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彭怡鸣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摘要: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是《资本论》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理论的精华内容。学习和理解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是一项必须的工作。本文着重介绍了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的构成,包括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使用价值等。以及其对现实社会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商品的论述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提到:“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1、劳动力商品的作用
(1)劳动在生产力三要素中的决定因素
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分析,人类从事社会生产的历史活动有三方面内容: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活动和生产人口的生产活动(即“增值”)生活资料是人类生存的的物质基础,生产资料是人类社会生产的物质手段,人口是人类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主体构成。这三方面的生产活动构成统一的社会生产历史活动,三方面生产活动缺任何一方面,都构不成人类社会生产历史活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提出,这三方面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生产历史活动的三个因素,而不是三个阶段。社会生产历史活动的实现,生产的历史,是人类在这三个方面生产活动中分工合作的过程。无论是生活资料生产,还是生产资料生产,还是人口生产,任何一方面的生产活动都必须具备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三要素,而且都必须在生产三要素基础上建立起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2)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每一个商品的价值都是由物化在该商品的使用价值中的劳动的量来决定的,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就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劳动并不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使用价值有两个源泉,即自然物质和人
的劳动。用马克思引用过的威廉·配第的话来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但商品价值的源泉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类的抽象劳动。
(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明确说明,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就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第一个基本条件是:“劳动力所有者要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他就必须能够支配它,从而必须是自己的劳动能力、自己人身的自由的所有者。”“第二个基本条件就是:劳动力所有者没有可能出卖有自己的劳动物化在内的商品,而不得不把只存在于他的活的身体中的劳动力本身当作商品出卖。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劳动力价值的基本前提。劳动力作为商品同其他商品一样,其价值也是“由生产从而再生产这种特殊物品所必须的劳动时间决定的”生产或再生产劳动力一定要以劳动者的个体存在为前提,也就是使劳动者能够生存,因此,劳动力价值的第一部分是维持劳动者个体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此外,劳动者还要进行后代的繁殖和供养,
以作为补充的劳动者,这需要消费一定的生活资料。而劳动者为生存以致生活的更好一些,应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需要一定的教育或者训练。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第五章中马克思提到:“ 商品交换本身除了包含由它自己的性质所产生的从属关系以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从属关系。在这种前提下,劳动力只有并且只是因为被他自己的占有者即有劳动力的人当做商品出售或买卖,才能作为商品出现在市场上。劳动力占有者要把劳动力当做商品出卖,他就必须能够支配他。从而必须是自己的劳动能力,自己人身的自由所有者。”
(1)人身自由
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第五章中马克思提到:“这里所说的自由,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工人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这也就是说劳动者必须在法律上是自由平等的、是有人身自由的,不存在超经济强制,可以支配自己的劳动力,能够把劳动力当做商品来卖,这样才能实现劳动力成为商品。
(2)一无所有
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第五章中马克思提到:“另一方面,他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在人身自由上马克思指出劳动力可以作为商品来买卖,一无所有则是指出劳动力除了劳动力商品以外,自由的一无所有,既没有可利用的生产资料也没有现存的生活资料,只有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
3、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再生产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第五章中马克思提到:“同任何其他商品的价值一样,劳动力的价值也是由生产从而再生产这种独特物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就劳动力代表价值来说,他本身只代表在它身上对象化的一定量的社会平均劳动。”马克思在这段论述中表明,劳动力是作为获得个人的能力而存在。因此,劳动力的生产要以活的个人存在为前提,因此,生产劳动力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可以归结为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必要的劳动时间,或者说,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占有者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具体来讲,马克思认为劳动力的价值构成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维持劳动力占有者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二是劳动者抚养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三是劳动者掌握一定生产技术所花费
的教育和训练费用。
(2)生产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转化为一定生活资料所需的价值
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第五章中马克思提到:“生活资料的总和应当足以使劳动者个人能够在正常生活状况下维持自己。第一种生活资料资本论”。“劳动力所有者今天进行了劳动,他必须明天也能够在同样的精力和健康条件下重复同样的过程。因此,生活资料的总和应当足以使劳动者个人能够在正常生活状况下维持自己。第二种生活资料:劳动力所有者是会死的。因此,要使他不断出现在市场上(这是货币不断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的卖者就必须“像任何活的个体一样,依靠繁殖使自己永远延续下去”。因此,生产劳动力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总和,包括工人的补充者即工人子女的生活资料,只有这样,这种独特的商品占有者的种族才能在商品市场上永远延续下去。第三种生活资料:为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而这又得花费或多或少的商品等价物。劳动力的教育费用随着劳动力性质的复杂程度而不同。”
    (3)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受自然的、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影响
4、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实现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由劳动力的特殊性决定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劳动力这种独特商品的特性,使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在买者和卖者缔结契约时还没有在实际上转到买者手中。同其他任何商品的价值一样,他的价值在它进入流通以前就已确定,因为在劳动力的生产上已经耗费了一定量的社会劳动,但它的使用价值只是在以后的力的表现中才实现。”
、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的现实意义
1、充分利用中国具有优势地位的劳动力资源
我国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充分利用大量的劳动力资源是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任务。集中廉价劳动力,大力的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以完善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大劳动力的输出。
2、创造条件完善劳动力的商品属性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商品交换和商品竞争,劳动力市场作为市场体系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市场,必然要遵循价值规律贯彻等价交换的原则。比如,劳动力买卖双方都有自主选择对方的自由,交换行为的唯一尺度是劳动力交换价值(工资或其他收入),劳动力买卖关系的对象是劳动者的体能与技能,而不是劳动者本身。(2)由于这种体能与技能附粉于人身,不能与劳动者分离。因此在这种特定的交换过程中,劳动力必须具有商品属性,必须物化为商品,不然就谈不到买卖与交换。
根据劳动力商品的属性,要创造条件去满足劳动力的商品属性,以便创造更多的价值。
3、完善工资制度
马克思认为,工资是由那些决定其他一切商品价格的规律决定的。这就是说,作为劳动力商品价格的工资的形成与决定,在市场条件下,受到价值规律的调节,工资的形成与决定受到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共同的制约和影响。完善工资制度有利更好的提高劳动力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1975.
[2]杜秋银.《马克思初次收入分配理论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资变动的阐释》.[J].人民出版社,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