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究Business research
总第404期
第14期2012年7月
一、公允价值计量与其优越性公允价值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者一项负债
使用价值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
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市场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购买企业对合并业务的记录需要运用公允价值的信息。在实务中,通常由资产评估机构对被并企业的净资产进行评估。
公允价值计量的优越性:(一)适应金融创新的需要。主要以合约形式出现的金融衍生工具因不具有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加之交易和事项大多并未实际发生,传统的历史成本无法对其进行会计处理。传统的成本计量必须等到合约真正履行或取消之时,才一次性地报告,企业在该金
融衍生工具上的损益,实际上揭示的将是一个累积数字。
公允价值计量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其价值的确定并不取决于业务是否发生,只要双方一致同意就可形成一个对市场价值判断的价值。因此,公允价值能计量、反映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向
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
同时,将金融衍生工具的到期累计风险分散到其合约的存续期间,也符合稳健性原则。
(二)使会计收益更加真实、全面。按传统的会计学收益概念,会计收益是指来自于交易期间已实现的投入和对应费用之间的差额。经济学的收益概念除包括会计收益外,还包括非交易和未实现的资产价值变动形成的利益或损失,较之会计收益在内容上更为真实和全面。而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恰恰就是既要计量资产和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公允价值,也要计量公允价值变动所造成的利益和损失。这样可弥补会计收益的不足而向经济收益看齐,更加准确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更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企业的真实收益,可以全面评价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业绩。
(三)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全。企业对生产过程中耗费的生产
能力必须回购,以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如果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计量得出的金额在物价上涨的经济环境中,将购不回原来相应规模的生产能力。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不管何时耗费的生产
能力一律按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计量得出的金额即使在物价上涨的环境下也可以购回原来相应规模的生产能力,企业实物资本得到维护。
(四)更加符合配比原则的要求。对于非货币性资产而言,其计量的一个主要目标在于计算本期的企业收益。现行企业计算收益时,收入是按现行市价计量,而成本、费用则按历史成本计量,收益包括劳动者创造的纯利润和由经济因素影响形成的价格差。现行的利润分配制度对这两者不加区分,从而出现收益超分配、虚利实分的现象。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种问题就可得到很好地解决。在公允价值计量下,收益是现时收入与按公允价值计算的成本费用配比的结果,因而更能体现配比原则。
(五)提高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由上述优点很容易看出,按公允价值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之于历史成本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而言,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从而提高信息决策的有用性。按公允价值计量得出的信息能为企业管理人员、债权人、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相关的会计信息,避免因历史成本无法反映未实现利得或损失而做出错误判断,从而为他们的经营、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二、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比较
他们的定义不同,所谓历史成本,是指对已完成的交易所支付
的代价,它代表了资产或劳务取得时购买者认定的价值。
我们可以说,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之间的关系其实并不简单,两者是矛盾统一的。正确认识两者的关系,对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运用公允价值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来分析一下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之间的差异。从两者的定义上看,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之间的不同点其实是很明显的。历史成本所注重的是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它把资产或负债项目的计价功能主要转交给了市场,而仅仅对取得的成本或收入进行估计性的跨期配比。另外,历史成本的运用要求有两个前提条件,即币值稳定假设和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假设。而公允价值是建立在币值波动的前提上。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可靠性处于核心地位。因为,财务会计不同于经济学,它是一个信息系统,其目的不是预测价值,也不是向特定的个别使用者提供特殊信息,而是向所有现行与潜在的使用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一般
信息。可靠性是会计信息首要必备的质量特征。缺乏可靠性,
相关论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优越性与完善
任丽
(大庆油田萨南实业公司财务核算中心黑龙江大庆163414)
要:1998年我国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曾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2001年,财政部在修订后的准则中既
限制使用公允价值,在某些方面又离不开公允价值,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审慎指出公允价值的是会计的计量属性之一,明确了公允价值的法律地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会越来越多的使用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会计将是我国会计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会计
作者简介:任丽(1980-),女,黑龙江大庆人,管理学硕士,会计师,研究方向:企业财务管理。
97··
性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
