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都是看别个上传的文档,这次上传点文档与大家一起分享!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沉浸品读文字
读出字里行间中鲁迅平凡的一面
2、感悟鲁迅在平易温和的性格中蕴含的深厚的爱国情感、"孺子牛"般奉献精神
3、体会作者多种描写手法的艺术效果
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
4、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日常生活点滴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5、感悟平凡生活中鲁迅之真实而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
四、教学方法:
朗读品味
把握细节
沉浸感悟
五、教学建议:
鲁迅这个名字对高一的学生来说似乎是遥远而模糊
概念而零散的
入学至今学过的些许篇章或许只能拼凑成"伟大"一词
因而建议如下:
1、在课前可推荐阅读《〈呐喊〉自序》
鲁迅散文集《野草》以及搜集一些关于鲁迅人生历程的资料
2、力图通过文本的研读
对字词的感悟
挖掘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谈谈自己印象中的鲁迅
(学生可能因为阅读鲁迅的文章大都比较深刻
含蓄
因此感到鲁迅是深邃的、沉重的、严厉的
)
教师总结:的确
一旦提及鲁迅之文我们总会到"匕首投"这个词
而谈及鲁迅其人
"我以我血荐轩辕""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便会立即涌上心头
然每一个人都是无法用简单的句子来概括的
更何况丰富之如鲁迅
伟人之成就并非一蹴而就
伟人正因平凡而更显非凡
一起走近萧红笔下真实的鲁迅
(二)沉浸课文:
请同学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
迅速浏览课文
进行圈画(若加注则更佳)
1、总结课文共写了几个有关鲁迅的片段并加以概括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
完善
板书)
明确:笑声
步伐
品评衣着
真诚待友(四处)
与青年们交往
2、这些片段
生活场景
让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鲁迅
作者是通过哪些细节
哪些字词来描写的?让我们从先生的笑声开始吧
(学生回答
师生共同品词识人
适时板书)
明确:笑声 明朗
"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 豁达爽朗的形象跃然纸上
步伐 轻捷
"刚" "一" "同时" (行为描写)
品评衣着 细致 随和 善解人意
"你不穿我才说的
你穿的时候
一说
你该不穿了
"
真诚待友 体贴而真挚
之一:夜谈:"嘱咐" "一定" "一定嘱咐"
之二:吃韭菜合子:
"笑"--冲
第43小节 "一提议" "必然" "还是" "举着筷子问:'我再吃几个吗?'以及第44小节
流露出鲁迅对对小辈的体恤
还有妻子敬重与依赖
之三:
两次来访
"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 不乏幽默
"笑"--一种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之四:冯雪峰来访
与青年人交往:宽容 赤子之心
"深恶痛绝" "但" "每封" "不同角落"
"眼睛不济时
便戴起眼睛来看
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三)感悟平凡鲁迅之中蕴含的不平凡:
(逆流而上
感悟真人鲁迅)
如果说体贴、明朗的笑、幽默现了他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
然而在文章的最后部分似乎品出了异于常人的鲁迅
有些感动
我们仿佛又看到了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
请学生们再细细品读挖掘文字背后的鲁迅
在那些看似平凡的言行中是否蕴含着不凡之处
(同学再次研读课文
回答
教师引导深入
适时补充背景)
明确:"心里的欢喜" " 仿佛不顾一切" "旷代的全智者的催逼"的"眼光"
"幻想" "安顿" "沉思" "谈得热闹" "校对瞿秋白的《海上述林》"......
