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沉吟,心忧天下 
——《短歌行》教学设计
洞庭湖的诗句
 
课前储备
有关常识: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拟乐府《短歌行》。所谓拟乐府就是运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从文题就可看出本文属歌行体,本诗共三十二句,每四句为一章,每两章为一节,共分八章四节。《乐府题解》根据《古诗》长歌已激烈,曹丕《燕歌行》有“短歌微吟不能长”,傅玄《艳歌行》有咄来长歌续短歌,一般都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长歌比较热烈奔放,慷慨激昂;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微吟低徊,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短歌行》既有短歌的微吟低徊的特,又有曹操独自的“慷慨悲凉”的风格。曹操传世的《短歌行》共有两首,本词属第一首。
有关背景:
史实背景:据考证,这首诗作于曹操的晚年,即东汉末年的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大败于赤壁之战以后。当时曹操已经53岁了,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文学背景:《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鲍国安宴长江曹操赋诗,锁战船北军用武,有一段曹操横槊赋诗的描写。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与孙权决战。是夜明月皎洁,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酒酣,操取槊立于船头,慷慨而歌。歌辞就是上面这首《短歌行》。
教学简案 
一、知人入诗:英雄诗人与英雄诗文
有人说他国歌歌词完整版治世能臣,乱世奸雄,也有人说他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他“外定武功”,统一中国北方,他“内兴文学”,开创建安文学,他集“英雄”“枭雄”“奸雄”于一身,雄视古今,他就
是被赞誉为“英雄诗人”的曹操。
他的诗有文气,有才气,难得的是大气,大气之中有英雄豪气,更有王者霸气,诗中有这样大气魄的人并不多,刘邦《大风歌》和项羽《垓下歌》异曲同工,只是刘、项二人“不读书”,只是“有天下第一等真情,方有天下第一等好诗”(袁枚),反观《短歌行》,曹操“以天下第一等好诗,抒天下第一等真情”。
二、吟读体味:言为心声与读出心意
学习方法:朗读是诗歌重要的学习方法,恰当的朗读方式便于更有效的理解诗文,吟读是一种有效体味诗文的好方法。所谓吟读,就是注重诗文的个性与情感,读的时候节奏比较慢,可延宕托音,重在读出情感意味。
在体味中吟读,在吟读中体味。(可加入鲍国安在《三国演义》中吟唱《短歌行》视频或音频)
朗读提示:要注意到四言诗的整齐与短促,要有节奏与轻重的变化,要有停顿与延长的变化,作者写诗“言为心声”,学者读诗“读出心意”,要读出曹操其人的气度,要读出《短歌行》
的韵味,读出诗文中的忧思与慷慨。
形式: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师生齐读等形式结合。
三、品诗论诗:怎一个忧字了得?
读诗贵要,妙在得法。身为桐城三祖之一的刘大櫆曾说“天下可告人者,唯法也。”阅读鉴赏古诗,应学会巧抓“诗眼”和体味“诗眼”,这样才能更好地领悟诗的丰富含义和感受诗的无穷魅力。对于本诗的学习,可采取“点——线————网”流程教学法,简单的说就是,以诗眼“忧”为基点,进而统领梳理本诗线索,然后探究分析“忧”的三层内容,最后以诗中的艺术手法汇融点、线、面,形成缜密、唯美的诗意之网。
1寻诗眼——发现诗文的情感基点
要点提示:诗眼,是诗歌精神的凝聚点,是观照全诗情感的所在。发现诗歌思想的凝聚点,即揭示诗的主旨,精炼传神的字,就能到“诗眼”。
文本提炼:寻诗眼,可采取“跳读——发现——提炼”的方法。就本诗而言,引导学生跳
