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学设计【教研活动】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明确作者所描写的理想境界,恰当地评价课文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2.了解课文的叙事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3.体会精练生动的语言,积累文言词语。
4.加强朗读训练,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曲折回环、悬念迭起的写作特点。
2.古今词义辨析
3.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1.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2.辨认“交通、妻子、绝境、无论”等词语古今意义的不同。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想
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学中以教师引导、学生互动为主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1、引子(激发兴趣)
有一个成语――“世外桃源”,谁能解释一下?
桃花源记原文明确:比喻与外界隔绝的幽静美好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谁知道这个成语从那里来?
明确:出自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桃花源是怎样的一个地方?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同学们想知道这一切吗?就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从中到答案。
(这一设计能激起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起步好,就能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由《桃花源记并诗》的影响,引入课文学习。
屏幕展示:
在中国,素有“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武陵桃源,原是鲜为人知的荒僻之地,自陶渊明作《桃花源记并诗》以后,始为文人墨客所重,梁陈之际已有诗人涉足山溪,探寻灵秘。至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桃花源忽名声
大噪,甚至引起朝廷的关注。天宝七年,诏令“三十户亦免税赋,永充洒扫,守备山林”。此后,游者日众,成为人皆慕趋的风景胜地,吟咏之作也历代赓续不绝。
《桃花源记》如此佳妙,让我们诵读欣赏,享受这篇课文的艺术美吧。
屏幕展示:
教学要求
(1)、分析、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2)、了解、学习文章的写作特点。
学习方法及步骤:
⑴把握整体、分析结构;⑵提问朗读、重点分析;⑶分析、评价文章主旨。
(上课之初,让学生知道教学要求、学习方法及步骤。这一设计的好处:从教的方面说,让学生一起来掌握教学要求,有利于达到教学的目的;从学的方面说,解决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方法,达到什么要求,目标明确,便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朗读训练
1、教师范读,指点
朗读,一是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如“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不能读成“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应该读成“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二是要求读出感情。如,读出渔人发现桃源时的“异”,桃源人见渔人时的“大惊”,听渔人介绍后的“叹惋”。
(朗读前的指导十分重要。这里,对朗读课文应掌握的节奏、感情作了提示。这样,就能启发学生在朗读时去体会、去感悟。)
2、学生朗读:(略)
三、把握整体,分析结构
1、学生先对照注释阅读课文,阅读时正音正字;再全班朗读
髫tiáo 诣yì 骥jì 豁huò然 俨yǎn然 阡qīan陌mò
2、讨论:文章以时间为序,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课文可分为哪几部分?学生讨论后明确:屏幕展示:
故事的开端:发现桃林――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1段第一部分)
故事的发展:进访桃源――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2―3段第二部分)
故事的结局和尾声:离开、再寻――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4―5段第三部分)
四、提问朗读,重点分析
1、学习第一部分
(1)、提问朗读: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用课文语句回答)
学生回答后明确: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朗读思考:这一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明确:
突出桃花林奇美的特点,渲染一种神秘彩,铺垫下文。
(提问朗读是带着问题去读有关片段。学生寻有关片段的过程,就是学生阅读的实践过程,这是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倡的。)
(2)、推敲字词。
A 、“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明确:不可以,因为“忽”说明是“偶然”的。
B、“芳草鲜美”中的“鲜美”作什么解释?
明确:“鲜美”,鲜艳美丽。
C、渔人甚异之”中的“异之”作什么解释?
明确:“之”,指见到的景象,“异之”,是“以之为异”,即对看到的景象感到诧异。
D、“欲穷其林”中的“穷”字作什么解释?
明确:“穷”,穷尽,走到头。
(对文中难懂的字词进行推敲,也是一次阅读、积累的实践过程。这一环节在文言文教学中尤其比较重要。)
2、学习第二部分
(1)、提问朗读:渔人怎样进入桃源,文中是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生活景象的?(用课文语句回答)
学生回答后明确:
进入不容易:“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性数十步,豁然开朗。”(表明桃源隐蔽,与世隔绝,难于发现。)
见到的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见到的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表明源中环境优美,人们生活美好,自由、快乐。)
(2)、提问朗读: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用课文语句回答)
学生回答后明确:
“自云现世避秦世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提问: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学生回到后明确: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4)、推敲字词。
A、“屋舍俨然”中的“俨然”和“阡陌交通”中的“交通”,作什么解释?
明确:“俨然”,整齐的样子;“交通”,交错相通。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是一个词吗?“绝境”作什么解释?
明确:“妻子”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词,指妻子,子女。“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C、“无论魏晋”中的“无论”,“不足为外人道也”中的“不足”,其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吗?
明确:不同,“无论”,更不必说。(今义是“连词”)“不足”,不值得。(今义是“不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