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I ROAD TRAFFIC
关键词:隧道运营;安全管理:应急管理
44路车事件真实I
高速公路隧道运营安全与应急管理
■文/于占强
1.隧道交通环境特点1.1视觉特点
最显著的特点是“黑洞”和“白洞”
现象。尤其是在晴日的白天,车辆接近 或刚刚进入隧道时,由于隧道内亮度降 低,所以从隧道外部或洞口处看照明很 不充分的隧道时,是一个黑洞,驾驶人 遇到这种情况时会出于本能反应采取减 速措施,这种现象称为“黑洞现象”; 出隧道时刚好相反,晴日的白天在隧道 出口因外部亮度很高,驾驶人驶出隧
道 时亮度迅速由弱变强,会出现眩光(尤 其是迎着太阳行驶时),也会对驾驶人 在瞬间造成影响,这种被称为“白洞现 象”。这两种现象对安全行车安全均极 为不利,是导致隧道交通事故的重要因 素,也是隧道入口、出口交通事故频率 高于其他路段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一部分驾驶员进入隧道后会 产生恐慌、烦躁的情绪和压抑的感觉, 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也容易导致驾驶员 操作失误,从而诱发交通事故。
1.2光照环境
在隧道中,如果灯具温、功率、 反射罩、灯具角度等设计、调试、安装 存在缺陷,容易让驾驶人产生视觉疲倦 (一般表现为照度过强或过暗),这一 点在长大隧道中表现更为明显,对行车 安全会造成不利影响。此外,隧道照明 的效果不仅取决于灯光的照度,还与以 二衬为主的背景反射率关系密切。
1.3环境噪声
隧道内的噪声主要由射流风机产生 的噪声和车辆运行产生的噪声组成,其
中车辆产生的噪声是主要的,即包括发 动机噪声(主要以大型车为主)和胎噪。 噪声经二衬的反射并再次与噪声源叠 加,一般可达60〜80dB ,如果重型车 辆在100d B 以上,会对驾驶人员的正常 判断和反应能力产生影响。
1.4空气质量
受节能减排“利益”的驱动,越来 越多的运营公司为了节能选择了停止射 流风机的电驱动运转,不论隧道长短一 律自然通风。长大隧道内汽车尾气不易 扩散,浓度会逐渐积累。如果驾驶人进 入隧道后不能正确调整空调运行方式, 这些有害气体将会进入车内,且不易被 驾驶人察觉,也会危及行车安全。
1.5路面特点
隧道内路面长期得不到降雨的冲 洗,日常养护也极少有清洗路面的行为, 车辆尾气颗粒等在路面的粘附比洞外路 段大,长此以往会使路面抗滑性能变差, 减弱车辆制动效果。
张瑞希整容前后2.事故直接诱因(1)
驾驶人员。根据公安部交管 局公布的交通事故数据,驾驶员操作失 误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一是驾 驶技能、经验的因素;二是适应隧道交 通环境的心理因素。
(2)
非法交通参与者。山区交通 不便,地方居民破坏隔离设施进入高速 公路行走较为常见。一种是借助隧道穿 越山岭,一种是在隧道口横向穿越高速 公路,两种情况都极易造成交通安全 事故。
(3) 车辆的因素。车辆操纵稳定
性不佳将更容易导致车辆失控:良好的 操纵稳定性可以保证车辆按照驾驶员的 意图调整方向、转弯以及躲避障碍物; 车辆制动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车辆从 运动到静止的行进距离,制动性能越好, 碰撞的可能性越低。
(4)管理因素。
一长得丑活得久是什么歌
是隧道管理人
员忽视隧道内某些设施损坏对隧道运营 的影响,未及时维修而致使交通事故发 生;二是养护作业过程中养护人员安全 意识淡薄,未按规定要求布置交通管制 控制区或随意进出控制区等,也容易引 发交通事故;三是当隧道发生交通事故 后,路政、交警部门未到场建立管制区 之前,可能出现二次交通事故。
3.隧道交通事故特点
公路隧道为特殊空间,具有封闭性、 不可及性、情况不明性、联络与救援困 难等特性,在通风、照明
和视距上均受 到限制,会造成司乘人员心理上的极大 负担,并且隧道内一旦发生事故,由于 其封闭性极容易酿成二次事故,带来重
大的灾难与伤亡。黄荷娜被判缓刑
(1)
连锁反应。当一个事故发生
之后,如果肇事者措施采取不当、随道 管理者预警不及时或其他交通参与者避 让不及时会导致二次事故,造成事故损
害扩大,救援难度增加。
(2)
事故应急处理具有复杂性。
首先,受隧道封闭、空间狭小、车辆密 集、人员集中影响,大型施救设备无法 展开、通信保障差、管状物通风(火灾 或危化品泄露事故)条件复杂等因素制 约,导致隧道内交通事故处理难度相对
122 •屮Mil 'S 新科技2021年第7期
ROAD TRAFFIC |i t路交通
较大(尤其是双向四车道隧道,救援通 道制约极大):其次,事故可能涉及多 个行业管理部门,救援时需多个管理部 门的共同配合与协调,整合不到位而出 现“龙无首”或“多头指挥”,均有 可能使决策失误而延误时机;最后,在 隧道路段,根据系统相关性原理,若 其中一条隧道发生事故,其事故后果往 往呈现区域性、放大性、扩散性。
4.建议采取的管理措施
4.1干预驾驶人的行为
