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教案设计
从容说课
本课将开始学习《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回中作者巧借黛玉之眼目睹了荣、宁两府的具体景况,另外,很多关键性的人物也在这一回中纷纷出场,这是他们的一次集体亮相。
这一回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第一次见面,两人却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正好符合“木石前盟”的神话,即自经几世几劫之后,那补天顽石便与凡心偶炽的神瑛侍者一起来到了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托生为贾府宝玉。因着木石前盟的情缘,那颗三生石畔的“欲把一生所有的眼泪偿还与他”的绛珠仙子亦托生为林府黛玉。两人眼中的对方是美轮美奂的,尤为精彩的是宝玉眼中的黛玉,那部分关于黛玉的描写足见作者曹雪芹的文笔之高超。然而《红楼梦》中的人物绝对不是扁平型的,所有人物一律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让读者印象深刻,那我们仔细想想,这部作品中有那么多人物,作者曹雪芹是如何做到的呢,关于这部小说的艺术特和创作技巧永远值得细细推敲和学习。
那透过这一回,要让学生窥见《红楼梦》这部巨著的无穷魅力,激发起学生阅读《红楼梦》的欲望,引导学生对细节的把握和感悟,学习作者如何将人物塑造的如此成功,在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理解中品味悲剧的艺术力量,同时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言行、动作、外貌和心理活动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趁着第二回冷子兴与贾雨村“演说荣府”一事未冷之际,咱们今天便随黛玉一起入府,真正的走一遭这传闻中的花柳繁盛地,温柔富贵乡去一探究竟。便去瞧一瞧这贾府竟何等模样。便去经历一番那神话中神秘的“木石”二人初会的分秒片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品味小说的语言美,了解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伟大成就及其故事情节大意。
2. 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特点和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3. 理清全文脉络,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
1.鉴赏小说描写贾府环境和习俗的技巧揣摩环境描写的特点掌握阅读方法。
2.从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特征中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通过揣摩人物外貌、神情、动作及语言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
2.掌握《红楼梦》人物语言含蓄美的特点。
3.掌握作者刻画人物、描摹细节的高超技法。
4.引导学生从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 诵读教学法。品读揭示人物性格的语言,得到一种感性认识。
2. 批注式阅读法。重点把握课文中的细节、环境描写、人物语言、外貌和心理活动。
3. 讨论分析法。通过讨论分析强化认识人物的出场反映的人物的身份和地位,了解作者构思的独具匠心。
教具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投影;《林黛玉进贾府》的影视视频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预习系统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巅峰之作,人物关系纷繁复杂、内容情节环环相扣、主题思想蕴藉深刻。因此,为了更好地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教师将建立一个课前导读系统,让学生在预习阶段通过对该导读系统内容的阅读,对作者曹雪芹和《红楼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为学好本课文做铺垫。该导读系统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曹雪芹的生平介绍,对《红楼梦》的创作背景、人物关系、整体内容和思想的介绍以及对前五回内容的介绍和梳理。(详见演示文稿)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理清全文脉络,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
2.鉴赏小说描写贾府环境和习俗的技巧揣摩环境描写的特点掌握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浮生著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ppt展示)曹雪芹饱含着血和泪,为我们呈现了这部不朽的传世之作——《红楼梦》。那么《红楼梦》究竟是凭借什么牵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肝胆柔肠呢?今天就让我们随林黛玉一道走进书中的封建大家庭,走进贾府形形的人物,走进那个时代。
      板书: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
二、相关知识强调
通过课前导读系统,想必同学们都已经对《红楼梦》及其作者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
请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红楼梦》和其作者曹雪芹。
学生发言后,老师给予补充与总结,ppt展示内容如下:
1.曹雪芹
曹雪芹(约1724-1764),名,字芹溪,又字芹圃,雪芹是他的号,属满洲正白旗。曹家从清代初年起到雪芹这一代止,是一个“百年望族”。康熙二年(1663)清王朝设江宁织造,这是一个财富要职,其第一任就是雪芹的曾祖曹玺,此后父子兄弟相次继任,一共约60年。康熙帝非常信任曹氏父子,他在位期间五次南巡都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到雍正初年,雪芹大约四岁的时候,其父曹撷因与宫廷斗争有牵连,被免去江宁织造;过了一年,又被抄家。待到乾隆继位。曹满面春女得赦宥,起用为内务府员外郎,家道稍稍复兴。到雪芹二十岁刚出头的时候,曹家再次遭重大打击,从此这个“百年望族”就一败涂地了。
    势败家亡之后,雪芹流落到北京西郊。住着破房子,他善画,只能靠卖画来维持终年吃粥的生活。乾隆二十八年(1763)秋冬之间。雪芹唯一的儿子病死,他因伤感太甚于这年除夕那天病逝。《红楼梦》就是这期间写的——他只写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
2.《红楼梦》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在充分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腐朽本质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的同时,也歌颂了这个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隶的反抗行为。书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晴雯、王熙凤、袭人、鸳鸯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不仅镜子般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现实生活图景,而且广泛地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制、礼仪、建筑学、医学、音乐、绘画等,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3.林黛玉为何要抛父进京都,前往贾府?
