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的概述
音乐疗法是通过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途径来疾病。
一方面,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生理上的反应。音乐的频率、节奏和有规律的声波振动,是一种物理能量,而适度的物理能量会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共振现象,能使颅腔、胸腔或某一个组织产生共振,这种声波引起的共振现象,会直接影响人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节奏等。
科学家认为,当人处在优美悦耳的音乐环境之中,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促使人体分泌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性物质,可以调节体内血管的流量和神经传导。另一方面,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心理上的反应。良性的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可以改善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感情,振奋人们的精神。同时有助于消除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恐怖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应激能力。
音乐疗法的发展
音乐疗法或称“心理音乐疗法”。自本世纪40年代起,人们已逐渐将音乐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在某些疾病的康复中起一定的效果,如降低血压、减轻疼痛及消除紧张等。从80年代开始,在精神病学方面也进行了音乐对精神病康复的探索和临床研究。概括起来,在起初阶段大多采用单纯聆听的型式,称为“被动聆听”或“被动感受”;后来发展到既聆听又有主动参与,如包括简单乐器操作 训练,还有选择地按音乐知识学习、乐曲赏析、演唱歌曲、音乐游戏、音乐舞蹈等而形成综合性音乐活动。由于形式各异及工作深度不同,因而认识也有所差异,但仍较普遍地认为这种综合性安排的效果较好于单听音乐。音乐疗法的对象多数针对具有淡漠、退缩及思维贫乏等阴性症状者,据称有较好效果。也有少数试行于抑郁症、神经症与心身疾病患者。音乐疗法的疗程一般定为1-2月,也有以3月为一疗程,每周5~6次,每次1~2小时。在具体实施时,如何选择音乐或歌曲是一个亟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原则上应适合患者的心理(尤其情绪方面)、更要适合患者的病情;然后编制设计,规定出一系列适用的音乐处方,故宜深入这方面的研究讨论,以促成相对统一的定式化、规范化。至于音乐的作用机理,目前尚未明了,一般认为对精神病的阴性症状效果较好,也有报道认为作用不待久。推测由于适用的音乐在心理上能调动和激活潜在的情绪功能、提高兴趣和爱好以及促进思维联想等,以是一种辅助疗法。
体感共振音乐疗法
体感振动音乐是由体感音乐、方案和体感音响设备三方面组成。体感音乐是一类特殊制作的、富含低频、以正弦波为主的性乐曲。目的不同,体感音乐乐曲有所差别。方案是在临床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的。内容包括对象身心状态评估、体感音乐的选择和确定音量、振动强度和时间及疗程等。体感音响设备主要包括:音源和分频-放大-换能装置,其主要形式为床、床垫、台、椅和沙发等。其效用是使人在聆听音乐的同时身体也能感受到音乐声波振动。体感音响设备不同,音乐声波频率范围和振动强度有所差别。
高频音乐疗法
高频音乐疗法是根据法国著名音乐学家阿尔弗雷德·托马提斯的理论制作而成,适用于两岁以上所有的人,是一款系统的,科学的音乐调理,产品。托马提斯于1920年1月1日出生于法国,后在巴黎成为耳鼻喉专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开始学习有关声音的调理方法,1951 年 ,他获得了法国健康骑士勋章,1958 年荣获了“科学试验”金奖。2001 年圣诞节时不幸去世。
托马提斯由发现而提出的三条定律
第一定律
听音乐的好处托马提斯发现如果我们的耳朵不能听到一定的频率,那就意味着我们要发出的声音也不能发出这一频率。
第二定律
此后他又不断试验,发现如果只能让歌手听到一定的频率,那么他们的声音马上就被破坏,被挡住的频率马上就在歌手的声音中消失了。根据这一发现,他得出了:如果改变我们听到的声音,那么我们发出的声音也会被改变。
第三定律
另外,他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专业的歌手得了职业性耳聋,随之而来的是他们失去了原有的声音,他们变聋的原因是他们唱的声音太大,更准确的说,他们变聋的音频区域是在2000Hz左右。正如第一定律所揭示的那样,他们所失去的声音也在这个区域。托