(要点)明朗背后的澄澈
轻捷背后的坚定
细致背后的宽厚
体贴背后的原则
以及不是流露的天真、处逆境而不弃追求
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鲁迅
即真人鲁迅
而"真"恰恰不易做到
尤其在那样的年代难能可贵
实可谓一字千钧
凡人鲁迅因坚持真实而铸就伟大
(四)深入探讨
回味悟旨
学习写法
1、深入探讨鲁迅:伟人→凡人→真人
2、同学可发表质疑
3、学习作者看似随意
但倾注满腔真挚
善用细节等生活琐事勾勒出真实的人物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教师总结:阅读鲁迅的著作
我们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今天又通过萧红的回忆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
让我们亲临到鲁迅伟大而平凡的精神
他的关心、扶持青年人和热爱祖国、支持革命是寓于平凡而真实的日常生活中的
或许正如人们所说
伟大正是寓于这种平凡之中吧
也一如他在诗歌中所说的那样:心事浩茫连广宇
于无声处听惊雷
(五)作业:
阅读《回忆鲁迅先生》全文以及唐弢《锁忆》比较两者之不同(描写侧面或写作手法)
并落实成文
七、参考资料:
鲁迅自传
鲁迅
以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之绍兴城内姓周的一个大家族里
父亲是秀才;母亲姓鲁
乡下人
她以自修到能看文学作品的程度
家里原有祖遗的四五十亩田
但在父亲死掉之前
已经卖完了
这时我大约十三四岁
但还勉强读了三四年多的中国书
因为没有钱
就得寻不用学费的学校
于是去到南京
住了大半年
考进了水师学堂
不久
分在管轮班
我想
那就上不了舱面了
便走出
另考进了矿路学堂
在那里毕业
被送往日本留学
但我又变计
改而学医
学了两年
又变计
要弄文学了
于是看些文学书
一面翻译
也作些论文
设法在刊物上发表
直到一九一○年
我的母亲无法生活
SEO如何优化这才回国
在杭州师范学校作助教
次年在绍兴中学作监学
一九一二年革命后
被任为绍兴师范学校校长
但绍兴革命军的首领是强盗出身
我不满意他的行为
他说要杀死我了
我就到南京
在教育部办事
由此进北京
做到社会教育司的第二科科长
一九一八年"文学革命"运动起
我始用"鲁迅"的笔名作小说
登在《新青年》上
以后就时时作些短篇小说和短评;一面也做北京大学
师范大学
女子师范大学的讲师
因为做评论
敌人就多起来
北京大学教授陈源开始发表这"鲁迅"就是我
由此弄到段祺瑞将我撤职
并且还要逮捕我
我只好离开北京
到厦门大学做教授;约有半年
和校长以及别的几个教授冲突了
便到广州
在中山大学做了教务长兼文科教授
又约半年
国民党北伐分明很顺利
厦门的有些教授就也到广州来了
不久就清党
我一生从未见过有这么杀人的
我就辞了职
回到上海
想以译作谋生
但因为加入自由大同盟
听说国民党在通缉我了
我便躲起来
此后又加入了左翼作家联盟
民权同盟
到今年
我的一九二六年以后出版的译作
几乎全被国民党所禁止
我的工作
除翻译及编辑的不算外
创作的有短篇小说集二本
生活感悟句子散文诗一本
回忆记一本
论文集一本
短评八本
中国小说史略一本
琐忆
唐弢
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是他自己的写照
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
当我还不曾和他相识的时候
时常听到有人议论他:"鲁迅多疑
"有些人还绘声绘
说他如何世故
如何脾气大
爱骂人
如何睚眦必报
总之
鲁迅是不容易接近的
还是不去和他接近好
中国有句成语
叫做"众口铄金
积毁销骨"
一次一次的造谣毁谤
也可以将真相埋没
我于是相信了
不敢去接近他
不过也曾有过一个时期
的确很想见见鲁迅先生
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之间
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自由谈》上写稿
攻击时弊
为了避免反动派的检查
他不断更换笔名
我当时初学写作
也在这个副刊上投稿
偶而写些同类性质的文章
我的名字在文艺界是陌生的
由于产量不多
《自由谈》以外又不常见
那些看文章"专靠嗅觉"的人
就疑神疑鬼
妄加揣测起来
以为这又是鲁迅的化名
他们把我写的文章
全都记在鲁迅先生的名下
并且施展叭儿狗的伎俩
指桑骂槐
向鲁迅先生"呜呜不已"
自己作的事情怎么能让别人去承担责任呢?我觉得十分内
疚
很想当面致个歉意
但又害怕鲁迅先生会责备我
颇有点惴惴不安
正当想见而又不敢去见的时候
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
我却不期而遇地晤见了鲁迅先生
互
通姓名之后
鲁迅先生接着说:
"唐先生写文章
我替你在挨骂哩
"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一切又都出于意料之外
我立刻紧张起来
暗地里想:这回可要挨他几下了
心里一急
嘴里越是结结巴巴
鲁迅先生看出我的窘态
连忙掉转话头
亲切地问:
"你真个姓唐吗?"
