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星2.0时代:偶像的养成、制造与消费
忠武路全长不到两公里,曾是韩国“星味最浓”的地方。这里临近明洞,以大韩剧场和世宗饭店为地标,高低参差的办公楼窗户上曾经挤满了各种电影公司、制作公司的小招牌,袁世凯驻朝鲜时在此居住了10年,自上世纪60年代发展成韩国“好莱坞”。忠武路上的美貌与浮名,已成过眼云烟。被电影制作公司或星探发掘的时代一去不返。
忠武路四小天王之一金秀贤,虽稳居韩国当红男明星行列,只算最后的辉煌。十几年前第一批韩流明星,还是裴勇俊、张东健、李英爱们靠影视作品一炮而红的天下。然而自从新的传播形式和媒介文本在新世纪的十几年里逐渐发展成熟,现在的追星地点,早就移至三大电视台和几大经纪公司门口,刚刚参加完综艺录制或准备出发的当红偶像明星们让“粉丝”应接不暇。
明星制由20世纪初好莱坞电影工业开端。电影制作、销售和宣传体系,造就了1910年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明星劳伦斯。此后一系列偶像诞生,依赖明星魅力,促进电影乃至广告的发行。被英雄化、神秘化是明星的特征。电影曾经是明星展露灵魂、强化光环的唯一方式。海报足够影迷悸动心醉。鸡汤式的报纸杂志和狗仔新闻双管齐下,成为满足大众欲望却越喝越
渴的安慰剂。
然而近十几年里,韩国诞生了一种新的制造和消费范式:明星综艺节目。最初始的“本人”和在作品里塑造的“角”,在明星综艺里,用非常精准的方式糅合成了明星的“个人形象”。这些“个人形象”不同于以往专业作品里既有的“海报式”扁平印象,用知名明星综艺制作人朴羽珍部长的话说:“艺人希望自己的个人形象越丰满越好。”“个人形象”的魅力在中国换算成了价格公式。
综艺开价是片酬4倍以上。章子怡3000万元出任选秀综艺导师的天价刚诞生,就被邓超签约“跑男”每集税后100万元的酬劳,和4000万元一季的明星演讲酬劳刷新了纪录。然而在今日的韩国,明星和综艺十几年来生产的“个人形象”,包含了一个涵盖私人和公众、非表演因素与表演因素、隐私和公共化等内容的多重关系重叠,这使得韩星文化近十几年里的发展和创造,显得更加复杂。 偶像是怎么变成包袱的?
今天的韩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偶像制造工厂,明星的商品属性被新的一套大众传播规则改变。46岁的安在旭一个月前刚刚举行了婚礼,这个最初以《星梦奇缘》掀起韩流的头号代言人,早已关注不再,经历抑郁后终遇良缘,报道口吻甚至是欣慰的。安在旭曾经接受
采访说,自己一夜爆红之后又打回原型,不得不从演艺圈生态链的起点开始做起,到中国发展失败,转而主持电台节目。
“韩国的艺人组成了一个金字塔。”周P对我说。她在优酷土豆专门负责韩综内容部已经多年,不仅负责版权引进、内容制作,更熟悉韩国所有的综艺节目和艺人业内规则。“金字塔顶端的是超级巨星,比如全智贤这样的大咖。”韩流明星的人数只能用“新人辈出、眼花缭乱”来形容,数量激增使这座金字塔越来越庞大,然而顶端的人却只有电影作品最出的绝对超一线人物。韩国电影的国家战略保护和扶持,1998年以后进入飞速发展阶段,而顶级巨星的数量、质量都是相对稳固不可撼动的。这些人尽可以享受天价片酬、代言费和私生活神秘的特权。在塔尖之下,歌手尤其是实力唱将身价也比较高。接下来是普通韩剧演员。十几年前,韩流明星大部分是围绕韩剧生成的,此后优秀者涌向电影界。韩剧作为造星机器的功能现在逐渐减弱了,除了《来自星星的你》等个别有极大影响力的热剧,绝大部分电视剧演员都难以再攀《大长今》式的辉煌。越来越多向金字塔底部涌来的艺人、偶像团体们去哪呢?
