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认证标准
1  标准
工行信用卡透支额度
类型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权重
标准
1.专业目标
1.1专业设置
0.5
1.2培养目标及要求
0.5
2.教学质量
2.1学生质量
0.6
2.2社会评价
0.4
张馨予露全乳有多大
3.课程体系
3.1课程设置
0.3
3.2实践教学
0.4
3.3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0.3
4.师资队伍
俄罗斯时间4.1师资数量与结构
0.5
4.2教学水平及教师发展
0.3
4.3科研水平
0.2
5.支持条件
5.1教学经费
0.3
5.2教学设施
0.4
5.3图书资料
0.3
6.学生发展
6.1招生
0.3
6.2就业
0.4
6.3学生指导
0.3
7.教学管理
7.1管理制度唐笑打武警事件结果
0.5
7.2质量控制
0.5
1.7个一级指标中第2项、第3项、第4项、第5项指标为核心指标。
2.各个指标的评价意见分为A、B、C三个等级,A表示“完全达标”、B表示“基本达标”、C表示“不达标”。
3.认证结论分为“通过认证,有效期6年”,“通过认证,有效期3年”和“不通过认证”三个等级。各等级的评价标准如下:
通过认证,有效期6年:一级指标中A≥6,C=0,其中核心指标全部为A。
通过认证,有效期3年:一级指标中A≥5,其中核心指标为A≥3。
不通过认证:一级指标中C≥3或核心指标C≥2。
2  标准内涵
1. 专业目标
1.1 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适应国家、地区与行业经济建设,社会文化发展及医药卫生信息管理进步的需要,符合学校自身条件和发展规划,有明确的服务面向和人才需求。
专业设置的依据和论证充分,有科学可行的专业建设规划,有相应学科作依托,专业口径、布局符合学校的定位。
1.2  培养目标及要求
专业培养目标明确,符合专业规范要求。
1.2.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知识和管理学、经济学及医药学知识,主要从事医院和医药企业的信息管理、信息服务、信息研究利用以及卫生情报分析、管理的综合性、实用型专门人才。
1.2.2  培养要求
本专业基本学制4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毕业生应达到的培养要求如下:
1  知识要求
1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2计算机基本原理和结构
3美术基础知识
4网页制作网站建设基本知识
5实用数据库知识
6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及构建知识
7信息系统开发和维护的基本知识
8图形图象处理的基本知识
2  素质要求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公共道德修养。
2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并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
3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4具有社会交往、处理公共关系的基本能力。
5思维活跃,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精神强,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3  岗位基本技能要求
1基本计算机应用能力
凤美国2计算机硬件维护维修能力
3计算机网络硬件维护维修能力
4程序设计能力
5图形图象设计制作能力
6网页制作及网站开发能力
7数据库应用能力
4  岗位综合技能或技术应用能力要求
1计算机维护综合技能
2图形信息化能力
3信息系统开发维护能力
4网页和网站开发技能
5数据库应用能力
2  教学质量
2.1  学生质量
具有较合理的知识结构,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 本专业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技能可参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核心课程及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积极参
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其它各类有意义的第二课堂活动,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2.2  社会评价
本专业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主要包括用人单位和学生继续深造的研究生培养机构对该专业毕业生评价较高,社会舆论对该专业反映较好,毕业学生对本专业给予正面评价。
3  课程体系
3.1  课程设置
本专业教学计划中主要包括下列五类课程体系:人文及社会科学课程体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管理学基础课程体系;经济学基础课程体系;学科专业课程体系。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设置必要的选修课程。本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管理学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可参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核心课程及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各类课程体系分述如下:
3.1.1  人文及社会科学课程体系
人文及社会科学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及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和大学英语课程。
3.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与应用、VC++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
3.1.3  管理学基础课程体系
管理学基础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会计学、管理学、财务管理、统计学、医药企业管理、医院管理学课程。
3.1.4  经济学基础课程体系
经济学基础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课程。
3.1.5  学科专业课程体系
学科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信息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工程、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
以上课程体系中的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必须开设的。各校可参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核心课程及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根据自身办学特自行设置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确定课程名称,还可以根据专业定位及专业培养方向不同设置各自的特课程体系。
3.2实践教学
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满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需要的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课程、见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多种形式。本专业必须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要不断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创造条件让大学生较早地参加科研和其它各类实践创新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校除在校内开展实践外,还要在医药企事业单位、研究院所等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外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医药信息管理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实验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得到锻炼。
3.2.1  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Visual C++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信息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数据库、网页设计、文献检索、数据挖掘。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应达到60%以上。
3. 2. 2  实验教材
应选用国家规划的实验教材或自编的有特的完整的实验教材。
3.2.3  实验学时
应形成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主干课程实验课学时与相应理论课学时之比大于等于0.5或达到180学时以上。
3.2.4  实验教学队伍
承担实验课程教学的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高级职称的人员应大于等于40%。专业主干课程相应的实验课教学中,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数小于等于25人。
3.3 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1 选题  毕业论文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紧密结合本专业的实际问题,综述不能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保证一个学生一个题目,使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注意通过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协作精神,尤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2 内容  包括文献综述、正文等,论文写作规范。
3 时间  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时间达到16周以上。
4 指导  指导程序规范,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不超过10人;有明确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执行规范,毕业论文的相关材料 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指导教师评语、评阅教师评语、答辩记录等 齐全。
5 答辩  至少有三位以上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人员组成答辩小组,答辩程序规范。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方向4  师资队伍
4. 1 师资数量与结构
4. 1. 1师资数量
具有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的教师数量以及符合本专业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师资结构,专业主干课程教师数量充足;学校整体师资数量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标准 教育部教发 2004 2号文 ,整体师资结构科学合理;应有具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历教育背景、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学术造诣较高的专业负责人;信息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工程四门课程每门至少有一名具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历教育背景的讲师以上职称的课程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