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病”的蔓延,城市宜居性成为当前国际国内学术界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宜居城市的研究进展和主要学术观点,在回顾宜居城市概念起源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宜居城市研究还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宜居城市 理论 综述
“宜居城市”的概念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提出来的。宜居城市研究起源于对居住环境问题的研究。英国工业革命后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有限的城市居住容量带来了系列的居住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田园城市”理念引导了田园都市运动,追求城市舒适、便利等职能的住宅开发方式逐渐发展起来。
一、宜居城市概念的起源
宜居城市建设实践较早出现于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它是城市发展水平进入高质量阶段的一种必然,是随同城市建设过程被逐步认识并广泛使用的概念。回溯城市发展历史,其含义肇
始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它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世界范围城市化发展浪潮而出现,旨在解决工业化对城市居住空间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一系列环境问题,建设一个功能完整的城市和有机的城乡动态平衡体,使人们能够生活在既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又有美好的自然环境的新型城市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城市规划的发展,对舒适和宜人的居住环境的追求,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得到确立。《雅典宪章》将居住与游憩、工作、交通并列为城市的四大功能。关于城市宜居性的研究的起源,普遍认为始于20世纪60年代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在该论著中作者第一次对城市的宜居性提出质疑和探索,呼吁创建更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
二、国外宜居城市的相关研究
1、国外关于宜居城市的理论研究
最适合居住的城市196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4个居住环境的基本理念,即安全性,健康性、便利性、舒适性。1976年,联合国在第一次人类住区国际会议上接受了人类聚居的概念。目前国外对宜居城市的研究己经较为深入,美国最早对宜居城市(Livable city)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70 年代,从温哥华到华盛顿都以本地城市为研究主体,提出关于宜居城市的理念以
及建设的具体措施。约翰斯顿(Johnston,1973)等学者在研究三大影响人们对居住区的舒适度评价的因素主要是:人之外的环境要素、人与人之间的环境要素、居住区位置。卡普等学者(1976)在调查旧金山居民对影响居住区位选择的环境因素。1980 年代以来,宜居城市研究成为热点,1985年由 Henry Lenard 发起建立国际宜居城市研究组织(The International Making Cities Livable(IMCL)Conference),把宜居城市研究推向新的高度。Lenard在《Principles for the Livable City》中提出了作为宜居城市的9 个原则,从个体、体、城市目标和城市功能充分考虑了宜居城市的发展内涵。诺克斯(Knox,1995)将宜居的要素为6类,分别为美学、邻里、可达或流动性、安全性、噪音、烦恼。之后Casellati.A、Salzano.E、Hahlweg.D等学者在1997年举行的会议上分别发表了《The Nature of Livability》、《Seven Aims for the Livable City》、《The City as a Family》。E.Salzano 从可持续的角度发展了宜居的概念,认为宜居城市链接了过去和未来,它尊重历史的烙印(我们的足迹),尊重我们的后代。D.Hahlweg指出宜居城市是这样一个城市,能有健康的生活,有机会能够轻易地交通,对孩子和老人来说很安全,能够轻易地接近绿地,宜居城市是所有人的城市。Pale指出,宜居城市是这样一个地方在这里,所有的人都感到亲切舒适,不可或缺的城市元素都保存完好。在此之后欧洲一些国家(如英国、
德国、荷兰)等也展开了对宜居城市的研究和评价。大卫·史密斯(David L.Smith)在其著作《宜居与城市规划》中体现城市规划对舒适和宜人的居住环境的追求。而Mike Douglass 建立了一个城市宜居性模型,该模型由环境福祉、个人福祉、生活世界组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