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
一.导入
  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习了不少的古诗,其中有一类是描写田园风光的,如清代的诗人高鼎的《村居》--示齐读
南宋词人辛弃疾也写了一首村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同学们轻声读一读,比较一下,它们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师相机补充: 
        (1.)词与诗不同,它分成了上阙和下阙
              (2.)清平乐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它表示一种曲调,一种节奏。
              (3.)词的字数不一,有长有短,所以词也叫长短句。
  二.检查朗读
同学们课下已经预习了课文,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1.指读
2.重点指出“剥”
这个“剥”是个多音字,谁还知道它的另一个音指答-那什么时候读剥这个音呢?BAO是去掉外面的皮或壳。
莲蓬的蓬在生活中读轻声,在这首词里需要合仄押韵,所以要读二声。
3.词读正确了,还要注意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律,怎么读才更加朗朗上口,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先自己指练一练,再读给组员听一听。
三.理解内容,品读古诗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也一样,请同学们静下心来,再读这首词,看老师给你的自学提示:示课件:默读这首词,先结合关键词语理解每句词的意思,再读读这些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简单的写一写
先自主学习再合作交流
2.交流
可以交流了吗,我们按词中的顺序来交流
A: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哪位孩子也来说说,透过这句你还看到了什么?--指生说—这幅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美)读出你的感受--指读
谁也来读读这美景—指读  --再读—齐读
这是多美的景啊。--板书:景美
3.在这幅村居图中,不仅有美景,还有人的描写,在这五口之家里,给你印象最深的,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人呢?
    B: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从这句词中,你又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指答—带着你的理解再来读读。
还有谁喜欢小儿?--点生—把你心中的画面说给大家听听—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儿?你从哪个动作感受到的?(卧)一个“卧”字让你看到了小儿的什么姿势?(2)--指名说预设:一会又趴着,手里还剥着--,嘴里可能还哼着—
此时你又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小儿?--指读--齐读
  过渡:看来大家都喜欢小儿,那大儿和中儿就没有可爱的地方吗?--一起来读读
C: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预设:你能用一个词来夸夸他们吗?(勤劳、孝顺、能干)
4.除了三个儿子,还有一幅最温馨的画面呢?你看到吗?--示: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谁理解了“翁媪”?看看插图来说一说,他们分别指什么?
它们在做什么?---他们在亲亲热热的说什么话呢?想想他们的动作,神情。
同桌两个一个扮演翁,一个扮演说一说。
指两生说,其他同学认真听,待会评价一下是翁演得好,还是媪演得好。
他们说到了三个儿子,还会说些什么呢?
(或指两生)
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睦睦,这就是最大的幸福啊。
随着辛弃疾的描述,我们看到了这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听到了翁媪的吴侬软语,瞧,大儿锄豆,中儿织笼,调皮的小儿剥着莲蓬,一家人其乐融融,和和美美—板书:人和-
5.读着读着,印在你脑海里的是一幅怎样的村居图?
生回答师总结板书 :醉
老俩口醉了,我们也沉醉了,此时醉的人还有谁?(词人辛弃疾)
6.拓展词人辛弃疾资料:指名读
遥想当年,辛弃疾驰骋战场,杀敌报国的情景,,他在《破阵子》中说:--齐读 又在《永
遇乐》中写道:让老百姓过上安宁的生活,是他心中的渴望。当看到眼前这幸福美满的一家人,辛弃疾满腔感慨,心生向往,挥笔写下了清平乐  村居---齐读
7.引导背诵
四、创作书法
这首流传千古的词,不仅留在了许许多多炎黄子孙的心中,也被很多书法家创作成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
1.学生书写全词
示书写要求:字的大小均匀,文面整洁,有一定的速度。
2.反馈
《清平乐 村居》学情分析
《清平乐》是辛弃疾所写的少有的一篇乡村生活的诗歌,这是苏教版教材中第一次出现“词”这种艺术形式,所以在教学时要介绍一下“词”的体裁。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第一次接触“词”这种文体。在教学这首词时,我先由一首高鼎的《村居》自然的导入课题,让学生思考: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和高鼎的《村居》有什么不同,从而出“词”与“诗”的区别。让学生充分感受词的特点,做好“诗”向“词”的过渡。细心的同学很快就能到一些比较明显的区别:词有词牌名,词的每行字数可以不等,词分为上阕和下阕。学生在自己观察后再来学习这些知识点,记忆就深刻了。
由于这首词的语言极为精炼。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五年级的学生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所以我通过图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通过语言,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词的意境之美。
《清平乐 村居》效果分析
《清平乐  村居》这首词,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的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他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这节课,我带领学生走近辛弃疾,走进宋词,感受这朵艺术奇葩的独特芬芳。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
一、诗向词的自然过渡
《清平乐  村居》是一首词,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词”这种文体。在教学这首词时,由一首高鼎的《村居》自然的导入课题,我让学生思考: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和高鼎的《村居》有什么不同,从而出“词”与“诗”的区别。让学生充分感受词的特点,做好“诗”向“词”的过渡。细心的同学很快就能到一些比较明显的区别:词有词牌名,词的每行字数可以不等,词分为上阕和下阕。学生在自己观察后再来学习这些知识点,记忆就深刻了。也就很好的知道了“诗”与“词”的区别。
二、反复吟诵,感受语言美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教学中,我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初读阶段自由读,个别读,齐读,读出词的韵律和节奏,充分让他们感受词的韵律美和节奏美。细读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头脑中浮现出清新的农村景象,感受农家生活的祥和与宁静。在反复吟诵的过程中,对不同的朗读任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讨论,在读中探究,在读中感悟。这样,我们的朗读指导更有针对性,进而提高了朗读的实效。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声情并茂,从而感悟了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达到了熟读成诵的目标。
三、把“词”与“画”结合起来
  启发孩子们的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从词到画,由抽象到形象,这样就可以栩栩如生地感受词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培养了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学时,我抓住“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特点,把“词”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我让学生借助课文插图,在想象中朗读,朗读中想象,使文中之境成为学生心中之境,口中之言。先引导学生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想象描述出“一所矮小的茅屋前,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这样的画面,感受了农村的美丽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词中的意境之美。
四、了解背景,体会情感美
  词是作者情感的载体,所以有许多都是寄情于词。引导学生体会词的情感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充分利用词的写作背景,让学生对作者当时所处的背景以及心态等情况有所了解,再结合词中的句子体会情感。学生知道了词人辛弃疾最渴望的是人们过上像词中老夫妻一家那种“心安茅屋稳,家贫菜根香”的幸福安宁日子,很容易体会到了作者深深的爱国爱民的情感。
这节课,我尽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带动学生,不失时机地赞赏,积极有效的引导,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成就感,感受到诗词的独特魅力。但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总是有遗憾的地方,这节课也不例外。在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时,有一点啰嗦,如果再紧凑一点,效果会更好。另外,课前对学生的预设也不够充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不断学习、不断实践,让教学更优化,取得更好的效果。
                        教材分析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的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他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词的开头两句是环境描写,接下去便写人。6个短句,共描写了5个人。先写老俩口,接下去以轻快的笔锋,勾勒了大儿、二儿的劳动情景,最后是一个生动的农家小儿的特写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