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建筑的美
                        ——以“北京天坛”为例
【摘要】中国古建筑是一幅巨大的立体画,是一首凝固的音乐,是一篇优美的诗歌;不管是从视觉、听觉、味觉,它都具有不可否认的审美性。它既展现了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景象,又凝聚了思想浓于伦理所闪烁的灵气,还有别具一格的恋木情节与亲地倾向;广阔的心胸,高尚的情操,独特的性格在它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它并不是一种“纯艺术”,而是一种集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于一体的特殊艺术。
【关键词】中国古建筑、北京天坛、美
一、中国古建筑的外在气   
1、立体的画——视觉美
进入中国的古建筑, 一个门进入另一个门,一个庭院走进另一个庭院,一边走廊进入另一边走廊,才能感受到建筑的全貌。就像中国的手卷画,必须一一地展开才能看到全部。
此,欣赏中国的古建筑,就如同是欣赏一幅巨大的手卷画,人必须置身于建筑中,在空间和视点的不断转换中,才能欣赏到景的全貌,领略到它的时空蕴涵。
北京天坛就是一幅立体的画,从任何角度看都具有绘画之美: 整片葱郁的柏树林是这幅画的背景,墙垣就是画框,再加上南北轴线上错落有致的建筑,更是树冠相接,把祭坛烘托得十分肃穆。人们漫游“画”中,品味柱、桁、梁、额、枋、栱等各种“线”的网络交织,情随景迁,步移景异。从不同的角度看, 北京天坛都是一幅至美的建筑画。
2、凝固的音乐——听觉美
作为空间存在的建筑,有着悄无声息、静止不动的庞大形体,它本身并不带有时间性。然而,当你一旦进入建筑空间内领略其审美境界时,人在空间的流动中始终伴随着时间的进程,中国古建筑却虽“静”犹“动”,它似乎在你的意想中活起来了,使你仿佛全身心地沉浸在一支支风格迥异的“乐曲”之中,深深地妙悟到建筑的律动。
北京天坛则是一首凝固的交响乐:天坛内遍布的柏树就是这首交响乐的序曲, 主旋律由天坛的主要建筑圜丘、皇穹宇和祈年殿由南向北逐渐展开, 祈年殿可视作交响乐的最强音,达到了乐曲的高潮,走到皇乾殿乐曲就进入尾声,到了宰牲亭这首曲圆满地结束。
天坛建筑空间通过多层次的分割、转换、对比、过渡等组合手法,形成一种空间的节奏感,从而给人以捉摸不透的心理感受。当人置身并行进在天坛建筑的空间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的空间序列在我们的心灵面前展开,时而起伏跌宕,时而高潮迭涌。迈步其中,既是在欣赏建筑,又好像是在聆听或优美或雄壮的旋律。因而,整个建筑空间序列犹如音乐的乐章一样,在起、承、转、合中体现出一种抑扬顿挫的韵律感,仿佛是在聆听一曲有序曲,有高潮,有尾声的雄浑的交响乐,使我们聆听到建筑音乐般的旋律。
3无声的诗——味觉美
建筑在于营造,就像诗在于文字一样。比如,结草衔环对称型的建筑,给人的感觉像诗之律句;而不对称型的建筑,似散曲或长短句。
黑格尔说,美的最高境界是“诗歌”,它不再以有形物而是靠观念来传达思想,这就达到了“容有限于无限中”。犹如我们观赏一座美的建筑或建筑体时,不再是满足于建筑的外形给我们的感受,而更享受来至建筑的内涵所传达给我们某种诗的情趣。
北京天坛圜丘的营造意匠已经达到了这一境界。当人站在天心石上发声,由于聚焦的作用,
可以听到从壝墙各处返回的回声,仿佛一呼百应。就好像在和老天爷对话,用一种无形的东西传达中国人崇尚“大自然”的一种思想。
二、中国古建筑的内在气质
1、“天人合一”的时空意识——广阔的心胸车辆损失险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自然,喜爱自然的传统。在中国古建筑文化中,建筑是世代中国人与大自然不断进行亲密“对话”的一种奇妙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融合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
