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育卫生职业教育关键词:护理专业就业心理;对策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46(2013)02-0091-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到了大众化的阶段,医学教育也不例外,各大中专院校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护理毕业生数量每年也在大大增加,在中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尽管高职护理专业相比其他专业就业前景相对要好,但护理专业的部分毕业生由于受到社会物质利益的驱使,过分追求经济利益,思想上又淡化了社会责任,使得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度相对增加[1]。
根据福瑞医生网统计,我国2009年医学类毕业生大约有108万人,
其中护理大专毕业生约8万人,且50.0%的毕业生投递了10份以上的简历,30.0%以上的毕业生参加了5次以上的招聘会,但是签约率却并不高,仅有34.6%的毕业生与招聘单位正式签约。因此,毕业生只有理性分析现实,调适好就业心理,才能从容应对一切[2]。而高职学生的就业困惑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掌握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并对其进行就业指导及心理疏导,既有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确立及学习动机的激发,又有利于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帮助其顺利就业。1高职护理毕业生的就业消极心理1.1依赖心理
有很多学生在选择就业时缺乏主动意识,听从父母安排,以为自己毕业后能去医院工作,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所以并不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工作。韦义萍等人对某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学生调查发现,在就业求职过程中,对护生就业选择产生影响的人所占比例分别为:父母占51.7%,亲友占13.5%,教师占11%,而毕业生自己仅仅占15.4%[3]。有部分学生因为选择专业时听从了父母的安排,所以就把工作的希望寄托在父母和亲戚朋友身上,且平时不注重加强自己的专业学习和道德修养,甚至在工作时以不正当的渠道获取职位。有些毕业生家
护理学专业就业前景长甚至把工作的希望寄托于学校,错误地认为学校为学生负责到底,缺乏危机意识[4]。现今,“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经成为我国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式,因此,学生及家长的就业观念应
跟上就业制度改革的步伐。1.2自卑心理
自卑是指学生认为自身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消极主观体验。随着高校扩招的普及,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已经不是以前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且学生又都没有经过什么磨难和波折,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时,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非常大,情感也很脆弱,缺乏应对挫折的基本心理准备。特别是现在很多用人单位都把招聘人才的学历定在本科、硕士甚至博士,这给高职护理毕业生施加了非常大的压力,加重了高职护理生的自卑心理。很多高职学生悲观地认为自己不如高学历学生,所以就把就业目标锁定在二级以下的医院,不在乎工资报酬,只要有工作就行。尤其在求职失
败一次次发生后,更加重了他们的沮丧感和不平衡感。还有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看重身高和相貌,这使一些身高不高的学生对前途产生了担忧和对未来丧失了信心。教师应该帮助这类学生树立自信心,正确认识自我,使他们意识到身高和文凭并不是衡量就业
唯一的标准,要让他们对自己有认真客观的评价。此外,在就业过程中,由于传统观念中“白衣天使”的形象已经根深蒂固,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对男生从事护理行业带来了非常大的阻碍[5],
使得男护生的就业信心受到很大的打击,加上来自家庭和周围人的质疑,使得这些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感到非常自卑。调查发现,近七成患者不愿意接受男护士护理。崔德花等人对曲靖医专护理专业45名已毕业的男生调研发现,有20%的学生没有从事护理职业,在选岗位的时候,有
42.8%的学生受到了性别歧视[6],产生了自卑感。1.3自负心理
这一类学生好高骛远,对自己的期望过高,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不明确,非大城市、大医院不去,工资低的医院不去,待遇差的医院不去,科室不好的医院也不去,眼高手低,怕吃苦[7]。有
关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
何晓璐
(湘潭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湘潭411101)
Vol.312013No.2
!!!!!!!!!!!!!!!!!!!!!!!!!!!!!!!!!!!!!!!!!!!"
!!!!!!!!!!!!!!"
!!!!!!!!!!!!!!!!!!!!!!!!!!!!!!!!!!!!!!!!!!!"
!!!!!!!!!!!!!!"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