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目的:
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2、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归纳整理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具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读”水立方发现数学元素
1、出示“水立方”图片
2、你能从“水立方”中发现什么数学元素。
二、“解”水立方诠释数学问题
1、水立方的形状
出示一组数据:长177米,宽177米,高30米,它具体是个什么样的长方体呢?梦见强盗进家
引导出占地面积和体积。
2、水立方的建材
这个宏伟的建筑却没有用传说的一砖一瓦修建,知道用的是什么现代材料吗?
介绍ETFE膜
能引导出什么问题?ETFE膜大约有多少平方米?
a、(177×177+177×30+177×30)×2
b、177×177+(177×30+177×30)×2
c、[177×17+(177×30+177×30)×2]×2
肖战发声回应黑粉你能谈谈你们这样列式的想法吗?
师:到底应该求几个面的面积和呢?小组讨论吧!
3、水立方的框架
支撑ETFE膜又是什么建材呢?
师:“水立方”是典型的外柔内刚建筑,内部支撑这些FEFE膜是坚实的钢管结构,主框架用了多长的钢管?
主框架指的是水立方的什么?
应该有多少条棱长?
4、水立方中的游泳池
(1)出示游泳池图片:长50m,宽25m,深3m而之前的奥运泳池深只有2m,水立方游泳
池能蓄水多少立方米?假设向游泳池注1米深的水需要8小时把水立方游泳池注满需要多长时间?
50×25×3=3750m3
劳动仲裁程序8×3=24(时)
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样的想法?
5、在水立方中跳水
现在我们回到水立方,用刚才大家发现的计算不规则物体体积来测量一下郭晶晶的体积。
(出示题目)女子3米跳水冠军郭晶晶,体重47千克,如果让她慢慢沉到长2m,宽2m,深3m的长方体水池中,水面会上升1.23cm,你能算出这位运动员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保留三位小数)
谈谈你这样做的想法吧?
说到水的浮力,我又想到了一个他在洗澡的时候,看到从浴盆溢到地面的水想到了……
其实我们中国也有一说,他帮助他的父亲解决了一个大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还有一只小动物……
人的形状是不规则的,不能直接计算体积,郭晶晶沉到水里后,会把一些水的空间占去,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郭晶晶的体积,这个0.049m3,就是上升的水的体积,也就是郭晶晶的体积。
看到郭晶晶的体重和0.049m3,你发现了什么?
我的体重是52kg,你能估算出我的体积大约是多少?
测量不规则物体不只有这一种方法,你还能想出其他方法吗?
三、小活动
我们用数学的眼光,看到了一个有数学味道的水立方,测测你们的计算能力吧?敢挑战吗?
0.5L药水,分别装在容积共5ml的小瓶中可装( )瓶。
棱长为2cm的正方体模型,它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
一个正方体钢坯棱长是4dm,把它铸造成模截面积是8cm的长方钢材,钢材长( )
一块正方体石料,棱长为8dm,如果每立方分米石料重2.7千克,这块石料重( )
0.3dm3=( )cm3
一个长方体的箱子长是30dm,宽和高都是1.5m,它的体积是( )。
1、看清要求
演员徐佳情人节送花贺卡的情话2、字体工整
3、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4、直接写得数
5、按要求写完的为胜
6、只算第5题
反思:
通过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是我深深认识到构件建知识网络,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我们的数学课堂鲜活而又精彩。
一、引导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
水立方明星跳水 知识的掌握应该是“深入浅出”,刚学的时候是由简单到难,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从最极板的着手,通过知识的衔接,一步步慢慢的深入,从而掌握知识的重点及难点,并且会把新学到的知识进行综合来解决问题,在学生的头脑沉淀,这一步是“深入”。那复习这一步就是“浅出”学完一个阶段的知识,内容比较多,其中的练习也很多,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概念之间错综复杂,这时学生很容易就会混淆不清。我想,怎样才能使学生不把知识混淆在一起呢?既然是复习课,关键就是要使学生对已学的知识形成知识的网络,使所学的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纵向、横向的联系。怎样把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的网络,可以把所学的知识点列出来,写成提纲,或者制成表格,这样学生就很清楚的知道,这个阶段主要学了些什么知识点,便于学生记忆。对照着这些知识点,学生就可以回忆起里面的内容,也有利于知识之间的比较。《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把这
单元的知识汇成了一张表格。边提问,边填写表格,这样有利于学生把这些知识进行归纳,并且联想到其中的概念和公式,以及要注意的地方。把知识串连到一起,也有助于区分知识间的区别。只要一看表格,知识点就会清清楚楚。这种方法如果能让学生用于自己的复习中,那么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就会更加牢固,一提到“点”,马上就能想到“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