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体顶端
1、一般情况
本区位于省境偏北,在东经110度56分至113度08分,北纬38度9分至29度40分之间,此与内长城与朔州地区为界,西隔黄河与陕北地区为邻,东临太行山与河北省接壤,南与太原市及晋中、吕梁地区的盂县,阳曲、娄烦、岚县、兴县毗连,全区辖14个县(市、区)300万人,区内农村建筑以土石窑洞,土木结构为主,县城和城市建筑以楼房为主。
2、地貌概况
本区地形崎岖,山多川少,地质地貌情况复杂,综观全境,东有五台山,东北部为恒山,西北部为管涔山,东部为太行山,系舟山西部至黄河沿岸为黄土高原,西南部为吕梁山除四面八方为山丘环境之外,中部又为芦芽山、云中山所隔,形成了错综复杂的自然环境,全区山丘占86%,川地占14%。
3、忻州地区地震带的构造骨架
忻州地区从地势上讲可分为山区和盆地二部分,从构造上讲,它的隆起区盆地当然地属山西隆起区及断陷盆地的一部分,但又有它的独立性,以北同浦铁路为界分为两部分,东部有北东向的恒山隆起,五台山隆起,北东向的系舟山隆起,近C形的忻定断陷盆地,西部有北东向的管涔山隆起,芦芽山隆起,云中山隆起,宁武盆地,南部为石岭关隆起。
4、地质概况
东部盆地边山、五台山出露的前震旦的主要为前震旦的古老地层,岩性主要为各种片麻岩,系舟山主要出露的为古生代地层,岩性主要为石灰岩系,恒山出露的主要地层为太古代地层,岩性主要为片麻岩变质岩系,盆地内沉积物主要为第四系黄土亚砂土,西部管泠山主要为寒武系地层,岩性主要为石灰岩,云中山主要为石炭二叠系地层,岩性主要为铝土页岩、砂页岩、灰白和黄绿石英砂岩、紫红页岩,芦芽山主要为震旦系地层,岩性主要为一套以石英砂岩为主的滨海相碎屑沉积物,山间盆地主要为上第三系,第四系黄土覆盖。
5、地质构造概况
本区内主要为如下断裂带所控制,北东向的恒山山前断裂带,五台山山前断裂带,北东向的系舟山前断裂带,近东西向的大石东社断裂带,北北东向的云中山断裂带,芦芽山断裂带,北北西向的朔黄断裂带。
6、本区构造带主要受力状态
根据山脉的走向分析可得到东部挤压力方向为北北西,西部为北西,主张应力方向与主压力方向垂直,盆地内还有零散的南北挤压力。本区属山西隆起区的一部分,也同样受到东西向的挤压力,另外,还受到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南北挤压力,本地区各点的受力状态不是单一的,有的地点还比较复杂,到底以哪个力为主,力的大小难以知道。
7、忻定盆地
忻定盆地属新生代以来形成的,在区域应力场作用下,山西隆起区不断上升,在它上升过程中,隆起区轴部因引张应力而产生的断陷盆地。但在局部看来,引张力的方向大体为北东东向。
8、几次发震断裂的走向
依据裂度图,公元512年代县7.5级地震,发震断裂大致为北东向,1683年原平7级地震,发震断裂近似南北向,1952年崞县5.5级地震,发震断裂大致为北西向,1969年繁峙4.6级地震,发震构造近东西向,1038年定襄?—忻县7.25级地震,发震构造近东西向。
9、新构造运动的证据
(1)历史地震及近代5级以上小震
512年5月21日代县7.5级,1038年1月9日定襄——忻县7.5级,1626年6月28日灵丘7级因忻定盆地包括灵丘滹沱河谷地,1683年原平7级,1542年保德5级,1588年8月忻县5级,1624年春忻县5级,1664年忻县——代县5.2级,1673年10月18日保德5.2级,1889年9月22日代县5.5级,1952年10月8日崞阳镇5.5级。
(2)小震活动
依据代县地震台单台地震记录,79年代县白草口一代,五台门限石一带发生了小震。
(3)五台山区和滹沱河相比,第三纪以来相对上升1900米,而系舟山区在相同时间只上
升了400米。五台山区年上升速率为2毫米,南部系舟山隆起上升速率为3毫米。盆地内情况较复杂,在下沉积背景中,1972年水准复测时发现有反向运动的现象,即个别地段有上升的趋势,但幅度不大,关于水平位移,没有到依据。
10、地质活动与地质构造关系
地震本身就是一种最新的构造运动,忻州地区的地震活动,不论是历史地震,还是近期小震,从它的分布上看,基本上分布于忻定盆地内分布于差异运动最大,沉积最深的地区,如1038年忻县、定襄间发生的7.5级地震位于忻定盆地南端系舟山前大断裂的一侧,这一带沉积最深,差异运动最大,512年代县7.5级地震,位于滹沱河谷地五台山大断裂从北北东向到北东向转变部位,这一带是滹沱河谷地下沉较深的地区,以上可以看到,断陷盆地内差异运动最大,沉降最深的地区,活动性断裂的端部,转折处多组断裂的组合处容易发生大地震。
根据以上情况,可得如下结论:
1、忻州地区的地质构造,是新构造运动形成的,这一过程中新构造运动的一种表现地震活动是比较强烈的。
2、地震均发生在一定的构造部位上。
3、近年来的小震活动不是震后效应,应该是新构造运动的证据。
4、盆地下沉,山区上升,但在盆地内有的部位则上升,值得研究。
