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在抗战胜利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的形成
——兼论刘少奇在战略方针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李壮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制定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以下简称战略方针),对于打破蒋介石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企图,加速东北、华北和全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这一战略方针的形成和作用,对于进一步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的矛盾和斗争,进一步认清全国内战爆发的基本原因,以及了解刘少奇在战略方针形成过程中的特殊贡献,都将是很有意义的。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的战略形势
    日本投降后,国内的阶级矛盾迅即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国民党蒋介石要篡夺抗战胜利果实和共产党反对他们的
篡夺的斗争。这场斗争又是围绕着抢占战略要地和主要交通线而展开的,而争夺的焦点则是东北地区。在这场斗争中,国民党蒋介石的既定方针是要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解放区和人民军队,共产党的基本方针是设法阻止全国内战的爆发,同时,作好反击国民党军队进攻的准备。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尚在大西南和大西北的后方地区,这种形势与之实现上述方针十分不利。为了争得时间,一方面蒋介石三次电邀到重庆进行谈判,一方面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从陆路、海上和空中迅速运兵到内战前线。9月20日,蒋介石给其各战区司令长官发了一道密电,称:“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绥和国际视线,俾国军抓紧时机,迅速收复沦陷区中心城市。待国军控制所有战略要点、交通线,将寇军完全受降后,再以有利之优越军事形势与奸党作具体谈判。彼如不能在军令政令统一原则下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蒋介石在重庆谈判中借口军令政令必须统一,妄图取消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和人民军队,致使国共谈判形成僵持局面。
    与此同时,国民党军队按照蒋介石的命令,在日伪军的接应下,进占到临近解放区的徐
哪个抗皱的产品比较好州、开封、郑州、洛阳、太原和归绥等城市,并继续沿平汉、同蒲、平绥和津浦铁路前进。使苏南、浙东、皖南、皖中和豫西、中原、湘粤边等解放区,已处于国民党军队的重兵包围之下,并有被国民党军队各个击破的危险。不仅如此,就连晋冀鲁豫、晋察冀、晋绥、山东和华中等几块中心解放区,也面临着国民党军队的严重威胁。这就迫切要求中共中央必须迅速确定自己的战略方针和措施,以应付严重的形势,争取有利的地位。
二、“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方针的形成 
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中共中央为适应全国人民的要求和愿望,实现国内的和平、民主与团结,于1945年8月25日决定:由、周恩来等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同时决定在离延期间,由刘少奇代理党中央主席职务。在此期间,刘少奇同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一起,并取得、周恩来的同意,正式定下了党在抗战胜利后的战略方针。其基本思想是:巩固华北、华中、控制热河、察哈尔、向东北发展,创建巩固的东北战略根据地。
    战略方针的形成,特别是把战略发展的重点指向东北,是根据情况的变化逐步形成的。早在党的七大期间,就建立东北根据地及其同中国革命胜利的关系,曾作过明确的阐述,但是,由于当时抗日战争尚未结束,东北三省仍为日本关东军及其统治下的伪满政
权所控制,我党还无法实施向东北发展的方针。到1945年8月至9月13日以前,我军为对日反攻和受降,虽派了小部队进入热、察和东北,但由于当时对东北地区的情况不甚了解,因此关于把战略发展的重点指向东北,抽调大批主力部队和干部向东北进军,一直还下不了决心。
    8月11日,周恩来起草延安总部的二至六号命令,令吕正操、张学思、万毅、李运昌、贺龙、等部向热河、察哈尔、辽宁、吉林等地进发。这在当时主要是对日伪反攻作战的需要,主力部队还无法进入东北地区。
    8月23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东北如何工作?派干部去是确定的,派军队去不能定,要看有没有可能去。8月26日,在政治局会议上又指出:东北拟去万(毅)部四团、赵(尔陆)部一团及干部团,先驻热边,根据情况再定。
    8月29日,、周恩来等离延赴重庆后,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迅速进入东北控制广大乡村和中小城市”的决定,指出:“晋察冀和山东准备派到东三省的干部和部队,应迅速出发”。“进入东三省后”要“控制广大乡村和红军(指苏联红军—作者)未曾驻扎之中小城市,建立我之地方政权及地方部队,大大的放手发展。”但这一决定的最后仍指出:“关于东北与热
、察红军占领地区的情况,我们还不清楚,一切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处理并随时报告我们。”9月11日,刘少奇代表中央起草了致、周恩来的电报,该电指出:中央决定从山东抽调四个师,由肖华率领分散进入东北。这一决定虽然很快得到和周恩来的同意,但由于上述原因和其他一些情况,也未能迅速实施。