三、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完善措施
(一)坚持公允价值会计计量不动摇。金融机构杠杆具有顺周期效应,在经济繁荣时增加杠杆,在经济萧条时减少杠杆,当金融机构更多的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这种顺周期效应就越明显:一方面,
它迫使持有大量次贷产品的金融机构确认巨额且不断增加的资产减计)损失,资产大幅缩水引发了追加保证金或增加抵押资产的要求,因为债务保证金和抵押资产价值是根据财务报告信息确定的;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资产缩水导致其被迫增加监管资本额度,如果无法从外部及时得到资本补充,就不得不在非活跃市场上出售所持次贷产品,使次贷产品的市场估值进一步下跌并影响其他投资产品。通过分析“顺周期效应”的原因,可以发现公允价值与“顺周期效应”并无直接联系。首先,市场价值的顺周期性并不是公允价值计量特有的现象,其背后是资本逐利本性的推动。其次,“顺周期效应”与次贷产品的复杂性特征有直接关系,次贷产品的复杂性特征源于次贷参与者通过证券化、信用衍生等对次贷产品的风险进行复杂分割的过程,也与金融机构将许多次贷产品作为表外融资安排有关。公允价值计量负反馈效应也值得斟酌的,“市场交易价格下跌——
—增加资产减值准备——
—恐慌性抛售——
—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螺旋中,“增加资产减值准备”与“恐慌性抛售”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次贷产品复杂的设计过程本身就像雾里看花,人们追逐利益而忽略了它蕴涵的巨大风险,在市场泡沫破裂后,持有者持续抛售次贷产品,没有人愿意再冒险购买了,才催生出持续走低的市场交易价格。
(二)会计准则制定与金融监管相协调。会计标准制定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应加强合作,在现行金融
监管中加入逆周期因素。三种改革金融中介的方案可以减轻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即采用逆周期的最低资本要求管制减轻金融机构杠杆和资本负债表的波动;采用向前看的动态拨备制度,减轻繁荣或萧条的周期波动;金融中介进行结构改革,限制中介链条的长度,鼓励形成较短的中介链条。另一方面在监管机制中引入逆周期的措施,如对最低资本要求进行调整,可以将其与宏观审慎监管和系统性风险相关的系数(如杠杆比率、期限错配和融资来源等)联系起来。
(三)加快会计准则的实施,积极推进我国市场信息化建设。我国与国际一样,对公允价值的确定基础一般分为三个层次:有活跃市场的报价;同类资产或负债活跃市场的报价;采用估值技术(涉及对现金流、对折现率、对期间的判断)确定。我国应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的全国市场价格信息数据网络,大力推进信息资源公开化,形成良好的市场价格信息体系,为公允价值的运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允价值比较容易确认,但是,在市场不充分的情况下,如何确认公允价值则是一个难题。同时公允价值本身也并非十全十美。譬如,按照国内外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投机、炒作等非理性行为所蕴涵的不合理定价,只要不是强迫交易的结果,也包含在公允价值之中。这不能不说是公允价值的一大缺陷。但是,公允价值存在的缺陷不能也不应成为回归历史成本的理由,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公允价值才是理性的选择。
(四)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条件。在公允价值应用的三个级次中,应鼓励优先采用活跃市场中资产或负债的报价。虽然公允价值并不就等于市场价格,但市场价格毕竟是最为客观的,可靠程度最高,
也是最简便的公允价值来源。所以当前应努力培育各级市场,特别是生产资料市场和二手交易市场;进一步加强生产资料市场监测与调控工作;鼓励和支持中介服务机构,如二手房地产交易的房屋咨询、房屋交换等专业服务机构,从而使交易双方能够获得相对公允的市价信息。另外还应加快各种金融价格的市场化进程和协调,推进股权分置改革。通过金融价格的逐步市场化,为金融衍生品公允价值计量提供条件。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市场的固有功能,即价格发现功能和对上市公司行为的市场约束功能,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有利于资本市场创新和国际化进程,有利于资产的顺畅流转和估值水平的提高。
(五)建立估计公允价值的政策和程序。企业应建立估计其金融工具等项目的公允价值的恰当的政策和程序,这是保证公允价值可靠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首先,公允价值估计政策应保持一致性,不能轻易变更;所设计的程序要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其次,企业应恰当地监控其公允价值的估计过程,如安排专家和资深管理人员对估计结果进行评价,并将估值结果与可观察市场价格进行比较来评价等。最后,通过建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的联动机制,从而在人才和信息上谋求共享。利用中介机构所提供的公允价值信息,有利于减少会计人员的主
(六)加强监控力度,提高评估和审计工作质量。首先,通过加强评估工作和审计工作的配套建设,如协调资产评估和会计中对公允价值定义和计量的规范,加强资产评估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完善对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准则和评价标准,以此来提高资产评估和审计工作的质量,确
保会计报告的可靠性。其次,加大对会计信息质量、资产评估师的评估质量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监督检查,通过完善立法加大对者的惩治力度,使得失信者遭受的损失大于守信的成本,从而改善公允价值会计、评估、审计的执业环境,为公允价值的应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七)加强教育,提高相关人员的技能和道德素养。计量模式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在注重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的同时,还必须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培养具有公允价值观念、懂理论、会实务、职业道德高尚的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一方面,公允价值应用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职业判断,只有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不断更新观念,接受新生事物,进行知识更新,尽快熟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掌握对其的具体运用,才能够保证公允价值会计的可靠性,为公允价值会计将来在我国的全面使用扫清障碍。另一方面,公允价值应用中大量不确定因素的使用,为企业利润操纵提供了机会,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守法意识和道德的教育,从主观上消除利润操纵的动机。
参考文献:
[1]葛家澍.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
—市场价格、历史成本、现行成本与公允价值[J].会计研究.2006,9:7-14.
任丽:论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优越性与完善9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