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圣地——葫芦峪
葫芦峪位于宁城县西北部小城子镇高桥村。这里是地处七老图山脉的深山老林,北与喀喇沁,南与大城子镇的张麻子村相邻,是宁城县西部著名的自然风景区之一。该景区东西长约5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在深山老林中因山峰环绕状似葫芦而得名。抗日名将高桥被汉奸讨伐队包围长眠于此。
图为高桥七烈士之墓
高桥原本不叫高桥,是在一次战斗中亲手除掉了一个凶残的日本鬼子军官、并缴获了刻有鬼子名字高桥的战刀,战后被战友们称谓高桥的。从那时起,英雄的身影就深深的印在了脑海里。 
上学后接触到《碧血丹心》这本书,对发生在家乡的战斗故事更加神往,从书中知道了高
桥烈士是承平宁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开辟者之一,他领导的部队是赤峰第一支抗日正规军,在热河、东北乃至全国的抗战史上都有重要影响。 
几年前曾到位于高桥村的原七烈士墓祭拜过英烈,心潮澎湃之余看到年久失修破败而窄小的陵园,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看的出来,同行的不论是领导、还是众、都有这种感觉。 
2007年开始,在自治区老促会、民政厅,县委、县政府、县老促会的不懈努力下争取资金30余万元,解决了高桥七烈士陵园的建设经费。2009720日,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高桥七烈士陵园重建工程正式竣工。如今的高桥七烈士陵园在县内乃至全市档次、品位都是比较高的,设计风格、园址选择、建设质量都堪称一流。不仅满足了我县广大干部众缅怀和悼念革命先烈的愿望、也给这里美丽的自然生态景观凭添了一份庄严,如同先烈们馈赠给了我们一份红的珍贵礼物。从高桥村到三座店乡大金沟的横跨西部山区10几个老区村全长58公里的柏油路已经纳入规划。在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同和老区人民的积极努力下,一条反映承平宁抗日根据地的红旅游线路必将从这里走向全市、全区,走向全国。 
进入险峻崎岖的葫芦峪景区后,蜿蜒前行至著名的一线天下时,原赤峰市政协副主席、著名书法家黄凌云老先生亲笔手书的七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高桥七烈士陵园和陵园内巨大的浮
雕就呈现在眼前,陵园前有清撤的叫人心醉的潺潺溪水流过,两边山上苍翠欲滴的挺拨青松象忠诚的战士簇拥着整个陵园,长7.2米,高4米的巨大浮雕仿佛让人看到了在高桥的率领下,七烈士正把愤怒的子弹射向敌人,设计浮雕的艺术家生动而有力地勾画出高桥和七烈士在残酷环境中对敌斗争,为国为民献身前奋勇杀敌的历史瞬间,浮雕人物比例适当,场面宏伟、生动活泼,表现内容深刻,与整个陵园及周边山水环境浑然一体,严谨协调。我想陵园选址于险峻的一线天下,也许就隐喻着革命烈士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英雄气概吧。 
威名播塞外,浩气贯长虹。高桥烈士原名高明海、字镜天、生于1914年,辽宁辽阳人,1934年进入黄埔军校洛阳分校学习,毕业后加入中国共产党,追随李楚离,李运昌投入到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抗战的洪流中。19387月参加了著名的冀东,此后历任抗日联军营长、团参谋长、区队长。194111月高桥率队伍越过长城进入热河、攻占了宁城洼子店、黄土梁子、八里罕伪警察署,敌人调集1.5万人进行围剿,再此情况下我主力撤回关内,留下两个连由11团参谋长高桥率领、在这一带坚持武装斗争。194324日(大年三十)高桥指挥光头山突围战,当时气温零下40度,天降大雪,承平宁抗日根据地召集队伍和地方干部在三沟开会,被敌人发现,3000多日伪重兵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在极其恶劣
的环境下高桥率领部队与敌周旋三天三夜,最终突围。30多名战士被冻坏,70多名干部战士牺牲。19438环保材料做衣服月,高桥率领三区队攻打三座店。机智勇敢的高桥队长不费一抢一弹成功的占领敌人的物资库,几十个驴驮子被装的满满的,并缴获大烟膏150公斤,解决了冀东军分区经费紧张及主力团冬装问题。8月末高桥队长所部击毙日酋仁科信夫、夏谷。9阿悄微博骂徐良15日,在平泉平房大沟设伏,山本和东山岛被击毙,日军死25名。917日高桥率部打下黄土梁子警察署,97名伪警察全部徼械投降。194426日,3区队攻下热中重镇--宁城(小城子)歼敌50余人,缴获大批物资。在19425月至19442月间,高桥和他的战友们在承平宁地区与敌交战62次,歼敌838名,其中日军42名,缴获机7挺,长短700余只,攻克据点24处。 
