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长经历与心得:眼界高于能力,能力大于所得
         
计算机初体验
    初中时,学校买了几台据说是苹果的电脑(其实就是一个键盘加显示器,主板内嵌在键盘下),于是我便有机会见识到计算机。但因为属于珍贵的教学仪器,一般人不能碰,所以这些机器的最终命运就在尘封的办公室里报废了。
    1992年刚上高中,父母拿出积攒的3000元给我买了一台286,没有硬盘,只有五寸的软驱,绿的单显示器,内存也只有几百KB。就这样,我开始了第一段真正接触计算机的时光。因为没有硬盘,所以每次启动都需要先把启动盘插进去,系统引导完毕之后,再换一张应用程序的软盘进去。没有硬盘是个大问题,很多程序的使用都受到限制,结果当时电脑的最大用途是玩一些简单的游戏,比如输入速度比赛游戏和俄罗斯方块。
    虽然没写什么程序,但我还是对电脑情有独钟,因为能在上面实现很简单的操控感。
孝敬长辈的名言
大学的收获
    1996-2000年,我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大学期间的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一些朋友,大家一起凑钱买电脑,一起(其中三个人)组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获得了全国一等奖。后来又参加了两次美国大学生建模竞赛,记忆最深的一次是在春节期间参加的,大年三十那天,大家一起在学校招待所吃煎饺,看了几眼春节晚会,就开始连续72小时的封闭比赛。结束比赛,在清晨走出招待所的时候,有一种沉甸甸、晕沉沉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比获奖的时候要强烈很多。
    十年后的今天,当初一起凑钱买电脑的其他三人,一个在深圳腾讯担任技术骨干,最早做企业IM;一个在上海,放弃学位,和同学一起创业做在线卡拉OK网站;一个在北京,华丽转身,掌管百亿的基金。虽然天南海北,但大家偶尔相逢,还是那么亲切。这也是大学四年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我们都在各自的领域追求梦想、追求兴趣、追求热情所在。虽然无法去界定何谓成功,但我认为对于梦想和兴趣的追求,是我们这几个人还都生活得很惬意的原因所在。
这十年的职业生涯
    工作的这十年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三个不同的阶段,那就是漂泊、稳定、重塑。
推荐熬夜看完的电视剧
漂泊
    1999年冬,大四工作的我只投了一份简历,面试了一次,就定下去华为。我问面试官:“我是适合做技术还是适合与人打交道?”当然,我并没有得到答案,但是却成为若干年后不断萦绕在心头、左右我工作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华为差不多7个月后,就因为个人原因婉谢领导的好意,选择离开,从深圳只身前往北京。
    到了北京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风险投资成立的科技公司,专注于做多功能的机顶盒产品。工作气氛不错,我也遇到了职场上第一位导师。当我还在深圳时,他就只凭一份简历和一个简短的电话认定我是他需要的人选。在这家公司一年多的时间,我从他那里学到了如何“通过代码证明自己的观点”。其实也很简单,任何时候,有猜想或者怀疑的时候,写一小段代码证明之,不要有太多假设和潜意识。所以后来我在带一些员工时,也是让他们用尽可能简单的事实或者代码证明他们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坐在那里空想。现在想起来,这倒与极限编程和互联网中常用的快速迭代反馈有一些相同之处。在这里,我完成了从一个学校人走向社会人的过程。
    这家公司一直没有产品推向市场,更多还是Demo,这和我“写一段代码,供千万人使用”的毕业理想相去甚远。后来经同事介绍,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招人做Linux手机,从此我开始了六年的摩托罗拉生涯。当时是2002年7月底,我唯一强烈的感觉就是漂泊不定的日子终于要结束了。
稳定
    在摩托罗拉的六年,是一段非常快乐的时光,我亲身参与了一系列优秀产品的研发,从一个初级工程师最后成长为50人团队(包括20名实习生)的经理。
    期间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看到一款产品从ID设计到编码、测试、发布,直到成为街机。那种感觉,充分满足了我“写一段代码,供千万人使用”的理想。据说当时最火的一款手机卖了300万部,我们经常环顾四周,能看到若干人手持透明盖的手机打电话、发短信,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其实技术人员是很容易满足的族,不是吗?
