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文化的雅与俗
陈迈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工会福建福州350004)
摘要:电视文化首先必须是一种大众文化,它能够而且应该取消“雅”“俗”文化界限。从拥有受众量的角度看,电视文化不可避免地是一种俗文化,对大众而言,它又应具备品位和视野方面的优越性。电视的存在是要“让生活成为一件艺术品”。理想的电视文化应当是一种“通俗的高雅文化”。
关麓词:雅文化俗文化电视文化
一、雅文化和俗文化
雅文化,即高雅、优雅的文化,它是一个民族长期从事文化生产的知识分子创造精神和创造激情的高度凝炼和结晶,是一个民族发展和积淀的文化财富,是精神活动的深层境界,它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深度和文明程度,它基本上是以理性形态、社会意识形态而存在。雅文化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也有其不同的内涵和形式。在中国古代,“雅”即“正”,古人视“雅”为正统地位。进入现代社会中,雅文化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指那些具有示范性、民族代表性的文化精品,包括能代表社会主流价值观和高尚道德水准的,具有较高思想性和艺术性文化产品。因而,从古至今,雅文化都以其独特的魅力与内涵引
领着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是文化发展的风向标和领头羊,是民族文化的中流砥柱。
俗文化又称通俗文化、大众文化,是由普通民众乃至下层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并长期流传的比较直观朴实、感性真实的非规范性的文化成果。它包括民间文学、市民文学、大众文学、乡土文学以及具有通俗形式的戏曲、小说、诗歌、音乐、舞蹈等。它们植根于地方,甚至带有深厚的地域彩,深受广大众的欢迎。在中国古代,俗文化不登大雅之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价值观的多元化,通俗小说、通俗音乐、通俗舞蹈、通俗影视作品、地方特小品、戏剧等所谓的大众文化、俗文化,随着电视等传播媒介的兴起,很快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俗文化也成为热门的文化产业。
二、电视加速了雅俗文化的互动
雅俗文化是对立关系还是相互依存关系呢?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民间文化等一系列所谓的俗文化凭借
东南传播2013年第6期(总第106期)着媒体、市场等力量,开始超越雅文化的统治地位,成为社会文化当中的支配性力量,而雅文化自身也因为传播媒介的发展而产生了大众化的趋势,或者干脆变成了俗文化。特别是电视的普及,加速了雅俗文化的彼此转化,我们可以从电视媒介的发展对“雅”和“俗”文化的理解上作出新的理论定位。媒介技术是中性的、工具性的,本身没有雅俗之分。然而它的使用方式
和使用目的却从本质上决定了现代社会中雅俗文化的互通。电视媒介具有强普适性、强感官性,因而雅文化通过电视这一媒介的转化走向大众、走向普通百姓的生活,原先的雅文化文本被电视媒介轻易地散播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中去。同时,俗文化也通过电视提升到一定的精神高度,形成普及社会的新风尚。毋庸置疑,媒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雅文化和俗文化的文化结构在社会文化领域中出现了新的变化。相对于古代社会的相对明显的雅俗对立,现代社会以媒介技术发展为动力的电视媒介文化促成了雅俗文化的同体。、
郑肯
雅、俗文化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雅文化并非一定是高雅精致的,而俗文化也并非就粗野简陋。但从历史的角度看,雅文化与俗文化又没有明确的界限,并且经常相互转化。今天被奉为风雅之师的<;诗经>是民歌的合集,宋词、元曲都是市井小民的最爱,小说的地位直到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出版才得到提升。但这些艺术在今天都成为了经典,并且被视作雅文化的代表。应该说,不论是大众文化还是精英文化,都是由低到高、从浅入深、由粗到精的发展提高过程,都有其两面性——雅与俗。现代社会更应该充分利用好电视等媒介,完善雅文化引导俗文化不断上升的良性机制。
三、电视文化是通俗的高雅文化
电视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具有消费文化、娱乐文化的特点,因此电视文化被认为是大众文化的代表,这就要求电视所传播的内容不应该是深奥艰涩的,而应该是通俗易懂的:传播的形式不
应该是呆板僵化的,而应该是灵活多样的。电视的娱乐大众的特质渗透到各类节目中,不论是贴有说教标签的教育节目,还是传播科学理论的科技节目上,哪怕是再深奥的理论也要深入浅出,简明易懂,让受众轻松愉悦,易于接受,才能达到传播的目的。
在电视媒介文化中,雅俗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是截然
~降曝湃歉蘸麟戳露~尘埃什么意思
l而蒜赢藉菘@
对立的。对大众而言,作为媒介的电视的真正理想状态是达到雅俗共存互动,正如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最终区别于生活,雅俗文化也不断地相互推动相互促进。例如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以“让专家学者与观众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栏目先后请红学家周汝昌讲解<;红楼梦>,将原本属于理论范畴的学者观点通过媒介电视转化成大众能接受的信息,创造了晚间黄金时间收视率的奇观。按照布尔迪厄的观点,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为知识分子提升其文化资本提供了场所,知识分子可以利用电视等媒体增加自己的文化资本,获得更加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媒体又利用知识分子提高电视等媒体的收视率。而只有在雅与俗中到一个很好的契合点,电视节目的生命才能得以持续。