高桥所率三区攻占宁城,有力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特别是日寇高官接连毙命,惊动了日本天皇。日伪军恼羞成怒,关东军及伪热河警备司令部调集了近2万人,并从吉林调来了围剿并杀害杨靖宇将军的程斌(原杨靖宇部下师长,叛变)讨伐队,唐振东讨伐队(杀害杨靖宇将军的正是这支讨伐队,刘其昌时为副队长),刘其昌讨伐队(刘杀害杨将军后立功去日本,回来后成立)等24支熟悉抗联作战规律(熟悉我军活动规律者多为抗联中的叛徒)的日伪讨伐队对承平宁地区反复扫荡,并对老百姓实行灭绝人性的集家并户听空调师傅说格力和美的
妄图割断八路军与人民众的联系,疯狂破坏我军秘密联络地,储粮地,斗争形势急转直下。在严酷形势下,3区队化整为零,分散活动,主力转移关内,余部由高桥率领,牵制敌人。1944329日,高桥等22名指战员在宁城八素台双庙村(即今小城子镇高桥村)的老戚沟陷入日伪刘其昌讨伐队200多人的包围,高桥和七烈士掩护同志撤退时身负重伤,高桥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七烈士全部战死……高桥烈士牺牲后,对他切齿痛恨的敌人竞残暴地割下了他的头颅,并先后在他生前战斗过的宁城、八里罕、承德等地悬挂示众。当时日本鬼子悬赏:得高桥人头者赏黄金300两。 
19458 日寇投降后,高桥同志的上级,热河省主席李运昌,并肩作战的战友、热河省副主席杨雨民(当时化名黄云,高桥三区队的政委)到被承德市抗日市民偷偷装在一个大玻璃瓶子保存下来的高桥烈士的头颅。于1946年运回当时宁城区政府所在地八里罕,区政府在孔家弄了口大松木棺材把高桥烈士遗骨和头颅和在一起,埋葬在八里罕佛爷庙北山坡。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干部众自发组织了500河南旅游多人的送葬队伍。1954年县政府在天义城区为高桥烈士修建陵园,乡政府为七烈士在牺牲地建了陵园。1970年,中共宁城县委和政府作出决定。将高桥烈士牺牲的地方命名为高桥村。1991年,中共宁城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天义城郊巴里南山山麓重建了高桥烈士陵园。时任司法部常务副部长的李运昌
为高桥同志题词:为民族解放事业而牺牲的优秀共产党员,党的好干部高桥同志永垂不朽! 
有道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杀害高桥和他的战友们的刘其昌讨伐队在日寇投降后投奔了***陈明仁部,刘其昌任46团团长,一战四平时被我军全歼,刘其昌逃往北京住在隆福寺77号,1951年被缉拿归案,镇压于兴隆县以慰众烈士在天之灵。 
高桥村是宁城的革命圣地,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经历过革命战斗的洗礼,这里的一山一水都留下高桥烈士和他的战友们的足迹。老区的人民、宁城的儿女也为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牺牲。人也悠悠、岁也悠悠,不管历史的烽烟如何飞逝,高桥这个神圣的名字,始终牵动着我们的心,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老区的面貌已今非昔比,基础设施建设和一村一品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河面上修起了座座石拱桥,山顶上建起了通讯塔,小院里支上了卫星接收天线,一排排整齐的食用菌大棚,一排排标准化育肥猪舍……,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就在眼前。 
年仅31岁的高桥和七烈士奉献了青春年华,长眠于宁城大地,七烈士甚至没有留下姓名和籍贯,他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我们拜谒烈士陵园的每一个人当思和平与幸福来之不易,应以先烈为楷模,为人民幸福而努力,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李运昌岁月如斯流逝,英雄浩气长存,革命圣地——高桥,我们还会再来。 
庞晓戈的老公图为侧面7烈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