明星动态图片大全在当下韩国,无论白天的主妇档时段还是周末的全家档时段,一打开电视,全是各种类型
各种形象的演艺明星出演的综艺。内容专家周P阅尽韩综,目前最有看点的是“观察类明星综艺”。按一下遥控器,你会看到,有“国民妖精”之称的美人的冰箱里被挖掘出不知年月的木乃伊霉橘子,偶像组合的成员寂寞地在小区健身房里交了一个朋友,性感帅气的男演员独自一人去吃自助餐并自拍上网看点赞,运动红人和弟弟吃着外卖炸酱面一起练习首尔话以便不被看穿外地人的身份。
朴羽珍部长告诉我,这类节目中国尚未开始跟风,但是已经在韩国成为明星综艺的“大势”。他所在的CJEM是韩国最大的娱乐媒体公司,不仅拥有韩国最大的两个音乐电视频道,Mnet和KM TV,也是覆盖所有文化娱乐事业的巨头。“对于韩国人来说,只有明星综艺,素人是没有综艺的。”与英美国家流行的《老大哥》等典型普通人真人秀节目不同,韩国观众对“素人”,也就是普通人的生活完全不感兴趣。韩国的综艺明星和专业演艺人员参加的电视节目。从性感女歌手到新晋搞笑艺人,从偶像天团成员到广告模特,庞大的艺人金字塔上源源不断的艺人成为综艺节目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人才资源宝藏。令人意外的是,韩国明星综艺给明星的酬劳非常之低,甚至很多人都是甘愿免费出演,国内这样天价请大牌确保收视率的情况在韩国绝不会发生。
类似于我们无法屏蔽的“女明星互撕”之类的微博、手机新闻推送的标题。韩国综艺节目出演带来的明星话题,也成了一种日常电视文化景观。人们之间讨论明星综艺成了一种潮流,除了天气、吃饭,明星综艺也成了社交话题里面最安全的一张牌。我和周P都觉得中国版“跑男”里Angelababy的情商特别高。她在香港本是嫩模出身,永远和整容、泳衣、绯闻联系在一起。参加“跑男”后,她的美貌和洒脱“无包袱”感,一下子将其推向了“女神”的地位,身价也节节看涨。范冰冰、姚晨本来作品和身价都是绝对一线的真正女神,来到“跑男”语境下没办法完全放下形象,就显得弱势。 “偶像包袱”是一个和明星综艺同时诞生的特定词。如果一个帅气的男星无法在对一个女谐星演出一见钟情,不愿意被人用墨水抹脸,甚至只是略显尴尬,观众和节目就会把“偶像包袱”这个词用在他身上。其貌不扬的笑星会在表现自尊心的桥段里故意羞涩地说“我也是有偶像包袱的”。韩国第一个偶像团体HOT的成员文俊熙现在以发胖的形象打着“元祖偶像”的名号参加综艺录制,已经拥有了欣赏他善于自嘲的新“粉丝”,算彻底把“偶像包袱”用了个够。明星,本来是一个领域的精英人物,但偶像包袱,却成了大众文化消解精英文化的一个武器。
时代变了,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和自媒体的发展,使明星必须选择,是迎头赶上还是决然放弃。曾经Rain上明星综艺始祖节目“情书”时与女明星联谊,还会成为新闻。而与他地位相
当的性感歌手代表李孝利最近在节目里和丈夫一起收割黄豆,并在真实生活中将80公斤黄豆以每公斤1万韩元的价格贩卖了。“韩国明星也已经看了十几年的明星综艺。他们早就耳濡目染接受了‘放下’的概念。”朴羽珍是韩国明星在最近10年里和综艺越来越紧密的结合的见证人。“早期节目还会有大牌艺人不愿意来。”甚至节目形式都很保守。“韩综不是上来就有很多好点子,早期也经历了向日本明星综艺模仿的阶段。”但搞懂游戏规则的韩国很快推陈出新,而不是陷入日式过于细化的趣味之中,反倒使明星和综艺节目上演不断变幻,变成了娱乐常规文本,甚至输出到了中国。
韩国明星综艺提供了一个给偶像去掉包袱的平台。其实明星的去神化在“极致文化”发达的日本更加严重。与韩国一样,日本同样善于制造偶像团体,目前人气最高的是少女组合Akb48。这个组合最重要的屏幕形象,就是出演“总决选”。作为“明星养成类节目”的典范,“总决选”每年都要调动全国海量投票,选出一个冠军。今年刚选出的新任总冠军自称“丑、贫乳”,甚至因为被学校同学欺负而赖在家里不去上学。这样一个失败者的青少年形象,与日本偶像团体过去的“王道”栽培方向背道而驰,然而新时代的受众和“粉丝”居然喜欢上了这个很像自己的女孩。团队里美貌、积极进取的完美少女反而落伍。事实上,人们并不真心喜爱那些精英。无论在日本还是韩国,综艺节目里的少男少女明星们居然还出现了“
酱油偶像”,他们上节目发呆,浑水摸鱼,只希望赶紧收工回家,也聚集了一大批死忠“粉丝”。 CP、loveline:明星即我
不难看出,新一代观众对明星投射的情感不再是单一的崇拜了,而开始了自我心理投射,“明星即我”。明星曾经是一种宗教。法国学者艾嘉德、莫杭认为:“‘粉丝俱乐部’是一个固定礼拜堂。”法国、英国在上世纪30年代就统计出有一成国民有偶像崇拜的心理。人们含泪而来参加影星见面,为了得到一张照片、签名,或者了解明星最新的演艺动态。明星这个概念既然由电影业衍生,在诞生之初就明确了商品属性。他们贩卖的价值附加在既定的电影和广告商品形象里。很多年里,为了保护隐私、塑造避世的形象,明星们负责臭脸、砸相机和逃窜。越神秘的明星越受到观众的喜爱,谜是明星不能打破的魅力的一部分,给了普通人遐想的空间。
从社会学角度与物质角度看,“粉丝”付出的怎么看都是一份无法拥有的爱。然而忠武路上电影制作小公司的衰落,以及几大文化娱乐集团、几大电视台的垄断性地位,正在从侧面证明了明星诞生的另一块土壤的蓬勃生长。大量偶像团体和演艺明星要面对的现实是:一边是音乐、影视剧领域的激烈竞争淘汰,一边极度渴望“曝光率”、“话题性”、“关注度”。因此
哪怕是只有微薄的车马费,明星们也愿意在一个小时的黄金综艺里占据大部分观众的电视机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