    在后续的部门重组中,我们开玩笑说,从地方军阀变成正规军,钱多人多。鼎盛时期,全球产品团队多达千人,队伍遍布中国北京、美国、印度,开会时间都很难协调。现在回
想起来,还是比较赞同“小团队”的做法。人,并非越多越好,尤其对于以软件工作为主的手机项目。因为团队太多,所以协调的成本很高,有一些人员专门做“传声筒”,任何的决定都很难迅速推行。在队伍壮大的同时,我们也要面临重新定位,从以前的多面手,逐渐变成螺丝钉;从前的掌控感,逐渐变成迷失感。
    在部门扩大的时候,我又得到一个机会,就是组建自己的团队,做部门内部的产品测试。测试本非我兴趣所在,但是想到有机会组建团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架构团队,进行团队文化的塑造,和一年轻有为的人一起共事,还是很开心。当队伍扩大到50人(包括实习生)、全职员工超过30人时,有一天晚上我对自己说:“从没有想过我竟然能做一个部门的经理,原本以为自己没有那种气场,没有领导风范。”我在整个学生生涯做的最多的其实就是“卫生委员”,说白了就是协调打扫卫生。小学有过唯一一次在众人面前发言,当时我非常紧张地读完预先准备的发言稿,然后走下台。台下有多少人,我浑然不知,只觉得紧张坏了。所以说工作是一个很好的媒介,通过与人共事,逐渐可以认识到冰山下面更隐秘的自己。
    测试部门日渐成熟,几个分管的团队领导也都各司其职,但我的失落感,还是逐步增强。
一方面因为自己兴趣并非在测试,整个部门流畅运转时自己反而难以到更多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因为全球团队日益庞大,之前对于整个系统的掌控感消失殆尽。所以在工作六年后我逐渐萌生去意。
    2007年在智能手机发展史上需要大书特书。首先是iPhone的诞生,使我们这些原本以为站在世界前沿的人第一次感觉到了“土”。而在iPhone宣布之后,GPhone谣言也满天飞,直到后来Android宣布推出。我隐隐感觉到一个新时代在诞生,只是没想到这个时代来得这么快、气势这么猛。其实我想所有员工都不免有同样的感受,若干年的光鲜似乎一朝就要蜕尽,再看我们正在做的一些产品,着实很难有以往的自豪感可言。
    在读完Visionmobile那篇分析Android商业模式的文章之后,“移动互联网”算是第一次真正深深地触动了我。我到当时的领导说:“移动互联网是未来,我们应该抓住这个趋势。”从那之后,一定要做移动互联网的念头就深深植入我脑中。有时甚至想,距离移动互联网近一点就好,慢慢来。
    2008年9月底,我离开工作六年的摩托罗拉,追随之前在摩托罗拉的领导,加盟了一家创业公司。他是在2007年加盟的这家公司,做的恰恰是和Android密切相关的开发。当时我
关于大自然的诗句隐约就有种感觉,苹果的iPhone和Google的Android,是未来若干年移动互联网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平台。所以,要拥抱移动互联网,就得至少拥抱一家平台。Apple给第三方的公司空间小,只能做应用程序开发。所以,拥抱Android是明智的选择。
重塑
普通人千万不要买基金    当在巨型公司逐渐迷失时,想回“自我”和“掌控”的感觉就越发强烈。这也是我离开摩托罗拉,加盟一家创业公司的内在动因。
    在随后的两年,在这家公司,我从事的工作是SDK的发布和开发者社区推广。这个与我在摩托罗拉中间两年的经历类似,所以做起来也是驾轻就熟。自己也借着这个机会,在各种大会以及各地奔波宣讲,辛苦之余,有不少难得的经历,甚至有机会去了台湾和硅谷。我经常给同事朋友讲,应该离客户近一些,离合作伙伴近一些。相比于之前的摩托罗拉,我在这家公司对外接触的机会要多了不少,这也是很好的收获。
    凡事都有两面性,外界接触多了,了解得多了,忧患意识要比之前强很多。后来一次长途的自驾旅行,最终促使我去做出新的选择。
    2010年7月份,我做了一次横跨半个中国的长途自驾旅行,时间长达两周,距离超过5500公里。在远离北京,远离工作的地方回想起自己十年的工作生涯,感慨万千。从收入上,刚毕业时就很高,后续也是逐年快速增长,和同龄人比起来,应该没有太多遗憾之处;从职位上,在摩托罗拉的头5年里,连续升职四次,从一个入门级的初级工程师,迅速成长为部门经理,也还算不错;但想起未来10年、20年的发展,甚至想到和这个社会一起步入老龄,就不免有些恐慌。10年以来在光鲜的岗位上积累起来的快乐感和幸福感是那么脆弱,那么不堪一击。
    这种连续工作后的暂停,突然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在过往的10年,我和很多同龄人所追求的,其实都是“职业安全”,我们尽可能小心翼翼地在各种框架下遵循游戏规则,追求升职、加薪,过体面的生活,其实很可能只是一个泡泡。在社会各种产品、服务、资源价格上涨的今天,国内的用人成本也在不断提高,我们在过去十年看到的发达国家工作机会向国内的流动,现在有了新的变化,因为有劳动力价格相对更低的地区。十年前美国一个员工的成本,可以在国内养活4个同样优秀的员工,但十年后的今天,所谓白领的工资水平,正快速和美国的中产阶级接近。而这也意味着,我们之前在外企岗位上获得的“溢价”空间,在不断减少。好的工作机会,也在不断减少。之前引以为豪的快速发展的职业道路,可能
会由于大环境的改变而减缓。
    所以,长途旅行完,回到北京,我就在积极寻变化的机会,不是简单地换一下工作,而是寻求突破目前的“打工困境”。差不多一个月时间,基本上拿到三个offer,最后决定去最有挑战意义的一个创业公司,成为这家公司第一名员工。说实话,我差不多在同一周时间拿到三个offer的意向,期间也动摇过,不管我们内心再怎样憧憬创业,但是一碰到具体的数字,具体的金钱,再把这些数字换算成那些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一辆性能车,还是会小小动摇一下,没办法,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
投资小的好项目
    不过后来还是坚定地去第一个给我offer的创业公司。期间有另外一个大公司的HR问我,你不是之前就在创业公司吗?我心想:“对不起,还没有真正体会创业,那种诱惑无可抵挡。”
    我算是进入这家创业公司的第一名员工,来这边差不多一个月多一点,感觉过了很久同时也很快,因为这期间所做的事情、所做的决定,远远大于过往的任何一个30天。辛苦之余,也终于体会到什么是创业的感觉。
我的心得
眼界高于能力,能力大于所得
    在打工的环境下,在一个大型的、盈利良好的企业内,价值创造的链条被切成若干关联的环节,绝大部分基层员工都会被局限在某个环节内,无法直接曝露在客户面前,更无从了解价值链条的细节。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技巧可以分享,总结起来就是“眼界高于能力,能力大于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