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CE 声屏世界2011/8&SCREEN
WORLD
近几年来,影视剧的“翻拍”充斥着荧幕的每一个角落,题材涉及古典现代、革命历史、武侠言情,无所不包。“翻拍”热潮已形成一股强大的气流冲击着电视荧屏,也冲击着观众的感官与思维。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翻拍”,更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主要体现在古典名著电视剧和“红经典”系列电视剧方面。就其观众影响而言,这两大类题材的“翻拍”电视剧承载着太多的历史元素和社会元素,无疑会引来更多的评论与探讨。
“翻拍”的制作理念及特征
对包括电视剧在内的文化产业来说,起决定性作用的,不再是个性的表现或风格的寻求,不再是审美的自律和主体的静观,而是制造需要、占领市场、获取利润。正是这样的逻辑,“翻拍”历史题材电视剧才形成了如此热潮。
多方位宣传策略,刺激观众的收视欲望。对照轰轰烈烈的“翻拍”热潮,奇观真是最恰当不过的形容。而这场奇观绝不是随机发生的历史偶然,而是传媒的精心策划每一部“翻拍剧”的宣传营销。从前期策划、拍摄过程到拍摄完成,各种传媒手段全方位占领着人们的生活,更综合、更准确和更全面的发行策略
唤醒观众的视听感官。新闻发布会、选秀活动、各种娱乐话题,这都是在前期宣传中必不可少的,常常出现电视剧还未拍就已经红透半边天的现象。以《红楼梦》为例,2006年,中影集团决定重拍《红楼梦》,并立即展开声势浩大的“红楼梦中人”的全国海选活动,历时八个月。这无疑为这部古典名著“翻拍”电视剧预支了收视率。而铺天盖地的娱乐新闻、海报、小道消息等等更为其增添了不少的噱头。在制作过程中,盛大的开机仪式往往安排在电视剧已经开拍后进行,接着安排记者进摄制组跟进采访报道,保持剧组的高曝光率;在需要大明星客串时,安排对明星的专访,满足观众的期待心理;将已经拍摄完成的重场戏的精彩片断剪成电视剧宣传片,组织各大电视台的会或者参加电视节,跟进电视剧的推广销售等等。电视剧完成后,参加节目交易会、新闻发布会、会等各种公共展示活动,充分利用广告媒体和网络资源,多方面争夺观众。整个电视剧的制作流程利用的都是现代的媒介宣传策略,全方位地刺激观众的收视欲望。从当下的情形看,历史题材名著经典的“翻拍”所利用的媒体炒作的方式丝毫不亚于任何商业性电视剧,而且变本加厉,无所不用其极。
求新求变,逆向攻略。经典名著“翻拍电视剧”在内容上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对原作遵循程度的把握。虽然很多观众讨伐翻拍剧时最喜欢用不符合原作作为批评,但完全按照原作呈现,非但是不可能的,也是无意义的,势必遭到观众的诟病。观众的“符合原作”的标准很大程度上是“符合原作带来的愉悦情感”,而绝不是期待一部仅换换面孔却毫无新意的新“旧”剧。
事实上,从“翻拍”电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制作者更热衷于去篡改历史,甚至对名著经典进行另类的解
读。比
如《三国》,全剧通篇的主要人物变成了曹操。原著中最初交代的是刘关张桃园结义,从而也奠定了传统的“忠孝仁义”思想,而该剧先交代曹操刺杀董卓,进而开始了曹操征战四方的发家史,我们从中看到的不是一个所谓的“奸雄”,而是一个充满智慧、勇气、魄力的真英雄。《红楼梦》通篇的解说、诡异的场景更是颠覆了一大批人对于原著的审美情感。在“红经典”的改编中也可以发现许多编创者创新求变的影子,像《小兵张嘎》中的嘎子成了个愣头愣脑的小“土匪”,《林海雪原》竟把杨子荣编成了座山雕的情敌,《红娘子军》被改编成了偶像剧等等,从中都能看到新鲜的东西。至于观众是否能够接受,制作者们似乎并无十分的把握,但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解读,甚至是杜撰,也许他们的目的在于去创造“另类”的经典。在当下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消费主义刺激市场的社会环境中,历史题材“翻拍”电视剧为适应电视市场理应做出相应的选择,在创新求存的同时也要接受观众的考验。
