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齐有致的中国建筑——四合院
电子报刊制作作者:文辰西
来源:《青春期健康白百何个人资料及简介·一会儿 一会儿造句人口文化》2014年第10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
        四合院是一种四四方方或者是长方形的院落,就是三合院前面有加门房的屋舍来封闭。若呈字形的称为二进一院;字形的称为三进二院;字形的称为四进三院。一般而言,大宅院中,第一进为门屋,第二进是厅堂,第三进或后进为私室或闺房,是妇女或眷属的活动空间,一般人不得随意进入。
        四合院建筑的规划布局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它建立了以家庭院落为中心、街坊邻里为干线、社区地域为平面的社会网络系统,同时,也形成了一个符合人的心理、保持传统文化和邻里融洽关系的居住环境。
        四合院的历史
        早在3000多年前的中国西周时期就有完整的四合院出现。陕西岐山凤雏村周原遗址出土的两进院落建筑遗迹,是中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汉代四合院建筑有了更新的发展,受到风水学说的影响,四合院从选址到布局,有了一整套阴阳五行的说法。唐代四合院上承两汉,下启宋元,其格局是前窄后方。
        古代盛行的四合院是廊院式院落,即院子中轴线为主体建筑,周围为回廊连接,或左右有屋,而非四面建房。晚唐出现具有廊庑的四合院,逐渐取代了廊院,宋朝以后,廊院逐渐减少,到明清逐渐绝迹。
        元明清时期四合院逐渐成熟。元世祖忽必烈诏旧城居民之过京城老,以赀高(有钱人)及居职(在朝廷供职)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分给前往大都的富商、官员建造住宅,由此开始了北京传统四合院住宅大规模形成时期。后经明、清完善,逐渐形成北京特有的四合院建筑风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北京的很多四合院沦为了大杂院,而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改造的开展,很多传统四合院被拆毁,如航海王强者之路攻略1998年拆除康有为的粤东新馆,2000年拆除赵紫宸故居,2004中国古建筑>乔任梁死年拆除孟端胡同45号的清代果郡王府,2005年拆除曹雪芹故居,2006年拆除唐绍仪故居。与此同时,一些四合院被列入北京市和各区县级的保护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