入口处规范、醒目的警示、提醒标 识;入口情报板(建议两块及以上)信息提醒(远程控制,预编辑);进洞 口设置测速摄像机或模拟测速摄像机,降低车辆进洞速度;洞内适宜位置设置 变道抓拍、测速摄像机或模拟测速摄像 机,干预驾驶人超速、违法变道行为;洞口设置交通信号灯及大功率远程控制 广播:联合执法机构采用电子纠违措施 限定各型车辆应当行驶的车道;联合执 法机构采用电子纠违措施对所有隧道进 行区间测速;可与公安交管部门探索在 隧道内布置激光测距设备,并发出声、视觉警告信息,控制车距,记录违章:基于事件检测的自动化语音、情报板信 息提示系统及其他可被接受的声光瞥示 设施。
4.2改善隧道行车环境
洞口有清晰的端墙轮廓标示;洞内 设置清晰的标线(三条响胎实线)和有源或反光轮廓标;充足的进洞、出洞 震荡标线或彩防滑路面;集成CO、c o:、s o2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能见度传感器的射流风机,全自动实时 调整通风或按照事故类型根据预案实施 通风策略;集成自动传感器的自适应隧 道照明设施,白天自动调整各区间照明 强度,夜间人为设置照明参数:做好日 常清洁,定期清洗路面,降低污物附着,保证路面摩擦系数;设置轮廓反光环;选择适宜的涂料对隧道壁进行涂装,适
当提高反光率;选择可以降低视觉疲劳
和环境压抑感的涂装或景观;升级隧道
内的应急设施、逃生通道位置指示及使
用说明。
4. 3应急管理
(1)基于软硬件支持的智能操作
系统。按照一般交通事故、危化(火灾)
交通事故两大类,编制应急响应预案,
“一隧一预案”;将隧道按照一定的规
乔欣的家则划分成连续的区间(洞内:可以选择
人通之间作为一个区间,也可以选择车
通之间作为一个区间;洞外:互通之间
划分为一个区间或具备分流条件的站点
之间作为一个区间)。预案应充分考虑
事故类型、规模、发生的位置、通行状态、
所处地域、周边路网、救援路线(各入口、
各中央分隔带、各车通、各交通中断区
道路)、分流(疏散)路线,相关情报
板(洞外、洞内)、风机、车道指示器、
卷帘门、广播(洞口、洞内)、消防、
照明、相关收费站管制的联动;外部考
虑与周边路网、执法救援机构的联动。
(2)自救引导。一是通过隧道监
控与通信系统引导肇事车进行积极自救
或应急处置,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二
是通过监控系统查车牌对应的驾驶人
,通过手持终端引导肇事车进
行积极自救或应急处置:三是通过广播
(洞内效果可能受限)及洞内情报板推
送信息引导全部交通参与者自救(主要
以弃车疏散为主)。
(3)在洞内电缆沟及加宽段按一
定间距预置路锥并做好日常维护,突发
紧急情况时,驾驶人可随手取用建立警
戒(警示)区。
(4)长大隧道设置符合管理需要
的专职保安人员,一是负责日常巡查,
二是在紧急情况下第一时间做出应对。
(5)结合周边路网及站区设置,
可研宂全自动化的信息发布(本路段与
路网)与路拦、引导标识一体化设施,
在交管部门的指挥下,一键启动,及时
中断交通或远端分流。
(6)将各路段机电监控系统并入
路网及属地执法机构,实现资源共享,
便于警情预判和应急调度。
(7)日照条件比较充足的地区,
有条件可在隧道口或隧道之间增设减
光罩。
(8)重点评估隧道内供电系统的
耐火等级在火灾情况下的持续供电能
力。一旦失去电力供应,隧道照明、通
风、供水、信息发布等系统将全部瘫痪,
十分不利于隧道火灾事故救援。
(9)隧道危化品泄露及火灾事故
的应急处置难度极大,情形也较为复杂,
预案只能确定一些原则性的事项,对该
类事故灾难控制、救援有着重要影响的
管状物通风策略、逃生通道开闭等情形,
只能根据现场情况由指挥员现场决策,
但关键仍是初期自救和应急疏散。
(10) 有条件的企业可以探索交通数
字孪生技术在隧道中的应用,充分利用交
通工程模型、交通传感器、历史和实时数
据,汇集交通工程学、人工智能、大数据
等多学科、多尺度、多维度、多概率的数
字交通还原和仿真过程:旨在虚拟数字空
间中对现实交通概况(人、车、路等多元素)
完成映射,从而接近真实的反映交通实体
在全生命周期的运行过程。
5.结语
高速公路隧道运营安全管理应当坚
持预防为主的原则,科学辨识、评价风
险因素,开展风险预控。按照设计规范
设置、养护结构和附属设施,按照交管
部门或专家意见适当增设容错设施,降
低事故发生概率,减小损害后果。结合
路域特点、路网特点和周边应急资源制
三级影星定有针对性的应急处置方案并加强演
练,检验预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确
保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响应、科学
处置,最大程度上保障交通参与者生产
财产安全。
(作者单位:中交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21年第7期•中国高新科技123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