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出版与出版学
原中国书籍出版社副总编辑、副编审
北京印刷学院出版系教师
朱宇
中国蹦极的地方第一节 出版的定义和要素
本节学习要点:掌握出版的定义和要素。
熟悉出版过程的特点。
一、出版的定义和要素
我国很早就有出版活动,但近代以后才出现“出版”的概念。
最早在我国使用“出版”这个概念的是清朝末年的思想家黄遵宪。
在我国第一次使“出版”成为正式的专业用语的文件是1906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大清印刷物专律》。
“出版”的定义是:将作品编辑加工后,经过复制向公众发行。
构成出版的要素是编辑、复制、发行,构成出版行为的前提是作品。
复制是指以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行为。
发行是指为满足公众的合理需求,通过出售、出租等方式向公众提供一定数量的作品复制件。
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图形、模型作品,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编辑、复制、发行的关系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
二、出版过程
出版是一个过程,一个由编辑、复制、发行三个阶段联结而成的有序的过程,各阶段包括许多紧密相联的环节。
各类出版物的出版过程:
编辑阶段:信息采集→选题策划 →组稿→ 审稿→ 加工整理→ 整体设计 →发稿检查 读校样 →看样品
复制阶段:制作母本(印版或母盘等)出版资格考试→ 成批复制 → 包装
何猷君否认怀孕发行阶段:进货 →储运 →宣传 →销售 →结算货款
出版过程的特点:
1.具有明显的整体性
出版过程三个阶段(包括各个环节)相互依存,成为一个紧密联结的整体,缺少或者削弱
了任何一个阶段或环节,随便颠倒或搞乱各个阶段和环节的先后次序,都可能影响出版物质量。
2. 不同劳动的有机组合
出版过程三个阶段的劳动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编辑劳动的对象是精神产品,编辑劳动是精神生产劳动。
复制劳动是物化精神内容的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
发行劳动是把出版物输送给读者的商业劳动。
编辑劳动和复制劳动只能创造价值,不能实现价值。要使出版物潜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实现,必须依靠发行劳动。
第二节 出版与社会的关系
本节学习要点:
了解出版与社会的关系。
出版是应社会需要而产生,又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文化事业,所以出版和社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出版和社会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有决定性影响,即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作为出版活动的社会基础,对出版活动发展的方向、规模和水平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
二是出版活动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政治制度和政治环境,决定出版的命运
二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出版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是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提供了活力
出版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通过形成舆论导向、开展思想教育、促进社会整合对政治发展产生影响。出版对政治发展的重要影响,集中表现在社会舆论的导向上。
二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通过促进人们更新经济理念,推进经济的发展;通过传递各种信息,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
三是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通过发现、组织、促进先进科学技术的迅速传播,使它们尽快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同时通过对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和技术能力。
四是对文化的影响
通过推进文化积累、推动文化创新、加强文化选择、促进文化交流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
第三节 我国出版事业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本节学习要点:
掌握我国出版事业的指导思想、方向、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我国出版事业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我国文化事业的方向,也是我国出版事业的方向。
为社会主义服务,在本世纪头20年,就是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坚持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就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三、出版工作必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简称“双百”方针)是指:
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不应当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
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
社会主义文化是完全新型的文化,不能割断历史,不能脱离世界。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吸收外国文化的长处,要坚持我国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对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进行分析、鉴别,区分精华和糟粕,学习借鉴其精华部分,以利于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
四、我国出版业必须认真贯彻的重要原则是: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出版活动中的社会效益是指有益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出版效果。
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出版经营获得的经济收益。
二者之间主要是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五、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这是由我国出版工作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是由“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决定的,也是我国出版工作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必然要求。
只有整体质量不断提高和精品出版物不断积累,才能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六、我国出版工作的主要任务
我国出版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促进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满足人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我国出版工作的主要任务的具体内容是:
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宣传党的指导思想,是我国出版工作的首位重大任务。
传播和积累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
第四节 出版学概述
本节学习要点:
熟悉出版学的概念
了解出版学的发展概况。
掌握出版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
熟悉出版学的主要研究任务。
了解出版学的学科体系。
了解出版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出版学的兴起
(一)中国的出版研究
早在古代的出版事业中,从事出版工作的人就开始不断总结各种出版经验,并逐步形成有关出版工作的许多观念和理论。
从20世纪的20年代起,我国开始出现专门研究图书和出版的刊物《出版周刊》、《出版月
刊》。1930年9月出现了最早的出版研究著作——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翻译书《版权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出版工作的方针、政策,颁布了不少重要文件,这些是社会主义出版工作的理论结晶。
最早使用“出版学”这个词的是中国人杨家骆。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1983年,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在广西桂林召开出版理论研讨会,第一次正式提出要把出版作为一门科学来建设。
(二)国外的出版学研究
国外的出版研究成果对出版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1644年发表的《论出版自由》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著名檄文。
日本和韩国都是较早提出要建立出版学的国家。
二、出版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
最好的专业(一)出版学的学科性质
出版学的定义:出版学是研究出版活动的性质、社会作用、发展历史、发展规律和实际操作的科学。
出版学的学科性质属于应用科学。
直接服务于出版实践,有很强的实践性。
出版学是应用科学,不是一般的操作规程。
(二)出版学的研究对象
出版学的基本研究对象是出版物、出版工作、出版业及其相互关系。
三、出版学的主要研究任务和内容
研究出版学的目的是:把握出版工作和出版业的发展规律(包括整体的发展规律和具体的操作规律,以及各种出版物的生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以便按照出版规律要求,认真做好出版工作,发展出版事业。
1.研究出版关系:为了把握出版规律,就要研究出版活动和出版业里里外外的各种关系。
2.研究出版物:出版在社会中的作用是通过出版物发挥的。为了正确发挥出版的社会作用,就要研究出版物的共性和个性;各种出版物形成与发展的特点;出版物市场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出版物的类型、品种结构以及出版物的风格特与品牌形成的规律。
3.研究出版业:出版工作是社会文化事业,为了出版发展的全局和整体,要研究它的结构关系和发展规律。
4.研究出版过程和出版工作:对出版工作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出版过程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理论与实务的研究。这是出版学基本内容的主干部分。
5.研究作者、读者:谢颖颖整容作者是出版业的重要支柱。出版物中包含的精神财富,只有通过读者的接受才能转化成物质力量。
6.研究出版人才和出版队伍:出版事业必须依靠出版工作者不断提高素质,才能与时俱进,繁荣发展。研究出版人才特殊的素质要求、成长特点以及出版工作在人才培养上的特殊有利条件和特殊优势;研究出版队伍在人才结构和智能更新上的特殊要求;研究出版人
才培养和管理的机制以及制度的改革、创新。 雨天的心情
7.研究出版法规和出版职业道德:研究有关出版业的法规和道德准则。出版工作和出版业要遵循有关的法律法规,遵循出版职业道德的规范,才能健康发展。
8.研究出版管理:研究宏观上的出版行政管理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微观上的出版单位经营管理如何适应现代化、民主化、信息化、科学化的要求,改革各种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9.研究复制技术和复制方式的发展变化:出版学不具体研究各种复制技术,研究复制技术和复制方式发展变化的趋势,由此引起的对编辑工作和发行工作的各种影响。
10.研究出版市场和出版营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出版市场也在不断发育、壮大,市场竞争的激化,使出版业面临许多复杂的问题,要求出版业必须研究读者的文化需求、文化消费能力、购买出版物的动机和心理,研究与读者的各方面特点紧密相关的出版物市场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把握出版市场的发展规律并据此加强出版营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