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云伟近况经济学博士李晓鹏劝年轻人不要炒股
年轻人,你活着不是为了观察K线做布朗运动 ——从“全要素参与分配理论”谈股票市场的赚钱陷阱 作者:李晓鹏 2014年12月30日 19:23
普通人千万不要买基金
这篇文章本来是该两年前写的,奉劝大家不要去玩股票。因为那个时候我的《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这本书刚刚出版,里面用“破坏性要素参与分配”的理论来分析了中国经济。在写作过程中我发现这个理论也可以顺便用来解释股票市场,让大家看清楚股票市场的本质。但当时的大盘指数才1980点,我怕写出来很多人会被我“忽悠”,把手里的股票“割肉”卖掉,回头会恨死我。所以就忍了。
现在股市终于涨到了3200点,差不多可以写这篇文章了。
我的观点很简单:股票市场不是年轻人应该去的地方。对年轻人来说,玩股票就跟爱上赌博一样,是在浪费生命。年轻人最大的资本是自己,一旦把自己有限的积蓄投入到股市中去,就会被行情的波动死死的抓住,然后在里面虚度光阴:原本应该学英语的时间,却拿来研究波浪理论;原本计划去听一场学术讲座的,却跑到证券公司去被各种股票大师洗脑;原本可
以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一些,却敷衍了事然后偷偷打开行情软件看股票;原本可以在自己喜欢并擅长的领域取得成就的,却跟成千上万的“股民”一样天天守在电脑前面想着一夜暴富,沦为庸碌之辈。
总之,炒股,你损失的不仅是钱,最重要的是会耽误你自己最宝贵的财富——个人才干的价值提升。而后者才是你可靠而长远的财富来源。
我进入股市的时间是2006年7月,也就是我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因为几个月前中国股市跌破了1000点,许小年吴敬琏等人炮轰中国股市还不如,应该推倒重来。我却觉得被他们轰到1000点的中国股市的价值被严重低估,到处人推销我的观点,但是没有人相信,所以就自己人借了10万块钱去炒股。本来打算早点进去的,但是因为硕士论文的事情折腾了好久,答辩通过的第二天我就去银行开户了,这时大盘已经涨到了1500点了。
总之,就是这么误打误撞,不经意间,竟然闯进了中国股市历史上最大的一轮牛市之中。那个时候挣钱真好挣啊,不管买什么股票都在涨。每隔几天就能撞见一次涨停。但是我并不满足于跟着大盘涨,还想赚的更多。就开始买书来看,把什么《股票作手回忆录》《波浪理论》《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等等有关股票投资的“名著”都翻出来看了一遍。
那个时候就有了一种幻想,觉得股票赚钱很容易,以后就可以靠这个吃饭了。也就懒得去工作,此前还打算自己跟几个朋友一起创业的,那10万块钱既然被我用来炒股了,创业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2007年股市到6000点的时候,我大概赚了有20万。上证指数涨了300%,我挣了200%,没有跑过大盘,但是也很令人满意了。毕竟那是借来的10万块钱啊。我大概在4000点的时候,就已经把钱还给别人了,所以剩下的钱就都是纯利润。而且这一年的吃喝也都是从股市里出的。如果从这个时间点来看,我一年零三个月挣了20多万,对一个硕士毕业第一年的人来说是很不错了。
但是当大盘指数从6000点开始下跌的时候,我这过去一年多挣的钱就开始一点一点往回吐了。这时候我发现,自己曾经非常得意的那种“炒股技术”,没有一个是真正有用的,买什么股票都在跌。吐啊吐,吐啊吐,一直回吐到3600点,亏得还剩不到十万块钱了,终于受不了,斩仓出局,把剩下的钱全部转回到了银行卡上。退出股市。这个时候算下来,我接近两年的时间,实际上只挣了大约10万块钱。即使纯粹算一个收入帐,也变得非常不划算了。
更要命的是,这个时候我再去工作,就变得非常困难。因为同年毕业的同学们,都已经工作了一年多快两年了。一般很好的大公司大企业会给应届毕业生提供一些很好的岗位,一旦不是应届生,就会对工作经验有要求。我既不是应届毕业生,又没有足够的工作经验。连续给一些大企业投了一轮简历,没有收到一个回复。那个时候真的好惨啊,别说面试什么的了,连面试通知都没有一个。只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小公司给了我面试机会,我跑过去一看,好多都是骗子公司,有做传销的,还有忽悠人炒外汇的……当时觉得自己前途一片渺茫,本来是重点大学的本科、硕士毕业,混了两年变成这个鸟样,哎,有何面目再见人呢?
可以在家做的兼职这个时候没有办法,才想起来重新回学校去读书。还好我考试的功力还是在的,经过几个月的准备,终于考上了博士。后来突然就一帆风顺起来了,去了剑桥、去了哈佛、去麦肯锡、出版《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瞬间整个人都变了,从一个到传销公司工作的无业游民,变成了一个集各种高大上于一身的学者。期中考试复习方法
这一段经历,让我刻骨铭心。我知道了什么叫做“珍惜生命,远离股市”。
人的一生,从20岁到30岁之间这一段时光——如果你不是富二代或者官二代的话,是比较难熬的。包括像任正非、柳传志、马云、刘强东这些白手起家的大牛人,他们在这个年龄也是生活比较黯淡的。因为这一段时间,从学校这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走进社会了,要自食其力了,但是资历、经验、关系网络什么的都不够,付出和收获很不成比例。不管是创业还是工作,其实都很难。你的个人期许和社会对你的承认程度,往往有很大的差距。
这段时期其实不是一个学习了很多年以后,开始收获的时期。应该是一个一半工作、一半学习的时期。就是说你即使去机关企业工作,你这种工作也带有学习的性质。所以机关企业并不会按照你的付出程度支付“足够”的报酬,因为你的工作能力各方面还很不成熟,他们同时也在为你提供一个学习进步的环境。严格来说只能叫做“半工半读”。通过一段很长时期的“半工半读”之后,等你对于本职工作十分擅长了,人际管理的资源网络也比较健全了,才能度过这一段考验期,进入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时期。
十堰怎么读如果不考虑家庭因素,同龄人之间在20岁到30岁这段时间并不会拉开很大的差距,都差不多,工资高点低点也就是那么一点,农民工和硕士毕业的收入差距不是很大。没有飞来横财的话,大家都过着一样平凡的日子,默默的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着、努力着。但是过了30
岁以后,差距就会拉大了,成功的人可能非常成功,变身土豪名流,而没有进步的人可能会原地踏步,还是原来那样的地位或收入。这种差距可以是天上地下的区别。
正因为如此,年轻人如果把时间放到炒股票上去,每天被行情的波动折腾得对本职工作心不在焉,最大的损失不是钱,而是耽误自己能力素质的积累。对于那些一无所有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最值钱的东西是自己的学识和才干。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