用高科技打造更为强悍的视听效果。对于当下热制热播的历史题材“翻拍”电视剧,尽管有诸多的批评与争议,但有一点似乎是很多人都不可否认的,那就是高科技电视制作技术带来的极具震撼的视听效果。电视技术的发展为电视剧制作提供了无限可能,特别是电脑特技的运用,在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翻拍”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毕竟,历史已成为过去,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难以完整地再现,后时代的人们只能从古迹或是遗留下来的书籍文本中去感受那时的氛围。而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电视制作者用三维特效技术通过画面合成将那些难以恢复的古代建筑、人物场景、战争场面等比较真实地展现
在观众面前,这无疑是对原著或是以前版本的超越,也是“翻拍”中比较成功的一面。以《三国》为例,筹备期长达五年,投资金额也创下国内电视剧投资之最,是中国电视史上迄今为止制作规模
徽柔被下药透视历史题材电视剧“翻拍”现象
□张喜红
热播冷评
文艺直通车43
VOICE 声屏世界2011/8鲍国安
绿萝花的功效与作用&SCREEN
WORLD 最大的电视剧,特效画面全景呈现了历史的厚重场面,堪称国内之最。据不完全统计,《三国》共有一万多秒的特效镜头,所有的特效耗时一年多,耗资超过四千万元。为了更真实地还原历史,以达到将场面完美再现的效果,首次应用了大规模的集技术,来表现千军万马沙场征战的镜头。三大战役———赤壁、官渡、彝陵,还有七十多场中型战役———长坂坡、定军山、过五关斩六将等,都经过恰如其分、画龙点睛的特效处理。为了再现“孙坚之死”“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三国》
经典桥段中的场面,在做船的特效时,制作人员不惜重金在摄影棚里按一比一的比例打造了几个真实的战船模型,而后在进行特效制作时,镜头中的天空、背景的山峰、水中的倒影、大规模船阵士兵、顺着风向的军旗飘飘等等,事无巨细,大量繁杂的工作,特效人员无一忽略,使千万战船水上攻的效果达到了真实与特效的最佳结合。①《三国》的视听效果的确不同凡响,后面的《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也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从社会影响角度评价“翻拍”现象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影视欣赏已经从以往的那种单纯的审美愉悦过程,变成了一种典型的文化消费形式。有观众认为,“如果没有翻拍,旧的版本就失去传承,就彻底走进了历史,成为一些人的陈旧记忆,翻拍可以使旧的版本重新唤醒一些人的记忆。好的题材需要新的演绎,题材如一座大矿藏,第一次挖掘由于技术条件必然会对资源利用不足,新的发掘就能够更充分地利用资源。”也有人认为应该理性看待,“关键在于看有无翻拍的意义,否则就是资源的浪费”。有观众认为,“在技术方面,原版电视剧远远不如现代翻拍;在思想性方面,原版已经在人们心中形成定格的方面不会改变,包括演员形象、台词、气氛等方面,翻拍剧比不上原剧。”也有观众认为:“对比之后才能有所鉴别,才能知道好或者坏,确定是否喜欢。“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同一个剧本,不同的制作者有不同的阐释,包括电视画面的选择、组接、特技制作、声音的安排处理等诸多方面都可以显示出制作者个人化的解读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引导着观众的视觉与思想。然而,其中存在的一些“硬伤”也是有目
共睹的。
商业化的操作模式,注重娱乐性,违背原著精神。影视产品的推广以前靠正面宣传,但是现在更多的是炒作,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推广来吸引观众的眼球,为“翻拍”寻“意义”上的依据,也为收视铺好噱头。“超越经典”常是制作单位对观众的承诺。诚然,尤其是古典名著电视剧,制作单位往往以“更贴近原著”等说辞来证明“翻拍剧”的合法性。众所周知,四大经典名著是中华民族的珍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如今的“翻拍”之作也相继亮相荧屏。新
