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区适应性住宅空间形态研究
【摘要】“安居”、“乐业”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内容,城市新区的居住问题值得关注。从居住空间的使用者——人的角度出发,分析城市新区的实际居住需求,对其住宅空间形态设计提出了适应性设计和规划建议。
【关键词】武汉新区;;适应性;住宅空间
1引言
我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城镇化时期,城市空间的扩张导致对农村用地的征用,大量农民失去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土地,成为“”。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也受到城镇化的强烈冲击,其生产、生活方式必然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选取武汉新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不同类型的居住生活实态,探讨适合居住的住宅空间形态模式。
类型    主要调查研究对象    所在区域    有效问卷/发放问卷
失地前农村聚落    渔业村、红卫村、丰收村    武汉新区四新片区    37/50
失地后“城中村”    石牌园社区    武汉市武昌区    41/50
失地后“撤村建居”社区    滨湖社区(2004年入住)    武汉新区沌口片区    86/100
江欣苑(2007年入住)    武汉新区四新片区    42/50
1 本研究的主要调查对象
2城市新区住宅空间形态的适应性要求
住宅最清晰的表现了空间形式与生活模式的关联,住宅空间形态的适应性体现在与其生活方式的对应,即住宅空间形态要满足城市新区生活方式的变化。
2.1适应劳动生活方式的多样化
城市新区作为城市新建区,应该强调居民就业和居住平衡的发展目标,这一目标对于来说尤为艰巨和重要。
2.2适应家居生活方式的外部化
在个人基本生活方面,一方面要积极倡导城市生活方式中较为进步的方面,但也要考虑到的生活习惯是祖祖辈辈继承下来的,其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2.3适应休闲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居室    生活活动
起居室    家庭团聚
接待亲友访问
娱乐活动
(打麻将、看电视、听音乐、读书看报等)
餐厅    就餐
祭祀
卧室    就寝
学习
厨房    备餐
烹饪
最适合居住的城市卫生间    便溺、盥洗、化妆、着装、洗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