.抖音用户的身份认同异化与生产传播困境[J].青
年记者,2019(2):12-13.
研究报告显示,58.3%的付费用户习惯使用直播平台提供的虚拟礼物打赏方式。一般送出价值越高的礼物,更容易引起主播的关注,增加用户与主播的互动,为付费用户提供更多特权,满足用户虚荣心理。
五、受众的使用心理分析
(一)青年亚文化的身份认同
随着社会的开放,人们对于亚文化的包容度越来越大,但仍有人对青年亚文化存在一定的误解,将其片面地视为颓废、厌世、不学无术等消极情绪的代名词。与成年人主流文化对亚文化的偏见相对立,产生了青年亚文化爱好者们彼此之间渴望相互认同的心理。B站为青年亚文化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身份认同的平台。在直播这一领域里,B站同样是作为一个独特的存在。
(二)人际优越感
虽然如今青年亚文化越来越显现出与大众主流文化相融合、相互促进的趋势,但离成为主流文化还差得很远。人们对于“小众”的追求从来都是热情的,在人际交流的时候,总能给“小众”追求者一种在人中独一无二的优越感。
(三)学习需要和娱乐消遣
每一个平台皆开设有学习平台,有的甚至需要付费入场。直播的共时性可以给用户带来多人同时学习的感觉,对于部分用户来说,确实能够排除一个人无法专心学习的现象。大部分用户观看直播的动机更多是娱乐消遣,从“使用与满足”的研究历程来看,人们获得“娱乐消遣”“压力释放”等的“满足”是人们“使用”媒介的主要动机,在网络时代,媒介的功能逐渐强大,但也并没有改变这一主要动机的地位。
六、从B站直播受众使用与满足情况中得到的启示
(一)亚文化的流行
B站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网站的自我强大,也体现为青年亚文化的强大。越来越多的政务账号也开始入驻B站进入年轻人的视角,如“共青团中央”“CCTV9记录频道”、各一流大学等,也由此改变了许多年轻人对社会时事政治类事件的冷漠态度,被B站用户称为“破次元壁”。
(二)存在的弊端
B站直播存在将主播过度明星化、受众低龄化等的弊端。首先,大力捧人气主播是每一个直播平台的日常操作,为主播安排经纪人、粉丝团等行为与娱乐圈非常相似。但相比起娱乐圈粉丝文化,主播粉丝圈显得并没有那么成熟,没有强大的公关团队,没有完整的娱乐圈的粉丝文化模式,过分将主播明星化有可能给直播平台带来负面影响。另外,从年龄上来看,B站用户偏向低龄,低龄化尽管让网站更加有活力,但社会阅历和知识储备的限制,年轻的受众更容易产生非黑即白的极端心理或者显现出“听风就是雨”的无法分辨是非的态度。
博客上传视频七、结语
网络直播正在慢慢渗透在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造就全民直播时代的来临。B站直播作为时下直播平台中很不起眼的一员,却因其自建立之日起独特的风格成为网络直播领域有特的一支,B站的直播用户也有了不同于其他直播平台用户的使用动机,青年亚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成为B站用户最不同于其他平台用户的特点。
参考文献:
[1]【美】 WernerJ.Severin/JamesW.Tankard,JR.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
应用[M].郭镇之,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宋硕玉.网络互动直播平台的受众心理研究——以斗鱼TV为例
[D].西南政法大学,2017,6.
[3]高歌.仪式性抵抗与身份认同:对哔哩哔哩网站的亚文化研究[D].
郑州大学,2017,6.
[4]方颐刚,高芳,张宏博.使用与满足视角下观看网络直播的受众心
理分析——以西华师范大学学生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