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观沧海》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上册语文
《观沧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朗读的技巧,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品味语言,运用想象和联想感悟诗歌内容。
不想让你看见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热情,提高审美和品鉴能力。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古诗的意境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对于这一点,大家受到《三国演义》及其改编的电视剧影响是很深的,似乎达成了一致:即认为曹操是一个“奸雄”。的确,就连清代的著名批评家毛宗岗总结评价三国人物时,也提到三国有“三绝”——“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以及一个“奸绝”:曹操。的确,曹操在各类演义故事中,于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胁迫雄;在生活上大造“铜雀台”,网罗天下美女。甚至在将死之时,还要造“七十二疑冢”来疑惑后人。乍一看来,曹操的确像是一个非常“奸诈”的人物,但就如孔子曾说过的:“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出自《论语·卫灵公》,同步大屏,并附加翻译:“君子不因为一个人的言语(说得好)而推举他,也不因为一个人有缺点而废弃他好的言论。”)。我们今天就来走进“奸雄”曹操的《观沧海》,让我们用作品来说话,等到学完之后我们再来讨论:你对曹操的印象有没有改变?
二、朗读训练
师:展示《三国演义》中鲍国安先生演绎的《观沧海》视频。其演绎颇高古,以此调动学生迅速进入到文境之中。再引导学生进行朗读。
《观沧海》是一首四言乐府诗。四言诗诗往往二字一停顿,四言是对《诗经》传统的研
习。四字短语是中国汉语词汇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语体,其便于记诵,朗朗上口,现今成语即多为四字短语。
三、文本探究
1.全诗以一个“观”字统领全文,那么诗人具体“观”到了什么?为什么用一个“观”字而不是“看”字?
师:同学们,经过几遍朗诵后,老师想问问大家:全诗围绕着哪一个字来写,诗歌中出现了哪些景物、意象?这些意象又让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请同学们思考两分钟,再举手作答。
生:是围绕着“观”字来写的(师:表扬鼓励),出现了水波、山岛、树木、百草、日月星河等意象,感觉有具体的,也有比较抽象的。 凉拌菜花的做法大全
师:谢谢你精彩全面的回答,的确如你所说,全诗的确是围绕一个“观”字来展开的,“观”字之下,皆为曹操所见、所想之景物。但老师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要用一个“观”字,而不是“看”字呢?用“看”,岂不更“简洁明了”么?
生一:“看”字显得有点随随便便,和大海这样严肃壮大景致不太相符。
生二:“观”的话,相比于”看带有欣赏的意味在里面了,比如我们常说“观赏”。
师:没错,“观”这个字在《古汉语常用字典》与《现代汉语辞典》里都有记录,其不仅有“观看”的意思,还有“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的含义在里面,也就是说,“观”并不是普通的“看”,而是一种带有审美、玩味态度的欣赏与品味。我们试想一下,面对波涛汹涌,“水何澹澹”的大海,曹操并没有如常人一般显出胆怯或敬畏的思想,而是将其当作一幅画、一件艺术品一样地去欣赏玩味,这种气概,首先就非同一般!
2.诗歌第一句里的“东临”,是一种什么姿态,表达了曹操怎样的姿态、情感?
师:我们首先来看第一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里首先是交代了地点(碣石山)与目的(观沧海)。但曹操的到来,不是普通地路过,而是用了一个词“东临”,首先请同学们翻译一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我向东来到碣石山,登顶而眺望大海。
师:完全正确!但其实这里的“东临”,恐怕不是这么简单。因为我们现在去看碣石山,明明是三面环海,曹操为什么非得“东临”不可呢?何老师举一个例子:“鸿门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事件,故事说的是西楚霸王项羽在察觉到刘邦日益壮大的力量后,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在鸿门(现今陕西)设宴宴请刘邦,并计划于宴中杀死他。现在我们看看,项羽设宴,他是怎么安排座位的。根据史书记载:“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羽是宴会的主人,又凭着自己强劲的实力,目中无人,故而“东向坐”——坐西朝东,这是古代最尊贵的座位。“亚父”,就是范增,是项羽的得力谋臣,坐北朝南,可见地位仅次项羽。刘邦坐南朝北,在古时这是客位(照理来说,刘邦应坐亚父范增的位子)。而张良是刘邦的谋臣,地位再低一等,连座位都没有,只能“西向侍”。可见在当时,“东向”“东临”,是非常尊贵、地位显赫的人才能这样做的。所以曹操在这里用“东临”,其意义无异于是“君临”一样,面对大海的辽阔、神秘与磅礴,曹操仅仅用一个“观”字平衡还不够,还要“东临”,进一步打破渺小的个人与雄伟的大自然之间悬殊的平衡,甚至是来了一个“两级反转”,反客为主了!这就表现出曹操登山观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与胸中的万丈豪情。
