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基申请延期结题
青基是国家级科研项目中对青年人最友好的项目。那么问题来了,博士后申请青基肯定利弊都有。个人能想的利:1、利用博后平台,出完成青基任务,为以后再申请基金做准备。2、有些高校的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有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要求,在博后期间的主持项目来满足这一条件(此条是否可行有待商榷)。个人能想到的弊:浪费唯一的机会,在以后入职普通高校的时候受限制。
美女奥运会在博后期间申请青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普通人千万不要买基金先说本人利益相关,在割韭菜大户做博后期间拿了青基和博后面上,而现在基本是留不下来的。中间多次思考过题主这个问题,但就这种情况下,说个人结论:利大于弊。
中国所有省份的简称摆数据就不多摆了,原因很简单,例如十年前房价飞涨的那个时候,也有专家摆了数据说房产过剩,大家一看数据其实也懂,但现在结果也清楚,没上车的人,现在恐怕上不了车了。为什么?因为政策是人定的。抱歉,其实不想把学术上的事情跟房价相提并论,但是我想强调一个问题,有时候趋势分析和政策分析要比数据分析稍微可信点。当然,基本的数据还是
要摆,没有基本数据就是扯淡。要摆就摆那种大家公认的,从每个博后到他的导师都意识到的数据:青年基金的资助率,已经跌到了XX%了。能耐心点进答案的人,这个数据肯定了解过,不多介绍。这就叫稀缺性,任何东西一旦跟稀缺性沾染,就质变了。
俞灏明杨幂青年基金给博后带来了什么?我认为包括但不限于:留校的可能性,科研第一桶金,外界一定的认可度甚至是自我认可。我觉得这几个主要因素可以决定大部分人的选择:
(1)没有青年基金的博后怎么留校?每个做博后的博士都不是用爱发电,去了一所自己不熟悉的高校搞个非文凭的经历,其实无论大家嘴上怎么说,心里都想着留校的可能,但,没有青年基金就不行。博后期间的青年基金是否会影响到你今后的出路,其实这是一个次生问题,原生问题是,你为什么要做博后?牛逼的人,大部分不做博后的。基本都是稍微好一点地理位置好一点水平的高校都无法拿到教职,然后愿意用下一个两三年换新的可能。这,就是赌博。你下赌注的那一刻包含了许多次生隐患,其中就有这个问题。赌了就要有赌了的姿态,不借助好的平台拿到青年基金而想着快点出站下家,我觉得自己当时就不该赌的。更别说有的人是冲着大牛做博后,你一个青年没拿,大牛心里真的觉得你是那块料?反正我们这边有点这感觉,申报青年,导师不会去过多关注,但你拿了和没拿,
他对你的态度完全不一样。此外,博后期间能申请的项目机会其实没那么多,晃一晃就过去了,然后你再挑挑,估计出站都够呛。对,从留校说到出站问题,原来出站也成了问题,前阵子听说博后退站是要退钱的,真是吓到我瑟瑟发抖。我们这边,2年合同是省基金或博后,3年合同一般就是国家级了。即便你签了2年合同,你敢放弃青年基金这个机会?最后可能留校的梦都没挨着,反倒搞得一把年纪不敢退站只敢断薪水延期了。二十五二十一编剧
(2)做实验要钱,发论文要钱,劳动力要钱。钱真的很重要。青年基金不多,20多万,但博后基金呢?专门为博后设置的基金,我拿的时候,二等还是5万。但5万块(现在8万)掰开了花,实验费用、会议费用、差旅费用还有论文发表的相关费用。这样一算,很多时候根本不够用。直到拿到了青年基金。直接在原来的学校里面通过博导联系了几个学生开始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写论文。这个过程中,最最重要的就是,一切由自己说了算。我的博后导师经费也是多的花不完,但这不代表他会乱花,更不代表我这个非他培养的博士,花费什么都可以理直气壮得他出钱。我拉不下那个脸。一切的改变都是从青年基金的二十多万开始。很多人不信,是因为没有缺过钱,因为一路跟随着导师的步伐,导师一路支持,包括财力。但说实话,真的想做自己的一些小兴趣,而且不符合导师利益的,只能靠自己的经费,或者靠自己厚脸皮去导师要,你必须做出选择。青年基金对于青年教
师太重要,所以现在大家强调的重点反而不是这个钱。但说实话,这个钱,真的能让穷博士彻底改变科研方式。
(3)认可度这方面不多说了,千人千面。至少我觉得,有点作用。博后是个啥,大家都懂,都没尊严。如果你没很多好文章,还没有好项目,你知道身边这帮人怎么看你么?有人觉得没啥事,但有人觉得活得不舒服就要想办法。我更想说的是最自我认可的提升。“项目负责人”这几个字,对你是有激励和鞭策作用的。别人不把你当回事,求你把自己当回事。合理利用经费,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开展些研究。即便这样之后也是以退场作为落幕,不遗憾。
此外肯定还有其他一些好处,例如说借助好的平台在年龄期内拿到国家项目。现在延期的博士很多,动不动出来就30了。这种时候你想继续科研之路,还有选择的余地?相反,如果你30还去普通高校做讲师,是可能面临一直拿不到青年基金的危险的。而博后,给你提供了好一些的平台,你不用,本身也是一种损失。
以上是说该拿青年基金的理由,当然也要直面弊端。留不下来被割了韭菜咋办?肯定是个大问题啊。但我身边的例子看,大家都到了不错的下家。所以说,哪有什么人关心这个
韩国明星整容前后问题,大家担心的只有一个:今年的资助率到底能不能提高点?。。。这种事情,其实就是说出来雷声大,但其实看看本质,大部分是符合普通人利益的。一如当初那么多人骂博后/专职的割韭菜行为,但是大部分人最后还是降了个档次又开始过得有声有起来。真正错的,是割韭菜大户的欺骗性行为,如果他不骗你,你自己进来,那是正常的赌博哈。目前看来,国内的韭菜大户都回到了正常的赌桌上了呢。
题外话还是要说,算对本文最前面一句的呼应:政策才是我们的最大变数。现在可是连铁饭碗都打破的年代,年代和政策变得多快,大家心里有数。其中的底层逻辑就是,国家需要大家卖力做贡献,这是国家利益哈,任何人不要去越界;懒,也不行。就政策方面,我唯一能想到博后不拿青年基金的利好政策是:国家突然加大对青年基金的资助力度,放水了,这样以前的人就感觉到不公平。除此外,我能想到的政策基本是要求大家尽早拿项目、尽早出成果而且是具有个人特的体系成果。另外高校人事制度职称制度的改革如火如荼,因为一个青年基金卡死你不上岸这种事,未来再看把。
兴许是我乐观吧,我喜欢关注科研的政策走向。最近党报开始向学阀开,这是个态度。跟国家基本利益有关。所谓的稳定啥的,我奉劝各位不要沉迷哈。这个真跟公务员不一样。
国家需要的科研体系是有活力的,可以具有很强流动性的;越到后面越是靠硬东西吃饭,包括论文、项目和专利等。你不先拿,别人就抢了,就这么简单的逻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