《三国》给我们带来的是极其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心理冲击,这是旧版所无法达到的,但要说对原著的忠实程度,实在有些牵强附会。新版《水浒》也有这样的一个问题,旧版开篇介绍的是高俅的发迹,也明显地表现出了“乱自上生”的主题,突出了梁山泊英雄起义的合理性。而新版的开篇则交代的是宋江以及劫取生辰纲一节,似乎是在表明“乱自下生”,这不仅是对原著的悖逆,简直有点离经叛道的意味了。《红楼梦》通篇的诡异气氛和几乎纪录片式的解说,真令人有点似是而非,甚至是不知所以然。对于“红经典”翻拍剧,有的媒体将改编者的做法总结为“四大损招虐杀‘红经典’”:“虐杀招数一:无‘情’不成戏,虐杀招数二:随意注水稀释,虐杀招数三:歪曲英雄形象,虐杀招数四:反面人物人性化。②在这里,电视剧似乎变成了一场可以吸引大多数人参与的全民娱乐,传统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慢慢地被冲淡了。
消费观念浓厚,缺少文化内涵。四大名著之所以成为文学“名著”,是因为它们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其中蕴含了我国文化的精髓。为什么旧版能够深
入人心?因为旧版的台词、情节、人物皆引经据典,其内容与小说十分相似,人们在观看电视剧的过程中,把脑海中幻想的意境演化为现实景象,融入到电视剧里。所以,无论是对古典名著还是“红经典”的“翻拍”,都应该秉持一种传播文化经典的谨慎态度。但当下的“翻拍”现状却令人担忧,《三国》的语言通俗化后,或许没有了文言文的晦涩难懂可以争取到更大范围的观众,但语言也是对一个时代的社会文化生活各方面的反映,没有了语言也就等于没有了灵魂,作品本身的文化意蕴也就流失了,只能成为大众文化的消费品。新版《水浒》故事结构大幅度调整,随意增减戏份,特别是“感情戏”的滥用,都相距原著甚远,一部经典的文学名著电视剧似乎变成了刺激观众眼球的言情武侠剧。“红经典”系列“翻拍”电视剧很多也都面临着改头换面的处境,革命剧变成谍战片,甚至是偶像剧,经典气息荡然无存,文化内涵更无从谈起,顶多只能算是大众文化场域中的一道文化快餐而已。
表演个性化,形象塑造不饱满。人物形象的塑造成功与否是一部电视剧的关键所在,演员的表演则显得更为重要,表演的好与坏是人物塑造是否成功的直接因素。曾经的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电视剧,对于人物的塑造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不管是否真的能够传达原著的所有信息,但像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陈晓旭版的林黛玉、鲍国安版的曹操等都是被观众从内心认可的,也是对原著人物形象最为合适的解读。还有“红经典”系列的文学作品和电影,那些革命年代里的英雄形象,杨子荣、江、嘎子等
等也是旧版的最为符合时代特征和观众的体验认知。对于如今荧屏上对这些人物形象的“重塑”,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
文艺直通车
热播冷评
44
VOICE 声屏世界2011/8&SCREEN
WORLD
热播冷评
文艺直通车2011年伊始,国内多家电视台强力推出的电视剧《你是我兄弟》,以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为时代背景,讲述了北京胡同院里马氏四孤儿成长成熟、成家立业的故事。父母意外身亡带来的家族伤逝、兄弟四人无依无靠何以为生的悬念以及他们性格迥异带来的情感碰撞等剧情看点牵动人心,令该剧受到观众的追捧,凭借极具优势的收视率被媒体称为“开年最火电视剧”。
该剧取得的收视佳绩和社会反响归功于该剧较高的艺术水准,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从电视剧艺术创作的角度冷静地审看该剧,能看到该剧在情节设置、人物塑造、叙事话语等方面尚存在着一些缺憾。
情节设置:爱情戏喧宾夺主,兄弟情后劲不足王牧笛女朋友