读诗文,不难发现诗文中“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等句以情感贯穿全诗,因此,我们可以发现诗文的情感基点——,抓住此诗眼便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2忧在何处——梳理诗文的结构线索
紧扣诗眼“忧”,可引导学生对诗文四节分组概括,以“忧”字统领,进行诗文结构梳理,进而梳理本诗的线索:
忧思难忘——所忧为何——何以解忧——归心解忧。(意思切近即可,关键在于要紧扣诗眼进行结构线索归纳)
3忧从何来——分析诗文的三层内容
上一个环节重在梳理诗文四节的线索,只是浮光掠影,挈领其要,没有对诗文的主体内容进行分析。本环节重在沿寻线索,细化、深化、活化诗人诗文之“忧”,重点分析诗人所忧为何,从而进一步可以挖掘出作者的忧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消极悲悯,而是有一种渴求贤才、建功立业的慷慨之气,最后我们不难发现作者这“忧从中来”的“忧”有三层含义:人生之忧,
贤才之忧,天下之忧。
心忧人生:英雄联盟手游名字
诗的第一节中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样的千古名句,也为千古诗酒文化更添经典佳话。韩愈称喝酒为“文字饮”,苏轼称酒为“钓诗钩”,而本诗中这两个“酒句”,恰恰是“文字饮”,更是“钓忧钩”,巧妙的钩钓出了作者人生之忧。
关于诗与酒之缘,也可作为引导学生延伸思考的一个点,李白这样豪饮“金樽清酒斗十千”,“会须一饮三百杯”;杜甫亦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洒脱;思乡的范仲淹会说“浊酒一杯家万里”,“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旷达的苏轼更有“把酒问青天”,“一樽还酹江月”……)
作者的人生之忧,重点体现在第一节: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解读:魏源说得好:“对酒当歌,有风云之气。”曹操毕竟是曹操,所以这种“人生几何就变得厚重、大气,表达了要以短暂的人生成就人生伟业的宏伟理想。这里以“朝露”意象,写出了生命短促易逝,但不同的是这里难得那份慨当以慷的“慷慨”,诚然是曹操对人生短促的感叹,但他不是因人生短暂而一味消极亦或是及时行乐,而是感叹大业未成,因而产生一种时间的紧迫感,当及时努力,建立人生之伟业。宋人陈人杰曾说“抚剑悲歌,纵有杜康,可能解忧?”其实对于曹操而言,忧不在酒解忧,而在以酒泄真言。
心忧贤才:
关于贤才之忧,二、三节都有体现,我们以第二诗节为例: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解读:这里好似随口吟诵《诗经》之名句,这里除“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是作者写的,其余六句皆是用《诗经》之典,只因“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二句,巧妙的表达了曹操对贤才的渴望及礼遇贤才的内心诉求。虽名之为忧,但是我们又能感到这绝不是不思进取消极之“叹”,而是渴望贤才的进取之忧,实乃追求中的苦闷。
心忧天下:
“歌咏言,诗言志”,且看诗文的第四节一吐诗人望天下归心的豪放: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解读:这里的前四句景的描写,就是情的写照,就是现实的折射,一语双关,曹操这里的寓情于景,只是铺垫,蓄势待发。继而,以本笔法,再现自己求贤之心永无止境,以虚怀成就“高山之高,深海之深”,以礼贤下士的周公自励,由衷呼唤天下贤才来归,这四句诗感情丰沛,气魄宏伟,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和进取精神。千古诗人,只有曹操能让我们感受到者至今不绝的豪壮。
简而言之,诗文中紧扣一个“忧”字,微吟低徊,娓娓道来:生命之忧,这里有曹操作为一个诗人的人生短暂之叹;人才之忧,这里有曹操作为一个能臣的贤才渴求之叹;天下之忧,这里有曹操作为一个雄主的建功伟业之叹。
4何以写忧——聚焦诗文的艺术手法
