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本词
2. 从文本的矛盾处,语言的角度理解全词
3. 品评苏轼的文化精神内涵
教学重点
从文本的矛盾处,语言的角度理解全词
教学难点
品评苏轼的文化精神内涵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定风波》,在八年级上学期我们学过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两篇都是经典名作,学习名作,必须有厚实的铺垫,也就是了解背景材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诵读,读懂词意
1.屏显:
背景资料(一)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
背景资料(二)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险遭杀身之祸,随后被贬至黄州。
背景资料(三)
1080年2月,四十多岁的苏轼,充黄州团练副使,是一个当地州郡看管的犯官。
《宋史》:轼与田夫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2. 听范读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定风波》。听读全词,整体感知
正字音,明句读。我给大家播放的是著名表演艺术家鲍国安的朗诵,请大家认真感受,看老艺术家是如何读出那份从容与淡定的。(播放鲍国安《定风波》音频)
3.读出语调的抑扬,读出语速的缓急,读出语气的轻重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鲍国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4. 个别朗读,学生指导,集体朗读
3、品语言,读懂词意
1.学习任务一:诵读《定风波》,扫清字词障碍,说说本词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师:针对字词障碍提问,有无不懂的字词?
参考:苏轼沙湖道中遇雨,吟啸徐行,雨过天晴,心态淡然
3. 我读这首词有很多疑惑,这首词有很多矛盾的地方,你们发现了吗?
中国古都举例:为何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学习任务二:生小组讨论,出文中有疑问处。
生可能回答:为何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为何用“穿”“打”这样新奇词语来写“林、叶”?
为何在雨中会有“吟啸”这种行为?
竹杖芒鞋,怎么会“轻胜马”呢?
“一蓑烟雨”指什么?
风雨”为何能“任”平生?
谁怕?怕什么?怕还是不怕?
“萧瑟”仅仅指是“风雨吃打树木的声音”吗?
雨停了天也晴了,为何作者却说“也无风雨也无晴”?
归去,归向何处?
学习任务三:请各小组阅读老师所提供的材料,自主选择问题解答疑问,并写在老师发的纸上,然后派代表上台讲解。
疑问一“穿林打叶”用一个“穿”字和“打”字,说明雨大、猛、急,而且小序中已说明“雨具先去”,即携带雨具的人已先走了,作者为什么不忙着避雨,而是“吟啸且徐行”?
引证资料:
(1)“吟啸”,即吟诗长啸,魏晋时期文人常以“吟啸”的方式来表达超尘脱俗、任情率性和卓尔不的个性,如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2)苏轼有言“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诗⋯⋯”苏做“和陶诗”百余首。
(3)《江城子》苏轼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
参考解疑:
骤雨中“吟啸且徐行”表现了苏轼任情率性、洒脱自得的特点。有如此性情之人做出这样的举动,看似矛盾,实则合理。
疑问二:在泥泞中,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怎会轻巧胜过马?
引证资料:
(1)竹杖芒鞋:竹杖:用竹子做的手杖;芒鞋:草鞋。这些都是古人外出漫游的常备用具。也指到处漫游。(百度百科)
(2)马:古代社会等级森严,出行工具是最能体现等级的标志,高头大马和八抬大轿就是这方面的极致。刘邦建立政权后,规定,禁止商人骑马。这个命令也叫做“贱商令”。除官员之外,一般老百姓,如果不是在牧区生活,平日要骑马代步,恐怕还是有些困难的。历史
上确实有不少朝代要求当官的以马代步,上朝、出行除了坐轿就是骑马,骑马就是官员的特权。唐朝宰相武元衡被刺客暗杀,他的马跑回家,家人才知道武元衡遇害,说明唐朝的高级官员骑马。宋朝宰相王旦,据说连为他牵马执缰多年的役卒都不认识。这说明,宋朝的宰相也是要骑马的,并且还有专门人员为他执鞭隧镫。— —节选自梁发芾的《骑马坐轿是官员》《百家讲坛》(红版)12年1月刊
(3)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 — —(苏轼《答李端叔书》)昕打一成语
参考解疑:
竹杖芒鞋代指纵情山水的生活,马代指官场生活, “轻”说明他无官一身轻。这句话表达了苏轼对仕途的厌烦,也表现了他喜好自然、无拘无束、潇洒从容的特点。
2013重阳节是几月几日疑问三: “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更是疑问重重,一是此句说披着一件蓑衣在烟雨中行走,可小序中明明已交代“雨具先去”,何来蓑衣?二是作者分明写的是“沙湖道中遇雨”之事,却为何牵扯出“平生”二字?