父母的意外离去作为整个故事的激励事件打破了马氏四兄弟的生活平衡,从此,老大马学武肩负起长兄为父、养家糊口的重担。老二马学军遇事总是和大哥分庭抗礼,屡屡惹是生非,这让当家的老大非常头疼和担心。老大时刻想管老二,老二时刻想摆脱大哥的管教。借助格雷马斯著名的矩阵理论能看出,老大和老二在叙事层面上是矛盾对立的两方,其矛盾对抗成为驱动故事发展的主要内驱力。与此同时,两个人各自的命运以及之间的纠葛成为该剧的主要看点。
但剧情行进到他们成年后,叙事
重心开始偏向老二。老二与他的苦恋对象一枝花能否修成正果以及他们和英子的三角恋情将何去何从的悬念占了大量篇幅,替代老大和老二的矛盾冲突,成为该剧吸引观众的主驱动力。老大和老二之间的纠葛尤其是老大的戏份走到被削减和忽略的边缘,结果就是该剧着力表现“你是我兄弟”这样一种血脉深情的初衷在故事后半段没
有得到完全的实现。
得知一枝花罹患癌症后,为了不让老二伤心难过,也为了满足一枝花隐瞒病情的心愿,老大没有告诉二弟一枝花的病情,独自照顾一枝花,结果遭到老二的误会。老二在生意场上开始对大哥展开了一系列的报复,导致大哥的生意日渐萧条。从这里开始,该剧的情节设置出现了值得商榷的问题。
西洋参的副作用>历史学有哪些专业老大老二之间的矛盾冲突本来是贯穿整个故事文本的主情节,而且随着剧情的发展,兄弟二人之间的矛盾逐渐升级,二人之间的情感鸿沟也越来越深,从最初的抬杠、打闹发展到最后的举刀反目。二人在这样水火不容的情况下如何重归于好,应该成为构
电视剧《你是我兄弟》缺憾之探析
□胡超峰
的不足。先以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为例,在文学作品中的刘备,虽然显得谦恭文弱,但他是一个胸怀大志、心系苍生又富有谋略的人,他时时以匡扶汉室、仁德至上、拯救黎民于水火为己任,而且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末路英雄”。可以说,孙彦军版的刘备是相当到位的。而新版《三国》中由演员刘和伟塑造的刘备,则显得十分强悍深沉,喜怒不形于,临危不惧,逢乱不惊,再加上通俗的白话台词,实在无法使观众将其与刘备联系在一起。新版《水浒》起用的几乎大多都是所谓的“偶像派”演员,众梁山好汉一下子从风格上多了几分柔弱与时尚,那些“鲜活的面容”差不多都千篇一律。当然,更遭非议的还是《红楼梦》,通过轰轰烈烈的全国“红楼梦中人”海选出来的演员,首先在外形上就被观众否决
了。而“红经典”里的革命英雄,有的变成了“土匪”,有的变成了“特务”,一身“痞”气,满口哩语,如此的颠覆,对日后我国传统经典文化的走向是否会造成一种不确定性,值得探讨。
名著经典往往是随着历史的积淀而愈发显其价值的文化精粹,四大古典名著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奇葩,
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以说,历史上遗传下来的文学名著凝聚着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与智慧,是民族精神和向心力的一种标志。对于这类电视剧,无论是改编还是“翻拍”,都能从心理上引起广大观众的高度关注。而“红经典”系列是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代表作品,表现的都是新中国成立的艰难历程中,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美好生活浴血奋斗的故事。在现如今的社会体中,很多人都是从小就看着这样的文学作品、电影或是电视剧而成长起来的,难免对其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所以,在“翻拍”时,应当持一种极为慎重的态度,尊重历史,尊重原著,尊重观众。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栏目责编:曾
注释:
①《新版〈三国〉特效成片首度震撼曝光》,参见www.iyaxin ,2010年1月。
②顾小萍,邢虹:《说我毁坏红经典太不公平》,《南京日报》,2004年4月。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