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一共分多少个等级大全
地震一共分多少个等级?
  地震震级一共分为9个等级。
  1、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2、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3、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4、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5、M≥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如8·3鲁甸地震,2·6高雄地震)。
  6、M≥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如8.寨沟地震,4·14玉树地震,4.20雅安地震,7.18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地震)。
  7、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如5·12汶川地震,3·11日本地震)。
 
地震科普知识——地震发生的类型
  天然地震主要有三种类型: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喷发,使岩浆冲击地表而引起的地面振动。火山地震影响范围比较小,造成的破坏相对较小。
  陷落地震是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面振动。比如地下的石灰岩溶洞坍塌,或者矿山采空区的塌陷,都会引起小范围的地面振动。这种地震一般破坏程度不大。
  我们平时所说的地震叫构造地震。
  构造地震是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这类地震大约占到全球地震数的90%以上,而且振动的强度大,影响的范围广,所以对人类的威胁也就最大。
  地震是有大小的。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地震越强,震级越大。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地震震级分为弱震、有感地震、破坏型地震、严重破坏型地震。
  弱震:一般指3级以下地震,这种地震通常人们感觉不到,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得到。
  有感地震:一般指3级以上、5级以下地震,这类地震人们能感觉得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全球每年大约发生3级以上地震5万余次。
  破坏型地震:一般指5级以上、能够对地表及其建筑设施造成破坏的地震。全球平均每年大约发生5级以上地震1000次左右。
  严重破坏型地震:指7级以上地震。全球每年要发生这样的地震10到20次,不过大多数发生在海洋和荒芜人烟的地方。
  震级每相差一级,它们的能量相差30多倍,也就是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将近1000个5级地震所产生的能力。
  地震发生时,会产生地震波,人们感觉到的振动是由于地震波传播造成的。
  地震时,往往是先感到上下颠动,然后左右摇晃。这是由于地震波的特性引起的。地震波主要由纵波、横波等组成,纵波传播速度快,但比较弱,使人有上下颠簸的感觉;横波传播速度略慢,但比较强,能造成巨大的摇晃,给地表建筑带来严重破坏。
  地震的破坏程度,除跟震级的大小有关外,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震波的传播等因素有关。我们把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用烈度表示。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严重,烈度最高。从震中向四周扩散,烈度逐渐减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烈度区。
  地震时,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那个点叫震中。震源到震中的距离叫震源深度。地面任意一点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
  地球上的地震分布并不是均匀的,从世界震中分布图可以看出,全球地震分布是有一定规
律性的,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大陆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上。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东临太平洋,是一个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
  从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图可以知道,我国地震分布很广,全国约有20多条主要地震带。
 
地震逃生的自救方法
  如果在室内,尽量躲在牢固的桌子、床下或承重墙墙角,身体尽量蜷曲缩小,并用手或其他物件护住头部。在晃动停止后并确认户外安全后,方可离开房间。
  如果在公共场所,如影剧院、体育馆等,应趴在座椅旁或舞台脚下。如果在教室内,应迅速躲在课桌下,震后迅速撤离教室。如果在车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到开阔地靠边停车,留在车内。如果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尽可能跑到空地上。
  在逃生过程中,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乱跑乱窜,以免发生踩踏事件。
 
地震的形成原因有感地震一般是几级
  地震的形成原因是因为地壳板块运动,由于地球在无休止地自转和公转,其内部物质也在不停地进行分异,所以,围绕在地球表面的地壳,或者说岩石圈也在不断地生成、演变和运动,造成了地震。
  地震活动在时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一段时间发生地震较多,震级较大,称为地震活跃期;另一段时间发生地震较少,震级较小,称为地震活动平静期;表现出地震活动的周期性。
 
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对策
  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
当有组织地撤离。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公共场所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户外避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