引证资料:
(1)蓑衣:蓑衣是劳动者用蓑草或棕皮编织成的像衣服一样能穿在身上用以遮雨的雨具,后来进入诗词作品,成为具有审美意蕴的意象,表达着诗人的思想情感。唐·张志和《渔歌子》词: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柳宗元《江雪》诗: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宋·苏轼《浣溪沙》诗: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蓑衣成为诗人笔下乡村生活的一道剪影,寄寓着诗人们对自然自在生活的向往或喜爱之情。苏轼写《定风波》之后半年又写《临江仙》词,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之句。
(2)【苏轼年表】
谢娜 怀孕北宋仁宗天圣元年 — —嘉祐八年(1023~1064)
1036年 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苏轼生于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
东莞旅游1054年 娶王弗
1057年 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4~1059.6)
1059年 举家前往京都
1061年 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
1061年 任凤翔府判官
英宗治平元年 — —四年(1064~1068)
1064年 任职史馆
1065年 妻丧
1066年 父丧;服孝(1066.4~1068.7)
神宗熙宁元年 — —元丰八年(1068~1086)
1068年 娶王闰之(王弗之堂妹)
1069年 返京;任职史馆
1071年 任告监管;任杭州通判
1074年 任密州太守
1076年 任徐州太守
1079年 任湖州太守;入狱
1080年 谪居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
1084年 往常州
1085年 往登州,任登州太守;往京都,任中书舍人
哲宗(1086~1100)元祐年间太后执政(1085~1093)
1086年 以翰林学士知制诰
1089年 任杭州太守
1091年 任吏部尚书;往京都;任颍州太守
1092年 任扬州太守;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1093年 妻丧;太后逝世;调定州太守;
1094年 往惠州贬所;谪居惠州
1097年 往海南;谪居海南儋州
徽宗(1101~1126)太后执政(1100)
1101年,北返;往常州;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
日逝世,享年66岁
(3)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要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4)苏轼入狱后,神宗皇帝为了试探他有没有仇恨天子之意,特派一个小太监装成犯人入狱和东坡同睡。白天吃饭时,小太监用言语挑逗他,苏轼牢饭吃得津津有味,答说: “任凭天公雷闪,我心岿然不动!”夜里,他倒头睡,小太监又撩拨道: “苏学士睡这等床,岂
不可叹?”苏轼不理不会,用鼾声回答。被贬惠州:苏轼写《惠州一绝》。
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被贬海南儋州:他在海边写下“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豪放诗句。(诗句译文:被贬到这南方边远的荒岛上虽然是九死一生,但我并不悔恨。因为这次南游见闻奇绝,是平生所不曾有过的)
参考解疑: “蓑衣”是虚写,表达作者对自由自在、恬淡自然生活的向往。此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雨,指政治上的风风雨雨。作者用一个“任”字,即任凭,意为我可以像对待眼前风雨这样从容应对任何一场政治风雨。同时作者用带有几分诗意的意象 — —烟雨,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同时又有几分潇洒的超然情怀。正如“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林青玄在《温一壶月光下酒》这篇文中说: “在烟中腾云过了,在雨里行走过了,什么都过了,还能如何?所谓‘来往烟波非定居,生涯蓑笠外无余’。”
疑问四:明确指出天气为雨后天晴,可作者为何说“也无风雨也无晴”?
引证资料
1.弱冠,父子兄弟至京师,一日而声名赫然,动于四方。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后以书见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 “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 —节选自《苏轼传》(《宋史》)
2.乌台诗案: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友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结果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绩显赫,深得民心。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 “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3.平生祸难:从时间上看(过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十年的贬谪生活,之后因乌台诗案,入狱103天。现在,被贬黄州,人生不自由。以后,预测不到的风雨更多,改贬汝州,后回朝;又外调到杭州,再回朝;又贬谪到颍州、惠州、儋州,再被召还,却死于途中。时间长达32年,被贬的地方之多达10个。
4.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
— —苏轼《灵壁张氏园亭记》
参考解疑:苏轼的一生有晴天,更有几十年风风雨雨。这一句反复使用“无”字,不仅音韵铿锵,更是将词人那种无牵无挂,无欲无求,任随自然之情,宠辱皆忘、超乎物外的旷达人生境界充分地表现了出来。在这样的痛苦风雨中,苏轼还能抱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