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景情关系
教学目标
1. 了解写景抒情诗中写景时常用的方法与技巧;
2. 区分触景生情、融情于景和以景结情三种景情关系;
3. 理解景情关系的四种内在联系:以乐写哀、以哀写乐、以哀写哀、以乐写乐;
4.了解写景抒情诗的常见问法并规范答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准确区分触景生情与寓情于景;
2. 进一步学会对以乐写哀和以哀写哀两种景情内在联系的分析;
3.学会规范答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媒介
计算机多媒体。
教学方法
总结法、讲练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云:“诗言志。”即是说,无论什么诗,都是用来抒发感情和表达志向的。从表情达意的途径上来讲,不外乎两种,一是不借助外物,直接来表达,即直抒胸臆类;另一种是借助外物,间接地来表达,即间接抒情类。
从诗歌创作的实际来看,第二种即借助外物来间接地表达感情在诗歌中占有多数。因为,
诗是含蓄的,诗人总要借助外物来表现内心的情感,或物、或景、或事、或古迹,所以,根据诗人借助的外物的不同,我们又可把借助外物来间接地表达感情的诗歌分为“借物、借景、借事、借古迹”4类。今天我们重点通过对写景的方法及景与情的关系的分析来赏析借景抒情类诗歌。
二、要点复习
(一)写景常用的方法技巧
1.想一想,理一理
(问题)写景抒情诗中,写景时常用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①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远、近;听觉、视觉、触觉即绘形、绘声、绘等的变化。
②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想象联想、对比反衬
、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等。
③语言运用方面,主要指修辞手法的运用和精巧的用词。
2.辨一辨
指出下列黑体字诗句所用的写景方法。
①杨万里《过杨村》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解析:绿的杨柳和葡萄,红白相间的鲜花,金黄的麦田和碧蓝的天空,浓墨重彩,调对比强烈。诗的中间两联勾画了一幅田园风光的美丽图画。
②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解析:运用拟人的手法,融情于景,生动传神。不仅是洞庭湖被西风吹老,诗人自己也被无情的时光吹老,一夜发白,写出了诗人因秋风而生发的悲秋之意,迟暮之感。
③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液,青天无片去。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②。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解析:尾联想象次日一早扬帆远去,落叶纷纷的情景,表达了怀才不遇的凄冷寂寞,体现无尽的伤感之情。
④陆游《枕上作》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解析:(从听觉的角度写,)以声衬静,“孤灯无焰”,闻声才知“穴鼠出”,听到踩踏枯枝发出的声响,推想是“邻犬”在行走,由此衬托出深夜的静谧。
⑤张 谓《别韦郎中》
星轺计日赴岷峨,云树连天阻笑歌。南入洞庭随雁去,西过巫峡听猿多。
峥嵘洲上飞黄蝶,滟灏堆边起白波。不醉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
解析:想象(虚写)、融情于景。作者通过想象别后途中境遇以及归雁、啼猿、黄蝶、险波等景象,传达出作者与朋友分别时的凄凉与神伤。
⑥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解析: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二)情景交融的表现形式(景与情的关系)
就景与情的关系看,任何借景抒情古诗,最终要达到的效果,一言以蔽之,即我们常说的情景交融。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情景交融不是一种手法,而是一种效果,今天我们要分析的是情与景究竟是如何交融的,即景与情以什么关系形成交融。
1.想一想,理一理
(问题)的情况有哪几种?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总结)分三种:触景生情,融情于景(寓情于景),以景结情。
2.试一试
指出下面诗歌的情景交融的表现形式。
①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析: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景后情,融为一体,全诗气象雄浑,感慨深沉;诗人面对辽阔的江天,耳听清猿哀鸣,眼见飞鸟栖止不定,落木萧萧,长江滚滚,如何能不引发诗人的老病孤愁之感。(作者触景生情,情是景中之情,景是情中应有之景。)
②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解析:全诗一字未说离情别绪,而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别绪如长江不尽,离情如碧空无涯。情含景中,神传象外,具有无穷艺术魅力。融情于景(寓情于景)
③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解析:首联点出告别的地点,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接下去两联写离别的深情。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心,感情真挚。最后以“萧萧班马鸣”作结,以景结情,用两匹马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烘托出诗人的缱绻情谊。(尾联以景结情,使得全诗情景相生)
3.辨一辨
(问题)这三种关系究竟怎么区分?
(总结)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触景生情。融情于景就是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又可叫作“移情入景”,或者“寓情于景”。这样的诗篇,通篇字面上看是写景,实则写情。以景结情是指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出作者的感情、寄托、抱负。
触景生情(先景后情),融情于景 (有景无情),
以景结情(先情后景),情景相生(有情有景)。
4.练一练
分别指出下面古诗景与情的关系。
①《日暮倚杖水边》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解析:秋风飒飒,万物萧瑟,被秋风轻轻“摇落”的自然是片片黄叶。望着在秋风中回旋、挣扎、最终还是落地化作尘泥的黄叶,联想到自己如同黄叶般枯萎飘零的身世和命运,“日暮倚杖水边”的诗人,怎能不思潮如涌、心乱如丝呢?这一联,前句写景,后句抒情。(触景生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