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高频探头检查小儿腹腔淋巴结肿大的运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高频探头在检查小儿腹腔淋巴结肿大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对69例腹痛小儿使用彩高频探头进行腹腔淋巴结检查,观察淋巴结分布、大小、回声及血流信号。结果:69例患儿,彩高频探头对近腹壁肿大淋巴结检测67例,占97.10%,低频探头检测21例,占30.34%;彩低频探头对腹部深部淋巴结检测48例,占69.56%,低频探头检测62例,占89.86%。结论:彩高频探头对近腹壁肿大淋巴结的检测率高于低频探头,但对深部肿大淋巴结的检测率又逊低频探头,因此,对小儿腹痛患者应采取高频探头与低频探头联合运用,以提高对腹腔肿大淋巴结的检出率。
标签:超声检查;高频探头;腹腔淋巴结
超声检查是腹部疾病最常运用的检查手段,常用低频探头频率为3.5-4.5MHZ,然而,低频探头因为其分辨率较低的原因,对腹壁下的病变、网膜及肠系膜上的病变检查显示存在一定的困难,甚至造成漏诊的现象,给患者疾病的诊断与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1]。对此,笔者有意采用高频探头与低频探头联合运用,对69例小儿腹痛患者进行腹部肿大淋巴结探查。以期待从本组研究的结果中能说明彩高频探头在在检查小儿腹腔淋巴结肿大的临床运用价值,
而达到一叶知秋的作用,把高、低频探头联合运用检查手段推广到常规检查流程中,提高腹部肿大淋巴结的检出率、其它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9例均为2009年2月-2013年4月间,以发热、腹痛、腹胀或(和)呕吐为主要就诊症状的患儿,年龄在1.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3±1.2岁;男孩34例,女孩35例。临床拟诊断为急性肠炎23例,肠系膜淋巴结炎21例,过敏性紫癜腹型10例,胃肠型感冒6例,急性阑尾炎9例。
1.2 检查设备 东芝nemio 17CDFI彩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腹部常规线阵式低频探头,频率为3.5-4.5MHz,高频探头7.5 MHz。
1.3 检查方法 患儿取仰卧位,分别采用高、低频探头检查肝、胆、胰腺、脾脏,并沿着肝门部、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左右髂总动脉及盆腔进行纵、横、斜等多切面进行扫查。观察、记录淋巴结分布的范围、测量大小、数目、形态、周边关系、彩血流信号等,对阳性病例进行临床追踪回访。
1.4 淋巴结肿大诊断标准[2,3]淋巴结肿大根据皮质情况分为3型:狭长型,长轴切面最宽处的皮质厚度小于淋巴结门直径的1/2;向心性宽阔型,当皮质厚度大于淋巴结门直径1/2;偏心性宽阔型,当皮质局限性增厚至少100%,即最厚处皮质至少为最薄处的2倍。
2 结果
69例患儿,彩高频探头对近腹壁肿大淋巴结检测67例,占97.10%,低频探头检测21例,占30.34%;彩低频探头对腹部深部淋巴结检测48例,占69.56%,低频探头检测62例,占89.86%。淋巴结肿大多位于脐周,以右上腹部多见,也可在原发炎性病灶周边,如阑尾炎、急性肠炎。最大约1.8×1.5cm,声像图表现为淋巴结的体积增大,长轴大于短轴,形态可以为狭长型、向心性宽阔型、偏心性宽阔型,有完整的包膜,淋巴结内部回声皮质回声均匀略低,髓质回声稍强。也有淋巴结皮质回声弥漫性增厚,髓质回声增多。肿大的淋巴结均呈多发,散在分布,偶尔呈簇状排列,均相互独立,无融合现象。可见较强的淋巴门回声。彩血流显示不清,偶尔有点状、棒状、条状、树枝状稀疏的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显示其阻力指数(RI)0.5-0.60之间。使用抗菌、抗病毒药物效果较好,短期观察肿大的淋巴结均显著变小或消失,其内部血流信号减少。
3.讨论
小儿腹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病因复杂,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炎症就是引起腹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但常规超声阳性率不高,近年来来,相关文献报道[4],运用高频探头检查,可以提高其检测率。特别是对腹部浅表肿大淋巴结的检查能明显提高其检查效果。
淋巴结是外周免疫器官之一,正常淋巴结很小,直径多在0.2-0.5cm,主要功能是过滤淋巴、产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参与机体免疫活动。由于小儿淋巴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屏障作用差,各种肠道细菌、病毒、毒素等都可能透过肠系膜,引起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指上呼吸道感染后引起回、结肠区域系膜淋巴结的炎症,因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故称之为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5]。以回肠末端、回盲瓣周围淋巴结最多,此处也是淋巴结炎的好发部位。所以,临床上,小儿腹痛以脐周及右下腹痛为主。肠系膜是将空、回肠连于腹后壁的双层腹膜结构,呈扇形,有许多皱褶,附着于肠壁的一侧与小肠长度相当,可达6-7m,而附着于腹后壁的一端,长度仅约16cm,这样的结构为探查肠系膜淋巴结提供了可能。在系膜的两层间有血管及其分支、淋巴管、淋巴结、神经和脂肪组织。肠系膜淋巴结分布广,位置深,其周围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网。回肠远端的淋巴结
使用价值
非常丰富,此外加上回盲瓣的关闭作用,使得场内毒素或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在回肠末端长时间滞留,极易吸收,這就是肠系膜淋巴结好发于回盲瓣的重要原因,这给高频探头检出淋巴结提供了解剖学基础。
小儿腹壁较薄,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腹腔肿大淋巴结的部位、数目、分布、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血流等情况,但在实践操作中,由于多数小儿腹痛,配合能力差、干扰因素多,采用常规低频超声探头检查,对近场肿大的淋巴结显示不清或显示能力差。而采用高频探头就能有效解决其问题。本组结果显示彩高频探头对近腹壁肿大淋巴结检测67例,占97.10%,低频探头检测21例,占30.34%;彩低频探头对腹部深部淋巴结检测48例,占69.56%,低频探头检测62例,占89.86%。因此,我们认为对小儿腹部检查,观察是否存在腹腔淋巴结肿大,应采用高、低频探头联合运用,把高频探头列入常规检查项目中,以提高腹壁下、浅表淋巴结肿大的检出率。
参考文献:
[1]燕山,詹维伟。浅表器官超声诊断[M],第1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63。
[2]张雷,田军,王玲,等。高频超声在腹腔淋巴结检查中的价值[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33(1):34-35。
[3]曹利红。高频彩超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疾病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148-149。
[4]刘峰。彩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诊断价值[J],吉林医学,2012,33(5):1020-1021。
[5]平鉴琦,李艳丽。高频彩超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0):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