3.诗中哪些是远景,哪些是近景?哪几句是写现实的,哪几句又是想象的
师:接下来我们看一看,诗人登上碣石山后,具体看到了哪些现实中的景物,哪些是在山上远眺看到的,哪些是近观时见到的呢?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思考。
生:在山上,曹操看到了荡漾的水波,高高耸立着的山岛:这是远处看到的景。同时,他又看到了树木郁郁葱葱地生长,岸边的野草长得十分丰盛茂密:这些景物是从近处看到的。
师:回答得相当精彩。水波、山岛、树木、百草这些景物,是作者亲眼所见而存在于现实之中的景物,在诗歌鉴赏中,我们把这类景物称之为“实景”。同时,荡漾的水波,生长、随风飘动的树木百草是动态的景物,巍峨耸立着的山、岛是静态的景物。这种写法就叫做—— 公司怎么申请
生:动静结合。
师:太棒了。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能让画面显得更有动感,更加生动活泼。那么这首诗写于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秋天,因为有“秋风萧瑟”这样的诗句。
鲍国安
师:没错!但是常言道:“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秋天,往往被视作枯败凋零的季节,人们的精气神也是低落的(同步大屏)。但为什么在作者笔下,秋天的景致反而呈现出“丛生”“丰茂”这样生机勃勃的景象呢?
生:(沉默)
师:好,我们暂时搁下这个问题,继续往后看。在接下来两句里,诗人描绘一阵秋日的劲风吹来,海面上的情况出现了变化,“洪波涌起”,也就是波澜壮阔的海浪不断地涌来,大家想象一样,劲风席卷,波涛汹涌,如果是我们此时立于山岛之上,会不会有一些惊讶,甚至有一些胆怯?可这时的曹操不光没有心惊,没有胆怯,反而他的兴致更加高涨了。现在我想问一问大家,诗歌中的第5、6两句,是写实还是想象?同学们能不能简要地描述一下这一景象?读到这样的诗句,又带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这两句应该是作者的想象,因为有一个“若”字,“若”是“好像”的意思。这句诗是说,日月仿佛就在大海中运行,而银河仿佛就在大海中闪烁着耀眼的光彩。
微微一笑很倾城电视剧发布会
师:你的回答很有灵气。的确,“若”是一个关键字,它的意思是“好像”,这与“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若”含义是相同的,说明接下来的两句诗都是作者自己的想象,在诗歌鉴赏中,我们把这种作者发挥主观能动性,于脑海中虚构出来的景物叫作虚景。那么这种将实景与虚景结合起来写的表现手法,就叫做“虚实结合”。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可以使诗歌亦真亦幻,摇曳生姿。
天空是蔚蓝窗外有千纸鹤 师:让我们想象一下这样一幅画面:随着一阵萧瑟的风声,突然涌起了滔天的波澜,我们惊叹都有点来不及呢,哎!可是正当我们要调转视线,去看那大波巨浪的时候,作者却突然不往下写了,反而是将这样一种神奇的境界展示在我们面前:太阳和月亮每天从东方升起来,绕天一周,又向西方落下去,好像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一样。星光灿烂的星河,斜贯在天空,它那远远的一端垂向大海,就像发源于沧海一样。太阳、月亮和银河可以说是自然界最辉煌、最伟大的形象了,可是诗人觉得它们的运行仍然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仿佛就是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这种博大的境界在古人的诗里是不多见的。
4.诗人为什么能有这样豪迈壮阔的想象?
师:接下来的问题是,曹操为什么能写出如此气势蓬勃的诗句?
生:(抢答)因为他打了胜仗!
师:很好,看来你的课前预习做得不错,的确,此时的曹操已经53岁了,这一时期,北方的大多地区,已被他平定,但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应该说曹操这次的征伐是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的,根据史书记载,其时“时寒且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余丈,乃得水。”(裴松之注《三国志》,同步大屏)曹操的一个重要谋士郭嘉就在此征伐中病死的,然而在这样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大约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彻底歼灭了袁绍势力的旧部,驱逐了乌桓的势力。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得胜回师经过碣石山时写的。所以我们可以想象,此时曹操的心境是非常激昂,乃至有些得意的。王国维先生曾指出:“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之所以能捕捉到如此广阔雄沉的“实景”,又能写出大海吞吐日月壮丽“虚景”,“虚实结合”,实际是以大海自比,抒发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