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部分
1.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思想前提。
2.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3.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是《资本论》
4.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实践性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
5.哲学两个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谁是世界的本原,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
使用价值6.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7.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8.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实践是联系主体和客体的中介。
9.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是一个以抽象逻辑起点,通过各种形式的逻辑中介,达到以思维具体逻辑终点的运行过程。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辩证思维过程,不是实践。
10.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唯物主义,就是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2.人类社会的骨骼系统指的是经济基础,即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3.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14.商品经济和自然经济是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势,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商品经济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势。两者最大区别在于自然经济以生产使用价值为目的,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
15.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之间的矛盾,在物物交换阶段,表现为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
在货币产生后,就表现为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16.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了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里的“一定点”指的是再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时间
17.每个资本家都力图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获得超额利润,这个过程的客观后果是整个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导致整个资本及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即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而不是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18.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叫做资本积累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的必然的趋势
19.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实质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一般商品生产过程的属性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征
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一般再生产的内容
20.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
2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生产相对过剩
22.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进行国际交往与外呼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是国家对内政治统治职能的延伸,是服务于其政治统治的。
2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不同的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服务的手段
24.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
 
多项选择题部分
25.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的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6.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27.《共产党宣言》是一 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经典著作,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恩格斯说,《共产党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
28.马克思主义当代作用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旗帜,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是引领当代中国时间的行动指南。
29.存在就是被感知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30.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在于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31.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客观性和条件性
联系的普遍性的含义是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不能独立存在,都同其它事物处在一定的联系之中。
32.把握事情的可能性,要注意区分可能性与不可能性,好的可能与坏的可能,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
33.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得到发展,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
34.解决矛盾的方式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形成协同运动的新形势,矛盾上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
35.“先试点再推广”从哲学上讲,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共性与个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
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36.量和事物是不可分离的,但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不影响事物的存在。
37.形而上学否定把肯定和否定割裂开来,认为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地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
38.感性认识只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才反映事物的本质
39.主观真理论有两种典型表现: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他们的共同错误是否定真理的客观性。
40.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转化和发展中。不可以说真理是由相对到绝对再到相对的永无止境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