    9月14日上午,原冀热辽第16军分区司令员、沈阳市卫戍司令曾克林(曾是我党第一批进入东北的)到达延安。下午,刘少奇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听取曾克林关于东北地区情况汇报。汇报之前,刘少奇说:为了力争控制东北,中央准备派大批干部和主力部队开进东北。但是,我们对东北问题研究了好几天,由于不清楚东北的具体情况,一直下不了决心。现在请曾克林同志谈谈东北的情况①。曾把他进入东北后所了解的情况向政治局作了详细汇报以后,参加会议的中央领导同志都发了言。其中,朱德总司令在会上发言说:中央要迅速派人到东北去。要准备组织四十万至六十万军队和国民党军队对抗。之后,刘少奇提出了以下意见:第一,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以彭真、、程子华、林枫、伍修权为委员,彭真为书记,代表党中央,全盘领导东北的工作。第二,速派一批高级干部进入东北。除上述东北局五人外,叶季壮、曾克林、肖华、张秀山、吕正操、万毅、黄永胜等,也派往东北工作,执行发展东北的战略任务。第三,由山东抽调四个师分散进入东北。
第四,我们的方针是:力争控制满洲,提高自己,打击敌人,实行霸道,不要王道;在照顾苏联同蒋介石政府关系的前提下,组织武装,以合法的形式进入东北地区。14日晚,政治局临时会议继续开会,到会同志一致同意刘少奇的意见,并作出了正式决定。第二天,彭真、等即赴东北工作。这次政治局临时会议为我党战略方针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9月15日,刘少奇代表党中央起草了致各中央局和各区党委的指示电,要求“各地应设法抽调大批干部到东北工作。”同日,党中央又电示各中央局:“目前我党对东北的任务,就是要迅速的坚决的争取东北,在东北发展我党强大的力量。”还指出:“现在最需要的是派遣大批军事干部到东北。华北、华中应派遣一百个团的干部迅速陆续起身前去。”
    9月17日,刘少奇起草了“关于目前形势与我之战略部署”电,发给在重庆的和周恩来等,指出:“东北为我势所必争,热、察两省必须完全控制”。根据目前军事形势,“我之战略部署须立即加以考虑。”“为了完全控制与巩固热河和冀东,对付平津唐山一带将来顽军对于热河的威胁,我们必须在冀东、热河控制重兵,除现在派去东北部队外,并须屯集至少5万军队在冀东,以备红军撤退时能抢先进入东北。因此,现在必须立即计划调集10万至15万军队到冀东(冀东富足可以屯兵并开辟热河工作)、热河一带。否则将会来不及,对东
北与热河的控制,均将没有保障。”“为了实现这一计划,我们全国战略必须确定向北推进,向南防御的方针。否则我主力分散,地区太大,处处陷于被动。”十九日,、周恩来等复电中央:“完全同意符(即17日——笔者)电所提战略部署”。同时还指出:“东北及热、察控制在我手中,全党团结一致什么也不怕”。至此,我党在抗战胜利后的战略方针已基本形成。
    九月十九日,刘少奇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刘少奇作“局势与工作布置问题”的报告。报告首先论述了目前国内的战略形势。接着,重点阐述了战略方针问题。
    指出:我们今天的方针应确定,因为现在是最严重关头。我们的方针是力求控制热、察两省,控制东北。要实现这个方针,仅仅依靠别人的援助是不能成功的;要成功,首先我们自己要有决心,要有坚决行动,要舍得把其他地方丢了,只有这样,控制热、察和东北才有可能。实行这一方针可能会有危险,但是我们只要利用目前的有利时机,迅速行动,还是可能实现的。因为,我们控制了张家口、山海关,国民党军从陆路进入东北就不可能。要控制这一线,至少要增加5万到10万兵力才能实现。去东北的海路,只要我们以5万人控制渤海一段,国民党军就上不了岸。如果晋察冀能堵住傅作义,各地都不疏忽,还有
两个多月时间,15万兵,东北内部再组织20万武装,支粮食都搞好,又牵制了国民党北进军队,我们就能控制东北。据英美人士说,假如中共在东北依苏军之掩护而控制东北,则英美将不得不承认中共的地位。这是中共最后的一张王牌,也是最重要的一着。
    刘少奇强调指出:我们要把控制热、察和东北,当作全党全军的任务提出,完成我们的计划。现在的问题,就是快的问题,一刻千金。我们的大缺点,就是没有飞机,时间紧迫,干部走的慢。因此,可能做到,但完全保证难说;危险是有一点,但只要我们控制了冀东和满洲,劣势总比无势好。所以,我们应向北发展,南面可采取防御。为此,苏南主力要撤退;王震(指“南下支队”——笔者)要回来,靠拢新四军第五师;王树声、戴季英(指河南军区部队——笔者)也要靠拢五师;广东无法退走,只好采取分散坚持的方针。除这些内容外,刘少奇在报告中还讲了东北、冀热辽、山东和华中等地区党和军队组织机构的调整及人事配备问题。
李运昌
    刘少奇报告结束后,朱德总司令强调指出:“南面定天下”古来如此,我们将来也会如此。但是我们现在要争取北方。只要北方行,南方不巩固甚至丢一些地方也是需要的。我们要争取主动,争取时间。随后,到会的政治局委员都发了言,一致同意“报告”中所提出的“战略方针”,并作出了正式决定。
    会议结束的当天,刘少奇代表党中央起草了关于《目前任务和战略部署》②的指示电(即“战略方针”)发给全党,指出:“目前我全党全军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打击敌伪,完全控制热、察两省,发展东北并争取控制东北,以便依靠东北和热、察两省加强全国各解放区及国民党地区人民的斗争,争取和平民主及国共谈判的有利地位。”“全国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只要我能控制东北及热、察两省,并有全国各解放区及全国人民配合斗争,即能保障中国人民的胜利。”至此,我党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战略方针正式形成。
    从上述形成过程不难看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的确定,是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刘少奇则起了更重要的作用,有着特殊的贡献。
三、党把战略发展的重点指向东北的主要原因
长生果    战略方针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东北的战略地位及其与中国革命的关系,不能不说是其中的重要因素。火炬之光攻略
文强睡高圆圆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