本个环节,重在分析解读诗文中的艺术手法,并以此汇聚前三个环节的内容。应该说与上个环节相容相和,互为表里,可自然的放到第三个环节之中,亦可在最后总结对前面加以回顾。
    本诗中的艺术手法最为精彩的当属用典和比喻。可分类归纳诗文中用典句及比喻句,可要求学生用如下的表达方式:例句——释义——效果。
解读:引用典故不着痕迹,巧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思贤若渴的急切心情和成就一番伟业的雄心壮志
四、微博评论不了就诗改诗:改写五言或七言绝句
选择《短歌行》一个或两个诗节,改写成为五言绝句或七言绝句。
 
教学所得:蓝显示
《短歌行》诗文内容的学习所得:红显示
 
思路解说
《短歌行》作为曹操四言诗的代表作,不仅承袭了乐府短歌“低吟短唱,微吟低徊”的特点,重要的是它让我们在“慷慨悲凉”之中,感受到曹操宏伟的气魄,堪称曹操的标志性作品。学习本诗,要知人论世,要知人入诗,更要以诗观人,人诗合一。下面就围绕着教学设计中的四个环节,进行思路解说。
一、英雄诗人 ——“恨曹操,骂曹操,曹操死了想曹操”
教学导入环节——知人入诗,这里的“人”即曹操,这里的“诗”即《短歌行》,在这个环节设计中,凸显两个关键词:英雄诗人、英雄诗文。在导语设计上,力求贴近历史,贴近人物,简明精炼,让学生在学习聆听中,未进诗境,先入情境,感受到了一股英雄气。在《三国演义》中,关于曹操,有这样经典的评价“恨曹操,骂曹操,曹操死了想曹操”,这一句评价写实曹操,也写活了曹操,对后世影响很大。??著名红学大家王昆仑先生借用此评价来评王熙凤,“恨凤,骂凤,不见凤想凤”。这便是曹操的魅力:观三国风云,
枭雄也好,奸雄也罢,作为一代雄主,他足以傲视千古;思魏晋风骨,领袖也罢,诗人也好,作为英雄诗人,古今又有几人可比?《短歌行》作为雄主、英雄诗人曹操的标志性作品,在教学设计上,即便是导入,我们又怎能忽略“英雄诗人”、“英雄诗文”这些关键要素。为了更好的比衬曹操这位英雄诗人及英雄诗文,简单提及刘邦《大风歌》和项羽《垓下歌》,并加入袁枚的评价,在辨证阐释真性情与好诗文之中,引导学生由好诗文去看曹操的真性情。进而达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效果,所谓入乎其内,就是知曹操入诗文,这是本首诗歌教学的起点,所谓出乎其外,就是读诗文想曹操,就是以诗观人,这是教学的目的。
二、低徊微吟 ——“读出气,读出韵,读出忧思与慷慨”
诗歌教学最为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朗读,尤其是古诗文,好的朗读可以引领我们走进文本,可以让我们触摸于诗文之间的情感。在导入环节,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后,第二个环节——吟读体味,重在指导学生的个性化吟读。朗读是我们学生在学习诗文中最不陌生的,同时也是最容易形式化的环节,要提醒学生朗读绝不是简单的“认读”,它要求读准,读通,读懂,读出情味,读出个性。《短歌行》这种诗体的特点是“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
微吟低徊,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为此,通常的朗读学习法,并不能对这首诗进行情感再现,为此我选用古诗文特定的朗读法——吟读。关于“吟读”,可能有些同学并不清楚,教师要加以明确:吟读注重诗文的个性与情感,读的时候节奏比较慢,可延宕托音,重在读出情感意味,吟读是一种有效体味诗文情味的好方法。简单的说,所谓吟读,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跟着感觉读,陶醉其中,读出情味。为了让学生能有更为直观的体会,教师可以范读,也可以可加入鲍国安在《三国演义》中吟唱《短歌行》视频或音频进行对比参照,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四言诗的的整齐与短促,要有节奏与轻重的变化,要有停顿与延长的变化,这些学生在吟读的时候,一定会有驾驭不好的地方,教师要及时提醒,及时示范,让学生在体味中吟读,在吟读中体味,启发学生要“低徊微吟”中,结合“知人入诗”环节感受体味,要读出曹操其人的气度,要读出《短歌行》的韵味,读出诗文中的忧思与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