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枫桥夜泊》试讲逐字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语文组的10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课题是《枫桥夜泊》,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注意:表情微笑,手势结合试讲内容和考官要有眼神交流,注意左中右三个定点,还有语音语调要抑扬顿挫,总之展现大方自然的教态教资。)
一、导入忆秦娥咏桐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一千两百多年前,一个叫张继的人满怀信心进京赶考,最终却名落孙山,而此时又恰逢安史之乱,看着国家日益凋敝,百姓悲苦流离,张继也只好乘船南下,一个悲凉的秋夜,与枫桥有了一次美丽的邂逅,留下了一首千古名篇《枫桥夜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诗人张继与枫桥的邂逅吧。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右手,跟着老师书空课题。
二、初读
师:请同学们齐读两遍课题《枫桥夜泊》,都读准了,那么你们读懂了吗?
生:夜晚,张继停泊在枫桥旁边。
师:是的,“泊”就是停泊的意思,我们还可以从诗题当中的“夜”字知道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是夜晚,你分析的很到位。诗题是诗的眼睛,理解了诗题,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古诗,我们可以理解成张继夜晚停泊在枫桥旁边。不过,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弄懂了,那么我们对诗题的理解就更加完整了。
鸿
师:这是一个什么季节,什么样的夜晚?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走进古诗。同学们,你们来读一读这首诗吧,注意要字字落实,读出节奏,开始练读吧。
师:都差不多了,你试着读一读,都读准了,不过有一点点快,你也来试一试,越来越有味道,一次比一次好,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同学们认真听,边听边画出老师的停顿来。
师:那刚才的问题,有答案了吗?
生:现在天气已经很冷了。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你是从“霜满天“的“霜”字知道的。那是秋季还是冬季呢?同学们都摇摇头。大家看看诗题,诗题中的“枫”字告诉我们现在是。
薯条怎么做生:秋天。
世界上最贵的轿车师:所以刚才的问题,答案是一个深秋的寒冷的夜晚,张继停泊在枫桥旁边。
师:夜晚应该我们休息、睡觉的时间,那张继呢?
生:睡不着。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生:愁眠。
师:是呀,愁眠,那他为什么会愁呢。让我们跟着诗人去看、听、感受他为什么愁。
三、精读
1.师: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古诗,诗人在船上看到了什么?(板书:看)。
生:月落,江枫,渔火。
师:是啊,“月落”可以知道诗人看到了月亮落下,同学们,当月亮落下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景象呢?
生:很黑很暗,什么也看不见。
师: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江枫和渔火分别是怎么样的呢?
生:江枫是江边火红的枫叶,
师:那渔火呢?
生:明亮的,闪烁的。
师:明亮的那应该是火把,同学们,想象一下,远远望去,在湖面上漂的渔船,他的灯火应该是?对啦,忽明忽暗。同学们,江边火红的枫叶应该是静态的,那远远望去,忽明忽暗的渔火是动态的,这一静一动一明一暗,真是动人遐想啊!哦,你还看到了寒山寺。是的,诗人在船上远远地看到了城外的寒山寺。
2.师:那诗人张继听到了什么呢?(板书:听)。
生:乌啼。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乌啼吗?乌啼听上去是什么感觉呢?
生:凄凉、伤心。
爱情表白
师:是啊,诗人听到了凄凉伤心的乌啼声,一股愁意涌上心头,就在此时又有什么声音敲进了他的耳边。
生:钟声。
师:是呀,这夜半的钟声不仅敲进了诗人的耳朵里,更是敲进了他的心里,让他很加孤寂忧愁。
3.师:那诗人除了看到的、听到的,那他还感受到什么呢?
生:霜满天。
师:那请同学们想象一下,霜满天是什么样的画面?
生:地上、树上、花上,到处都是霜。
师:是呀,满地秋霜给了诗人一种什么感觉?
生:寒冷、刺骨、钻心的凉意。
师:诗人张继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无一不让他愁上心头。(板书:愁)。
4.师:同学们,诗人张继因何而“愁”?电脑前面插孔没声音
生:因为思念家乡而忧愁。
师:从哪里得出?
生:客船的客。
师:是的,此时此刻,他最想回到的就是他的故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这就是思乡之愁。(板书:思乡)。
师:还会因何而“愁”?
生:他进京赶考,却没有考上,心情非常难过,因为落榜而忧愁。
师:人生求而不得,怎能不愁呢,这就是落榜之愁。(板书:落榜)。
师:还会因何而愁?同学们,那时天下混乱,百姓流离失所,看着这样的局面,爱国的他能不忧愁吗?(板书:家国)。
师:同学们,你们看思乡之愁、落榜之愁、家国之愁,满心都是愁。
四、小结作业
枫桥夜泊就这样诞生在诗人张继的一夜无眠中,这是一个千年不倦的吟诵。它动静结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让我们感到诗人内心浓浓的愁思所以,同学们,我们学习古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还要想象画面,体会了诗情,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感受古诗的美,课后请同学们背诵并默写《枫桥夜泊》,写的时候注意行款整齐,间距匀称。
五、板书设计
枫桥夜泊
看 思乡
  听 愁 落榜
感 家国
结束语:
以上是我试讲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