北京天坛——祭天的神圣场所。在祈年殿的设计中,殿顶周长三十丈象征一个月三十天 , 外层十二根柱子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中层十二个柱子象征一年十二个月 , 外中二层二十四根柱子象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 最内藻井下四根龙井柱象征一年四季,殿内二十八根大柱,还代表了二十八新宿,殿内的结构和开间不仅满足使用的需要,还充满着对“天”的认识和寓意。充分说明了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古建筑的深远影响。
2、淡于宗教与浓于伦理——高尚的情操
中国的古建筑,以人的尺度来设计建造即便是高大壮丽的宫殿、寺观, 尺度虽有扩大, 但也有所节制, 给人的是一种亲和感
就拿天坛建筑来说, 充满着理性逻辑的建筑构图,使人们不至于过分陷入宗教的迷狂, 尺度虽然比一般居室有所扩大,但是洋溢着神圣般的宁静与自然。不难发现,中国人对于宗教的有着天生的“淡泊”。
晚安的说说 朋友圈另外一方面,中国古建筑讲究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和井然有序的伦理营构它的创作来源是现实生活,以大众的理解力为审美标准, 进而深入到人的内在情感以一定的象征手法, 去表达特定的浪漫情怀 360为什么打不开,从而构成了中国古建筑的“伦理”设计观。就天坛建筑的用而言,白和蓝象征天,绿象征万物。七星岩象征北斗七星。
通过对天坛某些方面的阐述,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古建筑是一部展开于东方大地之上的伦理学的“鸿篇巨制”,隐约地体现了一定的伦理文化主题,是伦理的审美化和宗教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东方伦理代替了宗教,充当“准宗教”角。
3、“恋木”情节 与“亲地”倾向——独特的性格
中国建筑史其实也就是一部宫殿和坛庙的“木头建筑史”。
北京天坛建筑从总体上说是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瓦,石为辅。特别是天坛内整个建筑斗拱支架,层层叠插,堪称中国木结构建筑的杰作。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建筑所特有的构件,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
比起西方那些宗教性石头建筑,多以单体建筑的体量巨硕、高耸入云见长。而北京天坛则以体组合、体量相对较小、地面有序铺排取胜。这是由于中国古建筑材料自身物理属性的影响和限制,因而促使其空间构成不能追求单体建筑自身在纵向上的发展,而是去走上了建筑体横向的组合道路。通过建筑物的体组合来延伸、扩大空间,构成一系列沿中轴线层层渐进的建筑,来满足多种不同功能的需求。这一点就充分说明了我国古建筑的“恋木”情节与“亲地”倾向。
三、结语
中国古建筑没有遥不可及的尺度,没有条理不清的结构,没有节奏模糊的序列,没有百思不解的装饰,也没有不可理解的造型。它要求建筑的空间比例、组合方式、装饰手法都是
人所能理解的,所能接受的。但这种人的尺度又不仅限于外在的表现形式,还要求深入到内在的情感蕴含;不但要唤起受众的心理感受,尽量赋予特定的伦理内涵,还要运用一定的象征手法,发挥出特定的浪漫情怀。这就是中国古建筑的“美”。
参考文献:
[1]、张弘、刘超(编著),《梁思成评点的中国著名建筑》[M],远方出版社出版,20061月第一版,第195—202页。
[2]、王振复(著),《建筑美学笔记》[M],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20058月第一版,第105—130页。
[3]、蔡燕歆、路秉杰(著),《中国建筑艺术》[M],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 20069月第一版,第35—40页。
[4]、王世仁,《理性与浪漫的交织——试论中国古建筑的美学基础》[C],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编),《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文集》 ,中国展望出版社出版,198610月北京第一版,第231—2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