当今电视荧屏,以栏目定位低俗化来吸引观众眼球一味追求高收视率的栏目不胜枚举。2007年,重庆卫视选秀节目<;第一次心动>节目,因一男选手向评委柯以敏讨要戒指转送另一评委杨二车娜姆的做法,引起两位评委口水大战而被广电总局紧急叫停;无独有偶,广东电视台整容真人秀节目<;美丽新约>将精心挑选的14名女性整容的全过程和心理落差无一不落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引起争议,收到广电总局发出的红牌;近日,曾以高收视率位居各大卫视榜首的浙江卫视的明星跳水节目<;中国星跳跃>因明星释小龙的助理溺水身亡而被紧急叫停,传媒业人士称其为“以生命博收视率”。
win7文件夹设置密码再如前几年火爆的婚恋交友类节目,其低俗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为了收视率,为了“更好看”,电视台甚至来演员、模特、节目主持人等所谓演艺圈人士充当嘉宾;某些嘉宾的言论大胆而出位,持不正确或非主流价值观、婚恋观的人在节目中大放厥词。如浙江卫视<;为爱向前冲>里的嘉宾自曝性冷淡,一听到男嘉宾有兰博基尼就赶紧宣称自己愿意试婚:<;非诚勿扰>某女嘉宾“宁可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的坦白——这些所谓嘉宾赤裸裸的“拜金主义”倾向展现在观众面前时招致广泛的批评,但这些低俗的展现却为相关电视台也招徕了更多的眼球,招徕了更多的广告。
究其原因,各个电视媒体尤其是上星卫视抢夺收视率已经到了白热化程度,广告收入的诱惑极大地冲击了对电视精品标准、艺术质量等方面的追求。以廉价、媚俗为特点的媒体越来越商业化,更多地迎合大众的低俗口味,而淡化了媒体本身的社会责任感,牺牲电视的文化品位和人文关怀,而一味追求电视产业资本的增值。这些节目虽然曾赚取一时的高收视率,但最终经不起大浪淘沙般的涤荡。
马可杀阡陌那么娱乐节目是否就没有其生存的价值呢?美国著名媒体文化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在其经典名著(娱乐至死>中就犀利地提出:电视是一种娱乐媒体,美国电视已经让他们的文化成为充满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并深刻影响了美国人的生活式,以至于让人们在享乐中失去自由。必须说明的是,(娱乐至死>批评的不仅仅是电视娱乐节目,它几乎包括了美国电视的所有节目。既然有了他山之石,我们就不能犯同样的错误,所以,直接关闭所有的娱乐节目,只保留像“天鹅湖”、京剧等高雅文化,让公众天天欣赏“样板戏”,以免“娱乐至死”?但现实却是美国并没有完全封闭娱乐节目,而是大批量地向国外输送他们的娱乐节目。既然正在被“娱乐至死”的美国不会舍弃娱乐节目,中国更不会舍弃娱乐节目。因为电视已经不可逆转地植入了人类的文化体系,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模式。我们更应着重思考的是怎样才能避免不被“娱乐至死”。而2012年浙江卫视推出的音乐真人秀节目<;中国好声音>作出了很好的回应,轰动了全国。当大众选秀节目因为过度包装和媚俗竞赛走人低谷时,(中国好声音>节目传递正能量,表达主流价值观,中国流行乐坛顶尖者和平凡歌者的对话,让顶级的雅文化和俗文化面对面地对话、碰撞,引出一个个触及心灵的真实故事,雅俗文化达到了完美的结合,让怀揣梦想的平凡小人物在舞台上展现自已,从而引起观众极大的共鸣,<;中国好声音>被评为“2012影响中国读者口碑奖”。
因此笔者以为,对雅文化的追求不会因为时过境迁,不会因为互联网、手机文化、流行媒体的产生而消失。电视文化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包括了对大众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塑造和改变。电
娱乐电视>张国立资料视媒体所具有的高度兼容性、综合性、及时性、普及性和极大的社会影响力决定了它必须承担舆论监督、舆论导向、社会行为示范以及社会教育等多项社会功能,而电视文化工作者和传播者应勇于承担雅俗文化沟通、互动发展的社会责任。唯有在社会、政府引导电视文化健康有序推进的基础上,逐步加强个人媒介素养,才能让雅俗文化有共赢的可能。
总而言之,从受众方面来说,电视文化不可避免地是一种面向大众的文化,它要迎合大众的观赏口味,否则它将被大众所抛弃。但另一方面,电视文化又不能一味迎合大众,受制于大众,它应该具有更高的品位和更宽广的视野,它可以让各种高雅的文化以更通俗的方式让普罗大众接受,它可以引领大众在接受欣赏俗文化的同时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情趣、更高雅的艺术,真正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因此,理想的电视文化应当是一种通俗的高雅文化。
E墨
1郗林.电视文化的观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庸伦克尔凯郭尔人生道路的阶段.
3族里希弗罗姆.竺命之爱[M I.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4.苗棣,范钟离.电视文化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5.苗棣.电视艺术哲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6.昊鹏冲国电视文化现状研究川.文学教育(下),2011(7).7瑚潇.论雅文化与俗文化诩球索,1990(2).
2。13年第6期(总第1。6期)I东南传播r—1
L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