马提斯发现专业歌手逐步变聋的原因是由于他们长期处在吵闹的环境中,他们耳中的肌肉变的越来越松弛,所以大声的音乐再也不能进入到内耳部分。也就是说,我们要想帮助那些失聪或者变聋的人,首先要锻炼而内中的肌肉。这就是他的第三条定律的由来。我们都知道怎么使身体肌肉变结实发达,那就是不断地做锻炼,但怎么锻炼身体上最小的耳肌呢?经过许多次试验之后,托马提斯发现通过让使用者听一些一会开一会关的音乐,就可以达到锻炼耳肌由松弛到健壮的目的。之后他又发现更好锻炼耳肌的方法是通过让使用者带上耳机让左右耳分别接受不同频率,在这个过程中,双耳的整个通道会被打开,这就形成了一个有似“门”的科学原理。
基于以上三条定律,它通过不断的试验研究和实践,得出了区有特的音乐听觉理论。下面分别叙述:
听和学习
托马提斯发现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己的频率间隔:比如法语的频率间隔为1000Hz至2000HZ ,所以法国人对这一频率的声音格外敏感,英国人对频率间隔为2000Hz到12000Hz的声音格外敏感,所以英国人对于法国人的声音就有“聋”的感觉。这也说明了为什
么学习一种新的语言是如此的困难。但是托马提斯又发现可以通过对耳朵的锻炼达到对各外频率的适应,以达到轻送学习一门新语言的目的。也就是说,要想学习一门新语言,关键在于首先学会听这门新语言。
这个发现为语言的学习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
虽有托马提斯又反问自己:“两个耳朵能听到的东西是否一样呢?”可能大多数人。认为我们的双耳是一模一样,功能也一样。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托马提斯发现用右耳较多的人学习的快。他利用神经学的原理解释了这一现象:右耳联结着左脑,而左脑又是语言学习的中枢,右耳到左脑的联结是快速而准确的;而对于左耳,它联结的是一个不能加工语言的地方一右脑。从左耳进取的语言要经过胼胝体传输到左脑,这个传输过程不但缓慢而且也不可靠,而在整个的传递过程中,一些对于语言学习很重要的高频声音丢失了。比如,“吧”和“啪”只是在高合音部分有所不同,如果有些人是左耳主听,那么他们很有可能经常猜测别人说的是哪个字。如果“听”对于学习语言很重要的话,那么“接收”声音的频率就也是同样重要的。依据成千上万的试验,托马提斯认为有着“理想听觉曲线”的人要比那些“弯去听觉曲线”的人学语言快得多。要想提高人们的“听觉曲线”,必须用一种经过过滤的音乐,
只让一些频率进入到耳朵,就可以训练那些需要加强的曲线。随着实验的顺利进行,托马提斯又发现了更加令人惊奇的成果。他发现经过接收到高频率声音听觉训练的人,不但可以加强学习能力,就连他们的精神也变得比以前高昂了。在耳中,有非常多的接收高频率的感官器官(听感细胞),高频率声音作为更多的听觉信息就能被传送到脑,并使脑神经得到调节。也就是说,当我们听到更多的高频声音,大脑也就会随之接受良性刺激,从而增加了人体的精力。这一现象被称之为“耳能量”,一种来自于耳的能量。
同时,高频声音会刺激耳道,这个耳中通管运动能力的器官,帮助你提高运动能力。当耳被“调理”后,那些患有运动失衡症的人就会有能力抓到运动中的球体,或是学会骑自行车等等。这时另一个接收高频声音的好处。
用你的耳朵去听
作为一个耳鼻喉专家,托马提斯知道我们不仅可以利用耳去听,也可以利用身体去听,我们的骨头也是一种声音接收器。你可以尝试做这个实验:把一个叉子放到你的头顶,然后敲打它。你会感觉声音像从你的耳朵穿行进去似的。如果良好的“听”功能是高质量学习的前提的话,那么最好是利用两个渠道去“听”,“一个用耳朵听,一个用骨头听,主要是用耳朵
去听。”从此他创造了“声音进入内耳”的新理念。
被耳朵听到的声音是经过中耳调整过的,在这过程中,有些声音被加强了,有些声音被稀释成为了背景。这个时候,中耳就像一个门卫,帮助我们专注去听那些最重要的声音。和耳听声音所不同的是,经过骨头的声音是被直接传送到内耳的,由于没有经过“门卫”---中耳---这个屏障,一些嘈杂的背景声音和一些重要的声音会被一同穿到了内耳,这样就会使得人们无法集中注意力。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就必须要增强注意力。如果大部分声音都是经过骨头,就不能够做到专心,势必破坏注意力,所以要做到消弱骨头对声音的吸收是必要的。能不能把被过滤的音乐直接传到骨头,由此起到消减骨对声音吸收的作用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它让人一边听经过高频过滤的音乐,一边在人的头顶放了一个振荡器去测试人们吸收声音的效果。结果显示,他这种方法的确能消弱骨对声音的吸收,能够到达使人们主要用耳朵去听的目的,随之而来的是使多动症使用者的行为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儿童少年在学校的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