在《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对黛玉的老师贾雨村说:“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那黛玉身体方愈,原不忍弃父而往;无奈他外祖母致意务去,且兼父亲林如海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
4.林黛玉与贾宝玉的“木石前盟”
林黛玉的前身是绛珠仙草,贾宝玉的前身是神瑛侍者。《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绛珠草愿随神瑛侍者下凡,以一世泪水偿还。而五补天石因缘际会,随了神瑛侍者转世(也就是宝玉出生时所带的那块),见证了这一段缠绵之事,故成了红楼梦。因此,小女花不弃的人物关系木石前盟指的是绛珠草要以一世泪水还恩。
三、重点字词掌握
Ppt呈现具体内容
四、阅读全文,理清思路
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迅速浏览文章,分小组讨论,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同学回答,教师适当点拨、评析。
明确: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展开情节,大体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故事的开端,林黛玉初进荣国府。这部分着重描写环境。
第二部分(2~14):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介绍贾府的环
境和府中的众多人物。其中:
2~4段是第一层,写林黛玉拜见贾母及众人。(发展)
5~6段是第二层,写林黛玉见王熙凤。(高潮)
7~11段是第三层,写林黛玉拜见两位舅父(未见),王夫人介绍贾宝玉。(继续发展)
12~14段是第四层,写宝黛初会。(最高潮)
第三部分(15~16):故事的结尾,为林黛玉安排住处。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课文以一定的事件为中心,沿着一条线索,一步步展开故事情节,条理层次十分清楚。
五、出文章环境描写的句子,体会贾府的环境特点,品味环境描写的作用。
分析文中的环境描写,主要从两方面着手: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
运用多媒体,展现贾府建筑布局图,并播放林黛玉的动态游踪图,让学生首先在视觉上将贾府的建筑布局和林黛玉的游踪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完成以下任务:
迅速浏览课文,出文中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体会并总结贾府自然环境的特点和写这些特点的作用。
将林黛玉两舅父贾政和贾赦处的建筑环境相对比,思考两者之间有何区别,反映了什么问题?
在此基础上,自己依据ppt呈现的贾府的建筑布局图,梳理一下林黛玉的游踪,想一想贾府的建筑布局、林黛玉的游踪方式反映了什么问题?
明确:
贾府自然环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外观宏伟。贾府地处繁华街市、阜盛人烟之中,在黛玉的眼中,首先感到它“大”:门前蹲着两个大狮子;门是三间兽头大门;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书写着五个大字。三个“大”字表现出贾府建筑的宏伟外观。
  布局精妙。比如贾母的正方大院,就设置了一个垂花门、两边抄手游廊和一个安放着大理石插屏的穿堂作掩映,布局精妙,既庄严肃穆,又表现出豪门贵族气质。
  陈设华贵。写“荣禧堂”,先详细描写了堂屋中的匾额,无论是其质地花纹,匾上大字的规
格,还是匾上的题字与印玺,都显示着主人的社会地位;室内陈设的大紫檀雕樆案、楠木交椅、青绿古铜鼎,都说明了主人的富贵豪华。
  通过表现贾府环观宏伟、布局精妙、陈设华贵的特点,意在反映出贾府显赫高贵的社会地位、生活的奢侈豪华。