"真个姓唐
"我说
"哦
哦
"他看定我
似乎十分高兴
"我也姓过一回唐的
"
说着
就呵呵地笑了起来
我先是一怔
接着便明白过来了:这指的是他曾经使用"唐俟"这笔名
他是的确姓过一回唐的
于是
我也笑了起来
半晌疑云
不
很久以来在我心头积集起来的疑云
一下子
全都消尽散绝了
从那一次和以后多次的交谈中
鲁迅先生给我的印象始终是:平易近人
他留着浓黑的胡须
目光明亮
永远是朋友歌词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
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
然而这并不妨碍他的平易近人
"能憎
才能爱
"或者倒可以说
恰恰是由于这一点
反而更加显得他的平易近人了吧
和许多伟大的人物一样
平易近人正是鲁迅先生思想成熟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对待青年
对待在思想战线上一起作战的人
鲁迅先生是亲切的
热情的
一直保持着平等待人的态度
他和青年们谈话的时候
不爱使用教训的口吻
从来不说"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一类的话
他以自己的行动
以有趣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
作出形象的暗示
让人体会到应该这样
不应该那样!有些青年不懂得当时政治的腐败
光在文章里夸耀中国地大物博;看得多了
鲁迅先生叹息说:"倘是狮子
夸说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
如果是一口猪或一匹羊
肥大倒不是好兆头
"有些青年一遇上夸夸其谈的学者
立刻便被吓倒
自惭浅薄;这种时候
鲁迅先生便又鼓励他们说:"一条小溪
明澈见底
即使浅吧
但是却浅得澄清
倘是烂泥塘
谁知道它到底是深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
"记得在闲谈中
鲁迅先生还讲起一些他和青年交往的故事
至于自己怎样尽心竭力
克己为人
却绝口不提
他经常为青年们改稿
作序
郭凯敏电影介绍出书
资助金钱
甚至一些生活上琐碎的事情
也乐于代劳
有一次
我从别处听来一点掌故
据说在北京的时候
有个并不太熟的青年
靴子破了
跑到鲁迅先生住着的绍兴县馆
光着脚往床上一躺
却让鲁迅先生提着靴子上街
给他去人修补
他睡了一觉醒来
还埋怨补得太慢
劳他久等呢
"有这回事吗?"我见面时问他
"呃
有这回事
"鲁迅先
生说
"这是为的什么呢?"
"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
"我懂得你的意思
你的舌头底下压着个结论:可怕的进化论思想
"
我笑了笑
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进化论牵制过我
"鲁迅先生接下去说
"但也有过帮助
那个时候
它使我相信进步
相信未来
要求变革和战斗
这一点终归是好的
人的思想很复杂
要不然......你看
现在不是还有猴子吗?嗯
还有虫豸
我懂得青年也会变猴子
变虫豸
这是后来的事情
现在不再给人去补靴子了
不过我还是要多做些事情
只要我努力
他们变猴子和虫豸的机会总可以少一些
而且是应该少一些
"
鲁迅先生沉默了
眼睛望着远处
如果把这段话看作是他对"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解释
那么
"横眉冷对千夫指"呢?鲁迅先生对待敌人
对待变坏了的青年
是决不宽恕
也决不妥协的
也许这就是有些人觉得他不易接近的缘故吧
据我看来
"横眉冷对"是鲁迅先生一生不懈地斗争的精神实质
是他的思想立场的概括
就战斗风格而言
又自有其作为一个成熟了的思想战士的特点
他的气度
他的精神力量
在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
仿佛都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势:从容不迫
游刃有余
讽刺显示他进攻的威力
而幽默又闪烁着反击的智慧
对社会观察的深刻
往往使他的批判独抒新见
入木三分
鲁迅先生的后期杂文
几乎都是讽刺文学的典范
他的谈话
也往往表现了同样的风格
日本占领东北以后
国民党政权依赖美国
宣传美国将出面主持"公道"
结果还是被人家扔弃了
当宣传正在大吹大擂地进行的时候
鲁迅先生为我们讲了个故事
他说:"我们乡下有个阔佬
许多人都想攀附他
甚至以和他谈过话为荣
一天
一个要饭的奔走告人
说是阔佬和他讲了话了
许多人围住他
追问究竟
他说:'我站在门口
阔佬出来啦
他对我说:滚出去!'"听讲故事的人莫不大笑起来
还有一次
国民党的一个地方官僚禁止男女同学
男女同泳
闹得满城风雨
鲁迅先生幽默地说:"同学同泳
皮肉偶而相碰
有碍男女大防
鲁迅的散文集不过禁止以后
男女还是一同生活在天地中间
一同呼吸着天地中间的空气
空气从这个男人的鼻孔呼出来
被那个女人的鼻孔吸进去
又从那个女人的鼻孔呼出来
被另一个男人的鼻孔吸进去
淆乱乾坤
实在比皮肉相碰还要坏
要彻底划清界限
陈建州 范玮琪不如再下一道命令
规定男女老幼
诸人等
一律戴上防毒面具
既禁空气流通
又防抛头露面
这样
每个人都是......喏!喏!"我们已经笑不可抑了
鲁迅先生却又站起身来
模拟戴着防毒面具走路的样子
这些谈话常常引起我好几天沉思
好几次会心的微笑
我想
这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