5、作用于本区断裂带上的应力较为复杂。
6、近年来大规模水平、垂直运动不明显。
7、本地区发生过的地震均属浅源地震。
综合上述,忻州地区存在着强烈的地震背景,主要是一些构造部位,具体地点崞阳——忻州一带。
到底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震级多大,震源多深,这是世界上至今仍然没有解决的一个难题。
忻州地区地震历史及其预防
窗体底端
2010-04-13 12:18:39 来源:山西新闻网忻州站 作者:通讯员:张占元
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7.3级地震,死亡23万人以上; 2月27日,智利又发生8.8级地震,死亡802人;2月21日,山西几十个县、市由于传谣发生了“人为地震”,而使居民露宿街头,并且依法拘留了5人。这三次地震引发了人们一些深思,为什么海地地震震级小于智利,而人员财产损失却大于智利?为什么人们听信谣言而露宿街头?笔者以为很有必要对地震的认识和地震预防工作进行进一步反思。
什么是地震,所谓地震就是地动,仪器能监测到的,有感无破坏的,不是大多数人所关注的,人们所关注的是破坏性、毁灭性的大地震。唐山人、汶川人深受“震害”,至今仍心有余悸。未经地震的人们“怕震”,有恐惧感,在所难免。但是,地震预报作为一门科学仍处于探索阶段,世界上至今不能准确预报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多大震级、发生地震这个问题。 地震是一个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同时,不可否认地震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地震发生以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测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震源深度是多少,发生了几级地震,并且根据历史地震、地质背景、小震活动、水准测量等划出了地震带,划出了列度分布图,对于不同地区防震抗震工作具有明确的指导性。据此,政府部门、单位、个人只要有针对性的措施就能够消除恐惧,做到“高震无忧”。
忻州地区地震的基本情况是:
一、忻州历史上发生的七级以上大震四次。公元512年5月21日代县7.5级,1038年1月9日定襄——忻县7.5级,1626年6月28日灵丘7级(因忻定盆地包括灵丘滹沱河谷地)。
1683年原平7级地震,忻州地区至今327年没有发生过破坏性大震。
二、忻州破坏性地震都发生在忻定盆地内。
三、忻州破坏性地震均属于浅源地震。
四、忻州地区地震裂度情况分布是:
忻府区、定襄县、原平市、代县裂度主要为8度区,部分为7度区;繁峙县、五台县裂度为7度区;宁武县、神池县、静乐县裂度为7度区,部分为6度区;五寨县、保德县、河曲县、岢岚县、偏关县裂度均为6度区。
震害的破坏程度主要依地形、地物的破坏程度来衡量,主要是地面建筑物倒塌而造成人员伤亡,如果地面建筑质量满足裂度要求,发生地震也能避免建筑物倒塌,即使发生倾斜、
裂缝,人员完全可以逃生。人类无能力不让地震发生,但是“无能”决不能和腐败相结合而出现“豆腐渣”建筑,海地地震伤亡惨重,就是因为“豆腐渣”建筑。智利8级大震而伤亡较少,就是因为建筑物能抵抗8.8级地震。
忻州地区地域广阔,各个县(市、区)裂度分布不同,地震没来怎么办,地震来了怎么办,地震以后怎么办。政府部门、单位、个人都必须用实际行动来回答,这就是地震工作,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地震没来怎么办?
1、新建地面建筑物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裂度设计标准设计,并进行相应的图纸审查;结论要注明使用年限,可以抗几级地震。严把资质关,设计、施工、评价、监理必须有相应的资质,必须终身对自己的产品负责。严格监督监察,确保不出现“豆腐渣”工程。
有感地震一般是几级2、排查建成建筑物是否符合规定裂度,重点是山体滑坡区域、地下采空区、学校、医院、人口密集场所以及党政机关的建筑物,能加固的加固,不能加固的拆除。
3、宣传地震知识,建立地震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4、加强地震监测,突破地震预报。一个大地震预报的发出,造成的社会后果是难以想象的,工厂要停厂,电厂要停止发电,交通、运输、机关、学校、居民将改变原有的行为方式,进入防震状态。如果是正确的预报可能会减少伤亡和损失,如果是虚报地震将是有害无益的,当前,要特别注意研究地震预报发布可能造成的社会经济后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