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课标明确要求落实的是“演示”地球的运动,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说明’.。能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解释。我通过学习“地球的运动”六个教学难点探讨(上,)学到了对于“太阳光线与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时的关系这一教学核心难点解决的方法,并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相结合来突破这一难点,归纳如下:
1、多媒体演示法。由于本节内容比较抽象,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利用多媒体动画来展示地球的运动,通过这样的一个展现可以生动形象地使学生获得连续、动态、真实的感性材料,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更好地、更形象直观地去认知地球的空间运动,从而能够更好地掌握地球运动带来的地理现象,有效突破难点。
2、读图分析法。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掌握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课件展示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时的位置理解四季五带的划分,加强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3、自学总结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图,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总结地理规律。
4、合作探究法。通过讨论光照图上隐含在晨昏圈上的时间信息; 如晨昏线与经线、纬线、太
阳光线的关系,让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课堂。通过提问:“我们定兴县四季昼夜长短和气温有何什么变化?”利用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合作探究]过程:
一、地球的公转(三个探究)
1、地球公转的特征
探究(一)
根据教材内容填表
公转方向
公转轨道
多媒体公转周期
西
接近正圆的椭圆
一年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让学生带着两个问题)
通过实验法(手电筒、地球仪、可以旋转支架),多媒体动画演示法,让学生动手、观察直射点在地球表的移动情况,来完成
探究(二)
①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③一年中各地太阳直射几次?并让学生归纳总结,同时绘制图表
探究(三)读教材图1-3-3 
观察图组“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和通过多媒体演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动态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完成探究活动。
1)联系生活实践,如热水器安装问题、建楼楼距问题等。来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避免了教材的刻板枯燥,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用自己的眼观察地理事物,感受真实的地理现象。
2)让学生观察“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光照图”,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二分二至日全球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情况,同时播放全球昼夜长短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变化的动画,让学生观察动画分析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这样可以让学带着目标去观察图形,教师适时点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降低了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
3)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带小型地球仪手电筒等作为辅助学具,指导学生参与动手演示,采取让每个学生动手演示、分小组演示或请一位学生到讲台来演示等不同方法,让学生参与演示地球运动的活动,这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非常有效。也可以使教师发现学生是否了解和掌握了地球运动的基本特点,及时反馈,及时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