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报/2017年/4月/17日/第005版花样年华主题曲
文化观察
巳时是几点到几点反腐剧沉寂十年后的良心之作
防灾减灾手抄报简单卖什么比较赚钱——我看《人民的名义》
蒋尧尧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副教授
《人民的名义》的热度有绝大部分来自反腐题材的“自热体质”
当观众热议一部反腐剧时,他们在讨论什么?时下热播的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似乎已给出了答案。电视剧已播出两周多,依然占据着不少媒体的头条。其中,既有来自传统媒体的支持与肯定,也有颇具影响力之的理性批判。批评者们孰是孰非暂且不论,可以肯定的是,这部打破反腐剧十年沉寂的作品绝不是作家的“凉台剧”,它是自称“始终在场”的作家周梅森对大时代下国家新形势深入了解后的良心创作。
对《人民的名义》的褒贬评价来自于观者对这部电视剧的期待。《人民的名义》剧名微妙,解读这个多重含义的剧名本身就会带来阐释的满足感。从观众的角度,他们看的是以人民名义贪污腐败的恶官们如
何收场。在普通观众看来,大刀阔斧地将那些打着人民旗号中饱私囊的贪腐分子绳之以法就会大快人心,这是观众对现实需要的反应。而一些剧评家则期待这样一部反映中国当下政治生态的剧目能成为公民的政治教材,这自然是有责任心者的担当。两种角度都无可厚非。中国的反腐剧在新世纪电视剧的发展历程中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种独特性来自于其题材自身的敏感与特殊。《人民的名义》的热度有绝大部分来自反腐题材的“自热体质”。现实题材电视剧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讽喻现实,能否艺术化地揭示出社会现实问题是这类电视剧一个重要评价标准。电视剧开篇,小官巨贪赵德汉豪宅中满墙、满床、满冰箱的人民币已让观众惊讶不已,随后宴会上眉飞舞、享尽恭维的副市长丁义珍转眼间化身Tom Ding飞出国境,而自称掌握了重要证据的反贪局局长陈海被突如其来的车祸撞成了植物人,汉东的政治生态被空降的省委书记沙瑞金直言“出了很大问题”,紧接着官员贪腐引发社会矛盾集中爆发在大风厂的“一一六”事件中……这一系列的情节设置将人与人、体与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推向顶峰。那些言之凿凿、掷地有声的口号“公生明,明生廉。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成了一副副堂而皇之的面具掩盖了罪恶的灵魂。汉东何去何从?侯亮平空降汉东是掀开这层腐败遮羞布的第一步,他的尚方宝剑能挥舞四方,却也暴露出地方政府解决问题能力的局限性。基于此,说编剧思想落后者大有人在,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是不是就是中国政治生态的现状呢?
塑造人物是反腐剧的关键任务……这部叙事结构复杂的电视剧塑造了丰富饱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工作违纪检讨书范文
十年的反腐剧空档,编剧们在沉淀,观众们在成熟。在经历了“猎奇”“探秘”等心理成长之后,反腐剧的
观众对剧中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加贺美圣良腐败是人的腐败,反腐败是与腐败者的斗争。因此,塑造人物是反腐剧的关键任务。现实题材作品中,典型人物形象塑造的脸谱化几乎是难以避免的。反贪局局长侯亮平一身正气,即使面对同门师兄——公安厅厅长祁同伟,面对曾经的授业恩师、身居高位的省委副书记高育良,职业化的猜疑与质问让他显得近乎“冷血”,除了几句“师兄”“高老师”的称呼,基本看不出人物间的兄弟情、师生情;与妻子小艾家中的一段网络视频解读也颇具仪式感,这多少让这个人物显得有些不接地气。倒是老检察长陈岩石的形象有血有肉,在儿子陈海出事后的深情独白让人动容,在大风厂“一一六”事件现场的执着坚守让人慨叹。这不是做作,这是那一代人的真实情感写照。
颇具戏剧性的人物设计来自李达康、高育良和祁同伟。在那次是否抓捕丁义珍的常委会上,“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亦正亦邪的人物表现,凸显出剧集前半部分的戏剧张力,也给观众带来了“杀人游戏”般的观赏快感。高育良、祁同伟等人物像构成了汉东官场职务腐败体的浮世绘,高小琴、蔡成功等与官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关联更被指是当代中国官商勾结的缩影。在反腐的路上,没有人是局外人。相信任何对这个国家饱含深情的观众在看到这一幕时都是“痛并快乐着”。痛心的是为官者身居高位却践踏百姓的尊严;快慰的是苍天在上,善恶终有报。观众们看的是反腐剧,体味的是人生百态。人性的多面性在一部人物关系复杂交织的作品中去全面展现确实是有难度的。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叙事结构复杂的电视剧塑造了像李达康这样的丰富饱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李达康性格上的急躁、
工作中的“一言堂”作风与他的心系众、勤勉工作一同呈现了这个人物身上立体化的性格构成。受到观众热捧也就不足为怪了。多年以后,观众们也许会不记得这部反腐剧的名字,但他们可能还记得有那样一位将人民利益挂在嘴边、放在心上雷厉风行的市委书记,这便足矣。反腐还在路上,而中国如反腐剧这样的现实主义创作也还有一条漫长的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